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第153章 冯雪毕业

第153章 冯雪毕业

  第153章 冯雪毕业
  孔芳菲觉的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被人忽悠着买了个电车。
  之前吹的有多牛逼,现在脸打的就有多疼。
  浇完的铁壳子还在楼下放着,现场一直没清理。
  这事处理不完,现场就没法处理。
  每次进去看上一眼,那丑陋的铁壳子都仿佛在嘲笑她的无知。
  二十万啊,市面上主流的b级车都能买到。
  却偏偏买了这么个坑货。
  孔芳菲天天在后悔,却没有后悔药买。
  同事在看乐子。
  亲戚在看笑话。
  真的是当初有多爱。
  现在就有多恨。
  给保险公司打了个电话,保险公司不想赔。
  保险公司也在调查,认为是车电池的质量问题。
  气的孔芳菲想骂人。
  姜宁问她:“你最近怎么上下班?”
  孔芳菲无奈道:“蹭刘海波的车。”
  姜宁想笑,这女人刚买到车还给他夸那车有多么香,才一个月就被打脸,又回到了蹭车上班时代,估计看笑话的人不少,说:“老蹭车也不是办法,要不借你一辆车用?”
  孔芳菲摇摇头:“杨总不允许搞特殊,不然又有人说闲话了!”
  姜宁点头,这女人最近虽然有点小放肆,没有了敬畏之心,但人还能拎得清,农场的车确实不好给私人用,老同志把这块管的很紧,下面那么多老板亲戚。
  不把这个口子扎紧,得成什么样?
  姜宁就问:“那要不再买个轻吧!”
  孔芳菲抿下嘴:“哪有钱啊!”
  姜宁就道:“我借给你,攒够了再还我。”
  孔芳菲却摇头:“先不买了,等电车的赔偿处理完再说吧!”
  姜宁有些意外,转念一想明白了。
  确实不太合适。
  老板借钱给女员工,而且还是个漂亮女员工。
  天然就有绯闻基因。
  只得作罢。
  周一,冯雪要去考科三。
  科三在市里考,县里考不了。
  姜宁送她过去陪考。
  不走驾校通道,另行约考的。
  快到考点时,冯雪明显有些紧张。
  姜宁就开导她:“不要紧张,随便考,自动档的车闭着眼睛也能考过去,只要按照平时教的操作就行了,而且我打过电话了,肯定能考过。”
  冯雪点了点头,就不那么紧张了。
  都是心理作用。
  到了考点下车,一批考科三的总共四个学员。
  而且全都是女学员。
  老家直接学c2的很少,大多数人学驾考还是学的c1。
  只有极个别不在乎学费,而且以后也不打算开手动档车的女学员才会直接考c2。
  姜宁过去问了一下,冯雪被分到了一号车上。
  考官是位女士,三十几岁的样子。
  人挺和善,知道冯雪是残疾人士。
  交待注意事项的时候挺耐心。
  冯雪的紧张情绪又消散大半。
  到了时间开考。
  冯雪又被安排在第一个。
  考试车是捷达,自动档。
  跟驾校的车一样的。
  一系列规定动作后,考试车打着转向缓缓驶离了起点。
  姜宁就在原地等着。
  考试路段,当然越偏僻越好。
  这条路上考试的车,很少能看到别的车。
  人就更不说了,离城区七八公里。
  荒郊野外的没事谁会往这跑。
  放眼望去,四野全是戈壁滩。
  除了他就只有送另外三个学员来考试的车停在不远处。
  姜宁也没交朋友的兴趣,就回到车上等。
  等了半个小时,才看到考试车慢悠悠开回来。
  调个头后,靠边停在了起点。
  冯雪从后面下了车,驾驶驶也下来一女学员。
  两人都是眉梢带喜。
  姜宁不管问人,看着过来的冯雪,问:“考过了吧?”
