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被辞退后,我成为医药之光> 169.第167章 突然暴涨的磨玻璃结节!(求订阅)

169.第167章 突然暴涨的磨玻璃结节!(求订阅)

  第167章 突然暴涨的磨玻璃结节!(求订阅)
  什么是磨玻璃结节。
  简单的说,就是在进行ct检查的时候,ct影像上出现了呈云雾状淡薄影。
  正常情况,人的肺部是光滑且质地均匀的,每一个肺泡紧密排列,血管如同细密的网络排列其中。
  而一旦出现了类似磨玻璃结节的影像,也就意味着肺部组织出现了一些病理性的改变。
  甚至,可以直接理解为原本质地均匀的肺部里长出了一些不明的肿瘤。
  当然,
  和人体其他地方的肿瘤一样,肺上的结节也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良性结节一般属于惰性结节,即便许多年也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而恶性结节发展就很快,一般一两年没注意就有可能扩大范围侵占血管,甚至出现癌细胞转移。
  如果到达这一步那就有些麻烦了。
  所以,
  一旦ct检查发现了肺结节,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或者呼吸内科的医生就会通过ct影像判断该结节大概率是良性还是恶性,是继续观察还是直接动手术。
  除此以外,肺上的结节还有一种是“实性结节”。
  实性结节相比于“磨玻璃结节”密度更高,恶性程度也更高,但实性结节有一点好处是,它有可能是诸如“结痂”一样的存在。
  比如肺结核治疗后由于“结核病毒”对肺部造成了影响,最终导致肺部组织形成了实性结节。
  这种结节类似于伤疤,并不会有太大影响。
  再比如吸烟后又戒烟导致的肺部部分组织纤维化,也有可能形成肺结节。
  总之,
  实性结节还有可能是肺上的“伤疤”,但磨玻璃结节几乎可以确定就是是肺组织出现了病理性改变。
  说的再通俗点,发现磨玻璃结节就意味着有肺癌的风险。
  不发展则已,一发展几乎就是必须动手术,就像一个定时炸弹一样。
  不过好在肺结节只要发现的早,及时把结节切掉,那就和正常人一样。
  想到这里,张扬站起身轻轻拍了拍冯刚,安慰道:
  “冯主任,没事的,我也多少了解些肺结节,现在早期切了就没事了,别担心。”
  “嗯,那倒也是。”
  冯刚微微呼出一口气,听到张扬安慰的话语,脸色也放松了一些。
  “不过,要是你们能研发一款吃药就能消掉肺结节的药就好了,这样我就不用挨一刀了。”
  “哈哈!”
  张扬不禁笑了起来,他知道冯刚这算是半句玩笑话。
  当然,他也能理解冯刚此时的心情,毕竟谁遇到这样的事情都希望能有一款药物治疗好。
  又闲聊了几句,半小时后,张扬回到了青山药业办公室。
  他自然不会因为冯刚的一句话就突然计划研发一款治疗肺结节的药物,不过,冯刚这件事情倒也让他有些触动。
  准确的说,是提了个醒。
  冯刚虽然不是临床医生,但也算是医务人员,他是能及时发现肺结节并且重视这件事情,可相关医学知识少的人、或者不重视的人呢?
  会不会拖延了病情?
  他想到了青山药业的员工。
  要知道,公司每年虽然都会给所有员工安排体检,但体检的报告都是单独给员工的,公司并不知情,也就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一些发现了肺结节但并没有重视的员工?
  思忖片刻后,张扬亲自给任小民打了一通电话,内务的事情任小民在负责。
  没一会,任小民出现在办公室里。
  “张扬,怎么了?有什么事情找我?”
  “嗯。”
  张扬从椅子上站起来给任小民倒了一杯茶水,然后将冯刚被查出有肺结节,有可能是早期肺癌的事情讲了出来。
  任小民自然也认识冯刚,关系甚至还算不错,听完不由愣了一下。
  “冯刚冯主任被查出早期肺癌?我的天,现在的癌症也太多了吧?”
  张扬无奈地耸耸肩,开口道:
  “没错,所以我叫你来是想让你去看看,我们公司今年体检时大家的ct报告。”
  “去看看有多少员工检查出有肺结节的,然后把他们的ct影像找出来再找个专业的医生看一看,如果有高危的、需要立刻做手术的要立刻介入。”
  “而那些中风险员工也一定要郑重告知,引起他们的重视,早期做个手术就能解决,要是拖到中期晚期那就麻烦了!”
