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认识‘人’

  第197章 认识‘人’
  滕毅抬头往上看,发现这个字自己认识。
  一撇一捺,可不就是‘人’吗?
  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字,看到这个字,滕毅内心就忍不住猜测,杨晨原先说是使用汉语拼音这种从未见识过的符号进行教育,现在看来,应该是想要从三字经里面的人之初性本善开始教育。
  这是他的下意识认知。
  因为以前滕毅小的时候,也是从三字经开始认字。
  准确的说,在大明大部分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听说读写,靠死记硬背。
  正是如此,滕毅才会对杨晨的这般举动感到困惑不解,按理来说,对方这么聪明,应该是知道这样做的弊端到底是如何才对,怎么会选择老路?
  好在滕毅也没追问原因,往下听多听点或许就能够知道答案了。
  杨晨所在教室,诸多糙汉子开始左顾右盼,抓耳挠腮,有人跃跃欲试,可是又不敢,有人低着头,生怕自己被点名,像极了后世一些坐在后排的学生,亦或者是垃圾桶守护者。
  半天时间,杨晨也没点明,就是这样等下去,只是手上戒尺时不时放在那一吊钱上画圈圈。
  他们也不傻,知道杨晨在拿钱诱惑他们。
  可是,不懂就是不懂想破脑袋也不懂。
  “你们可以讨论,想好了再说。”
  很快,糙汉子的讨论声就开始响起来了。
  “俺看这个字好像是入,我之前在一个员外手下做事,亲眼看到那个少爷就这么说。”
  “狗屁!我看是人,军营里面的账本我记得很清楚,这个字就是人!”
  “那你怎么不说,说了就有钱拿。”
  “我!我这不是也不是很确定嘛,否则怎么可能轮得到你!”
  “嘁!那不还是不认得这个字,还以为有多大点本领,装隔着猪鼻子插大葱,装像是吧!”
  大家都是没文化的人,几乎是想什么就心直口快的说出来,杨晨对此也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在混乱的场面他都见识过,这一点,不算什么。
  只是隔壁房间,朱元璋听到这个动静,就忍不住摇摇头,开始为杨晨感到悲哀。
  “咱就是说,这小子不会托大了吧?他们这般混乱,能听得懂学习?
  当初咱也是好好静下心来才能识字的,眼前这一群家伙事,一个比一个能闹腾,这个混账小子光是用钱来蛊惑他们,怕也是难以办到啊。”
  没幸灾乐祸,而是真心为杨晨感到忧虑,这很正常。
  朱樉面对众人的讨论,也很想说两句。
  因为当初他亲眼见识过杨晨对当前文化的评价。
  大明已经和平很长一段时间了,可是在识字方面,连宋朝的十分之一都对不上。
  依稀记得当初开国第一场科举,南方的举人状元占据整个大明,北方一个人都没考上。
  到后来经过调查才知道,北方被元朝统治时间太长了,只有少部分人能识字,识字并不代表就会写出来。
  大明文盲扫盲最可怕的事情就是百姓只会说话,不会认字,一张纸上的内容谁都会说,可是就是不知道,自己说的字是哪个字,根本对不上。
  为此自己父皇有这样的焦虑倒也正常。
  谁让大明就是从一片废墟当中建立起来。
  相比于经济发达的宋朝,百姓识字率达到三成,明朝连三成又三成都做不到。
  在这样的氛围下,原本对杨晨能有什么好方法教导糙汉认识文字的一众人又开始担忧起来。
  甚至有人认为,这不会是杨晨在欺骗他们?
