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不死秦王,从吃下金蝉开始> 240.第239章 函谷关之战彻底逆转;楚 齐两国的必死之局

240.第239章 函谷关之战彻底逆转;楚 齐两国的必死之局

  第239章 函谷关之战彻底逆转;楚 齐两国的必死之局
  “返回函谷关?老大,你是喝醉了吗?”
  只见李信几人瞪大双眼,就好似是听见了惊天的鬼话一般,反复揉着耳朵,试图让自己听的更清楚一点。
  “别揉了,你们没听错,的确是返回函谷关!”
  金蝉拿起酒坛,给自己倒满一碗后,然后递给身边的堂前燕。
  “老大,吕老狗和大军都撤了,这时候还回去干吗啊?”
  子岸不解,众人都不解,完全不明白金蝉这时候是想要做什么。
  “自然败三国联军,然后收回我大秦的函谷关。”
  金蝉说完,看了眼天上的繁星,心里暗想此时的唐军和楚军应该已经快要到临城了吧。
  “有些事情我没法细说,但各位敢不敢与我返回函谷关?”
  看到几人准备细问时,金蝉索性先开口问道。
  不过这其中关于自己和昌灵君密谋的细节,因为涉及的事情实在太多,所以无法一一说出。
  而且此刻返回函谷关也是违背军令,成功倒还好说,但若是失败将按秦律严处定会万劫不复。
  “回啊!老大既然都发话了还有什么不敢的,而且我大秦的地盘何时轮到那帮家伙指染了!”
  “对,本来就是一肚子窝火,不撒出去的话这辈子都活的憋屈。”
  几人如此激昂的反应,倒是稍稍出乎了金蝉的预料,毕竟在大秦这种纪法严明的国家,违抗军令可是重罪。
  “好,大家吃饱喝足后,便回去整顿队伍,明早子岸带五千精锐,先随我绕后前往临城,李信、玄子你们原地等白马错,等我命令随时兵至函谷关!”
  “诺!”众人回道。
  而白马错之前被项羽重伤,也早已靠着金蝉的“灵丹妙药”彻底恢复了,之所以一直装着重伤的样子,便是为了迷惑吕不为,让手下军队可以今夜返回。
  第二天,天还没亮。
  金蝉便带领金家军一万精锐,和子岸的五千人马从东方绕路出发,他们先是避过函谷关,然后直冲临城而去。
  因为这一万五千将士都有马匹骑乘,所以行军速度也是风驰电掣,不同于大部队的缓慢移动。
  再加上之前从函谷关撤退时,金蝉也是不紧不慢并没有离开多远。
  这让原本需要九天左右的时间,缩短到了四天。
  而函谷关这边。
  昌灵君和项羽两人,站在关楼顶上俯视着下方秦国的土地。
  “昌灵君,秦国的关中平原果然广阔,就算与我大楚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第一次站在如此巍峨宏伟的关楼上,项羽感叹,要不是有廉颇那舍命的一击,恐怕三国联军就算冲关百次,都无法将其摧毁。
  “那是自然,秦川地广仅靠这关中平原的千里沃野,便可养育整个国家,就算被称为天府之国也不为过!”
  昌灵君的脸上露出一丝自豪的笑容。
  虽然这抹笑容被项羽扑捉到了,但耿直的性格让他并没有去多想。
  “项将军,若无意外,李存孝将军和你手下的龙且、英布、虞子期三人,应该快要拿下临城了吧,到时粮草辎重补给到位,大军只需等关内火焰散去,便可兵临咸阳城了!”
  早在刚拿下函谷关时,昌灵君便安排李存孝带兵二十五万,龙且、英布、虞子期共带兵十万出发前往了临城,一是拿下王翦父子,二是带回城里的辎重粮草,用来救济三军。
  不过与金蝉不同,李存孝他们的队伍过于庞大,而且还携带几辆攻城车和冲车,所以行军速度要慢不少。
  “李存孝,我放心,再加上龙且他们,三日内必会拿下临城。”
  临城不似函谷关这般雄伟,而且王翦父子也没多少人,项羽如此自信倒也是合情合理。
  只不过嘛!
  万事不随心意发展才是常态。
  就比如此时的临城外。
  “李存孝,你居然背叛盟约,秦国这是给了你什么好处?”
  龙且、英布、虞子期三人怒目圆睁,捂着身上血流不止的伤口,用着恶狠狠的眼神盯着白马上,身穿黄色金甲,手握长戟的李存孝。
  “不好意思啊各位,唐王之命,身为唐臣不得不遵啊!”
