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515章 大树之下最粗的枝干

第515章 大树之下最粗的枝干

  第515章 大树之下最粗的枝干
  具有极高情怀的爱国企业家,要怎样的人才能担当得起如此之高的评价?
  而且评价的人大概也代表了上层的意见。
  回顾历史,人们发现仅有一两个人有这样的待遇,比如港岛的霍老。
  而现在一个不到40岁的人,就获得了类似的评价,这让不得不重新审视嘉禾,或者说郭阳所做下的一切。
  最初,是酒泉的二十万亩盐碱地改良,让全社会认识了他。
  随后又渐渐归于沉寂。
  但国内的盐碱地治理开发、改良从那时起,就走上了快车道,粮食产量高增长也差不多是同一时期开始。
  随后,郭阳就鲜有露面,直到农经杂志的:农企名门录——千亿级俱乐部门槛内外,才又广为人知。
  而这一次,他带来了红旗河构想,同时提出了轮作休耕,生物能源林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郭阳的低调相比,嘉禾集团再怎么低调,也已经涉及到了民生的方方面面。
  有人深入研究了嘉禾,
  竟发现其在盐碱地、粮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种子、能源等领域创下了‘丰功伟绩’。
  人们如今能吃到营养丰富、安全健康的食物,有许多地方要归功于嘉禾在牧草、生物农药、天敌生物上取得的成就。
  比如牛奶,
  比如有机食品,
  比如文冠果油,
  比如红麻蜜,
  比如棘小白……
  一系列产品不仅丰富了餐桌,还不用担心食品安全。
  但这些只是嘉禾为人称道的一部份,其在生态领域的成就更是震撼人心。
  沙海农牧的沙产业影响深远,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正在削减,并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
  开心农场的规模还在扩大,成了公益林的标杆,亿万群众参与其中。
  治理的甘、蒙、青、疆、藏等地区的退化草地、高寒草甸更是数不胜数,拯救和保护了无数的水源地。
  祁连山、青藏高原的水源涵养林茁壮成长。
  河西走廊的三大水系波涛滚滚,流域降水量竟出现了逆向增长。
  黄土高原的苹果、文冠果林、马铃薯、玉米摇曳生姿。
  阿魏戈壁上的有机农场。
  酒泉戈壁上的沙棘红麻林。
  西南地区的石漠化。
  每一个项目都足以为世人津津乐道,但,这些项目都来自于同一家企业。
  还有诸多建设中的生态项目……嘉禾有多赚钱,就有多能钱。
  不知不觉间,全国各地的生态环境都出现了大变样。
  大西北变绿了,
  生态防护林前所未有的茂盛。
  而来自法新社的记者艾拉却还拿着多年前的报道说事。
  有多少人和艾拉一样,对国内生态变化知之甚少?
  无疑,
  嘉禾是值得让人尊敬的企业。
  “把嘉禾比作孟山都,简直就是亵渎!”在网络上,这样一句评论得到了诸多的点赞和转发。
  国内的环保人士也变得割裂。
  这还要怎么指责嘉禾?
  有人这样写道:
  “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上,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和组织能比得上嘉禾十分之一的成就。”
  “只因红旗河,就完全否认嘉禾所取得的成就,是完全不公正的。”
  这样简单两句话,就差点让国内的环保组织分崩离析。
  虽然仍有指责的,但声音已经小了很多。
  就在这时,
  新成立不久的红旗河集团公布了一份出资比例名单,以及到账进度。
  在众多国字号机构和企业中,嘉禾集团的身影甚是耀眼,任何人也不能忽视。
  嘉禾集团出资25%,总计约五千亿,第一期一千亿全部到账。
  不仅出资金额让人震惊,也是所有投资主体中唯一一个全额拨款的。
  相比其他出资方几亿、几十亿的到账,嘉禾的一千亿放在那里,就如同萤火与日月争辉!
  “嘉禾它不仅嘴上喊要修红旗河,它是真做事啊!”
  “这一千亿全额到账,简直把我看懵了,嘉禾就是这么做事吗,太豪横了!”
  “嘉禾的现金流也太恐怖了吧。”
  “你们还在看热闹,聪明的人已经加班加点在做标书了。”
  “尼玛,有嘉禾这一千亿兜底,工程进度款完全有保障了啊!”