  冯雪点了点头,一脸的开心喜悦。
  姜宁就道:“那上车吧,去过最后一关。”
  冯雪就上了副驾驶。
  姜宁扫了一眼,考试车又开走了。
  一趟回来,只考了两个学员。
  还有两个学员待考,得再跑一趟才能考完。
  到车管所,姜宁找人问了问。
  冯雪就被安排去考文明驾驶。
  题刷了不知多少遍,这个没难度,顺顺利利就过了。
  等驾照的时候,姜宁说:“后天去京城面签完正好顺便去天津岗给你买个车。”
  冯雪却摇摇头。
  姜宁问道:“不想买吗?”
  冯雪就拿手机写了字给他看:“我自己买。”
  姜宁好奇:“想买个什么车?”
  冯雪打开一个app,找出一个小车给他看。
  姜宁接过来看了看,是个两厢车。
  看着跟qq差不多大小。
  一看名字,是本田飞度。
  七八万块钱的小车。
  扒拉着看了看图片,车小巧精致,倒也不难看。
  内饰什么的虽然挺简陋,但也不是主要的。
  后排空间小更不是问题。
  冯雪的车后排也大概率不会载人。
  就是他的车后排都很少坐人。
  再看参数配置,车身尺寸到是挺好的,四米一的车长,挺适合女司机开,就是动力有点差劲,不过考虑到冯雪又不飚车,基本够用了。
  但配置委实有点拉垮了。
  连倒车影像都没有,这对新手司机就很不友好。
  姜宁一边翻看,一边说:“这车配置太差,我给你买个好的不行吗?”
  冯雪接过手机,又给他写字:“我有钱呢,我自己买。”
  姜宁就道:“便宜的车不能说不好,但七八万的小车用的材料肯定不如几十万的,车身钢性强度都不一样,没钱就算了,有钱还是要买个稍微好点的,不说几百万,怎么也得买个二十万以上的才行,我给你买吧,买个稍微好点的。”
  冯雪却挺坚持:“我想自己买。”
  姜宁就挺挠头,说:“那完了再说。”
  冯雪点头。
  等了十几分钟,驾照出来了。
  也不宣誓,拿上小本本直接走人。
  让语言受限者宣誓,那不扯蛋嘛!
  回北安的路上。
  冯雪还时不时的小拿出黑本,看两下。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中午做饭来不及了。
  姜宁就给冯雨打个电话,去新城酒店吃午饭。
  到包厢等了会,冯雨也放学来了。
  看了看姐姐的驾照,也面露喜悦。
  一年多前,就没想过日子会过成这样,她自己都没想过考驾照的事,更别说姐姐,现在的生活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料,姐姐能考上驾照自己开车,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聊了几句,等饭菜上来。
  三人一边吃饭,一边讨论给冯雪买个什么车。
  冯雨也不赞同姜宁给姐姐买太贵的车,她最近都在研究,想买个小一点的车开,大g尺寸还是有点大了,对于新手女司机不是太友好。
  尤其是在学校门口停车。
  有时去的晚了,前面的车留的车位太小都不好停。
  出来的时候还得等两边的车走光,才敢倒车。
  用的那叫一个闹心。
  车小一点,停车也方便一些。
  冯雨最近看到路上跑的五菱宏光迷你电车就不错。
  车身小巧,样子也好看。
  相比之下,又大又笨的大g真不是冯雨的菜,她就不喜欢这种又大又笨的家伙,只不过是老公了多万给她买的,才勉强开着,其实早就想换车。
  不过冯雨也觉的姜宁说的有道理。
  不能说便宜没好货。
  都是大厂的车,七八万的车肯定不如几十万的车。
  没条件就罢了。
  有条件还是要买个稍微好一点的。
  怎么也得十几万的。
  三人一边吃饭讨论,一边各自拿着手机上网看车。
  现在的汽车不要说车型,就是品牌都多的让人眼缭乱,好多品片姜守都没听过,车型更是五八门,看人的眼晕。
  “你看看这个!”
  冯雨找到一块车型,拿给姜宁看。
  姜宁接过来瞅了瞅,是丰田的一款小汽车。
  名字叫奕泽什么的,听都没听过。
  车子很好,看着跟飞度也差不多。
  先看价格,十来万,最高不到二十万。
  再看内饰空间,内饰一般般,但比飞度要强不少。
  空间感觉还不如飞度呢!