  有这种想法的人很快就晃了晃脑袋,把不该有的思想全部都甩出脑袋之外。
  开什么玩笑,除非杨晨是不想活了,否则他怎么可能会欺骗朱元璋,更不要说,镇江府发生的一切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不存在什么欺骗。
  讲台上,杨晨不紧不慢拿起桌子上的水杯给自己喝了一口水,似乎对于群众的探讨并不在意,这样的事情他早已经习惯,前段时间就做过一回。
  现在再来一回,也算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如何教导,他最为清楚不过。
  思绪间,有人开始主动伸手。
  杨晨目光看过去,发现是一个小年轻,大概有十几岁的模样,准确的说应该是十二岁。
  他叫三喜。
  这个小子杨晨有很深的印象。
  当初也是跟随着灾民一起流浪到镇江府门口外边,相比于其他同龄人,他已经算是相对成熟,懂得远离热闹的地方,避免自己处于一个危险的空间。
  为了活命,他还甚至谎报自己的年龄,就是希望能获得一个在工厂里面干活的机会,他出现在这里也是机缘巧合。
  原本是在宿舍里面好好休息,朱樉前去挑人。
  直接说有一个学习机会,只要去了就有好处,年轻人里边就他最为活泼。
  一溜烟就出现在朱樉面前,直接成为几个年轻人年龄最小的家伙。
  刚才说出好像是‘人’的人也是他。
  座位上,三喜不跟其他糙汉争论这到底是什么字,因为他刚才说话还没说两句话就被其他人驳回了。
  这让三喜清楚,这场纷争,自己还是尽可能不要参与为好。
  与此同时,他只是不小心瞥了一眼,忽然看到杨晨的目光也正在盯着他,这瞬间让他感到有些担忧。
  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于是乎赶忙扭头看向其他地方,偏偏他又被杨晨给点名了。
  “三喜,你起来说一下,刚才你为什么会认为,这个字,是人?”
  当他开口的刹那,整个屋内瞬间寂静,所有人都看向缩在角落的三喜。
  “喂!杨大人问你话呢!杵在那里干什么!赶紧站起来回答!”
  “就是,你小子运气真好,居然能得到杨大人的亲自召见,还不赶紧起来!”
  接二连三的声音之下,三喜只好鼓足勇气,小心翼翼让自己屁股离开凳子。
  他壮着胆子,用跟蚊子一样的声音开口解释道:
  “我母亲以前是在江南一处员外家里面做奶娘,从小我就跟着少爷一起长大,少爷读私塾我就在门口外边等着,曾经听过教书先生指着书本上的字念人,所以我就认识人了。”
  这也是杨晨第一次知道三喜的来路,没想到对方居然还在富贵人家里面待过。
  只是他不知道三喜的母亲到底是怎么回事,会跟他分开,他也没打算知道,揭开别人的伤疤,可不是一件好事。
  “原来如此,那么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想要教你们这个人字?”
  得到允许后,三喜就赶紧坐下来,好一会才抚平局促的心跳。他不是没见识过富贵人家,小时候生活的员外就是当地的富农。
  只是前段时间,江南不少富豪出现在镇江府,三喜就清晰记得,自己家的那个员外对一个富豪哈着腰想要得到对方的肯首。
  可惜的是,三喜家的员外被无视了。
  现在,当初那个趾高气昂的富豪在镇江府,连排名都排不上。
  三喜是没读过书,可是他知道,镇江府的杨御史就是他见过最牛逼的人上边的天板。
  对此他只能是以最勤恳的态度应对,谁也不知道这位杨大人的脾气到底如何。
  都是从身边人听说,具体怎样,三喜只能以最糟糕的情况应对。
  “俺知道杨大人,俺猜您肯定是想要教我们念《三字经》对不对?”
  “《三字经?原来杨大人是想要教咱们这个,咱会念,以前在一个员外家里面当护卫的时候,他孩子给咱们念过,咱听的耳朵都起茧了。”
  原本安静的课堂在这样的氛围之下又开始热闹起来,杨晨则是不紧不慢,依然保持眼下动作。
  6=9+
  “不对,我不是想要教你们三字经,我是想要教你们读书识字,还要会写。
  而今天,我就开始教你们认识这个‘人’。”
  说话间,杨晨开始在原本人字的基础上,添上几个特殊的符号。
  “rén“。
  连是几声他都绘制出来了。
  写好后,所有人都不解看向杨晨,心想对方怎么会写出这种看起来如此懵懂的玩意?
  直到杨晨继续询问三喜。
  “来三喜,你能不能告诉我,人是什么意思?人在世间代表着什么?”
