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网游竞技>乒乓:超级全满贯> 第117章 李赢的武器库又解封,三式绝招击败孔凤歌

第117章 李赢的武器库又解封,三式绝招击败孔凤歌

  第117章 李赢的武器库又解封,三式绝招击败孔凤歌
  本次2009年乒乓球男子世界杯,哪怕从小组赛开始,李赢和孔凤歌的场外指导,都是男队主教练董耀邦。
  但是。
  如今男单半决赛的时候。
  但李赢对决孔凤歌的时候,场外指导,却变成了陈大千和廖华钟两位主管教练。
  因为这种情况下,男队主教练董耀邦自然不可能插手偏袒李赢或者孔凤歌其中一个。
  这个时候。
  男队主教练董耀邦就带着国乒队员,在场下观战。
  而且。
  此刻李赢和孔凤歌的比赛还未开始。
  男队主教练董耀邦笑道:“你们觉得今天,孔凤歌有没有可能掀翻李赢,终结李赢的不败战绩?”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一次乒乓球男子世界杯,孔凤歌的状态,简直好的爆炸。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孔凤歌是非常有大概率能够击败李赢。
  破掉李赢的不败金身。
  “我认为有这个可能,这一次世界杯,孔凤歌的状态的确很好!”
  这些天,徐归年作为孔凤歌的陪练,如今非常清楚知晓孔凤歌的实力究竟达到何等恐怖状态。
  但对此,梁龙却有不一样的观念。
  “我认为阿赢胜利的可能大一点,虽然凤歌状态好,但阿赢的状态也没见差多少。更何况,打任何人,阿赢都胸有成竹。”
  梁龙心中始终觉得,要破掉李赢的不败金身,还是要等他实力大成,才能做到。
  这是一种非常反人类的直觉,所以梁龙谁都没有告诉。
  “比赛开始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说实话,哪怕我心中,都不知道他们之间这一场比赛,谁胜谁负。”
  男队主教练董耀邦诚实说道。
  看似没有表态。
  但实际上。
  男队主教练董耀邦既然这般说,那心中还是觉得孔凤歌胜率大一点。
  当然。
  这并不代表男队主教练董耀邦支持孔凤歌。
  相反。
  李赢才是男队主教练董耀邦一手钦定的国乒领军人物,未来夏国国乒至少十年的领头羊,一哥乃至乒乓球队的队长。
  最起码。
  在男队主教练董耀邦的心中,李赢最起码都要征战2020年,到那时,等奥运会结束,完全可以重新开始挑选乒乓球新人开始培养。
  反正。
  在李赢退出现役之前,男队主教练董耀邦是丝毫不用担心国乒没有领军人物导致军心大乱。
  李赢完完全全就是男队主教练董耀邦心中的定海神针。
  孔凤歌看向李赢,李赢看向孔凤歌。
  世界杯男单冠军,无论是李赢还是孔凤歌,都没有拿到过。
  换而言之。
  无论是李赢还是孔凤歌,都不会放弃。
  也都不可能放弃。
  既如此。
  那这一场男单半决赛,谁拿下的话,无论另外半区的半决赛胜者是谁,都有信心拿下。
  世界杯男单冠军,或许拿到过四次的马擎不在乎,但是,现如今的李赢和孔凤歌,都还做不到视若无睹。
  既然都有不放弃的理由,那就血战到底。
  李赢和孔凤歌心中都明白。
  这一场男单半决赛,起步都是七局。
  谁都不可能在短局之中,击败对方。
  既如此。
  那就从每一分、每一板球抓起。
  于是。
  李赢和孔凤歌,比赛格外精彩。
  因为不止是每分必争,每一板球都不会轻易随意回球,否则的话,那纯粹就是给对手机会。
  这样的话。
  比赛的质量,每一板球的质量都非常之高。
  可以说。
  每一分结束,多个回合的比拼,都可以称之为神仙球。
  这个时候。
  无论是李赢还是孔凤歌,都各自施展绝招。
  此时此刻。
  全球乒坛的粉丝赫然发现。
  在李赢的绝招‘霸王拧’的基础之上,孔凤歌更上一层楼,开发出比‘霸王拧’还要恐怖的拧拉。
  称之为帝王拧。
  因为。
  能够超越霸王,也就只有帝王。
  比赛精彩纷呈。
  无论是前来现场观赛还是在电视机面前观看比赛的乒乓球粉丝们,都有福。
  因为。
  这可以说是当今国际乒坛男子乒乓球的最巅峰对决。
  虽然比赛很精彩。
  但是,每一局的比分就只有11分。
  换而言之,每一局比赛迟早都要结束。
  于是。
  前六局的话,李赢和孔凤歌,都是不出所料打成平手。
  这样的话。
  最关键就来到了第七局。
  见到这一幕。
  徐归年忍不住吐槽道:“我觉得以后乒乓球就改成打一局,一局分胜负,不这么折磨人!”
