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国资入场
第655章 国资入场
《釜山行2》的剧情,最终以韩方军队开始向著城市推进,逐步收復城市,赵海伦等人带著一部分倖存者获得军队接应而告终。
同时这种大圆满的结局,也算是为整个《釜山行》系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號。
是的,星河集团这边对於《釜山行》的安排就是只拍两部。
毕竟是丧尸电影,类似题材早就被拍烂了,而且这种病毒,对於【星河电影宇宙】来说,属於是鸡肋,病毒太强不好控制,会冲淡三体危机,削弱主线。
病毒太弱,又没有意义,隨隨便便就能解决。
所以拍个两部,算是丰富一下【星河电影宇宙】的故事类型就差不多了。
而在《釜山行2》的结尾处,依旧是有两个彩蛋。
其中第一个彩蛋是回到军营的赵海伦还没歇口气,一转头,去找妹妹赵秀美的时候,发现她已经不见了踪影。
而在不远处的城市里,两个纤细的身影一前一后,在楼宇间奔跑、跳跃、追逐,逐渐远去。
很显然,这个彩蛋应该是关联到了【星河电影宇宙】后续將会上映的新电影《魔女2》,赵秀美这一去,不知又会闹出什么事情。
至於第二个彩蛋,却是在一个夜晚,某个韩国军队的士兵悄悄將某个试管带出了军营,然后交给了某人。
接著某个人又將这奇怪的试管藏在了船上,悄悄出海离开了韩国。
然后镜头一转,某处码头上,深色皮肤的外国黑帮老大来到了码头边,看著那艘藏有试管的船只。
船老大將手中的箱子打开,脸上的笑容一滯,而那个外国黑帮老大看了一眼,拔出腰间手枪,抬手就给船老大爆了头。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至於箱子落地之后,一张画著“j”的扑克牌从中飘出,分外显眼。
而这张扑克牌也唤起了【星河电影宇宙】的影迷们关於电影《惊天魔盗团》的记忆。
很显然,《惊天魔盗团2》应该也在计划当中了。
《釜山行2》的上映,在亚太地区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和成绩,上映第一天,该片的全球票房就超过了1.4亿美元。
当然,说是全球,但实际上《釜山行2》也就只是选择了在中、日、韩以及东南亚等地上映。
至於其他地区,交给星河集团走线上流媒体渠道就行了。
这,也算是星河集团在电影放映发行上的一种新模式,那就是逐步调整流媒体平台在海外发行中的占比。
都说国內的影视寒冬来临了,难道海外电影市场就没有影视寒冬?
事实上不仅仅是华夏,自2018年往后,全球的电影市场,都在逐渐走下坡路。
对於这一点,星河集团上上下下其实都看得很清楚。
一方面,是全球都和华夏一样,正在走入经济下行周期,各国之间的衝突加剧。
如此就导致影视作品的全球发行难度进一步提升。
別说是中国电影发行到美国了,美国电影发行到中国,实际上也会越来越难。
至於另一个方面嘛,当然是科技的进步,倒闭影视文化行业进行改革了。
虽然在这个行业,很多人都將电影称之为第四艺术。
但既然是第四艺术,那必然就会面临之前三大艺术逐渐被边缘化的窘境。
这一情况,是隨著科技的发展而出现的,並不会因为你是艺术而例外。
摄影机、放映机以及电视机的出现,自然就会淘汰不怎么方便的歌剧、戏剧。
网际网路甚至是移动网际网路的出现,还有游戏等更方便的娱乐手段,自然也就会对电影这一文化题材造成衝击,这也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就比如说在华夏,电视机就已经开始沦为客厅里的摆设,越来越不受人待见了。
而移动网际网路的出现,同样也就对传统网际网路造成了衝击。
同理,流媒体平台对於电影的衝击,无疑也是巨大的。
说个激进的观点,除了特效大片那种需要在电影院里享受高档放映系统和音响系统的作品,其他的电影,在电影院里观看的体验,就是不如流媒体。
在流媒体上观看电影,它便宜、方便,可以隨时暂停、快进、倒退,可以调节音量,可以开启弹幕和网友实时交流对电影的看法。
而这些,都是在电影院里傻傻地坐上一个半小时所无法体验的。
更何况这还只是观眾们的体验问题,没算是影视製作方的发行和宣传问题。
传统电影要想全球发行上映,全球宣传,那开支可就贵了,基本上发行宣传的费用,约等於电影的製作成本,甚至有的宣传成本还要超过製片成本。
除此之外,和各个地方的电影院线沟通,协调电影的全球上映时间,同样是件极为麻烦的问题。
那些传统的院线以及发行公司,大多都是各个国家的地头蛇势力,像是好莱坞的六大电影公司,为了维持自家的全球发行体系,每年都不知道要投入多少人力和资金。
可依託於网际网路的流媒体平台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
网络发行在绕开了院线等传统势力的同时,也不需要养那么多的全球发行人员,对整个公司体系都进行了精简。
或许在过去,拥有全球发行能力是好莱坞六大那种级別的电影公司牌面,但隨著经济下行,转向流媒体无疑才是顺风而行的最佳选择。
这一点上,无论是奈飞还是抖音,实际上就是最好的例子。
甚至於就连好莱坞六大,也都在將资源和业务重心向著流媒体倾斜,这才是全球影视文化的的新方向。
至於去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未来或许会和歌剧、演唱会、戏剧一样,成为某些上流人士展现自身格调的新选择。
且不说星河集团在全球发行业务上的方向正偷偷调整,《釜山行2》在亚太地区的电影院里,依旧是每天热映著,赚取了不少票房。
与此同时,单部电影,甚至是某些电影的火热,依旧是抵挡不了影视寒冬的悄然扩散。
行业內的从业者们,只是感觉工作机会越来越少了,戏越来越难接了。
一些演员甚至还以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在某些颁奖典礼等公眾场合,大声喊话导演,表示自己便宜又好用,希望能多给他们些机会。
可这种行为究竟又能解决多少问题呢?