  三喜脸上尽可能不出现苦笑,可是一个孩子怎么可能有隐藏自己情绪的能力,一张哭笑不得的脸很快就出现在他脸上,让那个他看起来很滑稽。
  其余人则是期待他,想知道他能怎么回答杨晨的这个问题。
  站起来好半天时间,他才举棋不定说道:
  “回大人,我以前的员外说,能吃饱喝足,能唱能跳,能撒泼打滚的就是人。”
  他说完话,周围的人都纷纷点头,示意认可。
  反观杨晨,不紧不慢说道:
  “能吃饱喝足,能唱能跳,撒泼打滚就是人,那么我请问,之前你经历过流民百姓的生活,你们当中肯定也有不少人饿肚子过,曾经为了一顿饭向他人下跪过,难道现在你们吃饱了是人,以前的日子就不是人了?”
  这话一出,其余人顿时困惑涌上心头。
  片刻过后,又有人壮着胆子站起来回答。
  “不错!杨大人还说的对,吃得饱就是人,吃不好就不是人,这是我以前的老爷跟我们说的!”
  讲话的孩子很瘦,其实也不算瘦到皮包骨的形状,只是相比于其他人而言,这孩子算是瘦的。
  隐约能看出来,现在他能有这一身肉,都是最近这一段时间吃出来的。
  离开镇江府,恐怕他的身体机能就会彻底暴露缩水,变成曾经那瘦骨嶙峋的模样。
  杨晨目光落在他身上,沉声问道:
  “喔?是谁教你这样的认识?吃不好就不是人了?”
  瘦子目光直面杨晨的目光,丝毫没有避开的意思回答道:
  “因为以前我在地主家干活的时候,他们就说我们干活的人都是畜生,能给一口饭吃就行了,还想要过好日子,那完全及时痴人说梦。
  地主还说,在地里边干活的是人骡跟人马,不是堂堂正正的人。”
  不仅是他这样想其余人也开始附和起来。
  “是啊,我们这些生来就是吃苦的人,哪里能说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人,像他们这些军伍出身的人还算是不错的,可是我们这些以前流民的人呢?
  生来就是赤裸,其他人生出来就有锦衣玉食伺候着,我一声吃的东西换成钱恐怕都不如府邸里面里边刚出生婴儿用来包裹的绢布。”
  “谁说不是呢,我以前家里也有地,不过最后被当地县衙跟富农用很低的粮食价格收走了。
  到最后去还要替别人家打工,你说我冤不冤枉?
  大家都是一张嘴巴两只眼睛的‘人’可是你说咱们差别怎么就这么大?
  真要算起来,我全家的性命恐怕都比不过大少爷家手上的一把扇子。
  以前我隔壁家就有一个仆人,不小心撞到少爷的扇子碰到地上,最后被人用棍子活活打死。
  人命如草芥,当是如此。”
  这番话让周围听到的人感到一阵动容。
  特别是同在一个教室的哪些军伍之人。
  他们曾经有想到过这些流民以前过得很苦,可是没想到,他们居然知道自己的命运居然如此悲惨。
  须知道,在卫所里面当兵,好歹能有一亩三分地,这些田地不会被收走,至少在朱元璋时期是如此。
  正是因为有朱元璋的庇护之下,卫所生活的军伍都有保障。
  他们没想到,自己看不到的世界之外居然如此残酷。
  特别是那个瘦子,说自己以前的生活就是忙碌到无法欣赏周围的一切,这才明白,似乎有的人生来就应该经受这么多苦难?
  没人能正面回答。
  许多人忙碌大半辈子,到最后赚到手里面的钱,不过是大少爷,大小姐的一餐饭钱。
  眼下,如果不是杨晨给予的勇气,他们到现在都不敢正面回答浙西问题。
  瘦子亦或者三喜,乃至其他人,想到曾经的苦难,心中的悲痛涌上心头,不受控制的流眼泪。
  “所以杨大人,我们到底算不算是人?”
  瘦子擦拭眼角泪水,哽咽询问。
  杨晨叹息一声,最后目光无比坚定的看向所有人。
  “这个问题问得好,那么现在我就告诉你们所有人!”
  他顿了顿,最后用沉重的声音说道:
  “你们是人!你们所有人都是人!无论是那久居高堂之上的官员,还是我们在田地里面辛勤劳作的百姓,都是人!”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是愣神片刻。
  从来没有人跟他们说,他们能跟高堂上的百官做对比。
  很多人从出生开始就遭受不同的谩骂。
  地主家甚至还会为了贬低他们而不择手段,可是现在,却有人告诉他们,他们所有人都是人,都是看似平凡,可都非同一般的人。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