  他这样的大个子坐进去估计头都抬不起来。
  不过对于冯雪来说,这个都不是问题。
  再看配置参数,除了动力弱,其他都可以,顶配车型该有的全有,什么360度全景影像等等,比飞度配置要强多了,至于自适应巡航什么的,完全无用。
  姜宁都没用过那玩意儿。
  冯雪新手司机,哪里会用那东西。
  姜宁看完觉的也行,他喜欢享受,但也不排斥用便宜货。
  就像穿的衣服,除了对鞋子比较挑剔,便宜货穿着捂脚,而且不舒服。
  但衣服裤子什么的,要求就不高。
  只要穿着合身就行,百十块钱的都穿。
  车也一样。
  不是太差就行。
  周二,去县里参加学习。
  内容是防洪的有关知识。
  以前北安是没有这方面的学习的,但一场大雨,给北安人提了醒,尤其是北沟煤矿的事故给北安人敲响了警钟,所以县里专门组织了这次学习。
  本来这种学习,派相关负责人去点个到就行了。
  但这次不一样。
  通知要求,接到通知的所有企业单位负责人都必须亲自参加。
  因为陆老板也参加。
  姜宁只能亲自去了。
  几百人坐在大礼堂,听上面的讲师念ppt。
  姜宁都提不起什么精神,更不要说别人了。
  四下瞅瞅,大多数都是公家的人。
  企业单位来的都是生产型的企业。
  像银行保险这种的一家没有。
  北沟煤矿的人没见,估计还在小黑屋。
  坐了两个小时,最后陆老板上去提了一堆要求。
  要制定防洪的方案,应急的措施,要成立领导小组,要有责任人,总之要求一堆,还要准备防洪物资,姜宁没有拿本子,就一边听一边给孔芳菲发信息。
  以前这些事都是给老同志说。
  现在都是孔芳菲在处理。
  周三,姜宁全家飞京城。
  姜泽和姜伟两口子也要过去面签。
  要到省城去坐飞机,大小十二人,刚好两辆商务车。
  姜泽和姜伟极力建议让考斯特跑一趟。
  姜宁不想坐考斯特,那车虽然挺舒服,但坐椅太立。
  跟火车的硬座一样,长途还是累。
  于是安排了两辆商务车。
  一辆中酒店的别克gl8,一辆新买的奔驰v级。
  买的顶配,配置还可以,小改了一下,中间和后排的原装坐椅都拆掉了,换了航空坐椅和大沙发,无轨道地板和星空顶,还加了窗帘。
  最舒服的的中间的两个座位。
  第三排的大沙发也还行,坐两个人也舒服。
  但要挤三个人,就没什么舒服可言了。
  早起出发,在小区集合。
  男人甩着空手,女士们就拎个随身的小包。
  唯一的拉杆箱里装的也是侄女的东西。
  奶粉衣服尿不湿之类的。
  小人比大人要麻烦的多。
  人到齐后开始上车。
  爸妈兄嫂上了别克,姜泽媳妇也上了别克。
  姜泽和姜伟两口子只能坐农场的奔驰。
  姜伟左右看看,问:“谁先上?”
  姜宁直接赶人:“你不先上你等谁呢,难道还想让我媳妇去后面挤?”