  “这件事情你可以让工会主席操办,这也算是咱们公司人文关怀的体现。”
  任小民立刻就明白了张扬的想法,不得不说,张扬考虑的确实很周到。
  “哦,对了,统计过后详细的数据也拿一份给我看看。”
  “好!”
  三言两语后,任小民随即行动起来。
  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倒也不难,青山药业每年的体检都安排在蓉城第三人民院,只需要去医院提取ct报告的结果很快就能得到准确的数据。
  两天后,任小民再次出现在张扬办公室,只是这一次他手里多了一份整理好的资料。
  “张扬,这是我这两天去医院统计的数据,结果有些惊人!”
  “今年我们总共有2142名员工参加了体检,其中竟然有340人检查出来有肺结节,占比达到了15.8%!”
  走进办公室,任小民脸色凝重,没有一丁点多余的话,直接将结果放在了张扬办公桌上。
  张扬也惊讶到了,眼神里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15.8%!这比例也太高了吧?”
  “怎么能这么多!”
  任小民摇摇头,接着道:
  “我也很觉得奇怪!”
  “而且我还特意统计了四年前和今年的数据,四年前我们员工虽然只有几百人,但比例仅有7%。”
  “我实在不知道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比例竟然会提高接近10%!”
  “这两天我上网搜了搜,又特意问了几个呼吸内科的专家教授,他们都说有可能是现在的ct机更先进了,所以报告里的结节更多了!”
  “但我觉得应该不是这个原因,几年前我们的体检也使用的同一款ct机,怎么就突然先进了呢?我觉得可能另有原因。”
  说着,任小民快速将四年前的报告统计和今年的报告统计翻开。
  张扬仔细一看,果然和任小民说的一样,比例明显提高了很多很多!
  “真是奇了怪了!”
  张扬惊讶之色更浓,显然也看出了其中的端倪,不过思索许久后他摇摇头:
  “罢了,这种事情我们也不是专业人士,具体原因也轮不到我们去深究。”
  “任哥,检查出来肺结节的340名员工情况怎么样?ct影像都找医生看了吗?有确认肺癌需要做手术的吗?”
  任小民也回到正题,随即将办公桌上的资料翻到了最后一页:
  “所有ct影像我是找的呼吸内科的刘主任和张副主任看的,340名肺结节报告里有286份是小于5mm的微小结节,按照目前国家卫健委肺结节治疗指南的标准,小于5mm都是建议随访,每年检查一次,等长大到5mm以后再说。”
  “而剩下的54份报告有46份属于中等风险,两个教授给的建议都是需要密切注意,半年或一年随访一次,如果有情况立刻进行手术!”“唯独最后的8份报告里两个教授出现了一定的分歧,有的报告刘主任建议立即手术,而张副主任觉得可以再观察再等等!”
  “哦?两个教授出现分歧?”
  张扬神色一怔,见状,任小民接着解释道:
  “那八份报告我也看了,从影像学上确实很难判断究竟是恶性还是良性!”
  “而目前的ct也好,核磁共振也好,又或者其他检查设备都没办法100%确定结节的性质,
  这就只能凭借医生们的经验进行判断,所以难免也会出现一些分歧。”
  “当然,这里面自然也会有一些误诊。”
  “所以……”
  说着,任小民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苦色:
  “这两天我亲自找到了这八名同事,也把两个教授的观点告诉了他们。”
  “现在他们压力也很大,也很纠结到底听谁的,究竟是做手术还是继续观察,甚至有几名同事特意请了假去其他医院看其他医生。”
  张扬听得也感觉到了一阵头大,这种事情如果医生之间都有分歧那患者自然举棋难定。
  毕竟开刀手术切肺,怎么想都不是一个小事情。
  就这时,任小民不由叹了一声:
  “张扬,要是有一款能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结节的药物就好了,这样一来患者也不会纠结,该手术就手术!”
  “而医生做判断时压力也不会这么大,更不会误诊,这也会少了不少医患纠纷!”
