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大汉有活爹> 172.第172章 (大章)从东杀到西

172.第172章 (大章)从东杀到西

  第172章 (大章)从东杀到西
  回到二十一天以前。
  草原上,左贤王得知后路被堵了一条后,立刻开始群聚小部落,聚集成大部落,并且整合军队,准备开始作战。
  到了二十一天前,已经完成了准备。
  等聚成大规模后,他们就开始往北撤退。
  这个计划异常顺利,没有遭遇任何危机。
  哪怕雪开始融化,道路变得泥泞,大军前进变得异常困难,霍去病都没有派兵去骚扰他们集结。
  原因也简单,人走的没有雪线退得快。
  北方是戈壁滩,这片名为戈壁的沙漠,非常之巨大,这个区域可是没有怎么下雪也没有太多积雪的。
  虽然一开始左贤王全队人马十来万都陷入了泥泞之中,但只要一抵达戈壁的区域,那问题就不大了。
  这个时间霍去病在干什么呢?
  霍去病什么都没干,原地休整。
  等派出去的探子探查到道路开始变干,霍去病才出动。
  左贤王大部队本来就在漠南靠近大戈壁的边缘,当他们还在大戈壁中走的时候,霍去病已经动了。
  不动则已,一动如雷霆万钧。
  霍去病比上一次攻打匈奴时更快,上一次七天转战千余里。
  这一次,五天。
  五天时间,左贤王大部队的后队还没走到前队的位置时。
  霍去病已经到了左贤王的老巢。
  虽然说杀太多人,会影响后面收编匈奴的计划。
  但是霍去病有个一劳永逸的简略办法,必须要没人能威胁自己才能办,所以他选择把左贤王老巢附近的几个部落全拔了!
  这就是为什么斩了四万多的缘故。
  抵达左贤王老巢也就是漠北东部的霍去病,根本不带休息的,欺负对方不知道火器的厉害,选择囤守时,用利用抛石器打炸药包进去。
  按道理整个匈奴左部,唯一全族被营地包围,防御力最强的地方,变成了关门打狗。
  就像铁桶里放了只耗子,然后丢了一挂鞭炮进去。
  本来炸药在这个时代威力有限的,结果这屯营成了他们掐断自己套路的拒马。
  等炸完了之后,里面剩下的人直接降了。
  主要是里面也没剩下几个人。
  而第二个营地,则是在得到消息后逃跑。
  他们认为只要自己跑得快,霍去病应该在草原上追踪不到他们的身影。
  但并没有怎么跟霍去病交过手的他们并不知道,霍去病麾下四分之一都是匈奴兵,他们能往哪儿走,匈奴兵一清二楚。
  所以,他们是最惨的,遭遇战遇到了公元前二世纪最强骑兵。配枪版。
  第三个部落,明知道跑不掉,但留下也是死路一条,最后……部落首领陷入了疯狂。
  他干了一件霍去病没想到的事情。
  这家伙,进入了左贤王的王都,把左贤王囤积的各种东西全给享受了一遍,然后等死。
  这群人反而用不着杀了。
  因为他们部落本身的底层和左贤王王都的人,恨死他们了。
  霍去病对于如何劝降匈奴兵,比霍海专业,根本没费什么事儿,就拿下了他们。
  可怜的左贤王一开始本来以为自己能跟霍海刚,离开了王都的城池,来到漠南,结果一兵一马都没出,直接望风而逃。
  其实主要是气候限制了他,匈奴北遁才一年,生活在漠南的人口漠北是养不起的。
  但是仅仅北去一年,多出来的人口还没来得及饿死冻死。
  左贤王知道人口就是他未来争夺单于的底气,也不想放弃,所以才南下漠南,本来以为就算霍去病再厉害,自己优势兵力至少不输他,一化冻自己就溜,绝无问题。
  现在问题来了。
  等左贤王聚集的大部落一共十五万人,来到大戈壁滩进入漠北的最后一段路的时候。
  霍去病已经把漠北左部杀干净了。
  并且等在草原边缘,已经休整了五天了。
  因为霍海说过要人口,霍去病专门派使者去让左贤王投降。
  左贤王一刀一枪都没干,怎么可能投降。
  但是本来一根筋的左贤王,现在变成了两头堵。
  他知道,自己如果带队从大戈壁滩回去漠南,霍去病肯定还是能从狭长的边缘地带迅速快马快兵绕过去堵。
  自己现在如果不打赢霍去病,又出不了戈壁滩。
  现在整个十几万人的部落,早就依靠杀牛羊过日子了。
  要知道这些牛羊都是左贤王和其他贵族的私人财产,本来肮脏下贱的骑奴是不配吃这些的。
  但是现在为了这一战,左贤王都允许他们杀牛了。
  怎么能不战而降?
