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红海行动》之胜利与新危机
第665章 《红海行动》之胜利与新危机
当当当当当!
急促的bgm声响中,大型机甲【龙伯】胸口的微型核反应炉亮起,巨大的引擎运转声震耳欲聋。
还有机械结构运转的咔哒声,牵引平台的轮轴转动声,地面上拿着灯光棒指挥的呼喊声。
【龙伯】机甲就这样站在运转平台上,仿佛一个真正的巨人一般,等待着登上舞台。
机甲仓库巨大的钢铁门户向两边打开,此时外面阴云密布的天空,终于是在一声雷鸣后下起了瓢泼大雨。
说起来天气的变化就是渲染气氛,实际上还是项目的特效投入确实有些吃不消了,只能用阴天和降雨来降低这大型机甲登场的特效难度和制作成本。
不过电影院里此刻观看这一幕的观众们却是并不知晓这一点。
他们只是感觉到了一种风雨俱来的气氛,然后是阴暗的天空下,狂风暴雨中,一道闪电划破黑暗,照亮那台出现在风雨中的【龙伯】机甲。
“【龙伯】机甲已就位,驾驶员准备完毕。”
褚岩与李红旗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看向前方。
此时这里的动静早已惊动了基地高层,指挥官直接接入到相关通讯频道,全神关注着这里。
“准备神经交互,十五秒后开始。”
“十五、十四、十三……”
“你体验过和人神经交互过吗?”
“没有,你有过那种体验,队长?”
“九、八、七……”
“我和我媳妇体验过,放心,没什么,我会带着你的,小伙子,准备好进入我的脑子。”
“准备什么?”
“四、三、二、一!”
“神经交互技术,源于由马兆博士所研发的潜意识治疗仪,两名驾驶员通过互相入梦了解彼此,精神融合,从而与更加巨大的机甲躯体相连,分担驾驶压力。
精神融合得越紧密,运动同频率越高,机甲战斗力越强。”
随着这番介绍,两名成功完成了神经交互技术的驾驶员回过神来。
“神经交互感应效果……一般。
好吧,第一次是会有这种问题,多体验一会应该就能适应了。
好,现在校准左半球,褚队长动动左手。
校准右半球,李红旗动动右手。”
两个人根据教授的指示活动了一下左右手,那【龙伯】机甲也配合着他们进行了同样的动作。
而当两人动作同步时,驾驶员和巨大的机甲,几乎都同时完成了双手抱拳的动作。
“好了,褚岩同志,上吧,看你们的了!”
伴随着指挥官的一声令下,那【龙伯】机甲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就是一个踉跄,竟似有些立足不稳,晃动着差点跌倒。
这可把现场的教授和后勤人员都吓了一跳。
“先迈右腿!”
褚岩在驾驶舱里大喊了一声,同时摆动手臂,好让机甲保持平衡。
“跟着我的节奏来!”
李红旗连忙应了一声。
两人相互配合着,一开始那【龙伯】机甲走起路来还有些踉跄,摇摇晃晃仿佛随时都要摔倒一样。
但走着走着,特别是当褚岩喊起“一、二、一、二”的口号后,两名军人就开始同频起来,那【龙伯】机甲迈步越来越流畅。
不过片刻的功夫,原本踉跄前行的【龙伯】机甲,已经摆动手臂,迈开了大步,向着交战最激烈也最焦灼的地方冲去。
砰!
砰!
砰!
十多米高的钢铁巨人,每一次迈步,对于脚下的大地都是一种极大的压力和冲击。
而当它前进的速度加快后,那种声势更是骇人到了极点。
特别是奔跑到一定距离后,那【龙伯】机甲竟然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动作,直接就一跃而起,从背后抽出一柄链锯剑,对着那正在和几台【蛟龙】机甲纠缠的剑鱼形海怪来了招从天而降的跳劈。
嗡嗡嗡~
吱吱吱~
高速旋转的链锯剑迭加上从天而降的重力势能,直接一剑斩开了那头海怪的大半个身子,腥臭且带着毒性的血液立刻流了一地。
而斩出这一剑并且顺利落地的【龙伯】机甲,半蹲身子摆出一个亮眼的姿势后,又腾身而起,拔出链锯剑,将半死的海怪交给几台【蛟龙】机甲,自己则是又瞄上了那头有着四只巨爪的海怪。
得益于自身的四只巨大利爪,这头海怪战绩斐然,已经凭实力淘汰了好几架不同型号的机甲。
当【龙伯】机甲冲过来的时候,它也发现了这个巨大的威胁,当即就调转身子,挥动两只前爪以做威胁。
不过褚岩和李红旗可不会被吓住。
“牵制住它!”