  这一场比赛,让观看比赛的人看得是心潮澎湃,起伏不定。
  特别是李赢的铁粉和孔凤歌的铁粉,那简直要吃速效救心丸才行。
  陈大千和廖华钟此时此刻都在赶忙指点迷津,他们是从第三方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看比赛,能够看见某些比赛之中运动员所无法看见的东西。
  这个时候。
  哪怕稳如陈大千,都坐不住。
  他如今都不可能像是此前李赢比赛的那般,稳坐钓鱼台。
  李赢不断点头。
  不管陈大千说什么。
  但听没有听进去,那就只有天知道。
  很快。
  休息结束。
  李赢和孔凤歌重新走上乒乓球台。
  动人心弦的第七局开始了。
  这个时候。
  无论是李赢还是孔凤歌,体力、精力乃至状态,都在最巅峰。
  这样的话。
  当世人都认为第七局的时候,恐怕比分要打到20分往上才能分出胜负的时候。
  当比分来到8比8平的时候。
  李赢直接施展乒乓球绝招。
  直接三式乒乓球绝招,将满级技能展现的淋漓尽致,顷刻间,直接就以11比8击败了孔凤歌。
  让孔凤歌在这一刻,完完全全没有招架之力。
  毕竟。
  乒乓球绝招之所以是绝招,技能提升到了满级,那除非同样技能孔凤歌也达到100分满级,否则的话,根本就抵挡不住。
  于是。这一场男单半决赛,落下帷幕。
  孔凤歌没有不甘。
  因为。
  李赢展现出来的乒乓球绝招,他的确接不住。
  而且。
  都是李赢之前从未施展过的乒乓球绝招。
  那是因为李赢在获得了夏国公开赛两次冠军、一次全运会男单冠军,将三项进攻性乒乓球技能提升至满级,从而衍变成为绝招。
  此前的话。
  李赢之所以没有施展,不是藏着掖着。
  而是。
  李赢还没有被逼入绝境。
  所以。
  李赢哪怕不施展乒乓球绝招,都能取胜。
  如今。
  男单半决赛对阵孔凤歌,在这最后时刻,李赢毅然决然动用了。
  获胜之后。
  哪怕陈大千都感到无比惊讶。
  因为。
  陈大千此前,也都没有看见李赢施展这些乒乓球绝招。
  而且。
  李赢都没有训练过。
  仿佛。
  就是独自琢磨。
  或许。
  是因为在岭南队期间训练?
  一时之间,陈大千也来不及多问。
  李赢走到廖华钟面前,廖华钟竭力挤出一个笑容。
  在心中。
  廖华钟也非常为孔凤歌感到可惜。
  因为这一次世界杯,孔凤歌的手感和球感,都达到了巅峰。
  但是。
  还是没有能够跨过李赢这座大山。
  廖华钟就忍不住在想。
  这样状态的孔凤歌都击败不了李赢,那到底要让孔凤歌进化成什么样子,才能最终击败李赢?
  难不成。
  李赢真的要身负不败金身,渡过整个职业生涯?
  那或许是李赢的荣耀。
  但却是国乒其他队员乃至主管教练的耻辱。
  毕竟。
  职业赛场,没有谁是一直无敌。
  特别是乒乓球运动员。
  或许运动员某个时期状态好特别无敌。
  但李赢,却是从出道以来,一场正式比赛都没有输过。
  当然。
  平日里队伍举行的训练赛不算。
  因为李赢根本就没有认真打。
  其他项目的运动员,都不可能长时间做到天下无敌。
  但是。
  李赢如今却做到了。
  李赢的职业生涯都已经过去一年,但是,一场败绩都还没有。
  回到陈大千面前。
  陈大千才如梦初醒。
  趁着李赢更换服装之际,趁着记者们还没有围上来,陈大千不由问道:“阿赢,你什么时候练的这些绝招?”
  李赢笑道:“就无聊的时候瞎琢磨,在岭南队训练期间练习的!”
  大多数情况,李赢都是独自练习。
  但是。
  李赢的陪练林望远是绝对知道的。
  因为林望远作为李赢陪练,李赢需要他模拟各种场景。
  但是。
  林望远沉默如金。
  根本不在外界去泄露。
  “果然如此!”
  陈大千想来也是如此。
  另外一边半决赛。
  最终。
  蒂姆4比3战胜了特鲁斯。
  那这样的话。
  2009年乒乓球男子世界杯的男单决赛,就在李赢和蒂姆之间展开。
  连夜。
  蒂姆背后的团队,疯狂在研究李赢。
  特别是李赢如今暴露出诸多绝招。
  但是。
  李赢暴露越多,越让人心惊胆战。
  但不管如何。
  最起码蒂姆不会像是孔凤歌那般,被打的一脸懵。
  毕竟。
  李赢的武器库,直接解封许多武器。
  与此同时。
  晚上的时候。
  国乒教练组也在酒店之中召开会议。
  李赢是主角。
  毕竟。
  主题就是如何对付蒂姆。
  虽然在心中李赢觉得没有必要,但必须参加。
  不然的话。
  国乒教练组如何体现他们的重要性。
  男队主教练董耀邦主持,屏幕上面的ppt,列举了蒂姆诸多绝招,然后该如何应对。
  国乒教练和国乒队员你一言,我一语,李赢默默倾听。
  会议时间很短,因为节奏很快。
  回到房间。
  陈大千笑道:“阿赢,虽然按照实力来说,你的实力如今在蒂姆之上。但乒乓球这项运动,哪怕你处于最巅峰,但是个人实力差距之间都不明显。”
  “所以,千万不能轻敌大意。”
  李赢笑道:“千哥,我不会轻敌。但是打蒂姆的话,我还是有信心。毕竟,他们在乒乓球基础上,普遍跟我们夏国,还是有着差距。或许蒂姆打果啤其他队友,都有胜算。但跟我打的话,除非乒乓球基础比我扎实,否则的话,很难有胜算!”
  李赢说的不是特别狂妄。
  “这倒也是,论乒乓球基础的扎实,放眼全球,都没有超级巨星能够超过你!”
  此前,陈大千都看不懂李赢为什么要苦练那些乒乓球基础技能。
  直至如今。
  陈大千才终于明白这个道理。
  “如若当初我有你这份意志,恐怕我的成就不止于此!”
  陈大千突然感叹道。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