  姜伟笑的干巴巴的。
  这小子说话一点情面都不留。
  冯雪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就准备先上:“我坐后面也没事。”
  姜宁一把将她拉住:“你是孕妇怎么能在后面挤,让他们去后面挤。”
  姜泽嘿嘿笑了一声,第一个上车,去了最后排。
  姜泽和她媳妇孙梅随后上车。
  孙梅上车前还瞟了姜伟一眼:“看到没有,这才是真爷们。”
  冯雨不好意思,但心里暖洋洋的。
  自家男人平时大条,但关键时候最靠的住。
  等三人上了车,冯雨和冯雪才上车。
  坐中间的单人沙发。
  等姜宁上车后,司机就开车出发了。
  后面别克跟上。
  姜宁还冯雨和冯雪说:“那坐椅有按摩和通风功能,要是坐累了就打开通风按摩。”
  冯雨答应一声,好奇的研究了一下。
  出城之后,车上了高速。
  该说不说,不自己开车,坐车出行的话商务车确实舒服。
  姜宁的大奔只适合他自己开,前排还凑合。
  后排可就算了,因为是七座,后排不但空间小,坐椅也很立,没什么舒适度可言,短途还行,跑长途坐那车的后排就比较遭罪,还不如考斯特。
  至少考斯特空间大,人能起来活动。
  不同的车,长短优劣和功能都不同。
  有的车舒服了乘客,只有司机受累,就比如商务车。
  有的车只适合驾驶,却不适合乘坐,比如姜宁的大奔和冯雨的大g。
  尤其是冯雨的大g,后排只适合放个包包行李啥的。
  根本就不适合人坐,姜宁坐了一次就再不坐了。
  六点出发,十点半到了机场。
  办完值机安检,直接去vip候机厅。
  机票是农场办公室统一订的,全是公务舱。
  除了姜宁三人,其他人全是第一次走特殊通道。
  孙梅不忘打趣姜伟:“跟你受了七八年罪,我还是第一次坐公务舱,第一次亲眼看见机场的vip长什么样,姜老板,你得好好努力啊,以后能不能再进vip就看你了。”
  姜伟气的瞪她:“说的什么屁话,你跟着我受什么罪了,是吃不上还是穿不上?”孙梅笑眯眯的,也不以为意。
  其他人也都笑,觉的这两口子挺有意思的。
  最会活跃氛围。
  贵宾厅的待遇不是普通候机厅能比,吃的喝的全部免费提供。
  张玉兰看的眼缭乱的,忽然就觉的出远门还是跟着小儿子最省心,还享受,老大抠门的哪里舍得订这么贵的机票,跟老大出来就是操心的,根本不是享受的。
  找个位置坐下,放下包包和行李箱。
  大伙就去逛食品区,当贵宾厅当成超市逛。
  都是第一次来,看啥都稀罕。
  姜宁不去,冯雨和冯雪也不想去逛。
  就坐着等,顺便看行李。
  过了一阵,爸妈兄嫂弄来一堆吃的。
  姜伟和姜泽一人一碗面,三个嫂子则是炒饭馄饨意面之类的,女人就爱这些玩意,姜爸也端了一碗面,小侄女则抱着块三明治,啃的麻麻香。
  姜妈则拿着孙女的各种零食。
  孙梅坐在冯雨旁边,问冯雨:“你想吃啥,我去给你拿。”
  冯雨忙道:“我等下自己拿,嫂子你先吃。”
  孙梅瞅瞅这个,又瞧瞧那个,笑眯眯的说:“跟着坐了好多次飞机,只知道飞机上吃的免费,却还从来不知道,机场也有免费的饭吃。”
  姜泽媳妇笑道:“那么贵的机票,这些吃的才值几个钱。”
  孙梅吃了个小馄饨,说:“是啊,所以还是有钱人的生活好,一张机票五六千块,我那小店一个月的利润,也就姜宁舍得买,别人谁舍得啊!”
  姜伟看看姜华,说:“华子现在也是有钱人,去年挣了几百万,今年当归价格好,挣的只会比去年多,挣那么多钱你不坐头等舱,怎么还挤经济舱?”
  姜华开过小店,对成本最是敏感,道:“最多就三个小时,得多好几万块,刚起飞感觉没一会就落地了,坐什么头等舱啊,太浪费。”
  张玉兰点着头附和,虽然觉的跟着大儿子出来挺遭罪。
  但对大儿子这种节俭的好习惯还是比较赞同的。
  哪像老二,钱大手大脚的。
  飞个京城才两个半小时,买这么贵的机票。
  一点都不知道银子钱有多么难挣。
  说了几句,姜宁三人也去弄了点吃的。
  到京城就两点多了,飞机上的快餐不好吃。
  只能在机场提前吃午饭。
  冯雨和冯雪随便吃了点。
  姜宁是大肚汉,吃了两碗面。
  又吃了份炒饭才饱。
  吃饱喝足等了半天,有航司的人过来。
  引导贵宾厅的乘客登机。
  上了飞机,看着宽阔的单人航空坐椅,众人才明白机票贵也有贵的道理,和经济舱那狭小的过道座位相比,公务舱可就太舒服了,空乘阿姨的笑容也更加暖心。
  找到座位坐下,基本上都在一起。
  只有姜华离的较远。
  孙梅还问姜伟:“以前上飞机怎么没看到这些座位?”