褚岩的声音在几台【蛟龙】机甲的通讯频道中响起,那些围住海怪的【蛟龙】机甲立刻行动起来,配合着他发动攻击。
其中一台【蛟龙】机甲还将手里的大盾抛起,【龙伯】机甲随手接过,原本需要【蛟龙】机甲两手举起的特种钢铁大盾,【龙伯】机甲一只手就用得稳稳当当的。
就这样褚岩和李红旗驾驶着【龙伯】机甲,一手持盾,一手持剑,在其他几架机甲的配合下,与那头海怪斗得个有来有往。
而在这样战斗了不到二十分钟后,成功掌握海怪战斗模式的褚岩和李红旗二人,趁着海怪挥爪攻击的瞬间,以盾招架,挥剑横扫,成功给那海怪的胸口撕开一道伤口。
有了第一道伤势,就如同打游戏时boss亮了血条,自然就会有第二道、第三道伤口。
到了最后,因受伤而陷入狂怒状态的海怪,在被斩去一只巨爪后,又因为一根钢铁长枪直接刺进它的咽喉,插入它的大脑而彻底死亡。
此时对基地发动袭击的几只4级海怪,已是尽皆丧命,除了【龙伯】机甲解决掉两头4级海怪以外,一头是被【蛟龙】等机甲发挥人海战术而围杀,另一头喷吐毒液的4级海怪,则是被一架战机的自杀式攻击给炸断了脖颈。
当几头4级海怪都被消灭以后,整个战局算是彻底稳定了下来,仅剩的那些3级和2级海怪,已经难以对中沙基地造成太大的威胁。
但还有个问题,就是那正在顺着海潮向这边靠近的大面积赤藻。
当最后几只海怪哀鸣着绕过中沙基地,逃亡其他海域时,打赢了这一场战争的基地高层们,脸上并无多少喜色。
他们一脸担忧地看向那正在逼近的大面积赤藻,与此同时,电影里还插入了同样面临这一困境的其他地区。
“近日,在我市沿岸海域出现大面积赤藻增殖……
市海洋生态监测中心提醒,一定要远离相关海域!”
“国家海洋局已成立数个专家小组,即将赶赴本市……”
“本省沿海各市已建立赤潮信息受理平台,群众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反映相关情况……”
而且不仅仅是华夏,海外也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威胁,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提前遭了灾。
“一场史无前例的变异赤藻灾难,正在席卷多个国家,给大量沿海城市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在印尼海岸,当地因为赤藻泛滥而缺氧死去的海洋动物已超过了1500吨,数量创新纪录。”
“在北美的菲佛海滩,上百条鲨鱼为了躲避泛滥的变异赤藻而不断冲击防护带。
当地的动保人士对此正举行游行活动,抗议政府的封锁策略,呼吁开放闸门,让鲨鱼进入港口。
毕竟鲨鱼的命也是命,眼睁睁看着它们被变异赤藻吞噬、侵害、毒杀,是一种极不人道的行为!”
“各国的研究机构皆在这次的赤藻泛滥事件中,检测到了新型变异种。
这些变异种具备强大的攻击性和捕食性,不仅会释放出更强烈的神经性毒素和麻痹性毒素,污染海水,并散发到空气中,同时还能释放分解酶消化有机物。
它们已经不是藻类,而是一种新的物种!”
新闻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频繁切换。
有沿海被紧急撤离,只剩下一片狼藉,被赤藻占据的码头港口。
有巨量的死鱼已经被腐蚀成了森森白骨,有受毒素影响而中枢神经系统混乱不停转圈的海怪,有误食毒鱼而眼睛翻白的人类……
当然,也少不了那些颜色鲜艳,面积广阔的恐怖幽灵!
