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穿越重生>覆秦> 第482章 :议越之事

第482章 :议越之事

  洛阳,未央宫。
  这座被唐皇亲自命名的宫殿,其名号取自《诗》中“夜如何其?夜未央”一句,乃是唐国政治中心,以及朝会的召开地。
  此时的未央宫正殿。
  张寄话语落下,殿中就有许多人忍耐不住。
  “大胆!”
  “南越武王?呵,这是谁给他赵佗封的,我大唐同意了吗?”
  “未得天子受封,赵佗岂能擅自称王!”
  “这个王,不算!”
  葛婴等唐将站出来,大声呵斥。
  这是先声夺人之意,先在第一步否定赵佗的王位和整个南越国的合法性。
  张寄能成为赵佗亲信,承担出使唐国的重任,也是个有能力和机灵的。
  他忍住心中惊慌,向吴广解释道:“陛下,昔日暴秦荼毒天下,强迫吾等小民南征百越,在彼处安家,吾等在心中对秦皆有怨恨。故陛下为万民奋臂,吾等在越地听闻后也随之响应,杀秦使,绝秦道,与暴秦势不两立。”
  “而吾王为首领,若不为王则无以与暴秦敌对,此王位乃因反秦而起也。同时越人蛮夷十分凶悍,若不以王镇之,则恐越人反复,此中情理,还请陛下明察。”
  吴广闻言淡淡一笑。
  这南越使者倒是会说,将赵佗称王和反秦之事联系上,赢得一些正义性,勉强能说得上台面。
  他作为皇帝,不想在这小小称呼上过多纠缠,只让文秀去将赵佗的亲笔书信取来。
  打开帛书一看,一手漂亮的秦隶便出现在眼前。
  “南越小王赵佗敬问天子无恙。”
  “昔时臣为秦皇帝所遣,南下征伐越地,以开诸夏疆土……”
  “今陛下诛灭暴秦,荡除诸侯,开太平之世。臣心中甚为敬服,愿回中原为陛下之臣仆,驱策马前。然此南疆新辟,越人反复无常,多杀移民,并有侵扰诸夏南疆之心。”
  “臣领移民南下,不忍彼辈受蛮夷侵害。又因越地多瘴气,山林间尽是毒虫猛兽,非为中土之军所宜行。昔时秦将屠睢攻越,伏尸数十万,臣南下时随军者十死三四,殊为可怖,此乃中原难征之地也。”
  “为免中原劳师,为保诸夏南疆安宁,臣愿为陛下镇守越地,世为藩臣,代代纳贡称臣,还请陛下允之。”
  信中的话语初看是很谦卑的。
  但若仔细琢磨就能品味出一些隐含的东西。
  “这赵佗在威胁朕啊。”
  吴广眉头挑了挑。
  什么屠睢攻越死了数十万,什么赵佗南下时随军者十死三四,什么中原难征之地。
  这些都是在告诉吴广,我这南越可不好打。
  你要是不管不顾要来硬的,那就得做好死上几十万人的准备。
  软中带硬。
  谦卑中带着威胁。
  吴广放下书信,瞥了南越使者一眼,道:“赵佗的意思,朕清楚了,使者先下去吧。”
  和赵佗让唐使等待一天类似。
  吴广在这种国家大事上不可能当场就说答应还是不答应,他只先将使者打发下去,然后再与群臣商议。
  张寄神色担忧,再度向吴广一拜,被张敖引导着退下。
  等到南越使者离去,吴广将那封赵佗的书信传给群臣观看。
  在这时间里,吴广又向赵衍询问他出使南越国所见的情况,这也是李左车派赵衍回来的目的。
  “陛下,南越之地十分湿热,遍地丛林,确实非中原之人所宜居。臣前往番禺,见彼处虽是南越国都,实则不如我中原一乡邑……”
  “至于其南越的兵卒,多是昔日秦军和秦移民,不过臣也看到里面有不少越人。据投降我军的南越人说,赵佗曾纳越女为妻妾,拉拢了好些越人部落,得到他们的支持,现在的南海三郡秦越杂处,已趋向和平。两族虽时而有争端和殴斗,但大规模的攻伐基本没了。”
  正在看信的刘邦闻言抬了抬头。
  嘿,这赵佗和他老刘一样都纳了越女,果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吴广脸色有些严肃。
  赵衍了解到的信息不算特别详细,但也足够勾勒出一幅南越国的粗略图景。
  赵佗这厮,果然是个有手腕的人物,已经在百越站稳了脚跟,和越人都联合了起来。
  除了百越的兵力情况外,最让人在意的还是赵衍说他们从长沙南下,一路上多有兵卒染病,就算不死,那也是浑身乏力,吃喝艰难。这和刘邦之前的描述差不多,也应证了赵佗信里百越难征的那些话。
  等到问完赵衍,众臣看完书信后,吴广便问道:“南越国之事,众卿如何看?”
  葛婴嚷道:“陛下,这赵佗想占据南海三郡而称王,还自言要做我大唐的外诸侯,殊为嚣张,不如发大军将他剿灭,把这三郡纳为郡县!”
