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崑崙

  第669章 崑崙
  “侯先生,我想请问一下,若是不休眠的话,你们能活多长时间?”
  参与了会议的史强在侯明宇回答完黄极的问题后,插嘴问道。
  当前的问题,还是要先確认一下侯明宇的那名同胞是否还活著。
  活著还是死了,寻找的方式可不一样。
  活著得全球进行人口排查,死了那得胡八一他们摸金校尉出场了。
  侯明宇沉吟片刻,说道:
  “一般来说,但凡只要是吃过不死药,都能有五百之寿。
  若是再搭配休眠仓,我的那位族人,理论上是能活到现在的。
  但我估计他是不在了,因为他若是还在,这些年里不可能不和我联繫。
  而且当年那些和我一同休眠的同胞,这些年我也都没找到,结合你们人类神话传说中亚特兰蒂斯的覆灭,估计是当年我们沉睡后发生了什么变故。”
  “那这事估计还要拜託黄博士和胡先生了。”
  史强闻言看向了黄极和胡八一,他们前者精研华夏歷史,说不定能从典籍中发现有关东王公的蛛丝马跡,后者精擅搬山倒斗之术,真要有东王公之幕,说不定还得胡八一出手。
  “要说波塞冬的话,西方神话假的很,怕是无跡可寻了。
  不过东王公在华夏,后期却是有过数种法相外相。
  东汉《吴越春秋》说越人『立东郊以祭阳,名曰东皇公;立西郊以祭阴,名曰西王母。』
  到东晋《枕中书》时给其上尊號为扶桑大帝东王公,號曰元阳父。
  及至南朝《真灵位业图》中將东王公排在上清左位,號为【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
  再到南宋,《三教搜神大全》说东皇公號日元阳父,圣朝至元六年正月日上尊號曰:东华紫府少阳帝君。
  从东王公到东华帝君,这一整条神位演变的脉络,一直持续到南宋。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在南宋时期,这位『东王公』或许还活跃著。”
  黄极这话说完,侯明宇附和著点了点头。
  “和我想的一样,不过在宋元之时,东在歷史中的信息就断代了。
  而且就算知道他一直活跃到了南宋时期,也难以找到和他有关的踪跡。”
  “找东王公肯定是找不到的,我们得把注意力放在东华帝君的转世之身吕祖身上。”黄极微微一笑。
  吕祖,本名吕喦,或作吕嵓、岩,字洞宾,號纯阳子、岩客子,也自称回道人,以字行世,世称吕洞宾。
  这又是一个在华夏歷史和神话中鼎鼎有名的大人物。
  其生於唐贞元十四年,河东蒲州河中府(今sx省yc市芮城县永乐镇)人,是道教丹鼎派祖师爷。
  吕洞宾师事钟离权,后曾传道予刘海蟾及王重阳,被道教全真道尊奉为“北五祖”之一,同时也是民间传说中的“八仙”之一。
  民间称他为“孚佑帝君”、“吕纯阳”、“纯阳夫子”、“恩主公”、“仙公”、“吕祖”等。
  “虽然吕洞宾生於唐贞元十四年,但其活跃的时间段一直持续到了宋朝。
  据北宋时期《郴行录》、《岳阳风土记》等载:
  北宋至道年间,吕洞宾经过岳阳时,曾在城南古松树下休息,有一老僧从树顶下来,向他作揖,哀怜指点,並道出他是吕仙。
  洞宾甚感奇怪,惊此人不凡,便赠此人仙丹一粒,並题诗壁上。
  相比於只存在於神话传说中的东王公,吕洞宾这位神仙中人,反倒是在人间留下了不少足跡,要寻找起来也稍微容易一些。”
  听了黄极的分析,史强和胡八一等人连连点头,確实,以华夏的国力,不怕耗时耗力,就怕找起来毫无头绪。
  就连侯明宇,在听到黄极的话后,也是眼前一亮,虽然他一个人在地球上待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但其內心深处,依旧还是希望能够找到当初的那些同族的,无论他们是死是活,能看上一眼也是好的。
  史强很明显也是察觉到了这一点。
  对於他们来说,不怕侯明宇这个外星人有所求,就怕他无所求。
  在三体危机有可能到来的情况下,能接触到侯明宇这样一个活的,並且对人类还抱有一定好感的外星人,只能说真是个意外之喜,当然也得牢牢將其把握住。
  见侯明宇终於上套后,史强这才问道:
  “对了,候先生,冒昧问一句,您和您的族人当年来到地球,是为了什么呢?”