  但问题是……戈壁滩缺少水,又没有滑雪,牛羊是非常耗费水的,而马特别恐怖。
  马一天需要喝二十多升水才能保持战斗力。
  一个饮水机用的桶装水,才十九升。
  如果是已经战斗之后,一匹马可以喝四十升水!多的话甚至五十升!
  而迁徙中,战马都喝了多少水?不到十升。
  没有喝水的战马,是焉儿的。
  左贤王就算没遇到过霍去病,狂的不行,认为自己能赢霍去病,也知道自己的马没有喝水的情况自己毫无胜算。
  于是左贤王原地停了下来,四处派人去探查情况。
  还真有一些人突破了霍去病的围猎查到了消息。
  得知王都被端了,而被端之前,自己不少亲人被左大都尉给杀了,王都还被左大都尉给糟蹋了一遍后,左贤王头上冒青烟。
  现在的问题摆在眼前。
  打!就要喝水。
  战马必须要喝二十升水才能开始打。
  不打,每天也得喝个七八升,人可以忍忍,人可以听命令喝马尿顶一顶。马又听不懂人话,不能喝人尿顶一顶。
  左贤王现在可以选择把十几万人手中所有的水都拿出来,供一支部队,给他们喝水,然后出去和霍去病拼了。
  当初左贤王想的是,自己能有六七万大军,以人数优势,再把霍去病拖进大漠有地利优势,然后等一手倒春寒,干倒霍去病,天时地利人和合在一起,未必不能胜利。
  现在的情况是。
  自己空有十五万人,但只能筹齐一万多人马出去和霍去病打,人数反而劣势。
  人家在漠北草原上,自己在大戈壁滩边缘,地利反而劣势。
  冬日干冷,天不降水,天时也劣势。
  此时霍去病大军中李敢:“将军,现在左贤王已经到了,不如咱们退后三十里,等他们走出来,然后一战。”
  “他们背靠戈壁,就如同背靠大河,极其凶险。”
  霍去病瞥了李敢一眼:“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此时天时地利人和皆在我,如果我退,到时候只占地利,却没了天时人和。”
  “你只跟你爹学到了背靠险境守成艰难,却不知道遇到敌人渡水半道而击才是最强手段。”
  其实李敢不傻,之所以他这样说,黑锅还得项羽和韩信背。
  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而战。
  后面的将领,菜鸡老是去学什么背水一战,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半灌水的,都只知道破釜沉舟只知道背水而战,不知道项羽韩信为了达成这个效果做了多少工作。
  所以,稍微厉害一点的将领,在教育后辈时,都会反复提及背水而战的凶险,几乎毫无胜率可言,可以说是打一万次输一万次。
  而李敢也被李广教育过这一点。
  但是,李敢脑子转不过弯儿来,他自己也只知道背水而战的危险,反推可以把敌人放出来背靠沙漠一战,却不知道半道而击的厉害。
  如今大戈壁虽然是没有水的沙漠,但是在战争中却和水是一个道理。
  霍去病堵在岸边,左贤王进退两难,如果一直不做取舍,又会被水冷死冻死淹死冲走,当然了在实际情况中,是冷死冻死渴死饿死。
  现在左贤王是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把他们放出来?亏你想得出来。
  霍去病知道的事情,左贤王也知道。
  左贤王实在是忍不了,只能做决定了。
  所有水,集中给一万骑兵,然后再配一万骑兵少喝一些水,出去装腔作势。
  扰乱目标。
  等打起来了,为真正有战斗力喝了水的骑兵打掩护。
  这一战只能赢不能输。
  因为……战斗过后的马,得喝五十升水!