  姜伟说道:“不是一个门吧,公务舱有专用登机门。”
  孙梅就道:“你得加油挣钱,以后我不坐经济舱了。”
  大伙都笑起来。
  过了一阵,听到后面吵吵嚷嚷了起来。
  显然是经济舱的旅客开始登机了。
  相比经济舱的吵闹,公务舱可就安静多了。
  除了他们这片,基本上很少有人说话。
  搞的大伙说话时也不得不放低了声音。
  免的招人嫌弃。
  人有多少素质,还得看所处的是什么环境。
  等到飞机起飞,空乘过来询问想吃点什么喝点什么。
  问的时候,空乘是蹲着询问。
  和经济舱的服务截然不一样。
  姜伟和姜泽有点被刺激到了,以前还觉的自己混的不算差,比不了姜宁,但比大多数人要强,现在见识了公务舱的服务,瞬间就觉的自己还得再努力一些。
  争取以后出行都要坐公务舱。
  再不想坐经济舱了。
  孙梅不忘笑话姜伟:“你说你开的大路虎,人前是大老板,却连个vip都没坐过,还是跟着姜宁才沾了光,姜老板,你以后得加油努力啊!”
  姜伟不想理这婆娘。
  两个半小时降落在京城。
  六月的京城那叫一个月,刚下飞机一股热浪就扑面而来。
  感觉比北安还要热几分。
  出了机场,坐上航司给安排的商务车直接去了酒店。
  酒店是提前订好的。
  车也是提前订好的。
  张玉兰很惊讶,上车前还问了句:“这是哪里的车。”
  姜宁答了一句:“提前跟航空公司订好的。”
  张玉兰心里还感慨,还是跟着小儿子出来省心。
  之前坐了几次飞机,跟着大儿子出来,出了机场还得拎着大包小包到处找的打车,或者等网约车,跟老二出来竟然这么省事,只要看好小孙女,什么心也不用操。
  带着两条腿跟着走就行。
  到了酒店安排下来,也不怎么累。
  除了冯雨冯雪,大家都来过京城。
  天气太热,也没什么心思出去转。
  就在酒店歇着。
  姜宁打个电话,等了一会代理机构的人过来了。
  送来了一大堆资料。
  然后给所有人讲解面签注意事项。
  忙活到五点办,代理机构的人才离开。
  在酒店吃了顿午饭,一起出去逛。
  冯雨和冯雪没来过京城,想去天安门看看。
  于是大伙分头行动。
  其他人就近逛,姜宁三人去了天安门。
  到处逛了一下,拍了些照片,天已经黑了。
  回到酒店歇了一晚,第二天早起去大使馆面签。
  老外重视规则,大使馆更是如此。
  毕竟代表一国门面,这种地方没后门可走。
  除非是马老板那种层次的人。
  姜宁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排队,不过他也算是有钱人,代理机构给想了想办法,还是获得一些便利,当天早上被安排在第一个,最先见到签证官。
  “你好。”
  签证官说的是中文,而且很流利。
  没有那股让人听着就别扭的洋腔。
  “早上好,签证官先生。”
  姜宁说的英语,纯正的美式腔调。
  签证官没惊讶,换回英语问:“是姜先生吗?”
  姜宁点头:“是的,我是姜宁。”
  签证官问:“有人告诉我,说姜先生要要带家属去美利坚看病,还要顺便带着家人去美利坚旅游,是这样的吗?”
  姜宁点头:“是的,签证官先生。”
  签证官道:“先生的资料我看了,你去过澳洲吗?”
  姜宁笑道:“去过,春节结完婚我带着妻子和妻姐去澳洲度蜜月了。”
  “先生的妻子一定非常幸福。”
  签证官笑着说了句套话,继续道:“毫无疑问,姜先生是一位事业成功人士,但是我还有个疑问,不知道姜先生能不能为我解惑?”