  “我们吗?只是一个原始文明爱好者罢了。”
  侯明宇语气淡淡的,似乎在陈述一件事实。
  “特別是依託於海洋的原始文明,我们比较欣赏这个,就像你们崑崙人,不是也经常会去加勒比或者东南亚一些环境优美的小岛上度假一样吗。”
  史强沉默了,胡八一、柳芊芊也沉默了,他们有很多话想说,但一时也不知该从何说起。
  好在黄极要比他们更加冷静,笑道:
  “三体文明出现在大眾之前,我们人类实际上也有考虑过外星人的存在,甚至是多次推演该如何与外星人进行交流沟通。
  在我们某些学者看来,人类与外星文明的接触,那是必然要承受惨烈代价的。
  这是力量悬殊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如果外星文明发现了人类,那人类將面临巨大的绝望。
  就好像西班牙人当初发现美洲,就给当地人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战爭、瘟疫、劫掠和饥荒,充斥於那片大陆数百年,直到三大美洲文明就此消亡。
  而且即便外星人不选择灭绝人类,人类也很难继续掌握自己的命运,或许被同化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三体危机的出现,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宇宙中没那么安全,外星人也没那么好接触。
  但我是研究《山海经》和华夏上古文明的嘛,当我们发掘出华夏上古外星文明就存在的真相后,还有侯先生您的出现,却似乎又告诉我们,外星人中也是有友善的。
  这確实是我们没料想到的,原始文明爱好者……说实话,我们还从未想过。”
  侯明宇不置可否道:
  “『友善』二字倒不至於,宇宙很大,智慧文明也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你们人类对於与宇宙中智慧生命接触的判断大方向上是对的,但太激进了。
  另外我也得提醒你们,我仅仅只代表自己。”
  黄极点点头。
  “也是,我们忽略了人类也有可能遇到星际文明的个体,个体的行为是不能以文明集体利益去评价的。
  不过基於文明集体利益的话,还是会像三体文明一样。”
  “也不是。”
  侯明宇这时候反驳道:
  “像你刚刚用欧洲殖民者征服美洲的事情来类比星际文明与地球的关係,这是非常不贴切的。
  这个比喻很有名,但西班牙是为了美洲无比丰富的资源而征服那里,地球可没有这些。
  对於真正的星际文明来说,地球什么都没有,能跨越星际的文明,有的是荒芜星球可以挖掘物资。”
  “但地球上有生命,不是吗?这难道不珍贵吗?不然你们为什么要特意將其称之为崑崙呢?
  地球……还有地球上的人类,这才是最有价值的存在吧,不然三体文明为什么要劳师远征,你们又为什么要来这里呢?”
  “你竟然能知道『崑崙』?!”
  侯明宇这次看向黄极的眼神倒是认真了几分,语气也变得正经了一些。
  “果然人类的潜力確实是大啊,难怪当初龙族和凤族都会爭抢这颗星球。”
  “等等,你这究竟是在说什么?什么崑崙?崑崙山吗?”
  胡八一突然插嘴问道,对於他来说,崑崙神宫可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是崑崙山,是【崑崙】,《山海经》和外星人口里的【崑崙】。”
  黄极不急不慢地说道。
  “现代我们常说的崑崙山脉,是汉武帝钦定的,把西域于闐境內的群山称为崑崙山。
  后来这个名號,成了横跨疆、藏、青海三省境內的山脉名称。
  但那並非是《山海经》里的【崑崙】。”
  “所以那崑崙究竟在哪?”胡八一连忙问道。
  黄极摊手笑道:“【崑崙】就在我们脚下啊,我们就在【崑崙】里。”
  胡八一愕然地看向周围:“你的意思是,【崑崙】是个虚擬梦境空间?”
  黄极连忙摇头:“不是,【崑崙】就是地球的名字。”
  “什么!”
  胡八一大吃一惊,就连史强和其他人也很惊讶,除了侯明宇。
  他见黄极望过来,於是微微頜首示意,表示赞同。
  “地……地球?