  如果输了,没有水,那就等死吧。
  这一万精锐骑兵的壮马死了,胜率就从百分之二十,跌到个位数了。
  左贤王做了好大的战争动员,许诺了好多好多,把所有水资源全部聚拢,派出了两万骑兵。
  为此,剩下的十三万人中,有一些老弱病残,直接渴死。
  这两万骑兵走出大漠,就被霍去病的枪骑兵围上了。
  他们不知道枪的厉害,所以聚在一起,避免可能被敌人突穿。
  然后就迎来了火力网绞杀。
  过于密集的站位,导致每一声枪响都能收割很多人。
  既然动手,霍去病就不可能放他们走。
  虽然答应了要多留一些匈奴人未来才能有劳动力,但那是在没开战的情况下,枪声一响,首选绝对是把敌人杀光。
  两万匈奴骑兵,在草原旷野上来不及惨叫,惨叫声也不如几千条枪的声音大。
  赤红的鲜血流淌,染红了整个戈壁边缘。
  早上,两万人出去,晚上,一个没归。
  左贤王再次派出探子,探子发现,霍去病的人都在抬尸体,自己的人都成了尸体。
  修罗地狱,尸山血海。
  霍去病在霍海那儿知道,大量尸体在一起腐败容易引发瘟疫,所以要把尸体都处理了。
  探子回去报消息,左贤王不信,认为他扰乱军心已经叛敌了!砍了他,再派探子。
  第二波探子回来后还是这么说。
  再杀,再派,再派,再杀!
  第六波,被选出来的探子头皮发麻:“大王,别派了,我不想去看尸山血海,直接杀了我吧!”
  左贤王失去了力气,一屁股坐在了戈壁滩上。
  其实,霍去病这一次用的战术是和霍海讨论过的。
  霍海跟霍去病讲了后来的狼群战术又讲了中央突破战术。
  这两招是霍去病不知道的,以前没有战马三宝是不支撑这样的战术的。
  知道之后霍去病就跟霍海讨论战术。
  霍海就提供了一种战术,叫做牧羊犬战术。
  这其实是骑兵围杀溃兵的一种战术。
  先击溃对方,让对方毫无战意,然后四处驱赶,这样就能把敌人赶到自己想让他们去的地方。
  而霍去病把牧羊犬战术修改了一下,和自己的突骑战术和闪电战法结合了一下。
  对于霍去病来说,这就是算好的,对于别的士兵来说,这就好像……碰到个好运气。
  其实从霍去病算时间的第一刻开始,左贤王就输定了。
  但是左贤王真没想到自己输的这么惨。
  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一个人射出过一支箭,没有任何人抽出过刀交过一次手。
  主力就全军覆没!
  现在自己十三万人中还有四万战士,九万妇孺老弱,并且全都没水喝。
  最终,左贤王麾下大部落的首领们,被封各种官职的那一堆人凑在一起,决定投降。
  他们派出去投降的使者见到霍去病后。
  说完来意,霍去病让使者回去。
  不接受投降。
  这一下,一群人就懵了。
  不接受投降?
  难不成他们想让我们十三万人全部渴死在大漠边缘?怎么可能!
  十三万人作鸟兽散你抓都抓不到!
  就算不说跑个三万,跑个一两万没问题吧?
