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大国军垦> 第2774章 玩具基地

第2774章 玩具基地

  第2774章 玩具基地
  王石磊最近很兴奋,他的指导员认命下来了,虽然包產到户之后,连领导的权利小了很多。
  但是这毕竟不是农村,他们还是战士,还是兵,一旦国家需要,他们要拿起枪隨时准备上战场。
  他的报导也火了,因为魏长庚的事儿,王石磊已经被上面注意到了。
  原本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想到机遇就这样来了。
  其实他並不是一个喜欢当官的人,愿意做指导员,他也只是想,连里有什么事情,他可以有一些权柄。
  连里自从有了滴灌设备,的长势非常喜人,用水量反而比以前少了,这个怎么不让他兴奋?
  忙碌了一天,半夜时候他突然接了个电话,告诉他连里要上一个项目,做玩具,叫什么手工雕塑项目,直接出口欧洲的。
  若不是团长亲自打来的电话,估计他就得骂回去。
  “你见过那玩意儿吗?还就上项目了,啥东西都不知道,就要上项目,你是脑袋被门挤了吧?”
  团长他自然不敢骂,但也不会服气,在华夏有个很正常却又很奇葩的现象,就是拍脑袋决定事情。
  偶尔会有领导一拍脑袋想出一件事儿,不管是不是合理,就这么干了。
  王石磊自然以为这事儿也肯定属於那一类。
  他刚想提出自己的质疑,结果团长后面的话,让他不但闭了嘴,而且一骨碌坐了起来。
  “是叶总联繫来的业务,主要供欧美那边,点名给你们一连足够的份额。”
  “臥槽!”
  王石磊光著脚站在地上踱步,心中的激动无法压抑,任何人的话他都可以不信,但叶雨泽的话他咋可能不信?
  叶总这是又想帮我们了啊!
  自从叶总来了之后,灌溉问题解决了,然后就是郑楠楠和父亲捐助了设备,人家捐助仪式上说了,是受叶总启发。
  如今他们连用大型设备,那租金都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连里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搞副业了,说白了就是搞钱。
  虽然价格不错,足够战士们生活了,但这个毕竟是靠天吃饭,不確定性太大。
  而且,如今种地大部分都是机械化,这就造成年轻人们不喜欢待在连里,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
  这件事儿让王石磊一直不舒服,按照他的认知,你既然是战士,就该待在岗位上,不然一旦有事儿,回不来怎么办?
  当然,这种可能性极小,毕竟如今边境这边非常和平,和邻国关係一直不错。
  但咱们毕竟是军垦战士,你不在岗位上,自然就是擅离职守。
  而叶雨泽这个项目,无疑是让大家回到岗位上,而且还能拿到钱。
  老婆莫名其妙的看著自己男人光著脚丫子在地上走,不由得嗔怪了一句:
  “你不冷啊?”
  王石磊掛了电话,一下子钻进了老婆被窝,抱著就是一顿啃:
  “冷?不存在,老子身上现在全是火!”
