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我开拓仙域的那些年> 第194章 191:沉淀与战况(22)

第194章 191:沉淀与战况(22)

  第194章 191:沉淀与战况(22)
  楚舟得承认,二胡老人的逃离让他耿耿于怀,就觉得吧,都这样了,居然还能让他逃了,实在是不应该。
  有那核桃飞舟算是一方面,可除此之外呢?
  自我反省,楚舟觉得还是因为他没什么追踪的手段。
  若是能千里锁敌,哪怕那二胡老人逃到天边去,他也能追杀至死!
  所以,再次兑换,楚舟第一眼看重的就是追踪类术法,他现在选的三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其中,‘千里追魂术’就是最标准的追踪术,可以以气息为引,指向敌人所在,遵循的原则就是但凡所过,必留痕迹。
  此术修炼到极致,追踪的极限范围是真的可以达千里之远。
  什么沐浴,换衣,香粉之类的遮掩手段效果都无用,因为一个人本身的气息是变不了的。
  唯一的麻烦之处,就在于这术法使用之前,还得用前置的术法,专门要搜集到敌人的气息才可。
  且,这种气息在‘千里追魂术’展开后,是在不断衰弱的。
  正常情况下,三天,三天内若是抓不住敌人,就彻底散了。
  至于‘血脉追索大咒’,就是纯粹的恶咒了,要的就是赶尽杀绝,是不留遗憾,其特点就是可以以血液做源头追踪。
  就像那二胡老人,楚舟若是之前会这个术法,就可以以断臂和血液施咒,能追索到的不仅仅是本人,还有和他血脉相连的族人。
  因血脉混杂的缘故,当然不可能无休止的追踪,但以受术者为源,上下三代是跑不了的。
  所以,若是习惯灭人满门,这术法就是必选。
  值得一提的是,这术法有个显而易见的‘副作用’,就是可以鉴定亲子关系。
  术法之下,是不是亲生的那是一目了然。
  最后的‘辩神识咒’,与其说是一种术法,还不如说是一种必须掌握的能力。
  人之神识,就像是掌纹、气息一般,哪怕再像,都不可能一模一样。
  仙修之人必须掌握的能力,就是通过神魂波动,辨别对方身份。
  在真正的修仙界,修士相信神识探查的结果,甚至超过了五感。
  当然,‘辨神识咒’教的不会那么浅显,甚至可以通过神识的波动,确定对方的实力,修为,功法偏属,甚至传递信息。
  说来这三门术法,就这个楚舟学的最是艰难,原因也简单,环境不允许啊!
  他四周就这么几个修仙者,缺乏切磋的对象。
  而这些术法算是给楚舟打开了思路,他的选择就不该只认杀力,还得兼顾其他。
  于是,他又挑了几种的术法。
  如‘纸鹤传书’,就是折纸成飞鹅,施法后,就可以传递信息,唯一的问题就是距离不能太远。
  如‘千里传音术’,就是提前做好准备,沟通到相同波动后,可以以术法传讯。
  这术法化作符篆后,就是那‘千里传音符’。
  只可惜,相比符篆的好用,术法的消耗就太大了,传音的距离直接和境界挂钩。
  且,有一定的几率对方收不到。
  毕竟,大家都挺忙的,睡觉修炼的时候,这传音就像是蚊子在耳边叫,说不得就无视了。
  楚舟还选了一门‘兽语聆音咒’,就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感知飞禽走兽的情绪变化,以此更好的做引导和驯化之用。
  其实楚舟挺羡慕天苍门对于苍鹰的驯化,传讯太方便了,楚舟也有想过直接兑换一门《御兽基础篇》,养一批灵兽。
  他相信接引殿给出的,绝对是远超天苍门的传承,只可惜瞅了瞅功德点储备,他很从心的选择了放弃。
  囊中羞涩,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这‘兽语聆音咒’也算是御兽的基础术法,勉强够用了。
  除此之外,楚舟也没少用‘诸天演法台’,不仅仅是推演,更多的是脑海中冒出想法的种种实验。
  就比如说他觉得‘爬云’术虽然便捷,但太慢了,就想和‘唤风术’、又或者武道踏空之法结合,想弄出一个更持久,更常用的飞行术法。
  效果是有的,只是还需要不断尝试。
  当仙武两道的修炼占满时间,当一次次术法习练成为常态,当炼体成了每日必做的事情,当所有精力都被修行占满……
  楚舟又恢复到忙碌状态,但和处理琐事的抵触不同,他感受到了是欣喜,是充实,是甘之如饴。
  他能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就像是登山,走上的每一步,每一个台阶,都是他的成就。
  偶尔,他也会往下望去,虽没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地步,但远眺四方,入目所见,都是好风景。
  当然,楚舟在修行,整个玄真观也没闲着。
  那些内门弟子一个个都以《验灵法》测过了灵根属性,再就是正式引气入体,踏入仙途。
  因为气血旺盛,他们入门都很快,已经在尝试仙武合流之法了。
  而外门弟子也都过了打熬身体的阶段,现如今都在凝练劲力,感知气血。
  这是个门槛,先行者已经跨过去了,后来者还都在纠结。
  值得一提的是,任务体系已经基本确立,整个宗门也因此而变得欣欣向荣,活力满满。
  当然,和玄真观、甚至天泉郡的安稳不同,外界可一点都不平静。
  尤其是那弘德郡,已经被乞活军攻占了大半土地。弘德郡的郡守军队,洪威将军麾下三万将士,足足被打崩了三次,不断后退。
  冰犀宗更是到处堵窟窿,可那窟窿却是越堵越大。
  已经有不少世家拖家带口的逃亡了,他们裹挟着自己的佃户和奴仆,有的往泊头郡逃,有的往东篱郡逃。
  有的觉得这两郡也不安全,又往天泉郡迁徙了。
  这些,也是难民了。
  只是相比天元府的灾民,就更有秩序,也更从容几分。
  楚舟对这些人的态度是接受,是收取一定的保护费,再把所有人往后迁移。
  很难说他们中有没有混入乞活军的奸细,在烟水城驻留绝对是不可以的,甚至,填充到三道防线上都不可取。
  所以,县令姬鸣谦直接将他们填充到了白沙城外,往三河镇去,沿途一路开荒种地,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土地开发了。
  因为消息渠道的构建,获得的情报很多很完善,
  而将这些情报综合在一起,楚舟大致的就搞清楚了冰犀宗败退,弘德郡沦陷的原因。
  用他的话讲,那真真就是个‘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诡异状态!