  就算剩下十来万人,你也不可能都杀了吧?刀都得砍卷刃砍断。
  还不是只有受降,你想干什么?
  其实答案很简单,霍去病在等他们自己悟。
  说实在的,左贤王虽然冲动又自大,高看自己几十眼,但聪明是真的聪明的,他很快就知道霍去病想要干什么了。
  不就是要我主动投降,然后宣誓背叛自己亲爹吗?左贤王并不愿意。
  所以左贤王也不说。
  一群将死之人,急得团团转,使劲的想办法,揣摩霍去病的意思。
  这种事情,必须要做事儿的人自己想通,不能是霍去病去说,说了就不灵了。
  说了,那就是霍去病威胁左贤王反叛自己的亲生父亲,否则霍去病就要坑杀十几万匈奴人。
  而不说,那就是左贤王胆小如鼠背父求荣,认贼作父。
  左贤王都投了,我一小兵一普通骑奴投一下根本毫无心理负担。
  左贤王的属下虽然不聪明,但是也不傻。
  他们商量好,准备把左贤王绑了,把左贤王的儿子女儿都杀了,然后把左贤王送到霍去病面前投降。
  左贤王得知后,立刻表示自己愿意亲自去投降。最终,霍去病在漠北和戈壁滩的交界处,受降。
  这次受降,是当着十几万匈奴人的面儿。
  是左贤王主动投降,左贤王投降时,还怒骂自己的亲生父亲伊稚斜单于,还发誓与匈奴单于庭一刀两断,甚至要不死不休。
  做完这些后,霍去病才把左贤王和一些贵族单独往南送,然后允许一部分人到漠北取水,然后……命令整个左贤王部,再度去往漠南。
  而且,在路上,还把所有部落全部打乱,重新分配,送往了好几个地方。
  路博德随军来完成这一切,并且要负责和匈奴公司的人交接。
  做完这一切后,霍去病实际上主力部队已经散出去做事儿去了,手中只有一万人,四千火枪骑兵。
  但霍去病迅速往北赶路。
  因为左贤王部除了在漠南的人,漠北还有好几万人,大大小小几十个部落。
  霍去病在戈壁边缘,击溃左贤王十五万人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草原,霍去病所到之处,几乎没有任何阻碍,一个接一个的投降。
  最终,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天。
  他祭天的时候,是七天前,才过去十四天,整个左贤王部,南北横跨两千里,东西千里的巨大区域内所有的敌人已经被拔除光了。
  而这边,漠南的人回来后,卜式和路博德一起安置这些人,开始规划牧场,并且宣告了待遇。
  听到每月三百大钱的工钱女的都有一百后,一群匈奴人感觉自己苦日子终于到头了。
  本来冬天就饿了一个冬天。
  刚刚开春,本来应该是各自取食的时间,一点没饱肚子,就被聚集在一起往北走。
  一路饿,走到漠北,还没吃的了。
  又一直渴,那可是渴死了好多人的渴!
  然然后补了少量的水和食物后,又南归。
  说实话,此时他们基本上已经没了任何反抗能力。
  一千精锐随便打他们三万人五万人不成问题。
  这个时候他们得知接下来不用打仗了,改成打工了,每个月三百大钱!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一时之间一群匈奴人泪崩了。
  这是什么待遇啊!这就是汉人经常说的天恩吗?
  我们以前过的什么苦日子啊!
  汉军,你们怎么不早点来啊!
  和其他战争不同的是,草原上从十年前开始,到现在,没有一刻是停止战争的,之前年年和大汉打。
  老单于死了之后,伊稚斜发动政变夺位置,把他哥哥的后代一股脑全送走了可不是光靠吃饭喝酒办到的。
  然后霍去病横空出世,杀杀杀。
  然后又是左贤王政变对付左谷蠡王。
  然后又被霍去病杀杀杀。
  这些战争本质上和匈奴普通人没有任何关系,他们被裹挟着不断被挤压,本来就没什么生存空间,现在生存空间小的更可怜了。
  而他们很多亲人早就死在了各种战争中,人口几乎减半!