  李存孝右手拿着长戟指向马下的三人,左手伸出小拇指扣着耳朵,表情既轻浮又淡定。
  而他的身边则是手持黑色铁鞭,早早被派来解救临城之危的秦琼。
  “李将军,大王说了一切由金蝉将军来后定夺!”
  秦琼看似面无波澜,但心里也是惊讶。
  没想到一向骄傲自大的李存孝,居然这么听唐王的话。
  “金蝉嘛,呵呵!”
  李存孝先是伸手摸了摸自己那颗被金蝉弄瞎的眼球,然后又看看了手里的长戟。
  半天过后。
  太阳快要下山时。
  只见金蝉一队人马背对夕阳才姗姗来迟。
  “末将秦琼,见过金将军!”
  因为秦琼知道金蝉和李楹台的关系,所以说起话来客客气气。
  不过他的这番姿态,却让子岸和李存孝两人在一旁目瞪口呆。
  一个以为金蝉降服了唐军将领。
  一个以为唐王降服了秦国大将。
  “起来吧,楹台.唐王最近可好?”
  金蝉用拳头抵在嘴巴上,轻咳了一声后问道。
  “大王身体稍有不适已经回到了长安,不过经太医治疗已经好了很多,金将军不必挂念。”
  秦琼虽然知道,李楹台怀的是金蝉的孩子,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他并不愿意提起,索性便暗示金蝉也不要说出。
  “李将军,按大王王旨,我等从此刻起一切听从金将军的指挥。”
  秦琼起身朝着李存孝说道。
  “我身为唐臣,自然听从大王的安排,不过.”
  李存孝顿了顿,然后拿起手中长戟指向白龙驹上的金蝉,眼神里的轻浮瞬间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则是浓浓的战意:“不过,我要与你再战第二回合。”
  李存孝的话,让秦琼背冒冷汗,生怕这家伙会直接反了大唐。
  “如果你是想输第二次,那么我倒是可以成全你!”
  从白龙驹上一跃而下。
  这一次,金蝉打算让李存孝输得心服口服。
  “来吧!”
  李存孝怒喊一声,便让身上的肌肉瞬间充血鼓胀一倍有余。
  通红的身体冒着缕缕白烟,所散发出的炙热高温,让四周的人群仿佛身处于火山之中,吓得连连给两人腾开了一大片空地。
  “六十六万。”
  “六十七万。”
  “七十七万兵气,十三太保,虎跃龙骧一世雄!”
  只见李存孝那赤红如血的身体,似若一座小山般巨大魁梧,仅是一条胳膊就和成年男子的腰围一般粗。
  身上那件用黄金铸成的华丽甲胄,也被膨胀的肌肉震的四分五裂。
  凝结出了超越自己极限的兵气,此时的李存孝绝不亚于双瞳项羽。
  甚至还可能略胜一筹。
  一跃高高而起,李存孝遮住日落的余晖。
  这一击挥下,似若神明的践踏。
  虽然手中的长戟瞬间布满裂纹。
  但这从天而降的一击,却如十重大山一样朝着金蝉的头顶压了下来。
  “厉害,虽不似白起和廉颇,但却和项羽一样,有着另一种的特别之处。”
  金蝉抬头,盯着天空中向自己落下的斩击,发自肺腑的对李存孝赞叹道。
  不过,这一击厉害归厉害,但却称不上是威胁。
  “半道过紫府,皆是天上仙,半解,鱼腹兵人。”话音落下。
  一座由紫雷显化府宅,将金蝉笼罩在内。
  而鱼腹剑,则被金蝉沿着右手手心,直直的插入到了整条胳膊中。
  只见鱼腹与手臂瞬间融合,变成了一柄裹着皮肉的长剑。
  紫府劈在剑尖上,不仅将整个剑身都烧的通白发亮,还泛着紫火雷光。
  甚至就连金蝉的半个身子都被烤的焦黑。
  就当李存孝的斩击,距离金蝉的头顶只有几尺时。
  鱼腹剑只是朝天向上轻轻一挥。
  便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以金蝉为中心,瞬间砂石尘土飞溅,凹陷出一个直径几十米的深坑。
  “谁赢了?”
  围观的将士们捂住嘴巴,眯起眼睛纷纷朝里望去,就连被降的龙且三人也是同样好奇。
  毕竟李存孝刚才所爆发出的实力,不亚于他们的大将军。
  “还打吗?”
  灰尘中,金蝉的声音传了出来。
  只见两个模糊的人影并列而立。
  “不打了,但不服,十年,不,五年,五年内我定要突破百万兵气与你再战一次。”
  狂风似是有意吹散了烟尘。
  只见金蝉右手握着变回原样的鱼腹,将剑尖顶在李存孝的咽喉上。
  “好,我等你五年!”