  这个年龄的女人,对於男人的抵抗力是最差的,都没能听清老公说的啥?就整个瘫软了下去……
  第二天一早,王石磊顶著两个黑眼圈出现在连部会议室,手里攥著连夜整理的项目计划书。
  二十来个战士围坐成圈,看著指导员布满血丝的眼睛和亢奋的神情,像看个隨时要炸的二踢脚。
  “都知道了吧?咱们要搞手工雕塑!“
  王石磊啪地把一摞列印纸拍在桌上,油墨味混著隔夜茶渍的味道在屋里散开。
  “叶总牵线的大买卖,欧洲人等著拿咱们的玩具当圣诞礼物!“
  前排的小李嗤笑一声:“指导员,咱们连最会绣的是炊事班张婶,您让我们雕?还不如让我开收割机实在。“
  这话引来一阵鬨笑。王石磊不恼,从身后拎出个塑胶袋,掏出个歪歪扭扭的小熊。
  正是他昨晚他和老婆照著网上教程捣鼓的成果。
  战士们盯著这个眼睛不对称、四肢长短不一的傢伙,笑声瞬间憋成了咳嗽。
  “瞧见没?这就是你们未来的作品。“
  王石磊把小熊戳在桌上,“叶总说了,咱们的优势就是纯天然,老外就爱这手工味儿。
  从今天起,全连停掉其他活计,跟著视频教程学塑形!“
  第一周的训练简直是场灾难。战士们握著镊子、针线的手比握枪还僵硬,有人把塞得太满,小熊鼓得像充了气的轮胎。
  有人手抖得厉害,缝出来的线歪歪扭扭,像条喝醉的蜈蚣。
  最绝的是小赵,把塞进模具时用力过猛,“砰“地炸开一团白絮,糊了自己一脸。
  “报告!这比敌人还难对付!“小赵抹著脸上的绒毛哀嚎。
  王石磊拿著剪刀在人群里穿梭,突然瞥见文书小王的作品——一只长著六条腿的兔子。
  “你这是变异物种啊?“
  他哭笑不得,“来,看我怎么处理。“
  说著揪出多余的,三两下调整出正常形態:
  “塑形就像打仗,得先摸清结构,再各个击破。“
  转机出现在第七天。炊事班张婶看不下去这群糙汉子的笨拙模样,主动请缨当技术指导。
  她戴著老镜,捏著的手比拿锅铲还稳,教大家用梳子梳理纤维,用细铁丝做骨架。
  战士们这才发现,原来塑形讲究“虚虚实实“,该蓬鬆的地方要像云朵,该紧实的地方得有筋骨。
  隨著手艺渐长,战士们的创造力也被点燃。有人把染成彩虹色,做成童话里的独角兽。
  有人在小熊身上绣上连队的徽章,说这是“军垦限定款“。
  最让王石磊惊喜的是退伍老兵老周,他用復原了连队第一代拖拉机,连排气管冒出的“黑烟“都是用深灰色精心製作的。
  但问题也接踵而至。一次质检时,王石磊发现好几个玩具的关节处容易脱落。
  全连围坐在一起开“诸葛亮会“,最后还是机械师老吴想出办法——用军用水壶的密封胶圈做关节,既灵活又牢固。
  最热闹的是给玩具取名环节。有人提议叫“垦荒熊“,有人坚持用“丝路云宝“,还有人开玩笑说叫“王指导的歪瓜裂枣“。
  最后投票选出“绒疆卫士“,既体现军垦特色,又带著的柔软质感。
  他们的样品拿到团里,团长看著这些形状各异的东西也是一脸懵逼。
  你让他打仗行,你让他种地行,你让他给这些东西拿出啥意见?还不如让他去拼刺刀。
  不过很快叶雨泽派来的专业人员就到了,他们还带来了一些设备和样品。
  因为准备拿一连当试点,所以直接来了这里。
  他们没想到的是,一连竟然做出来这么多东西,虽然千奇百怪,但不得不承认,好像还不错耶!
  於是,他们带著连里人一起做了起来,因为有了专业的设备,速度也快了很多……
  样品很快寄到了米国,叶雨泽自然也不懂,他让二红她们负责检验,並且把凯丽也喊了过来。
  结果,几个女人看见玩具就疯了,一个个抱著就不撒手。太可爱了……
  结果自然是必须要,越多越好。
  北疆的长绒质量世界闻名,大部分都用来出口了,做成的玩具,质量怎么可能差?
  叶雨泽欣慰的看著这几个激动的女人们,心里也满满的成就感。这事情成了,以后兵团人的生活,肯定就彻底不一样了。
  一个月后的深夜,王石磊站在仓库门口,看著满满的一仓库玩具,心情复杂又激动。
  月光从窗口照进来。那些精心製作的小熊、骏马、朵仿佛都在轻轻晃动。
  手机突然震动,叶总发来消息:“样品完全合格,订单已经发出,但一定要注意质量和卫生要求。”
  王石磊习惯的一个立正:“是,保证完成任务!”