  伍徐、陈泽等人也都附和起来。
  吴广顺势发问:“若要剿灭,不知哪位将军愿意带兵?需多少兵力可下越地?”
  一问谁愿为将,叫的最大声的葛婴一下不吭声了。
  其余附和之人也都静默不语。
  包括韩信、岳成、司马卬等唐国名将,没人主动出头。
  刘邦更是低着脑袋打量鞋履上的纹路,生怕被皇帝点名。
  大家都不是傻子。
  如果是去打草原上的胡人,他们可能还想着去立点军功增加食邑。
  可这打越地嘛,谁要是主动请命,那就是想不开了。
  有秦始皇两次征越在前,百越之地的恶名从岭北江淮到燕地辽东,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南越军和丛林里的越人尚是其次,蛇虫鼠蚁和毒物瘴气才是真正的大敌,再厉害的武将也不敢说能克服这个敌人。
  岂不见秦军主将任嚣就是在越地病死,这才让赵佗掌了权力。
  他们这些大唐列侯要是不小心病死在南边那可就亏大了。
  “诸侯刚才最为义愤,可是要做领兵大将?”
  吴广似笑非笑的盯着葛婴。
  葛婴嘴角一抽,尴尬着摆手:“臣随陛下这些年虽有些苦劳,却无领大军攻略数郡的经验,若是为征越大将,怕是会坏了陛下的大事。还请陛下另选贤能者任之。”
  见葛婴吓得慌忙拒绝,众人皆暗暗发笑。
  吴广摇摇头。
  右丞相吕青站了出来。
  “陛下,今海内初定,诸侯新服,正是马放南山,收兵解甲,以示天下太平的时候。如果在此时征伐百越,则又要动用兵卒民夫数十万,使天下疲于转输。加之百越非善地,南下途中多有人物故于道,强行征伐恐怕会惹的黔首震恐。当此之时,还请陛下以暴秦为鉴,勿要再兴大兵啊。”
  吕青白须摇颤,诚恳的向吴广建议。
  以暴秦为鉴。
  秦国统治天下十余年便让无数人对其怨恨,其中派几十万人去打百越,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陛下并一宇内,恩泽万民,免去大量赋税、徭役,承诺数十万兵卒民夫暂不加征,这时候若再起兵戈,恐怕会使钱粮不足,兵员缺乏。陛下欲要征伐,还请暂待两三年,待存粮军械充足,兵有战心之后再行攻打的好。”
  舒欣这个左丞相也站了出来。
  不过他没有像吕青那样直言劝谏,而是委婉的从经济角度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从反秦开始,天下打仗打了三年多,损耗太大了。现在战后还要搞经济建设,皇帝又施恩免了许多赋税,让唐国府库有些不足。
  现在的唐国,钱粮都不够。
  而且那些久战兵卒和民夫才放回去,不可能马上就征发去作战,就算打仗也只能重新征召新兵,质量就堪忧了,所以还是等个几年再说吧。
  诸唐将没人愿意主动去打百越,两位丞相也都表态不希望攻越。
  吴广点点头。
  众人的想法很正常,现在的唐国确实不能攻越。
  不是说没那个实力,而是他吴广才刚坐了天下,百姓还没享受过他多少恩德,这时候你就要去学秦始皇发大军去攻百越,很容易引得天怒人怨,重复暴秦的命运。
  而且人家秦始皇在二十六年统一天下,一直等到二十八年才正式派屠睢攻打百越,至少安歇了两三年。
  吴广要是在统一天下的当年又攻百越,这比秦始皇还过分。
  见到皇帝点头。
  吕青略微犹豫后,又道:“陛下,臣以为百越远离中原,就算最后真像秦皇帝一样将其拿下设为郡县,也委实难以统治。不如就允赵佗之言,以其为外诸侯,让南越世代向大唐称臣纳贡,为我大唐镇守南疆,这反而比在百越设立郡县要好得多啊。如果此时拒绝赵佗,他若闭关自守,时而侵我南疆,反倒不美。”
  吕青是楚人,还是陈王时的老臣,楚国又是分封制最典型的国家,所以在他看来,中央政权不好统治的地方,分封一个诸侯在那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从西周到现在,八百年间莫不如此。
  有几个楚人出身的臣子也都附和吕青之言,觉得承认赵佗的外诸侯地位是现在最为稳妥的方法。
  吴广皱眉思索。
  现在他的当务之急是坐稳这个天下,这时候肯定是不可能攻打百越的。而赵佗又在此时请为外诸侯,你要是不答应的话,确实容易引得对方发怒,时而来侵你疆界,弄得烦不胜烦,还不如暂且稳一稳。
  想到此处,吴广便颔首道:“丞相所言是也,天下初定,朕当使万民安乐,不可擅动兵戈。朕可允赵佗之言,封他为王,以南越为我大唐之诸侯,为朕固守南疆。”
  “只是……朕还得向他提点要求才是!”
  吴广眼中闪过一抹精芒。
  正式册封赵佗当唐国诸侯,确立双方关系。
  吴广为君,赵佗为臣。
  有这个君臣名义在,吴广就掌握了主动权,后续可以选择的操作就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