  红旗河这一份公告,直接就让国内工程界沸腾了起来。
  突出一个不差钱。
  业内的人蜂拥而至,都想分一杯羹。
  红旗河就在这种备受关注的情况下,启动了开工仪式,各种前期辅助工程直接动了起来。
  国际上的声音依然聒噪,但已不足为惧。
  尤其南亚的核心阿三已经半废了,施工区域都在国内实质性控制之下,美利坚也急于解决自家的麻烦。
  大多数小国还指望从华夏进口粮食,仅余下些许声音。
  但也都不敢动。
  某处实验室。
  一群军事、科技、武器、材料学等领域的专家聚在一起开会。
  材料学领域的权威闾宁川院士从包里摸出一叠打印好的文件,然后将其分发在场的人。
  其余人等不明所以的看了起来。
  片刻后,
  就有一名三十多岁的男子发出了惊呼声,“闾院士,这上面的材料和数据是真的?”
  接二连三地,一名名专家注意到了文件上各种材料和数据的异样。
  一共有12种,几乎都是全新的材料,而且性能都各有特色。
  要么是强度变态,要么是塑性、韧度、硬度、耐磨等各种指标超乎想象。
  几乎都远超出了现有材料。
  “闾院士,如果上面的这些材料是真的,我们的航母还能再提升一个大台阶啊!”
  “不止航母,战斗机性能也还可以再挑战更高的极限。”
  “火箭也可以再突破。”
  “老张,看来你是想去外太空溜一圈呢。”
  “是啊,所以我才每天健身养生,文冠茶几乎杯不离手,就想着有生之年能去月球上看看。”
  “额……你想得还真长远。”
  闾宁川院士五十多岁,头发微白,不苟言笑,此时还在盯着另一位半导体专家。
  而这位专家眉头紧锁,文件中有两三样材料的性能和指标引起了他的注意。
  闾宁川等不急了,问道:“小刘,这材料对你们有帮助吗,尤其是芯片上?”
  被称作小刘的年轻专家沉吟了一会儿,“我不敢确定,主要是闻所未闻,但值得一试。”
  “好。”
  闾宁川拍了拍桌子,提声道:“各位,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们,文件上的材料和性能指标都是真的,甚至还有更多的可能性等待我们去挖掘。”
  “太好了!”
  “天助我也!”
  小小的会议室顿时热闹非凡。
  一份份新型材料被运往各大实验室。少部分人知道这些材料来自于植物身上,但几乎没人知道这些材料的根源在种子上。
  …
  “我们伟大的具有极高爱国情怀的民族企业家,请问今天你想吃什么?我去给你做。”
  “可青,别闹。”
  “面圪塔汤行不行?”
  “……”
  “看来民族企业家是嫌弃我手艺不行了,那你去给我做吧。”
  郭阳诧异的看着林可青,说道:“我从来没做过圪塔汤啊。”
  林可青笑道:“你要相信自己的天赋,网上教程一搜,你不就会做了吗,上次那钵钵鸡就做得挺好吃的。”
  “那是,我也发现了,我身上多少带点做饭的天赋,不过今天本民族企业家还有工作要忙,就不下厨了。”
  说完,郭阳就拿了外套,准备去公司。
  林可青喊道:“你还没吃早饭呢?”
  郭阳哈哈笑道:“好久没吃食堂了,今天去公司吃。”
  我堂堂一个大老板,岂能每天沉迷于做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没几分功夫,郭阳就和常峰到了公司,在食堂吃了一碗糊锅,直呼过瘾。
  现在林可青安心在家里带娃,工作上的事都放下了,就连屋顶农场,以及菁菁园艺那边也都完全放下了。
  相夫教子,同时也折腾上了做饭。
  厨艺和郭阳有得一拼。
  偶尔郭阳甚至觉得自己更甚一筹,他可是多少年没进过厨房的人了啊!
  可以而知,郭阳最近的吃食体验不算太好,食堂一碗普通的糊锅竟让他难得体会到了美食的滋味。
  给郭阳开小灶的食堂大师傅老刘见郭阳吃得过瘾,满心欢喜地笑了。
  果然,只有糊锅才能抓住老板的胃。
  吃了饭,从厨房出来,已接近10点钟,员工该上班的早上班了。
  走在公司里,员工们都在向他问好,郭阳也积极回应。
  不过偶尔还是会有些别扭。
  员工们看他的眼神总有些异样,高层点名的民族企业家呀!