  如今,一切终于要停止了!
  而匈奴各部落分成各个牧场后,还有人在里面挑拨离间。
  司马相如一直很精通这个,但是去年司马相如的老婆怀孕加上他成了工商大臣,没时间管理煤矿上的事情,所以在同关煤矿提拔了几个小官吏教他们如何平衡这些问题。
  其中两个人学得不错,又专门进入了原绣衣使者现锦衣卫统领王贺的麾下学习对外情报工作。
  然后他们跟着卜式来到了这儿。
  仅仅几天时间,人员打乱重组的各个草场,发生了大量的冲突。
  类型不太一样,但如果要删除各种定语,来提取题干,那么应该被写成【以前的匈奴老贵族被以前的匈奴普通人打死了。】
  至于原因,那是群情激奋。
  而卜式的人再度公开宣判,告知所有人“你们现在要遵守的是大汉的法律,而不是匈奴老爷的命令。”然后顺便又砍了一批‘闹事儿’的老贵族。
  就算普通匈奴人们胸中再有气,也在这波杀戮中发泄了出来了。
  草原上迎来了短暂的安静。
  于是卜式和路博德商量了一下,认为时局情况不可能再崩坏了,于是立刻把胜利的战报送向了长安。
  霍海和卫长公主在草原上放马游玩,刚好遇到了使者归来,先拿到了消息。
  此时,霍去病已经抵达了北海之西南,确定了霍海给他的地图是完全准确的,于是带着人一路绕过了龙城,赶往天山以北。
  李敢看来,答应了匈奴左部,现在应该把匈奴单于敲掉,然后再去打匈奴右部。
  但是霍去病不这么想。
  李敢:“将军,咱们绕开王庭?这可是抓住单于的机会啊!”
  霍去病并不是很看重匈奴单于,而是:“我们的子弹只够打一次半大仗了,就算能拿下龙城,单于庭的其他部落和匈奴右部就跑了。”
  李敢:“跑了就跑了,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啊!”
  霍去病指了指自己的枪:“我之前和二弟讨论,我说子弹造价这么贵,不可能造出能杀死所有人的子弹,我只有杀死十个人的子弹,怎么管住一百人呢?”
  “我二弟说‘我不知道杀十个人的子弹怎么管理一百个人,但我知道怎么用杀九个人的子弹管理九十九个人’。”
  李敢:“?”
  霍去病:“现在,已经杀了一个了,不过大漠太远,匈奴右部的人还没看到我杀人。”
  消息过了黄河,迅速朝着长安递进。
  虽然草原上纵马挺快,但还是没有在大路上纵马,然后登上火车来得快。
  刘彻正在敲算盘计算自己这一波赚了多少钱:“七万四的时候买入了八百万,七万五买入了四亿,七万六买入了一千四百万,八万二买入了四千万,八万五买入了三亿,九万三买入了两亿,九万四买入了四千万……”
  正算着呢,门口露出一个脑门来,刘彻直接指着露头的人:“关门关门,暖气跑了!”
  王内侍看刘彻还有功夫说话,证明是接受汇报的时候,急忙:“陛下!大捷!骠骑将军,大捷!!!”
  刘彻抬起头来,露出期盼的目光。
  王内侍:“骠骑将军击溃匈奴左部所有部落,杀敌四万余,俘虏十三万南归,另有八万人留在漠北,等待陛下安排!”
  刘彻腾的站了起来:“什么?!!!”
  “整个匈奴左部都被拿下了?”
  王内侍急忙往前送:“送捷报的将士就在门外,陛下是要亲自……”
  刘彻:“宣!”
