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谋划

  郭阳就守在一旁,看着瞿阳把相关的联系人记录下来。
  一会儿,瞿阳把手机返回来,郭阳又叮嘱了余小川几句。
  “近期你都呆在五原吧,牧草马上到刈割期了,酪农协会的人应该也快来了,你跟一下。”
  预计今年牧草的收入要占到嘉禾集团的近三分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
  “好。”
  “调查劣质奶粉的事,我暂时交给瞿阳牵头,天禾种业的路子更广。”
  其实是郭阳觉得天禾种业的路子更野,瞿阳办事情也更为的不择手段,对农村更熟悉,能下狠手。
  相比而言,余小川可能和外商接触多了,渐渐的有了些儒雅的气质。
  结束和余小川的沟通后,郭阳又看向瞿阳。
  “也不用过于着急,主要是把牵扯面拉广,引起足够社会反响,才能一举消灭顽疾。”
  瞿阳此前也已了解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大概什么时候合适?”
  “明年吧!”
  嘉禾在奶业的布局还没有完成闭环。
  奶牛场最初从呼图壁引种了2000头,近两年的扩繁加上持续的引种,投产奶牛也有七八千头。
  再加上辐射区域的牧民,一两万头还是有的,但远远不够。
  加工企业也只收购了两家,并且局限于陇省本地,缺乏全国的销售网络体系。
  至于用种子商店奶牛基因培育出的奶牛,被郭阳命名为河西奶牛,目前仅有近千头。
  郭阳想了想,又说道:“还有一件事,天玉1号陷入转基因泥潭,你就没点想法?”
  “那记者?”
  郭阳沉下声,“给科学报施压,那记者没背景的话看能不能弄进去,再调查下具体是哪家干的,销售季就盯着他的市场抢!”
  瞿阳也阴狠的笑了起来,“嘿嘿,这事我擅长。”
  两人喝着茶闲聊着,恰好看到向天山刚从卫生间的方向出来。
  招了招手,老向走了过来。
  “有一批新进来的草种需要扩繁,在仓库那边。”
  郭阳说的仓库向天山自然懂,点了点头,随后又说道。
  “现有的牧草种子加工能力跟不上了,需要新建厂房,市里的意思是希望我们也搬迁到工业园区来。”
  “先稳一稳,看能不能租几间厂房。”
  每年2000万斤苜禾1号种子,加上6个新草种,厂房确实要扩了。
  但郭阳却不想让苜禾进工业园区了,随着嘉禾集团的扩大,九泉一个小小的工业园又怎么装得下蛟龙。
  嘉峪关,一个重工业城市。
  九泉,一个商贸中心城市。
  两个城市间只相隔二十二公里,中间却是荒芜的戈壁。
  郭阳想把这块地拿下来。
  次日。
  郭阳又和谢时杰沟通了一番,奶牛场引种,牧草加工,两家乳企的整合,两市对戈壁滩的规划……
  随后就踏上了去鲁省的旅程。
  途中,他拿着维维集团的资料看了又看。
  在豆奶行业,维维已经成为了整个品类的代名词,牢牢占据着豆奶的概念。
  品牌市场占有率85%,品牌知名度90%。
  “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经过央视广告多年的传播,早已家喻户晓。
  可以说,维维就是豆奶的代名词。
  其市占率和知名度,对行业内任何一个竞争对手而言,都意味着恐怖。
  但维维这个看似强大的品牌却远没有达到它应有的高度,销售额连年下降。
  2004年营业收入22.62亿元,但豆奶的销售额只有10.15亿,后起之秀蒙牛2003年就达到了50亿。
  在豆奶品类摇摇领先后,维维没有专注于扩大品类,制造跟随,吸引竞争对手加入。
  反而将所有的推广力指向品牌自身,没有承担品类拓展的责任。
  最终导致潜在需求巨大的豆奶业一直没有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加入,在竞争品类牛奶急速发展的同时日益萎缩。
  行业出现萎缩,损失最大的自然是领导者维维。
  看完维维的相关资料,郭阳也感慨万分。
  放弃对豆奶的持续推广,却投入重金进入自身毫无竞争优势的乳业。
  从短期来看,企业成长立竿见影,但短期利益会像吸血鬼一样吸走维维大量的资金和利润。
  几年下来,维维想重新聚焦豆奶业,全力开拓豆奶品类,但却错失了与牛奶竞争的最佳优势。
  更扎心的是,维维还用了四年时间帮助竞品牛奶提高市场地位。
  郭阳对比着嘉禾。
  嘉禾的奶业已经有了雏形,却迟迟没有发力宣传推广,就是因为准备得还不够多。
  新希望、维维以及资本帝国德隆系……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
  先把主业的牧草和种子搞好,市场搞大,进入奶业就水到渠成了。
  此外,造成领导者强大的原因,恰恰是拥有众多的追随者,如果缺乏追随者,你永远都不能真正的强大。
  佳洁士对高露洁的穷追猛打,才造就了防蛀牙膏成为最大的牙膏品类;
  农夫山泉和娃哈哈的争相竞技,
  伊利和蒙牛的你追我赶,
  嘉禾也需要跟随者帮忙扩大市场,如同辉煌种业。
  在苜禾农牧占据了苜蓿的高端市场后,辉煌除了在中低端苜蓿市场上喝一口汤外,还开拓了燕麦草等领域。
  国内的牧草市场,在苜禾和辉煌等企业的带领下,相比原时空,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
  这也让郭阳有底气提前给乳业泻火,有优良牧草的支撑,国内乳业垮塌不了。
  思绪拉回。
  郭阳已大致摸清了维维和九三集团的前后因果。
  维维集团找上九三粮油,是想合作建非转基因大豆基地,九三粮油嫌弃维维集团不懂农业,拉上嘉禾集团想降本增收。
  维维集团可能不想带上嘉禾,因为两者有竞争关系……
  郭阳想着,维维集团有没有可能把旗下的乳业版块割让给嘉禾呢?