  【崑崙】是地球的名字?
  这怎么可能?
  古人还给地球取了个名字叫【崑崙】?”
  “不一定是古人取的,应该是外星人取的这个名字,当然,更有可能是龙族给地球取了【崑崙】这么一个名字,古人知道后,於是记载在了《山海经》里。”
  胡八一还有史强几人面面相覷,黄极想了想,解释道:
  “事实上你们若是研究过华夏的上古神话史和古文字,应该就能知晓,一般一个种族或者文明的文字,最初始时,肯定是象形会意字。
  埃及文字是这样,汉字是这样,龙族或者鸟族的文字,应该也是这样。
  所以我们看【崑崙】的甲骨文。”
  黄极一边说一边调出投影。
  “昆字演变程度不大,甲骨文也是上日下比,象形为太阳下面小人排队站立,会意就是『日下眾生』,即共同信仰太阳的人们。
  所以『昆』字又有族群之意,昆者,同类也。
  当然,严格的意义来说,应该是『一个生活在太阳之下的智慧族群』。
  至於『仑』字,象形会意是摆放在屋中的结绳,一方面代表信息、知识,另一方面也是伦次、条理、次序之意。”
  这么一解释,傻子都明白【崑崙】二字代表的是什么了。
  “所以【昆】、【仑】合起来,就是指日下眾生的秩序之地?”
  柳芊芊眨巴眼,看向身旁的侯明宇求证道。
  胡八一也一拍巴掌。
  “对啊,崑崙山乃帝之下都,可不就是代表眾生秩序的地方吗?”
  黄极微笑道:
  “【崑崙】合起来是『日下眾生秩序井然』的意思,而不是『什么什么之地』,它可不是一个地名。
  事实上光是看『崑崙』二字,就具备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再加上我们也知道上古时期存在外星人,这【崑崙】的名字是他们喊的,就更不可能单纯的为了取地名而隨意称呼。
  凡物之圆浑者曰崑崙,圆而未剖散者曰浑沦。
  【崑崙】在上古语境,亦或者龙族的文字中,应该还具备朗朗乾坤、清浊分明的意思。
  所以如果它要作为地名,那么【崑崙】二字確切的,没有疑义的意思,应该是『在一个太阳的照耀下,智慧生命可以秩序生活的浑圆之地』。”
  “在一个太阳的照耀下,智慧生命可以秩序生活的浑圆之地?
  这不就是地球嘛!”
  胡八一哑然失笑道:“外星人也是,整得这么麻烦。”
  黄极摇摇头。
  “这你就不懂了,象形会意文字博大精深,无论是龙族文字还是一脉相承的汉字,每个字都有著无比浩瀚的妙意。
  如果说西方的英文是二维文字,通过靠26个字母的排列顺序来表达意思的话,那么我们的汉字就是三维文字,通过一个固定区域的图案来记录更复杂的信息。
  並且这类象形会意的文字,是可以隨著文化、歷史底蕴的叠加,而不断进化成长的,传承之有序,即便中间因为战乱、天灾导致某些文字的含义失传,后人看字索驥,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所以你说说,光是这【地球】二字,解释起来真能明確指向我们脚底下的这颗星球吗?
  地球地球,一颗巨大的固態星球,那月球呢?火星呢?木星呢?它们是不是也能以『地球』称之。
  要是文明断代了,后人从废墟中挖出了我们的典籍,他们能知道这『地球』指的究竟是太阳系中的哪颗星球吗?
  不能吧,但【崑崙】可以,因为我刚刚为了解释清楚,说得比较麻烦。
  实际上用我们现在的语言体系简单点说,『宜居星』这三个字就可以概括了。
  而古人或者龙族更精简,两个字就概括了:【崑崙】。”
  胡八一和史强几人都怔住了,宜居星?!
  在一个太阳的照耀下,智慧生命可以有秩序地生活的浑圆之地,这可不就是天文学里的宜居星球吗?
  中华文化果然博大精深,我们的老祖宗在上古之时,竟然就总结出了宜居星的概念,並精简成了【崑崙】这样一个美好的名字。
  嗯,这名字是龙族起的,不过龙族也是华夏文明的老祖宗嘛。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