  很快,大量官员得到了消息进宫朝会。
  都快天黑了,这个时候朝会,必然是有大事,大家都很清楚这一点。
  等到了之后,所有人都懵逼了。
  这么离谱吗?
  霍海一千兵马纵贯南北切断漠南,一共了七天,以极少数伤亡,俘虏了四万人,固然让人惊叹,感受到了火器的恐怖威力。
  而霍去病,在一个月后,击溃了整个匈奴左部,这更让人惊讶。
  要知道,匈奴左部在几十年前,是可以和整个大汉中原以及并州幽州等四个人口最多,民风最彪悍的州打平手的。
  说白了就是刚着大汉千万人口!
  如今,只用了一个月就被拿下了?
  霍海表现火器的厉害时,战果就好像用一根针杀了一头猪,固然让人感觉有点不可思议,搞不清楚究竟是怎么杀死的。
  但是霍去病的表现,更像是用棒槌敲死了大象,虽然已经能想象到怎么做的了,但试问人世间又有谁做的到?
  刘彻看着群臣:“诸位说说漠北怎么办吧!”
  李蔡:“封狼居胥,封狼居胥!居然到了狼居胥山!”
  “陛下,接下来应该派遣卫青大将军进驻漠南,第一,在怀朔以北,武川以北,以及右北平以东这一大片区域发展,让匈奴公司迅速对接。”
  “同时,让卫青将军坐镇漠南,让路博德抽身而出。”
  “以我对骠骑将军的了解,他肯定不会想着就此停下,他肯定想要过继续攻打下一个目标,路博德把本部兵马带过去,能控制整个漠北,并且把漠北的部分匈奴往漠南的牧场转移,彻底分别控制漠南漠北的东部。”
  “同一时间,又能补齐骠骑将军的物资,让骠骑将军继续行动。”
  刘彻摆了摆头:“以我对骠骑将军的了解,他不会等物资送过去的,他在漠北攻打了这么多部落,早就补齐了物资,现在……他恐怕已经到龙城了。”
  ……
  此时,霍去病站在祁连山下。
  这祁连山不是后世的祁连山,而是天山。
  祁连就是匈奴最大的单于庭大部落语言的天的意思,所以天山才是真正的祁连山。
  而后世的祁连山,是焉支山。
  上一次,霍去病绕开左贤王部,横穿漠南,直插焉支山,绕后把浑邪王休屠王一顿暴打。
  这一次,霍去病收割了左贤王部,饶过了单于庭,绕到了匈奴右部!
  右谷蠡王也只是听过霍去病的厉害,没有见过。
  现在见到了。
  霍去病过来的第一时间,右谷蠡王手底下由祁乐王和右丞相部落组成的两万人的超级大部落直接飞灰湮灭!
  整个匈奴右部直接疯了!
  匈奴右部和左部和单于庭不一样,他们是没有和汉军打过的。
  他们只是每年都在草原上听说汉朝的厉害。
  他们负责控制西域百国,收割西域百国的资源资产,趋使西域百国不能结盟,又让百国敌视大汉。
  这就是他们的工作。
  真没打过仗的人,连跑都不知道怎么跑,霍去病杀别人,还要考虑怎么把人围拢。
  打他们,是直接一路屠戮。
  整个匈奴右部直接疯了,这些人分成两路,一路在祁连山以南往西走,一路在祁连山以北往西走。
  也就是说,匈奴右部,一整个分散在了西域百国中!
  西域百国黄沙漫天,如果不认识路很容易走错路直接大军全军覆没。
  而这边每个城池其实都是城堡。
  所以比草原上更适合防御骑兵。
  匈奴右部的人也不傻。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就是霍海和霍去病要制造的局面,从一开始两人就在追求这个局面。
  只是没想到,这计划中的战争还没开头,就已经完成终极目标了。
  而此时,龙城。
  伊稚斜整个人都傻了。
  去年,伊稚斜得到消息,知道汉朝内部对于攻打匈奴有分歧。
  他很得意这种情况,还派人暗示左贤王要好好干,也许能击溃汉朝让匈奴再次伟大。
  但是现在……
  伊稚斜单于的桌案上放着两份战报。
  【霍去病击溃左部所有部落,损伤四万余人,被俘虏二十一万人。】
  【霍去病屠戮右部右丞相祁乐王部落两万余人,右部其余部落全部分散溃逃,逃往西域。】
  伊稚斜懵逼了。
  到底……怎么回事?
