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武侠仙侠>人在诸天,躺赢证道> 第315章 紫气东来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

第315章 紫气东来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

  第315章 紫气东来三万里,函关初度五千年
  “多谢伯阳先生指点。”
  周承收摄性命,心猿归正,于心府中盘坐,化周承曾经那无限祭道之大法相。
  所谓太初相,即一切虚实之相合,自能演化一切,映照诸般。
  渺渺茫茫元神之光,高悬心猿相头顶,有心猿护持,不受欺凌,再无急躁心、狂怒心、郁结心。
  “小友可知,这伏心猿之后,第二步为谁?”
  老君话音落下,周承微微沉思,而后道:“金公意马皆可,金公主杀伐为刀兵,能涨神通,又被心猿所克,最易收服。意马助心猿,有道心猿无定,若持意马,当得觉悟,早证兰因。”
  “我自诩薄有神通,金公刀兵可以放一放,故此,当先取意马。”
  老君颔首,道:“上离下坎,未济水火,为小成相,此关隘也,凶险非凡,起心动念间,便是跑意马,纵心猿,凶险极大。”
  六十四卦中,离为火,坎为水。火向上炎,水往下润,两两不相交,故此曰:未济卦。
  卦中也是三阴三阳,两两相应,有同舟共济之象,为亨。但六爻均位不正,阴差阳错,其中多有变数。
  “既如此,那便取一个金公。”
  周承想了想,决定还是稳妥起见,先伏金公也一样。
  这般选择,算是中正堂皇,不险不偏。
  老君闻言,也不曾说什么,只是摇了摇头。
  太稳了。
  若是常人,这般抉择自然是对的。
  可对于周承而言,他缺少的便是这般魄力。
  “走吧,西行路还远,需长途跋涉,少不得受苦哩。”老君笑道。
  “合该受苦。”周承也笑着回应。
  从周承一开始修行,追求的便是勤能补拙,以水火阴阳二河,熬炼肉身,本身就是莫大痛苦。
  只要没有生死之险,至于其他受苦受难,周承向来都是欣然接受,这也是稳妥性子的优点。
  稳妥性,少浮躁,少狂怒,这也是周承伏心猿顺利的原因,几乎没有多少反抗。
  换成其他四人,就不一定是这般了。
  ……
  南赡部洲浩瀚,周天子分封诸侯,故此又曰神州。
  一路行来,周承渐渐遇到不少疫鬼缠身之人,既是见到了,自然是管上一管,消瘟除病。
  “伯阳先生,咱们这些天便快些走吧。”
  周承目运法光,演重瞳之相,照破古今虚妄,窥到了一角未来。
  这场疫病,还得由老君亲自收灾。
  不过这已经是老君入函谷关时候的事了。
  “也好,如此也能少死不少人。”
  老君颔首,拍了拍身下独角青兕:“牛儿,再快一些。”
  “哞……”
  青牛慢吞吞的叫了两声,不徐不缓的步伐也稍微快了些。
  “初始,老爷说你有大神通,为何不直接收了疫病,却让我受累?”
  青牛瓮声瓮气的开口,目光望向周承。
  周承笑呵呵的说道:“这场疫病,还得你出力嘞,要你吐牛黄,治灾殃,好叫人间百姓都知道牛黄能伏瘟,未来千百年都受益,此乃大功德。”
  “我若收了疫病,便改了因果,也不知多久之后的未来,人们才能认识到牛黄之效,又有多少人会因此而死?”
  “我可以不救他们,他们不因我死,我若救了他们,后世者便因我而死。”
  “倒是让我有些意外,伯阳先生竟然愿意让你快一些,早死些人,这倒有些不符合大道无情,运行日月之言。”
  老君笑呵呵道:“小友这还能扯回老道的身上,大道无情,大道有常。而我是道,道不是我,故此我忘情而非无情矣。”
  “其中三昧,小友曾全知一方混沌,应是能懂。”
  青牛闻言,顿了一顿,还是很不解。
  “若只是如此,以你的能耐,便是变出亿万牛黄,送到那些病者身前,告知他们此有治病之效,岂非两全其美?”
  周承哈哈一笑:“此亦不可,伯阳先生,这是你的牛儿,还是先生亲自解惑,我不便多言。”
  老君颔首,拍了拍青牛:“你这牛儿,蠢笨痴呆,小友所言,哪里仅仅是救谁和不救谁?而是天道承负,天行有常之妙,岂能乱动?”