  ”你想想要是开个刀最后发现结节是良性的,患者得怎么怨医生。”
  张扬点点头,任小民说的倒也是实在话。
  甚至,这个想法比之前冯刚说的什么治疗肺结节的药物还要靠谱一些。
  毕竟肺癌虽然可怕,但从肺结节真正转变为肺癌的也只有20%左右。
  一旦能在肺结节刚发现的时候就知道是良性还是恶性,不仅可以及时手术处理,那些检查出肺结节的患者心理压力也没这么大。
  不过……
  张扬并没有打算研发这样的药物,青山药业目前也没有相关的,肺部的科研人员。
  想到这里,他思绪忽然想起了周小妹。
  “对了任哥,周小妹的ct结果怎么样?”
  听到张扬提到周小妹,任小民原本紧绷的神色放松下来。
  这大半年张扬和周小妹交流越来越多,两人平时下班还一起约个饭什么的,任小民看在眼里也颇为高兴。
  “小妹的检查报告没有问题,没有发现肺结节。”
  “噢。”
  张扬松了口气:
  “那就好,还有她的血液检查怎么样?”
  “之前她就是‘重型再障’患者,没复发吧?”
  “没有复发,正常着呢!”
  “不过张扬,你关心小妹你直接问她就行了,你问我干嘛?”
  两人的交谈渐渐轻松起来,没一会,这次源于冯刚发现早期肺癌,让张扬心血来潮筛查公司肺结节的事情倒也算讨论结束。
  至于其中八名有些分歧的肺结节员工张扬也让工会主席全程跟进,不管最终选择是做手术还是继续观察,公司都全力支持。
  没过几天,张扬记起了冯刚冯主任即将接受手术的消息,可当电话打过去关心时,才知道冯刚的手术被延迟了。
  张扬也没问具体原因,既然暂缓手术,渐渐地,他的注意力也从磨玻璃结节的事情重新转移到了目前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强精口服液”上。
  不过“强精口服液”是模拟实验室自动筛选的“有效化合物”,经过了“动物实验”和“临床前准备”,现阶段已经没有什么好修改的了。
  接下来顺利完成临床二期、三期试验几乎就能确定上市销售,几乎用不着他再操心。
  张扬随即将目光落在了另一款治疗“精子畸形症”和“无精症”的药物上。
  这款药物自从发现靶点是精子形态调控蛋白,也就是smrp后,张扬便从模拟实验室转移到了现实里。
  一来,发现smrp靶点后寻找“先导化合物”的工作至少有了一个具体的方向,已经可以交给项目团队的科研人员进行一个个的试了。
  二来,张扬发现自己根本支付不起长期进行模拟实验,短短一个多月,原本950点能量值已经仅剩400点。
  最重要的是,目前治疗“弱精子症”的“强精口服液”已经在临床试验,这款同样治疗不孕不育的药物就没有这么着急,慢慢通过科研团队寻找合适的“先导化合物”,慢慢地研发就行!
  不着急。
  ……
  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让张扬享受着难得的轻松时光。
  一晃,大半月过去。
  不仅是他最近轻松不少,参加“强精固本口服液”临床试验的受试者也享受着难得的轻松时光。
  蓉城第三人民医院,临床试验中心。
  今天周一,正是每周一次取药、抽血、验精的时间。
  刘强一大早就准时来到了试验中心,服药大半个月的日子里先不说有没有效果,至少心里面有点念想了。
  没一会,他所在的临床试验二期第一组成员陆陆续续有人到来,大家相识了大半个月,也都混个脸熟,彼此招呼着。
  时间很快来到上午九点,眼看着抽血检查马上要开始,刘强简单看了一眼自己小组的成员,忽然发现有些不对。
  “诶,今天小王怎么还没来?他平时可是很积极的!”
  “对啊!还有小李,小李平时总是第一个,今天怎么也还没来。”
  不仅是刘强发现了小组人员不齐,同组的另一名成员也注意到了异常。
  很快,有人提议道:
  “群里发个消息问问吧!别是忘了。”
  “好。”
  刘强随即拿出手机打开病友群,可刚@小李和小王的时候,忽然一条消息出现在眼前。
  “@刘强,@老王,哈哈,我怀孕了,我就不继续参加临床试验了!”
  怀孕了?!
  刘强顿时一怔,心里忽然涌出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
  羡慕、嫉妒,以及还隐隐带了一丝期待和兴奋。
  消息很快在第一小组传开,在场几名病友都纷纷感慨着小王运气真好!
  “这才临床试验三周吧?这就怀上了?!”
  “哎!羡慕啊!”
  不过,很快就有人反应过来了,这样半路退出临床试验,有没有问题啊?!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