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民族血性

  第320章 民族血性
  “八百万常备军平日里三分之一警戒,三分之一训练,余下的休沐。”
  “以这些将士为甲长、保长,训练民兵队伍,尽可能让所有人踏上武道之路,唤醒体内隐藏的血性。”
  摇曳的灯火照映着沈元良冷峻的脸庞,深邃的眸子幻灭不定,像星空一样深邃。
  对关外之地愚昧不堪的百姓,沈元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很是看不过眼,太温顺了,像绵羊一样,刀砍到脖子都不知道反抗。
  自宋朝以来,皇权逐渐走向巅峰,挣扎求存的百姓一步步后退,不负祖先的勇武,尤其是清朝。
  一手文字狱,一手屠刀,存活下来的百姓麻木不仁,活着,只是为了活着,眼睛里没有一点儿希望。
  “主公,常备军任务繁忙,时常剿匪不说,还要弹压地方,再担任甲长、保长估计忙不过来。”
  眼见沈元良又将一块蛋糕划分给军方,公孙少俊只能硬着头皮劝解道:“下官以为让乡里有名望的人担任底层官吏更好。”
  保甲制度问世以来,所谓的甲长、保长全是宗族的族长,或有名望的乡老,以此来降低统治成本,甚至借机拉拢士绅阶层。
  让一群丘八,不,武夫担任甲长、保长,开天辟地头一遭,虽然之前有过风声,公孙少俊还是想要挣扎一番。
  摆摆手,沈元良眯着眼睛,面无表情地拒绝道:“不用了,此事就这么决定。”
  改朝换代,一个阶级取代另一个阶级,沈元良没有选择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是走上军功贵族道路,谁流血牺牲,谁就是人上人!
  其它的都是虚的!
  都督府大都督,禁军都统石头“啪”的一下站起来,双手抱拳,哽咽道:“属下代将士们谢过主公厚恩!我等必不负主公所托。”
  良田美宅,再加上一个足以传家的身份,常备军将士就能快速在关外之地站稳脚跟,一个个小家族就此诞生。
  “大规模的盗匪绝迹,然而还有零星的小规模匪徒占山为王,威胁地方村落,民兵队伍的建设刻不容缓。”
  沈元良走下丹壁,拍着石头的肩膀,面色很是凝重:“让保长、甲长尽快传下《武典》。”
  其实还有一个没说的理由,天地异变后,天地间元气极为活跃,动物都快成精了,再不加以遏制,动乱就在眼前。
  ……
  宝瓶州,都尉府。
  “唰唰唰!”
  迎着朝霞,都尉徐子陵身穿霜白色劲装,正在演练《奕剑术》,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尽显剑道风采。
  或挑、或刺、或劈,一道道耀眼的白光浮现,好似悬挂在九天之上的银河,璀璨夺目,却又蕴含着无边杀机。
  “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半个时辰后,徐子陵口吐浊气,蹭的一声,寒光凛凛的长剑径直没入剑鞘,随后用清冷的井水洗了一把脸,很是清爽。
  “大人。”
  守候在一旁的师爷丁典随手递上白叠布编制的毛巾,和煦的脸庞,温润如玉的眼眸,好一个翩翩公子。
  梁元帝宝藏事件后,丁典、凌霜华等人在沈茜茜的举荐下,前往青帝城生活,担任宝瓶州都尉徐子陵的师爷,事少钱多是个好活儿。
  “今天有什么安排?”
  擦了擦手,徐子陵漫不经心地问道。沈元良虽未称王称帝,以城主自称的他早就开府建牙,任命各种官职,都尉,一州最高军事长官,统领十万常备军。
  性子平和的徐子陵在征缴大军中历练一年,厌倦杀伐的他此刻担任宝瓶州都尉,位高权重。
  “按照日程安排,今日需前往文曲县象牙山,视察民兵队伍建设情况。”
  缓缓展开手中的折扇,一身天蓝色圆领袍服的丁典吐出一口浊气,道:“百姓愚昧不堪,一个字都不认识,练武进程很不理想。”
  经过我大清两三百年“愚民”统治,识字率比前朝少了一大截,一个县能够识字的人只有千分之一。
  给他们一本《武典》,一个字都不认识的“文盲”如看天书,眼冒金星,新鲜劲过后只能放在角落里吃灰。
  “也就是说,练武之前还要进行扫盲运动。”
  提起茶壶给自己和师爷倒了一杯茶水,徐子陵蹙着眉头,有些感触道:“让百姓识字习武,整个天下没有比城主更好的人。”
  扫盲运动从沈元良开府建牙以来,进行的如火如荼,白天忙于生活,夜晚各种扫盲班如天上的繁星一样多。
  吃百家饭长大的徐子陵练武之余,也要学习三千文字、寻常的加减法等等,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下的他好似一个谦谦君子。
  “大人,扫盲运动归刺史管。”
  拱了拱手,丁典面色严肃道:“刺史掌握一州政务和钱粮,是最高民事长官,都尉府千万不能插手。”
  青帝城之下,每一州有刺史、都尉、提刑,三司衙门各司其职,分管政务、司法、军事,分化地方权力,不让政务、司法、军事三大权集于一人身上。
  都尉府干涉政事,是官场大忌。
  “这个我知道。”
  滚烫的茶水一饮而尽,都尉徐子陵挥手示意道:“备马,半个时辰后出发文曲县象牙山。”
  ……
  与此同时,象牙山。
  四月在南方是暖春,而在关外之地,湿冷湿冷的,冻成冰的河流刚化不久,寒风阵阵,直往人的领口里钻,凉飕飕的。
  “咚咚咚!”
  一身破旧夹袄的赵四提着一个破锣,框框地敲起来,刺耳的声音刺破了清晨的宁静,鸡鸣声、狗吠声此起彼伏。
  喧哗声一片,闹哄哄的。
  “各家各户准备好啊,辰时一刻,晒谷坝集合。”
  “今天有大人物视察,都给我机灵点,不要出岔子,不然后果你们是知道的。”
  在破锣声中,赵四按照保长的要求,挨家挨户一个个通知,说的口干舌燥,大汗淋淋,腿都溜细了。
  十户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整个象牙山是一个都保,五百户,丁口三千人,杂姓居多。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