  其历经十几年建立的食品饮料营销网络是嘉禾最急缺的。
  但得出的结论是不可能!
  维维旗下的乳业和酒业都属于大粮食版块。
  与其主业还有一定的市场及技术相关性,反而是焦炭,煤炭,房地产,金融与其主业毫不相干。
  那嘉禾为什么要和维维合作?
  完全没必要啊!
  相反,维维这东一榔头,西一榔头的风格,很明显低估了豆奶行业的潜力。
  嘉禾旗下的乳业未尝不可以涉足豆奶业。
  飞机降落在鲁省泉城机场。
  余洪海从丰凯农机给他调来了专职司机。
  一路驶向济州府,嘉祥县,天豆1号大豆基地就落户在这里。
  晚上,郭阳见了见嘉祥基地的生产负责人安涛。
  安涛给郭阳的第一印象和严群有点类似,四十来岁,瘦瘦的,牛仔裤配皮鞋,上身搭一件T恤。
  有过地方农业局和乡镇政府的工作经历。
  简单一聊,就知道此人技术水平还是有的,更多的却看不出来。
  在酒店歇了一夜,郭阳才来到了嘉祥大豆基地。
  嘉祥位于鲁省西南部,这里土地肥沃深厚,易于耕作,素有‘华夏大豆看鲁省,鲁省大豆看嘉祥’的说法。
  翠绿的豆苗在阳光下轻轻摇曳,和郭阳在照片上见到的没什么两样。
  从这儿看,安涛还是挺务实的,没精挑细选‘照片’糊弄人。
  安涛一路给郭阳介绍着,“基地采用原原种-原种-大田用种的逐级扩繁技术,种子量级逐级扩大,种性保持得很好。”
  “天豆1号商品种基本完美的继承了原种的特性,无论是高温干旱,还是高湿多雨,抗病抗倒都很优秀。”
  郭阳问道:“耐盐碱呢?”
  安涛笑了笑,“今年的几十个推广示范基地都是选的盐碱地,出苗很整齐。”
  郭阳沿着基地转悠了一上午,基地全部采用流转的方式,总面积约3500亩。
  其中大部分是商品种用田。
  随着了解的越多,郭阳的底气也足了起来。
  天豆1号是2004年4月培育的,当年就扩繁了120亩,收获了5.76万斤种子。
  今年的商品种田扩大到了3000亩,还有约3万斤种子则是用于推广。
  沿用天玉1号的风格,营销部和生产部协同,在鲁省,黑省,冀省,辽省,蒙省,苏省建立了推广示范基地。
  且以盐碱地为主。
  从一开始,就拉满了噱头,吸引了农户的注意力。
  郭阳算了算,3000亩商品田,今年能收获144万斤种子,播种面积也就在18万亩左右。
  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薛总,种子紧俏啊!
  郭阳还在基地里看到了大豆育种实验室,是近两个月才建立起来的。
  主要是几个才毕业的研究生、博士生在捣鼓。
  育种田里,上百份大豆种质材料形态不一,主要突出一个字:丑!
  有被虫咬了的,有黄叶子的,有侏儒形态的,有眼看着就要干死了的……
  实验室领头的黎树山,略显尴尬的解释着。
  “种子在极端的逆境生长情况下,更容易突破生命的极限,筛选出优质的基因。”
  郭阳点了点头,育种本就是掩人耳目的。
  能出成果最好,不能出也能为他丰富种质资源库。
  然后利用种子商店回炉重造,二次加工,这才是天禾核心的育种体系。
  郭阳突然想到了种子猎人毕强,也不知道他找野生种质资源,又跑哪个荒漠里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