  姜宁道:“请说。”
  签证官道:“据我所知,京城的几家大医院医疗水平并不比美利坚差上多少,姜先生为何会舍近求远,不在京城给家人看病,而是选择去美利坚呢?”
  姜宁摊了摊手,无奈道:“如您所说,我虽然勉强能算是事业有成,但依旧比不上福布斯榜上的那些家伙,来京城看病,我和普通人一样,也要排队挂号,享受不到最好的医疗资源和服务,所以我觉得去美利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签证官点点头,认可了他的说法,继续问:“姜先生打算去哪家医院?”
  姜宁道:“去霍普金斯,我已经让人帮忙约了艾克医生。”
  签证官笑起来:“好的,祝姜先生在美利坚有一段愉快的旅程。”
  姜宁笑着点头:“会的,谢谢签证官先生。”
  签证官道:“不用客气,美利坚欢迎所有心怀善意之人。”
  姜宁问道:“我的家属……”
  签证官道:“我还要再问问情况,这是必要的流程,不过我想问题应该不大。”
  姜宁这才放心,又回答了几个问题。
  面谈结束。
  第二个要进去的是姜爸。
  姜有信很紧张,毕竟这是人生第一遭。
  姜宁就嘱咐道:“进去了人家问什么,你就说什么,实话实说就行。”
  姜爸答应一声,一脸忐忑进去了。
  给人的感觉像是赴刑场。
  过了七八分钟,一脸疑惑出来了。
  张玉兰问:“问的什么,过了没?”
  姜有信摇摇头:“不知道过了没,那个老外也没说,就问了一些家里的情况,去美利坚干什么之类的,还问了些姜宁的事情,我都按提前说好的说。”
  张玉兰心里就没底:“这到底过了没过?”
  姜宁道:“别担心,问题不太大,赶紧进去吧!”
  张玉兰就带着孙女,一脸忐忑的进去了。
  这次时间更短,五分钟不到,就出来了。
  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结果。
  然后姜华,一个个进去。
  又一个个出来。
  冯雪和冯雨一起进去的。
  签证官看了冯雪专门找三方机构翻译的英文版病例,问了冯雨一些问题。
  冯雨出来的时候脸上一脸的轻松。
  孙梅问她:“有结果吗?”
  冯雨笑着点头,说:“那个签证官说祝我姐在美利坚早日康复,我想应该是过了。”
  大伙闻言,都轻松了些。
  都不是小孩子,能说这话肯定就是过了。
  冯雨过签,大家也都有希望。
  眼看到了中午,先回酒店吃了一顿午饭。
  然后去转。
  姜宁让酒店给安排了两辆商务车,没去爬长城,他对爬长城兴趣不大,冯雨最近也比较容易累,不太适合去那种地方,于是就去逛故宫,看伟人纪念堂。
  故宫太大,走马观逛一圈至少得三四个小时。
  其他人都来过,今天就是陪冯雨和冯雪逛二遍。
  姜宁逛着逛着,忽然问了个傻叉的问题:“康熙大帝是不是在故宫拍的?”
  姜伟可算找到机会,趁机笑话他:“你想啥呢,故宫全是文物,保护都来不及呢,哪里能让拍电视的那么折腾,那是影城新盖的景,有空去横店看看就知道了。”
  姜宁哦了一声,一点不尴尬。
  他平时不关注这些,人生最黄金的五年时间里,同龄人忙着读大学泡妞或者在电影院看电影,他却在外面拼命,认知存在很多盲点,比如刚才的傻屌问题。
  不是忽然想起来问一下,还真是不知道。
  沿着中轴线走出去,又绕了回来。
  去伟人纪念堂。
  第二天去鸟巢,十三陵,还去清华北大参观了一下。
  在清华门口合影拍照时。
  姜宁还念念不忘说他爸:“当年你要是带我来清华参观下,我说不准也好好学习考上清华了,你们赖我不学好,却不问问自己有没有给我创造好环境。”
  姜有信买了一个烤红薯,一边剥着吃,一边说:“我天天忙着挣钱养家,能把你们养大就不错了,哪来的钱带你来京城,世上穷人那么多,有几个来过京城的。”
  姜宁反驳:“我和我哥都没上过大学,没多少钱,你就是抠搜。”
  姜有信不和他争辩。
  其他人都当笑话听。
  合了个影,进去转了圈。
  又去北大转了一圈。
  一群学渣都很羡慕,后悔当年没好好学习。
  周六去了趟野生动物园。
  周日,其他人先回北安。
  姜宁哥四个却不急着回,跑了一趟天津港。
  去看车了。
  难得出来一趟,姜宁想看看有没有适合冯雨开的车。
  去年来买车时,尽挑贵的买。
  也没考虑冯雨喜不喜欢,好用不好用。
  事实证明,拍脑袋做的决定通常都是错的。
  到了车市,转悠了一圈。
  姜宁忽然看到一辆面包,挺惊讶:“雷克萨斯也有面包车?”