  “我便告诉你,以大法力救他们之后的景象。”
  “届时百千年后,有情众生若遇到灾劫,都只会烧香求神,而不知自救,丢了天地人三才之一的人道经意。”
  “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只是烧香拜神,这人族便称不得人字了,要从这有情众生之首的位置上跌落,难成人道大势。”
  青牛闻言,还想抬杠。
  这凡人渺小,倒是一言蔽之,重塑他们的记忆,照样不没有影响?
  周承似乎看到了青牛将要说什么,直接道:“他们是人,不是玩偶,此邪道也。”
  张开神眼见众生,见自己亦是众生。
  高高在上,俯瞰凡俗者,终不得成大道。
  青牛还想继续反驳,不过福至心灵,忽然觉得继续抬杠可能要挨打,顿时就闭嘴了。
  ……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
  其关在谷内,险若函匣,东通镐京,动连洛邑,镇天下之大动脉,故曰天下第一关。
  是夜,星宿浩渺,高悬青霄。
  一观星台上,有人盘坐,神色疲倦,仰望九天,似在观摩什么。
  “这……东来紫气,呈飞龙升天之势,盖星压月,浩浩乎西去,有圣人要途径此地!”
  “有救了,疫病有救了!”
  那身影忽然疯癫大喊,手舞足蹈,状若痴狂。
  这般动静,自然惊动了守台军士,一个个大惊失色,连忙冲上台前。
  “关令公,这,这……”
  “关令公为求医瘟之术,参星祈祷七日,不会发了癫病吧?”
  “快,快找医家!”
  “关令公之事,绝不可传开,否则关内将乱矣。”
  “是极是极。”
  “……”
  守台军士皆是不凡,常听关令公教导,面对骤变,不曾无措,诸般反应皆井井有条。
  <iframe class=“game-frame“ scrolling=“false“ src=“https:///game/gameads.html?count=5&isday=1“ style=“width: 100%; overflow: hidden; display: block; margin: 0px auto; border: none; position: relative; z-index: 1; background: transparent; height: 550px;“></iframe>
  不过几句对话的时间,已经让这位关令公,从狂喜中回过神来。
  “二三子不必如此,吾无碍矣。”
  关令公大手一挥:“吾夜观天象,见煌煌盛景,当有圣人西行过此,函谷为疫病之源,必是为此而来,百姓有救矣。”
  “诸君,速速随吾扫关,明日出关列阵,黄土垫道,净水泼街,迎讶十里,恭请圣人入关!”
  关令公不姓关,关令乃是一个官位,可以简单类比理解为县令,为一地父母官。
  公则是对贵人和长者的尊称,毕竟这个时代可没有大人的叫法。
  又因关令公真名尹喜,颇有才德,故此又被尊称关尹子。
  闻言,一众军士都松了口气,而后按照关令公所言,赶紧忙活起来。
  黄土垫道,净水泼街,迎讶十里。
  这要是放在寻常古代,根本不可能在一夜间完成。
  不过到底是修仙世界,虽然工程量不小,但对于在场的诸多精锐军士而言,也并非不能完成。
  一时间,整个函谷关都忙活了起来。
  原本病气恹恹的氛围,如今却骤然火热起来,多了一股生气和活力。
  ……
  翌日,关令公引领着众多军士,列道两旁,迎出十里,屹立于山坡之上,遥望远方。
  但却久久不见身影西来,随着时间流逝,烈日高悬,气温骤升,一个个都酷热难挨,心浮气躁。
  “这,关令公是不是算错了?”
  “不可能,关令公参透玄黄,这些年来何曾算错过?救了不知多少人的性命,你若再诽谤关令公,休怪我不念同袍之情。”
  “不好了……有黔首乱民涌来,如此数量,其中必有身患疫病之辈,若是放其入关,我等这些天的隔绝疫气的功夫,可就全废了。”
  “快,请示关令公。”
  一个土坡之上,遥望远处的关令公自然也看到了这般景象。
  不过他却胸有成竹的摆了摆手:“不必燥急,圣人既来,疫病自消,让其入关便是,不过要维护秩序,不可生乱,用重典,趁机作乱者诛!”
