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穿越重生>大明:家父张居正> 第211章 谁还不是个阁老?

第211章 谁还不是个阁老?

  第211章 谁还不是个阁老?
  户部。
  这日刚过辰时,李幼孜挺着个大肚子,一步一摇地迈入户部门槛,沿着小道走向值房。
  小院两边,一名名户部的官员垂手站立,满脸恭敬,直勾勾看着这位即将入阁的堂官。
  今儿个一早,入阁名单传遍各大衙门。
  起初,户部的人还以为是听错了。
  自家堂官的名字不在廷推上,最后竟是弯道超车,一连挤掉王锡爵和魏学曾。
  以东阁大学士入阁。
  真可谓一步登天。
  对于这位堂官,不少人户部官员还是爱戴居多的。
  他在位时,户部官员逢年过节有银钱和小礼物拿不说,就连这衙门内的伙食,那都每日不带重样的。
  一年下来,不少户部官员纷纷抱怨自己胖上一圈。
  今儿个堂官要走,骤然还有几分不舍。
  迎着众人目光走到值房门口,一名户部的司务笑吟吟靠上前,讨好似地喊道:“阁老,东西都收拾好了,您看是不是现在送到内阁去?”
  “嗯。”这一声“阁老”喊得他心怒放,看向这司务的眼神,愈发顺眼。
  推门而入,值房内空荡荡的。
  所有值钱的东西,司务趁李幼孜尚未到来之前,已命人整理完毕,只等他一到,立刻启程。
  当然这不是人走茶凉。
  而是升迁之喜,现在李幼孜是巴不得快些到内阁去,握一握那票拟的笔毫。
  转过身子,李幼孜扫了眼欢送自个儿的官员,抱拳笑道:“多谢诸位百忙之中,还能来此相送李某,李某倍感荣幸。
  今日咱在天仙楼设宴,诸位晚上下了值只管去就是。”
  “多谢阁老。”
  众人齐呼。
  一声声“阁老”喊得李幼孜骨头酥软,红光满脸。
  他打了个哆嗦,命司务跟着,带上自己的办公之物,直奔紫禁城的内阁而去。
  到了内阁,安排好值房,李幼孜一挥手命仆人下去,一屁股坐在值房的黄梨木太师椅上。
  值房很大,足有四十多个平方,一共分成三间小屋。
  最外边是书办办公的耳房,往里是阁老会客的小厅,再往里才是李幼孜的办公地。
  屋内彩栋绕梁,窗几明亮,陈设典雅。
  墨香熏染,淡淡香气顺着祖母绿的宣德炉飘荡而出,在空中浮沉。李幼孜嗅上一口,如同呷上一杯美酒,整个人都陶醉其中。
  原来,在紫禁城中有这么一间值房,是这么个感受。
  只坐在这儿,他便有说不出的欢喜。
  怪不得,所有的读书人,巴心巴肝,一辈子都想在这儿要一间自己的值房。
  只可惜,像这样的值房很有限,一共就六间。
  一想到自己成为六人之一,李幼孜忍不住笑出声来。
  哪怕是现在让他猝死任上,他也值了!
  正陶醉间,值房外传来急促脚步,接着一声恭敬地声音传递进来:“李阁老,元辅邀您去二楼的官厅一聚。”
  “行了,知道了。”
  李幼孜赶到二楼的官厅时。里边只有他和张四维一人,李幼孜心知来者不善,于是简单作上一揖,觅了靠张四维右边的靠椅坐下。
  一坐定,张四维笑呵呵说上一句恭喜,又说了几句要同心协力的话,事情便直接进入正题。
  只见他拿出一封奏疏。
  上边写着《户部增加宫内用银疏》。
  不用想,就知道里边的内容是什么。就这么个东西,若是他票拟通过,那朝廷百官还不得戳断他的脊梁骨。
  若是他不通过,那皇上和宫中妃嫔不得吃了他?
  这是个死局,伸头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做这个局的人现在荣登阁臣,正一脸气定神闲地坐在对面。
  自己急得直跳脚,还拿他没有半分办法,只能耐心压抑着怒气问:“李阁老,这五十万两的用银,你们户部如何定的章程?!”
  李幼孜想着,既已撕破脸那他也不客气,只冷冷回道:“皇子诞生,办宴十万,赏赐郑贵妃及其家人十万,皇上内宫妃嫔许久未曾打造首饰,此次户部拨款二十万两为后妃打造首饰。
  再者郑贵妃都得了十万,两宫太后和王皇后那边岂能不表示?”
  “哼,李阁老可真是阔气啊,这一出手就是五十万。”张四维掸了掸奏疏,讥道。
  “这算什么?张阁老富甲山西,谁人不知道山西土财主多,这点儿钱放别人哪儿叫多。放在你张阁老身上,那能叫一个多字?”李幼孜咧嘴一笑,油腔滑调地回敬道。
  “五十万太多。”
  “既如此,那就请张阁老票拟吧。”
  “你”
  “我今日刚来这内阁,还有些事情,元辅要是没什么事儿,在下就先告辞了。”
  李幼孜说罢,转身就走。
  张四维面颊一黑,布满血丝的双眼忽然涌出杀气。待李幼孜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中,张四维依旧觉得余怒未消。
  他再度拿起奏疏,反复翻看里边的内容。
  翻来覆去,横看竖看,最终也只能长吁一声,丧气似地写下:“卿之言甚合朕心,着礼部与户部、工部共同操办此事。”
  此后一连十来天。
  李幼孜倒还安分老实,张四维见他排在最末,也懒得去寻他麻烦。渐渐的,放松了对李幼孜的警惕,而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到对付潘晟身上。
  这位才是自己最大的敌手。
  这日一早,张四维来到值房上值。
  一入内,值房内的书办就如丧考妣地走上前,手中还拿着一封已写下朱批的奏疏。
  “元辅,出大事儿了。”
  “什么事儿?”
  “您先看看这个吧。”
  书办说着,把奏疏递到跟前。
  张四维接过,一扫名字,顿时心中泛起疑惑:这封奏疏我不是几日前,就已经票拟过一次了么?
  怎么今儿个还要再上一次?
  皱着眉头打开一看内容:“览卿之所奏,卿之言甚是切合时政。特着卿招收学子二百名,待学成之后,由朝廷统一安排学子去处。”
  “谁写的票拟?!”张四维如同被蝎子蛰上一口,打了个哆嗦,偏头问书办。
  书办连连摇头:“不知道,今儿个一早,这圣旨就下了。司礼监的张公公说,是昨儿个酉时,从内阁发往司礼监的。”
  “好个李幼孜!”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