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穿越重生>重生大画家,有系统就是任性> 第643章 ,新的订单,十万美刀

第643章 ,新的订单,十万美刀

  画室的墙壁上,挂着几张临摹的作品,有素描,有水彩,也有油画稿。
  姜哲正坐在画架前,临摹一幅伦勃朗的肖像画。
  他用油画颜料堆叠,制作人物形象的面部肌理。
  这种肌理效果,是伦勃朗绘画的特点之一,用油画颜料堆叠出浅浮雕一样的效果,然后再经过薄涂和渲染,最终让人物面部的结构以及肤色,形成非常生动的视觉效果。
  姜哲在临摹过程中,体会伦勃朗作品的美感以及鲜明的个性的表现力,学习并掌握的方法了几种新技法。
  其中,利用不同的工具制作出特殊的视觉效果,让姜哲印象深刻。
  例如,一些麦穗和头发的效果,是用笔杆尾端在颜料中划出来的,并非想象中的用笔勾描。
  姜哲通过学习这些技巧,对伦勃朗的创作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画家创造出这些技巧,是为了让更快、更节省的表现出理想效果。
  受此启发,姜哲也想在技法和材料应用方面,做一些改进。当然,这需要大量的实践。
  临摹大师的作品,特别是研究某处精采的细节,会让他越发钦佩这位绘画大师。
  随着临摹学习的深入,他沉浸其中,把一些琐事忘到脑后,享受着每一次的收获。
  直到来自大洋彼岸的电话,打破了他的平静生活。
  “……好,我知道了。如果可以,请尽快把资料发给我。”姜哲举着手机,一边回应,一边慢慢踱步。
  结束通话,他拿着手机沉思片刻,迅速拨打汪真的号码。
  汪真很快接起电话:“喂,姜哲,有什么事儿?”
  姜哲说道:“你那里方便聊天吗?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方便,你说吧。”汪真回应。
  “刚才,米勒给我打电话。”
  “米勒?就是找你定制作品的那位?”汪真着急的询问,或者是想确认一下。
  “是他。他又找我定制一幅作品。”
  “还是上次的那类作品?”汪真知道米勒对姜哲的作品很满意。“这是好事,如果你需要去米国,我立刻给你安排,或者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都能帮你安排。”
  姜哲解释:“别急。我详细说说。
  米勒搞了一个俱乐部,或者说就是一个有钱人的小团体。参加的会员,都喜欢收藏和品尝葡萄酒以及香槟。所以,他们这个俱乐部,就用美酒来命名。
  他找我画一幅俱乐部成员们的团体肖像画。”
  汪真听的很认真。等到姜哲的描述告一段落,就问道:“这是新的题材。你答应了吗?有没有把握?”
  姜哲说道:“我暂时答应了。最近,我正在临摹伦勃朗的作品,对于团体肖像画也有了一点心得体会。正计划尝试新创作。另外,也考虑到以前的关系。所以,我就答应了。”
  “做得对。”汪真很高兴:“之前,你推掉了一些订制画。那些无关紧要的邀请,推掉也没什么,但是,米勒这层关系,一定不能推掉。
  对了,他给多少酬金?”
  “10万美刀,钱不是很多。”姜哲不觉得这个酬金很高。
  “米勒背后的关系,以及他们的影响力很重要。哪怕是酬金不多,你也要接下来,并且画好。需要我做什么。”
  姜哲希望汪真帮自己处理好一些手续和其他杂事,自己能专心创作。
  “放心,我会处理好。
  我最近会回滨海,咱们见面再说。”汪真答应。
  “我先开始准备。”姜哲说道。
  结束通话之后,姜哲打电话给最熟悉的画具老伴,让他帮自己订购材料。为了留有余地,他定制了双倍的材料。
  一个小时后,米勒就把相关资料,传到了电子邮箱。
  姜哲用电脑查看资料。
  资料非常详细,包括会员以及俱乐部的照片和信息。
  照片中,有俱乐部成员们聚会活动的场景。
  俱乐部位于一个小型的酒庄。
  酒庄内有葡萄酒种植园,风景优美。
  俱乐部室内,是典型的美式乡村风格。
  姜哲观察俱乐部的每个成员的照片。
  俱乐部成员的人数有16人。也就是说,团体肖像画上,至少要出现包括米勒在内的16个人。
  等待材料的时间,姜哲开始画素描草稿,打算先观察艾米掌握每个成员的相貌特点。
  米勒的形象他很熟悉。其余15个成员,他准备给每个人都画一幅素描稿。
  第二天,他完成了16幅单人的素描肖像。
  第三天,画具店老板,送来材料。
  姜哲绷好画布,就开始考虑绘画的构图安排。
  期间,他反复比对伦勃朗的两幅作品——杜尔医生的解剖课以及夜巡。
  解剖课也是伦勃朗的名作。
  这幅画,人物位置安排巧妙。中心人物的色彩丰富,细节刻画完整。周边的人物,虽然都有特定的光源做映衬,但重要性被无形的削弱。
  姜哲研究对比两幅作,除了观察绘画的痕迹和步骤,也在学习伦勃朗寻求突破的思路。
  从解剖课到夜巡,这两幅画的光影和构图,差距极大。
  伦勃朗在解剖课这幅作品获得成功后,应该希望在新作品中,再一次的实现突破。
  他选择在新作品中,简化光源。
  杜尔医生的解剖课这幅画上,每个人脸上都是特殊光线,看起来很完美,符合当时社会的主流审美。
  这种安排方式,也有问题。
  每个人脸上都安排特殊光线以后,就会失去重点,甚至很多观众会去注意解剖台上,没有光也没有血色的那个素材。
  相比之下,夜巡这幅作品,画家只安排了两道光,让观众们瞬间就能分辨,看到,谁是主角,谁是龙套。
  简化光源的好处是,可以让整幅画有一种整体感,充满了舞台效果和戏剧性。
  当然,这类突破,也有坏处。
  团体肖像画的中的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是配角。
  不过,姜哲不担心这个问题。
  这幅画出资人,应该是米勒。
  尽管米勒对自己说,希望把每一个成员都画的很完美,但是姜哲很快根据自己的理解,安排画面构图。
  他很快设计了几种构图方式,力求用一个合适的场景,把每个画中人物安排妥当。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