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659章 ,变化来的太快

第659章 ,变化来的太快

  第659章 ,变化来的太快
  “我省的艺术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省美协的一位负责人,在油画组的座谈会上发言。
  台下除了油画专业的画家们,还有几个文化部门派来的嘉宾。
  按照级别,这些嘉宾都是领导,所以发言的人在念稿子时,声情并茂。
  台下的观众,也会非常配合的在合适时机鼓掌。
  表面看,每一个人的都听的很认真,实际上,心思各异。
  有的人事不关己,当做耳旁风,听过就算。有的人因为发言中提到自己,沾沾自喜,心情愉悦。当然,也有一些人因为没有提到自己而恼怒。
  梁贵此刻的心情,比之前还差。
  因为台上的人,居然提到姜哲在国外双年展获,以及首都双年展获奖的事情,还是点名表扬。
  明明自己去年也有一些荣誉,在这位负责人在讲话中,居然没有提到自己?!
  重视姜哲,却不重视自己,这种失落,让他格外难受。
  今天来参加座谈活动,从一开始就。不顺。
  从正馆长的轻慢,到一个愣头青的无心之语,如今又听到了台上的表扬。
  连续的几次打击?让他的怒火越来越大。
  偏偏这几次打击,姜哲都没在场,让他找不到发火的地方。
  梁贵坐的位置是第二排,众目睽睽之下又不能直接拂袖离开,因此,如坐针毡。
  李璐了解梁贵,看出他很不愉快,,轻轻握住他的手,进行安抚。
  梁贵感觉到李璐温润的手,轻轻的揉捏,让他转移了部分注意力,勉强压住火气。
  好巧不巧,台上的人话题一转,提到去年年末,组织本省画家去俄国考察的事情,“这次的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也为之后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李璐听到这件事,心里咯噔一下,暗骂,这不是刺激老梁吗。
  果然,她感觉到梁贵的手,开始用力。明显是在努力压抑情绪
  李璐不知道怎么进一步安抚。
  今天,似乎有很多人看好姜哲,变得愿意跟他结个善缘,难道是因为他的作品售价高,有潜力?
  这些人有意无意说起姜哲的好多事情,都像是故意在戳老梁的痛处。
  此刻,她甚至不敢看梁贵这时候的脸色。
  李璐已经打定主意,座谈会结束,立刻和老梁离开这里。
  嘟嘟嘟……偏偏这时候,她的手机响了。声音被很多人听到,纷纷转头看向来源。
  李璐暗骂,怎么忘了调成震动。
  她向老梁示意,自己去打电话,然后飞快的离开会场。
  梁贵看到周围的人收回视线,不过,有几个人的视线从李璐那里离开后,再次看向自己。
  这些目光中,有古怪复杂的情绪,
  梁贵一时没反应过来,随即发现,这几个人开始小声说话。
  他他顿时起了疑心。这几个人是不是在说自己?
  这几个人跟自己关系一般,他们会聊什么?
  梁贵琢磨古怪的目光,开始各种猜疑。
  ……
  书画组笔会现场。
  郑馆长陪着几位嘉宾,沿着布设好的行进路线,边走边观摩。
  能够进行现场展示的书画家,都是经过筛选的人。
  公平公正的说,没有水平太差的人。所以,嘉宾们看到了极好的展示效果。
  尽管如此,嘉宾们在每一幅作品前停留的时间都不会太长,近似于边漫步边观摩。偶尔见到自己认识的书画家,才会多聊几句。一行人来到姜哲附近,郑馆长正想说什么,一位嘉宾先开口:“郑馆长,您这是把姜哲也请来了?”
  “是不是创作油画的那位画家?”有人询问。
  “是他。”
  “我听说过。”
  “去滨海开会的时候,还看过他的画。”
  几位嘉宾听说过姜哲,但只知道他创作油画。
  一位嘉宾主动介绍姜哲的书法如何如何,让其他人有了兴趣,走近姜哲的展示位置时,停下脚步。
  原本在围观的人们,立刻让出了一块儿位置。
  嘉宾们可以从最好的视角观看姜哲创作。
  姜哲看到郑馆长一行人,但没有分心。
  按照自己的节奏,写完一幅字。
  20个字,按照7+8+5的排列方式。
  字的大小,笔法变化,墨的浓淡干枯,让书法显得极为灵动,且形成整体美感。
  他审视作品后,没有换笔,直接把笔锋调好,用笔尖开始落款。
  落款之后,自我感觉这幅字,已经把现有水平发挥出来。
  写完一幅字,他意犹未尽,又铺好兰馨准备好的另一张纸。
  他拿起一支大抓笔,一气呵成,写下了求索两个大字。
  “好,好。写的好。”一位嘉宾带头鼓掌,其他的人跟着称赞。
  姜哲笑着说道:“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郑馆长给姜哲介绍这几位嘉宾。
  嘉宾们先后与姜哲握手。
  一直跟在嘉宾们后面,负责宣传的工作人员,立刻把这些瞬间抓拍下来。
  几位嘉宾勉励姜哲创作更多的作品,唯独有一位嘉宾问道:“姜哲,我看你这两幅字只有落款没有盖印?”
  姜哲说道:“这次来参加活动,没有带印章,可以用手写的办法,补上印章。”
  那位嘉宾问道:“这样也可以吗?”
  姜哲说道:“咱们国家有一位大画家石鲁,他的一些作品上,也用手写的印章。”
  “能不能给我们展示一下?”郑馆长问道。
  姜哲也没客气,立刻找来朱砂墨,用一支小笔,落款后面,描上了两枚印章。
  这时,一位嘉宾问道:“郑馆长,这个现场创作的书画作品,你们会怎么保管?”
  郑馆长说道:“我们和主办方,会举办专门的展览,并且整理其中的优秀作品,出版一本纪念册。”
  “要把这些好作品,保管好,如果你们这里空间不够,可以放到我们单位。我们单位正需要文化建设。”一位嘉宾说道。
  郑馆长答道:“领导,我们美术馆正需要大量的作品来充实馆藏。
  当然,上级部门需要文化建设,我们一定尽力。但是,只能借用。”
  另一位嘉宾说道:“我们单位也需要文化建设。”
  围观的人见嘉宾们因为姜哲的作品,开起了玩笑,看向姜哲的目光中,算是羡慕。
  郑馆长看到工作人员把姜哲的作品挂在展示区,邀请嘉宾们一起合影。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