  姜伟说:“大惊小怪,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去看看!”
  姜宁立刻走了进去,三个哥哥只好跟进去。
  听销售讲半天,坐在车里感受了一下。
  不能试驾,就没法感受一台车的好坏。
  但和奔驰对比,奔驰的豪华是不加掩饰的豪华,而这台大面包没有奔驰那么张扬,却有种低调内敛的奢华,就是地板上的四条轨道看着太辣眼。
  都不知道装个无轨地板。
  尺寸也有点小,比奔驰短了一截。
  感觉后面放个拉杆箱都困难。
  姜华看他心动,问:“刚买了辆奔驰商务,你不会又想买这车吧?”
  姜宁道:“最近比较喜欢商务车,自己不开车的话,还是商务车坐着挺舒服,不知道这车怎么样,一百多万的车应该差不了,正好买了顺道开回去。”
  姜华忍不住道:“再别买了,买那么多车干嘛!”
  姜宁不在意道:“买就买了,反正农场天天在挣钱!”
  姜华没话说了。
  姜伟和姜泽望了望,不想羡慕了。
  看了半天,也不急着谈价钱。
  又去其他店看了看。
  看到一辆非常小的奔驰,也就比qq稍大些。
  姜宁来了兴趣,坐进去看了一下。
  姜伟问他:“你看这个干嘛?”
  姜宁道:“给冯雪买个。”
  姜伟就道:“这车便宜,二三十个就能落地。”
  姜泽却道:“奔驰b级,最便宜的奔驰,与其买这个,还不如买五菱迷你。”
  姜伟反驳:“买个垃圾,两三万块钱的东西,能和奔驰比吗?”
  姜泽怼了回来:“怎么不能比了,二三十万的奔驰能好到哪里去,就卖个车标。”
  姜伟道:“那人家是奔驰标。”
  姜泽果断亮杀手锏:“你不爱国。”
  哥俩争了起来。
  姜宁当没听到,拍了张照片,发给冯雨和冯雪。
  冯雨刚下飞机,直接打来了视频:“不要奔驰,你别给我买车了。”
  姜宁问道:“为啥,这车也挺小的。”
  冯雨说:“反正你别给我买,姐也不要。”
  姜宁就纳闷了:“这车不贵,二十来万,为什么不要?”
  冯雨道:“别人说开奔驰的都是爆发户。”
  姜宁那个无语:“你是说我呢还是说你自己呢?”
  冯雨笑呵呵的:“反正你别给我买。”
  姜宁无可奈何,只得去了下一家。
  转了一圈,再没看到适应冯雨和冯雪开的小车,到是看了一台宝马的敞篷车,车漆是宝石蓝,看着就拉风,问了问价格,一百多万,又想买了。
  姜伟说:“与其买这个,你还不如订个法拉利。”
  姜宁问:“哪有现车?”
  姜伟又逮到了机会,笑话他:“你啥想呢,法拉利哪来的现车,都是预订的。”
  姜宁问:“要等多久?”
  姜伟道:“最少一年。”
  “扯蛋。”
  姜宁立刻对法拉利没了好感,买个车还要等一年。
  去他喵的,除了长生不老药。
  他觉的没什么东西值得他等一年。
  车就是个工具,遇到喜欢的买了当玩具也行。
  但前提是,不要让他等。
  不然统统去球,哪有那个时间和耐心。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