  有一份是假的?
  还是两份是假的?
  世界上有两个霍去病吗?
  他他奶奶的怎么能够同时击溃我的左部右部?就算他一日千里,他也要认识去右部的路才行啊,怎么回事?
  “你们自己看看。”
  两个信使分别看到了对方的情报,也懵逼的看着对方。
  这特么……假的吧?
  左部来的探子跪在地上:“单于!我说的全是真的!不信派遣一队人去左部姑衍山、离侯山看看,尸横遍野,大地都被染成了红色啊!!!”
  “现在左部的所有城堡,里面全是汉军!”
  右部来的探子也是跪在了地上:“单于!他那是假的,我的才是真的!现在右部金山上,全是尸骸!两万尸骸啊!金山现在已经看不到金子了,只能看到头颅!整个右部现在已经没有人了,只要派个一队人去转一圈就能知道,右部一个部落都找不到!”
  左部探子:“你是假的!你才是假的!你全家都是假的!”
  右部探子:“你这骗子!你才是骗子!你全家都是骗子!”
  伊稚斜单于捂着额头:“啊!!!!!!都拖出去砍了!!!”
  “全砍了!!!”
  ……
  长安,股票交易中心!
  整个市场火爆到根本买不到股票。
  目前匈奴公司的股价已经涨到了八十万大钱!
  对比四十五天之前,涨了十倍!
  现如今,整个匈奴公司总估值已经来到了恐怖的,一万一千四百亿大钱!十亿贯!!
  讲真,要不是市场如此之火爆,大汉的人自己都不知道大汉有这么多钱!
  市场上大量的闲钱全部进了这里!
  甚至这还是没有影响市场正常经济商业的情况下。
  而此时,刘彻和霍氏的钱,在悄然退出。
  就算他们卖出了那么多股票,股价也没有跌,一直在涨!
  就算是这样,匈奴公司的股价还是在疯狂推高。
  大家都知道,如此大胜,太值钱了。
  大半个漠南,三分之一个漠北已经到手了,这家公司未来永久的收益,都在这钱里面。
  而未来二十年,匈奴公司占据整个草原上所有商业的主导权。
  一年赚五百亿,难吗?不难!
  这可是把一整个和大汉对抗的国家变成了一家巨大的工厂!
  此时所有人都看着股价,等待着匈奴公司勇攀高峰。
  一个人冲进了大厅:“号外号外!!!大捷!大捷!!!”
  一群人兴奋了:“打下龙城了?”
  “抓到可恶的单于了?!”
  拿着报纸的人:“骠骑将军转战万里,在匈奴右部金山歼敌两万,逼的匈奴右部逃入西域百国。”
  “现今,骠骑将军已经抵达敦煌郡!等待着补给!”
  什么地方?
  骠骑将军不是从帝国最东北的右北平出发出去打仗吗?怎么打到……帝国最西北的敦煌了?!怎么回事?
  这仗怎么打的?!
  有些人突然意识到了:“啊?匈奴人逃到了西域百国?不能让他们跑了啊!追杀!赶紧把战争物资送去给骠骑将军啊!不能让他们跑了啊!”
  “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啊!”
  “一定要追死他们!不能学楚霸王啊!”
  大家群情激奋一边怒骂,一边掏西域公司的股份。
  西域公司此时一股才五万二。
  如果西域公司也变成八十万一股~嘶~!!!!!
  ————
  求月票!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