  喊完这句话,他才反应过来这是手机,不由得笑了起来。
  然后摸著口袋里那个被他揉得皱巴巴的小熊——正是训练第一天自己做的“失败品“。
  如今这个歪歪扭扭的小傢伙,已经成了他最珍贵的纪念品。
  远处传来战士们的欢笑声,他们正在为下一批订单做准备,而连部的墙上,新掛上了“雕塑培训基地“的牌子。
  晚风裹著特有的清香拂过脸颊,王石磊突然觉得,这些柔软的纤维里,藏著比枪炮更强大的力量。
  它们能把荒芜变成希望,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就像军垦战士们在这片土地上书写的传奇。
  连里的年轻人都回来了,他们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王石磊让他们背著枪和行李,进行了一次拉练。
  这些娃总算还不错,虽然掉队的不少,但总归都坚持下来了。
  以后一星期拉练一次,成了连里的常態,王石磊掛在嘴边的话就是:
  “你们是军垦子弟,你们也是兵!”
  一连成了整个十六师的培训基地,师里把各种玩具分类,分配到不同的连队。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產品质量有保证,数量也会提高。
  为此,师里还成立了公司,作为出口创匯的基地,王石磊作为第一个发起人,成了公司总经理。
  因为毛绒玩具属於手工活儿,所以並没有盖车间和厂房,都是在自己家里做成之后,再进行后期整理和灭菌。
  晨光刚染亮连部白墙,王石磊的大嗓门就穿透晨雾:
  “全体注意!今天进行出口前最后一次质检,一个线头都不许放过!“
  晾晒场上,二十台紫外线灭菌车正嗡嗡运转,战士们戴著口罩,小心翼翼地將成型的玩具悬掛在网格架上。
  阳光穿过透明防护罩,在毛绒表面镀上一层流动的光晕。
  机械师老吴蹲在设备旁调试温度,额头沁出的汗珠滴在布满油渍的工装裤上:
  “这批玩具要漂洋过海,灭菌必须达到医用级標准!“
  质检室內,张婶带著几个年轻姑娘组成“火眼金睛“小组。
  她们手持放大镜,逐寸检查每针每线。新兵小孙突然举著个歪脖子小熊惊呼:
  “张婶!这耳朵少缝了两针!“
  张婶接过玩具,用银顶针轻轻按压填充:
  “这不是漏缝,是塑形时留的褶皱,得这样处理.“
  说著掏出细针,在褶皱处轻巧挑动,原本呆板的耳朵瞬间灵动起来。
  包装车间更是一片热火朝天。退役的女兵们將玩具裹进可降解的玉米纤维薄膜,再装进印著“绒疆卫士“烫金logo的纸盒。
  角落里,文书小王正用毛笔书写手写贺卡,字跡工整中带著刚劲:
  “愿这份来自中国西北的温暖,陪伴您度过美好时光。“
  “指导员!欧盟那边要求所有玩具都要贴上溯源二维码!“
  技术员抱著笔记本电脑衝进办公室。王石磊盯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认证条款,突然咧嘴笑了:
  “这有啥难的!咱们每个战士负责的玩具,都把工號绣在不显眼的地方,让老外知道,这些玩具是军垦战士一针一线做出来的!“
  深夜的仓库,月光透过气窗洒在码放整齐的纸箱上。
  王石磊打著手电筒,挨个检查防潮乾燥剂的放置情况。
  突然,他的脚步停在角落,那里摆著个玻璃展柜,里面陈列著训练时做的“歪瓜裂枣“小熊、第一代拖拉机模型,还有张婶用边角料拼贴的兵团地图。
  这些曾经的“失败品“,如今成了见证奇蹟的勋章。
  装货那天,全公司人倾巢而出。吊车將货柜缓缓吊起时,战士们自发列队敬礼。
  王石磊看著印有“made in china“的箱体,想起三个月前那个手足无措的夜晚。
  如今,这些承载著汗水与智慧的玩具,即將跨越万里,把华夏军垦人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隨著汽笛声响起,王石磊掏出手机,在师里的玩具出口群里发了条语音:
  “同志们,咱们的绒疆卫士要出征了!记住,每一针都是责任,每一团都是承诺!“
  消息刚发出去,屏幕瞬间被“保证完成任务“的回覆刷满,像极了当年在训练场上,战士们整齐划一的吶喊。
  和王石磊站在一起的新任师长王克明眼睛亮晶晶的,不知道在想什么?
  来了,谢谢大佬们的票票,加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