“目前全世界都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来应对这赤藻危机。”
中沙群岛指挥室里,看着大屏幕上那些恐怖的景象,参会的众人全都面色凝重到了极点。
而在另一块大屏幕上,赵海伦博士正做着科普,介绍相关情况。
“这次的赤潮灾害,根据我们的研究,其中光是变异微生物和浮游生物以及藻类还有细菌就多达几百种。
即便是我们有某个方法对其中的某些生物或者细菌有效,对别的细菌或者藻类可能就无效了。”
“火焰或者炸弹也没用吗?”
指挥官提出了一种方案,作为军人出身的基地负责人,他的思维当中还存在有火力解决一切问题的固有惯性。
“不行,高温和爆炸或许会对赤藻造成伤害,但同时也会加快毒素的传播速度。
而且那些赤藻本体是在海里,除非动用核弹……”
“它们离基地太近了,核打击的风险很大。”
一名长官直接点明了顾虑。
“球状闪电武器呢?那玩意也不行吗?”
另一名军官提出一个建议。
赵海伦摇摇头。
“这点我也已经咨询过丁仪博士了,他的意思是,这些赤潮生物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甚至具备一定的智慧。
虽然体积的膨胀导致这种智慧和生物本能被稀释,使其主动攻击性大减,但若是用球状闪电进行攻击,以赤潮生物的集体意识,说不定还是能自我观测。
到时候赤藻变成介乎于虚实之间的量子生物,只怕将会是更加恐怖的存在。”
“那就这样看着它肆虐,然后放弃这座基地?
海那边就是‘天梯’项目,我们没有退路可言!”
“事实上也不是没有办法,赤藻的增殖对于温度有着一定的要求,这也是它们为什么常常顺着温暖的洋流进行扩张的原因。
所以若是能掀起一场风暴,让海水降温,说不定就能抑制赤潮的扩张和繁殖。”
一名同样参加了远程会议的海洋生物学家,给出了另一个方案,让参会众人眼前一亮。
情况紧急,基地指挥官立刻拍板做出决定。
“既然如此,就用这个方法。
我记得基地仓库里还有供球状闪电武器使用的宏电子,那东西也能用来激发风暴,当初美方就这样干过(见《球状闪电》)。
还有立刻联系国内,紧急调一批人工降雨用的低温导弹过来。
要快!”
随着一声令下,刚刚打赢了海怪的基地并未停下来,其内部的士兵和后勤人员,反倒是更忙碌了。
那些逐渐逼近的变异赤藻,可并不比海怪更好对付。
仓库里储存的宏电子都被搬了出来,从美方那边要的气象武器激发参数,也都远程传输了过来。
几艘安装有球闪武器的军舰被聚到一起,后勤处的工程师们根据美方传输过来的数据加紧调试设备。
当一切准备就绪以后,曾经《球状闪电》当中陈昂博士激发超大型飓风的那一套操作,在这里被复刻了出来。
接连天地的青黑色飓风,开始向着那一大片赤潮移动,基地里的众人也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那飓风是朝着远离基地的方向在移动,无论如何都能将赤藻吹向远离基地的方向。
“那边是nsqd,就这样把赤潮吹过去,真的没问题吗?”
基地长官看着远去的飓风,脸上依旧带着几分忧色。
负责验算数据的专家倒是表现得很是乐观。
“影响多少是会有一些的,但这一场风暴过后,气温的降低肯定能让那些赤藻的消失。”
事实证明,这些专家学者的想法有些过于乐观了。
那些赤潮可不是普通的变异生物,而是由陈昂陈博士所调制出来的。
所以一场风暴过后,那些赤藻不仅没消失,反而因为暴风的撕扯散落开来,拥有了更大的覆盖面积。
基地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放眼一片血红。
那些赤藻和浮游生物以及细菌不仅没消失,反而被风暴卷上了不远处的nsqd岛链。
无数或大或小的岛屿,已经被密集的红色生物所覆盖。
它们仿佛一群无声无息,只知繁殖和毁灭的魔鬼,依旧不愿意停下扩张的脚步。
还好,至少它们离中沙基地更远了一点,但离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更近了。
所以现在怎么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