答案是根本就没有什么作用,资本是该用便宜的新人就用便宜的新人,可以用流量明星就用流量明星。
至於那些便宜又好用的演技派,还是继续当个配角来给他们的人抬咖,而这都已经算是很好的待遇了。
唯一好一点的是,现如今华夏还有星河集团这样的全球顶尖的文化企业存在。
无论怎么说,这些年星河集团都给整个行业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也为行业的工业化发展出了大力,让影视文化行业大量的台前幕后不仅能生存下来,並且还活得很好。
所以现如今,还有很多演员幕后也想著进入星河集团。
这就好像经济下行周期,大家都想著考公一样,加入星河集团,也就成了这行台前幕后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只不过像是星河集团这样能在寒冬中依旧稳住的企业,终究只是少数。
按照今年五月底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9年中国电影上市公司利润规模排行榜(一季度)》显示。
2019年第一季度,17家上市电影公司中,仅有包括星河影业在內的7家公司正向盈利。
而包括唐德影视、上海电影、横店影视、华谊兄弟、金逸影视、中国电影、万达电影等在內的10家公司皆为亏损状態,亏损金额分別高达0.28亿、0.93亿、1.37亿、1.42亿、1.53亿、2.87亿、6.09亿元。
其中有些公司,甚至已经是从2017年就开始亏损了,可以说是连著亏损了三年,这对於任何公司的发展都意味著近乎致命的危机。
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对於影视文化行业的扶持,自然也就进入了下一阶段——国资入场。
从华谊到唐德,再到早先的慈文传媒、华策影视,多家老牌知名影视公司於2019年普遍陷入危机泥潭,均纷纷选择拥抱国资。
其中唐德的《巴清传》因演员问题的影响未能如期上映,整体经营岌岌可危,於是引入东阳金控、东阳聚文两家作为新的控股股东。
而这两家同为东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產监督管理办公室所属,东阳市又是著名的“文化和影视名城”,坐落於东阳市的横店影视城是全球规模最大影视拍摄基地。
所以说唐德牵手东阳市,就是选择了横店影视基地为代表的地方国资。
而和唐德牵手东阳市类似的是,华策影视选择了牵手上海。
同样是在今年,华策影视就与上海双创投资中心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的意向书。
其中上海双创投资作为上海多家政府母基金的重要出资人,背后有sh市政府及sh市委宣传部等相关资源的支持,承担著扶持上海文化產业发展的使命。
除此以外,华谊兄弟也牵手济寧,选择山东经达(国有独资),表示双方將共同打造“一个以展示儒家文化、影视拍摄及製作、文化艺术展览、旅游、网红经济、衍生品开发营销於一体的文化创意產业园区,擬携手共同投资济寧文化產业项目,完善济寧文化產业链,做大做强济寧文化產业。
还有jx省出版集团以9.29亿元收购慈文传媒15.05%的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甚至於就连星河集团旗下的星河影业和【星河乐园】,背后也有北京城投的身影。
国资入场与產业链整合,这是上面为化解影视文化產业的流动性危机而给出的方案。
在影视寒冬的大背景下,这种“国有化”趋势在2019年正逐渐加速,
各地方政府通过產业基金注资影视企业已超200亿元,重点扶持的是主旋律项目与影视基地建设。
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有星河集团的【星河乐园】珠玉在前,成绩亮眼。
另一方面嘛,当房地產经济不景气之后,地方政府就將目光盯上了文旅项目。
所以各种古城、影视基地、文化乐园就成了地方政府发展地產新经济的心头好。
不过无论是抱著何种目的,国资的入场,多少还是帮那些连年亏损的影视公司缓了一口气。
至於说国资会不会亏?
亏肯定是有的,但这种经济背景下是这样。
之前国家针对钢铁、煤炭等落后產能时,还不是一套“政策限制+国资收购”的组合拳,將那些大大小小的私人煤矿收归国有。
如今这影视娱乐行业也一样,全国成千上万家影视公司,淘汰掉一部分,再国庆入股掌控一部分,留一些拔尖的民营影视公司,未来由国家主导影视文化產业,差不多也就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產业体系。
这属於是歷史大势,好在星河集团目前是业內第一,王皓还是全球知名的大导演,再加上他自己和媳妇的背景人脉,只要自己不头脑发昏,问题就不大。
所以相比於那些圈內的资本,星河集团在这种影视寒冬区,反倒是並未在资本运营上投入太多的精力,主要还是以“做好內容”和“做优质內容”为集团业务核心,以“提供优质服务”,满足人民群眾“精神需求”为理念。
6月2日,《面壁者2》剧组在【星河影都】开机,导演张毅谋,主演陈坤,製片王皓悉数到场。
6月6日,《x战警:黑凤凰》、《追龙2》、《最好的我们》等多部电影上映,拉开了2019年暑期档大战的序幕。
6月11日,星河集团主导,中日合拍的【星河电影宇宙】衍生剧《太空清理者》上线亚太地区各大平台。
该剧集一经播放,就凭藉著精良的製作水平空降各大平台热搜,点击、订阅、观看数量均呈现飞速上涨。
同时剧集里有关於太空垃圾的话题,以及人类太空探索的权益,也在媒体上引起热烈的反响和討论。
该电视剧集的热播,甚至还使得同期上映的电影《黑衣人:全球追缉》票房远不及预期。
之后的数部好莱坞电影也是因此而折戟沉沙,充分验证了什么是“影视寒冬”,直到2019年7月5日,星河集团的电影上映,这才算是真正掀起了此次暑期档的观影热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