  这并非是关令公无情,不看重黔首流民。
  而是因为一旦真乱起来,死的最多的肯定是黔首,反倒是杀几个作乱的头子,才能活下来更多的人。
  对于黔首而讲,有序总是要比无序更好。
  随着黔首难民入关,黄土大道上多了诸多脚印,关令公则带着军士,再次平路净街。
  等忙活完的时候,已经是残阳余晖,星月隐现。
  直到这个时候,才远远望见有两人并肩而来。
  其老者倒骑青牛而来,望侧后方。在老者旁边,则是一年轻人,虽看不清面容,但一举一动颇有某种韵味,仿佛与天地相合。
  这般形容,也不准确,仿佛是天地,在和这年轻人相合。
  “这……”
  关令公有些吃不准,捏诀望气。
  只见函谷关所在,滔天瘟气咆哮,恍若百千漆黑毒蛟,在沉淀和蓄力。
  如今这疫病还只是刚刚开始,若非关令公处理得当,早爆发了。
  可即便如此,这疫病也是古今未曾得见,一旦蔓延开来,必是十室九空,去人千万。
  不过此时,那浑厚瘟气却在消融,在哀鸣,万蛟折首。
  究其原因,只见东方天际,浩浩乎紫气升腾,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荡开阴云瘟毒,乍破天光荡漾,蔓延三万余里,普照赤县神州!
  “快快,随我拜见圣人,那青牛便是圣人法驾!”
  圣人是老君,被老君所骑的,自是圣人法驾。
  在古时,对于至尊至贵之人,不可直视,不可轻言。
  如上奏天子,只能和殿陛之下的侍者讲话,请其上禀,故曰陛下。
  随着时代衍变,陛下才从侍者变成了对于天子皇帝的尊称。
  哗啦哗啦……
  顿时人影窜动,为首的关尹子带着一众士兵,上前跪拜老子。
  “函谷关关令,尹喜,拜见大德圣人!”
  青牛之上,老君言:“关令公何须如此?吾不过一老朽也,岂称圣人?”
  在说话间,老君亲自下牛,双手扶起这位关令公。
  “圣人容禀,晚辈略知观星望气之法,昨日夜间紫气浩荡三万里,此乃圣人之相,又是骑牛而来,故此前来拜见。”
  “还请圣人,救我等一救,疫病难治,若是蔓延开来,九州素稿,漫天哀鸿,请圣人垂恩赐!”
  老子笑道:“你既通望气之术,便能看到老朽身旁这位君子,天地都要为之唱和,岂不为圣人耶?”
  关令公向着周承也躬身行礼,道:“君子亦是大德大神通者,却无圣人这般紫气随身之相,晚辈自不会认错。”
  周承也拱手回礼:“周承,字初始,有礼了。”
  老君赞叹颔首:“关令公倒是颇具能为,我等二人来此,自是为了这瘟疫,不过真正出手治病的,乃是我这牛儿。”
  说话间,老君拍了拍牛儿:“汝还愣着作甚?”
  “哞……”
  青牛有些不舍的叫了一声,而后张口吐出金光一道。
  那金光灿灿生辉,缭绕百草之香,恍若金丹一般。
  “此……莫非是传说中的金丹?”关令公双手颤颤巍巍的接过这金丹,向着青牛下拜,而后小心翼翼的看向老子。
  老君轻笑:“这算哪门子金丹,不过一牛黄丹而已,为百草精华所结,能医百病,普天牛属皆有。”
  “不过我这牛儿活过不少年岁,故此牛黄相较于其他牛儿来讲,效果要强上一些。”
  当然,说是金丹,也只是形容,并非是金丹大道的金丹。
  金性不朽,丹性圆满。
  金丹正道,实乃不朽圆满之道,得证金丹便是得证不朽圆满,并非是真个在体内炼出一个丹丸来。
  当然,有些丹道,确实也有凝练内丹一说,两者并非互相冲突。
  “原来如此,凡牛的牛黄,亦能医治此疫病?”
  “自是如此。”老君笑而捋须。
  说话间,老君看向旁边的周承,道:“此牛黄一颗,还不足以扫除疫病,还需甫以诸药炼制为丹。”
  “小友已得内丹法门,今日老道便传小友一个外丹法儿,炼出一枚治病药,投入江河中,救治天下人。”
  周承闻言,向着老君微微躬身:“请伯阳先生指点。”
  老君颔首,道:“如此,我等还需一些药石,均是常见凡物,还请关令公凑齐才是。”
  “理当如此,晚辈必将凑齐所有药草!”关令公连忙向着老君和周承再一次躬身致谢。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