  还具有极高的爱国情怀。
  一般这种评价都在墓志铭上出现,所以员工们的心情大概就相当于见着‘活明星’了。
  可不得多看几眼。
  一开始的时候,郭阳还会很尴尬,还因此斥责了几次,但效果并不好。
  因为出了公司,或者会见其他企业领导人、政府人员时,也都会遇到同样的情况。
  凡是见面,先夸一句:民族企业家。
  这谁受得了。
  郭阳清楚,自己这是被上面架起来了,先把高帽子戴上,以后但凡他有其他心思,国内民众的唾沫都能把他淹死。
  但没办法,爱国情怀要有,民族企业家要当,不过海外的布置也不能放弃。
  回到办公室后,秘书团们已经把整理好的文件放在了桌子上,等着郭阳查阅。
  借着国家提出一带一路的契机,嘉禾在中亚、东欧、非洲的发展还在提速。
  除了赚钱,
  还多了一个发展海外基地,而大本营就在刚果金西部的赤道省。
  这里的10万公顷棕榈树种植基地已经开始挂果,但没建厂。
  借着建厂的机会,嘉禾陆续在金沙萨、姆班达卡、马塔迪投资了一些硬实力。
  刚果金东部矿区很多,各国势力在此交错,既混乱又危险,但西部的金沙萨等地区相对稳定。
  就是太贪,腐败太严重。
  不过郭阳暂时没想在刚果金赚钱,也养得起一批人,只需要慢慢积蓄实力。
  如果世界乱起来,就有起家的机会。
  他也有清除人口的能力。
  只要有需要,郭阳随时也可以在刚果金来一次类似于阿三的行动。
  这里地处热带,雨林密布,各种毒虫可比阿三还要多得多。
  不过暂时也还没这个必要。
  他和上层的关系尚可。
  回过神来,郭阳继续看着各种文件,这一年来,可谓都是嘉禾的丰收期。
  现在连外界都知道嘉禾超级能赚钱,也超级能钱。
  但究竟有多能赚钱,知道的人却寥寥不多。
  其实郭阳也有点生疏了,刚好借这个机会重温一下。
  在正常年份,美利坚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而阿三排第五。
  不过现在这两个都被干废了,能稳住自己的口粮就不错了。
  这在全球大宗农产品市场引起了巨震,剧烈的波动让金融市场上每天都有天量的财富在蒸发。
  同时又有人从中获利。
  其中自然包括嘉禾。
  不过在西方资本市场上,嘉禾并不能太肆无忌惮。
  毕竟是不同阵营,要真在别人的地盘一次捞狠了,转身英美就敢给你没收了。
  好在时间拉得够长,反转也足够多,靠着蚂蚁搬家式的运作,嘉禾在这两年里,也赚取了近千亿美刀。
  但这只是金融市场上,
  在实体领域,嘉禾也趁着阿三甘蔗和暴涨暴跌期间,在南美和澳洲完成了业布局。
  同时,也收购了大量的农场、工厂、物流和仓储设施。
  而在东欧的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等地区,嘉禾前两年投资的资产,也将大放异彩。
  来宝农业可是乌克兰第二大植物油出口商。
  尼德拉农业的资产也主要在欧洲和南美。
  两者在这轮阿三和美利坚的农业危机中,损失都极小。
  而保留下来的粮食收购、加工和调运能力都将在新一轮粮食危机中获取财富。
  除此之外,
  在国内的业务,也受益不菲。
  这种一项国际机构的预测中就能看出一二:华夏将在今年跃居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
  在身后,是巴西、荷兰、阿根廷、法国等等国家。
  在农产品出口额方面,国内农产品出口额也将再创历史新高,在前三季度就达到了800亿美元。
  而下半年是丰收季,第四季度的出口额预计将达六百亿美元。
  合计1400亿美元。
  无论从农产品出口数量,还是出口额来看,国内都将问鼎全球。
  而在这棵大树下,
  嘉禾是最粗壮的枝干。
  不仅各种农产品的出口都有它的身影,
  生产出如此多农产品的各个环节也都有嘉禾参与其中。
  已风靡全国的蚯蚓有机肥用于改良土壤,种子则是高产的根本,生物农药和天敌生物的保驾护航,农机提供的动力……
  可以说,嘉禾是这棵大树之下,获取营养最多的枝干。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