  这个世界的制度就在那,武道宗门倒是培养高手,但固有的模式就注定人数不可能太多。
  如云崖剑派和闻香观的大战,双方几乎是拿出了自己的老底儿,也不过是各聚了千人而已。
  这已经是一郡之地镇守宗门的势力了,若是要加上亲眷、奴仆、丫鬟、杂役,倒是每个都能超过万人。
  但是能打的,也就那么些!
  而战场之上,在没有绝对差距的时候,人数是极其重要的。
  所以,大运王朝几乎在每个郡都设置了郡守军,人数在三万到四万不等。
  每逢大战,这些将士都可充足基础,以此招兵买马,配齐兵器辎重,就可迅速拉起一支庞大的队伍。
  这算是最常用的法子了,但是,它有个最明显的问题。
  那就是军队里面,人够多了,可高手不够多;而宗门里面,高手多了,但又没有令行禁止的军队。
  如此,两者不能统合,碰到了硬茬子,就容易被打的丢盔卸甲,死伤无算。
  那弘德军和冰犀宗,刚开始就是陷入了这个怪圈。
  军队高手打不过,时不时的就被斩首,而冰犀宗高手有了,却落得个围攻至死的结果。
  当然,他们不傻,渡过最初的慌乱后,他们也迅速结合在了一起。
  但是,两者本身又不兼容,各有矛盾,几次硬碰硬的大战后,还是被打的节节败退,惨不忍睹。
  相反,那恸哭天王领导的乞活军,就和玄月教、红莲会深度捆绑。
  依着两教秘法,又迅速暴兵,实力越来越强。
  这问题,其实泊头郡和东篱郡也都有,唯有天泉郡的情况好些。
  而这,又得益于玄真观的整合。
  当然,这等体制虽说有缺点,但只要是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有问题也变成了没问题。
  就如那霸宗!
  当代霸王带着十八位宗师,四大堂口门人下山,总计也不过千余人的样子。
  但他们就是一路横推,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将沿途所过的一切乞活军都给打散了。
  那玄月弟子,红莲教徒,是死的死,残的残,好些连跑都跑不掉。
  所谓的乞活十二天王,已经只剩下九个了。
  直到现在,那雄阔海还在天元府内到处游走,看样子是想寻到两派的真正高层,一决胜负。
  这行动,只能用‘霸气侧漏,百无禁忌’来形容!
  这就是绝对实力的碾压,真到了这般地步,人数真不是问题。
  时间流逝,转眼间已是三月,初春时节,农忙又开始了。
  整个玄真观四周已经开始新一茬的耕作,而楚舟,也在侍弄自家的两亩田地。
  那紫竹米,还得不断培养,倒是高产的良种,他已经培养出来了。
  味道差了些,但是亩产八百斤,绝对能让大运所有佃户农夫给他设立生祠了。
  当然,因为数量问题,这第一个年头,只有玄真观下辖的土地种的是这些良种。
  此时,楚舟就在侍弄自家的田地,松土施肥,忙得不亦乐乎。
  这算是他修炼之余,少有的休闲了,只是,就在他干完一半的时候,腰间有玉符晃动不止。
  楚舟脸色一变,随手一抹,就有一道玉符飘在半空,魏方杰的声音从那里传出。
  哪怕他努力压抑声音,可楚舟依旧听出了其中的颤抖。说不清是惧怕,还是兴奋。
  “大师兄,大师兄,有乞活军已经兵临城下了,乌泱泱的全都是人,难以计数。”
  楚舟闻言,已是挺直了身体,眼神微眯,闪烁的目光越发危险。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二更,二更,求个票哈!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