  将鱼腹剑别回腰间,金蝉轻说一句。
  而此时,由龙且、英布、虞子期三人所带的十万楚军,也因为李存孝和秦琼之前的设计,被缴了武器困于临城与唐军之间。
  “他们怎么办?”
  李存孝指着被围在中间的三人,然后又瞥了眼远处的楚军开口问道。
  “先押入临城,告诉他们降者不杀!”
  对楚国这些兵俘,金蝉倒不是没粮养着,而是分不出兵力去看管。
  毕竟现在这个时候,一卒一兵都弥足珍贵。
  “若是不降呢?”
  李存孝问道。
  “押回函谷,准备填万人坑!”
  金蝉这不带一丝温度的话,也让李存孝对其狠辣程度,有了重新的认知。
  随后。
  在金蝉和李信来到临城的城门下后,王翦与王贲父子才出城相迎。
  “金将军,等你多时了!”
  虽然近些时间都身在临城,但从秦琼的嘴里,王翦与王贲也知晓了金蝉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当然也知道了吕不为退兵南下的事情。
  “城里余粮有多少?”
  一见面,金蝉便直奔主题,言语间毫不拖泥带水。
  “为了三国伐秦,楚国在临城屯粮许久,而且刚攻下临城时,我们还截获了一批运往函谷关的粮食,足够百万人吃两个月。”
  王贲伸出两根手指,面带喜色说道。
  “好,全军修整一日,后天一早出发函谷,其中分出两万人押送粮草辎重,于后天一早出发。”
  “秦琼,你带兵十万明日午时先行一步,待我大军兵临函谷关后,便让唐军从关内断下楚、齐两国的退去关中平原的路。”
  此时的金蝉颇有白起当年时的风范。
  目不凝皱,气不虚浮,大有一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架势。
  就连王翦这种在秦国数一数二的名将,也在心中对其盛赞连连。
  进入临城,一切都按着金蝉的计划行事。
  第二天午时,秦琼便请命告辞,带着十万唐军出发前往了函谷关。
  而秦军则是因为数日的快马加鞭,则又修整一日,与第三天一早,才迟迟出发。
  不过来时一万五千人,回去时连带王翦父子却有近十万人。
  七日过后。
  金蝉、子岸、王翦、王贲十万人马,此时距离函谷关只有不到百里的距离。
  而函谷关南方,一座山脉的拐弯处。
  李信、暮玄子、白马错的四十七万人马也已经集结完毕。
  “出发,拿回属于我大秦的函谷关。”
  因为鱼腹剑短没有气势,金蝉便借用王贲的长枪,指天大喊朝着身后的秦军下达了命令。
  霎时间。
  十万秦军的铁骑踩的地面嗡鸣震动。
  函谷关南。
  李信三人在黑隼抵达的一瞬间,近乎同时下达了行军的指令。
  与此同时。
  函谷关内。
  唐军在秦琼的带领下也拿起了戈矛,刺向了身边前一秒还是盟友的楚、齐两国将士。
  然后便以最快的速度结成阵型,断下函谷关内的去路。
  因为昌灵君的建议,楚、唐、齐三国的人马全部迁至到了关内驻扎。
  所以此时的关外已是空无一人。
  “唐军叛变了?这怎么可能?”
  关楼上,看着叛变的唐军,项羽虽然怒火中烧,但内心却始终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他不相信,与自己意气相投并肩作战的李存孝会被秦国收买。
  “昌灵君,你准备作何打算?”
  就当项羽转身准备询问时。
  只见此时的昌灵君,双手捧着赢楚的王印,站在楼台的最高处,面向大秦的故土。
  “老臣,为秦身死不悔!”
  昌灵君的脸上虽然布满了皱纹与沧桑,但这一刻却是他判离秦国后,最开心的一瞬间。
  双手向下用力一摔。
  只听啪的一声。
  王印碎裂一地。
  同一时间,函谷关内二百里外的那一道道滔天火墙,瞬间消散的无影无踪。
  而在火墙消散后。
  只见嬴楼的马车和四十万浩浩荡荡的军队蓄势待发。
  这其中的二十万是从咸阳一路带来的精锐。
  另外二十万则是一个月前,从散、武两关秘密调遣来的守将。
  此时。
  关内,七十万唐军加四十万秦军。
  关外,金蝉、王翦等一众将领领兵五十七万。
  共计一百六十七万大军,将粮草消耗一空的楚、齐两国,围在了函谷关这一寸之地。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