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从83年开始的娱乐大亨> 第80章 新作品的谋划

第80章 新作品的谋划

  第80章 新作品的谋划
  黄泽回来的实在是太迟了,一眨眼,就到了除夕夜。
  因为今晚不像去年一样是第一个上场,而是被排到了十一点多,黄泽倒也可以安安心心地坐在下面,暂时先当一回观众。
  就当是看电视了。
  率先出场的是主持人。
  看了一眼,配置的那叫一个均匀,一个央视专职主持人赵中翔,一个广播说唱团的相声演员姜昆,一个比较火的明星,在现在算超巨的刘晓磬。
  一个语言类节目出声的王钢,就是那个和珅,他是靠着评书《夜幕下的哈尔滨》火的,现在在人民广播电台。
  另外方淑和刘小磬一样是北影厂的,胡永妃是沪影厂的。
  一堆人说了一番祝福的话,立马开始第一个节目,很合适的一个节目《拜新年》。
  可能是自己从后世回来,阈值被拉高了吧,感兴趣的节目就那么几个。
  一个是穿越前电视剧《大江大河》里雷东宝妈妈扮演者苏晓明演唱的《军港之夜》,就那个“海风你轻轻的吹,海浪你轻轻的摇……”
  还有个小品,几千年才出一个的陈佩思和浓眉大眼的朱时髦再一次的出现在了春晚上。
  黄泽是眼睁睁的看着陈佩思由还留着头发的样子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光头。
  不过《羊肉串》这个小品是真的挺有意思的。
  “执照。”
  “知道?”
  “营业执照。”
  “应该知道的?”
  “营业执照!”
  “你应该知道什么嘛!”
  一个小品,先是普通摊贩卖羊肉串,接着又假扮西域大叔,后面又假装卖药的,可谓是一波三折,十五分钟的小品,看的大家时不时地就是一阵大笑。
  饶是黄泽前世看过不知道多少次了,且下一个节目就该自己上场了,黄泽依然是忍不住地连连笑出了声。
  待到这个今年最经典的小品结束,主持人再次出现在了台上,“下面我们请听歌曲《大中国》,由我们著名青年歌手黄泽表演,有请黄泽。”
  在一片鼓掌声之中,黄泽走了上去。
  电视机前,看到这张熟悉的脸,不知道多少人皆是眼睛一亮。
  “这个小年轻一上,我就知道今晚的好歌来了,从前年开始,每年唱的歌都相当不错。”
  “阿拉尚海银。”
  电视机里,黄泽站定。
  伴奏起。
  开始是编钟声,旋律更是几乎所有的国人都听过的,敲的就是“东方红,太阳升,东方出了个……”
  然后黄泽接上。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
  “可以!”黄泽爷爷满意地点了点头,“我不太喜欢这个旋律,太闹了,但这首歌整体来说还是可以的。”
  “是啊!可以,还不错。”
  周围的黄泽亲戚们心里想的这哪是可以,分明就是太优秀了,但谁让老爷子发话了呢,纷纷附和。
  同在沪海,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过春节的龚樰则是再一次地受到了父母的催婚。
  “哎呀,伱和这小伙子谈的怎么样了?我看啊差不多该结婚就结婚吧,到时候也就省事了,你真的老大不小了,要是早结婚……”说到这里,龚母说不下去了,“人家现在还不离不弃,一看就是个靠的住的。”
  “怎么了,是他不愿意?”
  “也不是。”
  “那是什么?”
  “哎呀,你们不用问了,我有我的计划。”把脸偏过去,看向了电视。
  此时,黄泽的歌已经到了尾声。
  “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心里。”“中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
  唱完最后一句,黄泽走回自己座位,听着台上的主持人在倒计时,心里有些恍惚。
  过的真快啊!
  不知不觉中,已经是自己经历过的第三个春节联欢晚会了。
  想想这年,音乐事业弄了个很不错的根基,导演事业也起步了。
  今年,努力成为国际大导演!
  ……
  大年初一。
  未来的国际大导演,回到了他忠诚的沪海。
  这次,是坐着飞机回来的。
  如今的飞机票还是需要一定职级的,但万事万物总有例外,找了下黄一贺导演,也就办妥了,再说了,身后这两个还是同胞呢,更是畅通无阻。
  回到家里之后,黄泽和家人们待了一天,然后就开始去各处串亲戚了,借着说米国那边的小礼品,把爸妈两边的亲戚都走了一遭,尤其是爷爷那边,足足待了半天。
  等到这么一圈走下来,已经是初六了。
  “嗨,人老了,光顾着过年高兴了,差点忘了告诉你了。”
  这天,正吃着饭呢,老爸黄石突然拍了一下额头。
  “过年前徐厂长那边和中影谈好了,可以和你在港岛的公司合作一把,成本对半开,内地版权和收入归这边,港岛版权归你,其他版权收入就按照你说的六四,你六。”
  “你要是有想法了就去找徐厂长聊聊。”
  “行啊!那我弄好剧本了就去一趟徐厂长家里。”黄泽可不想放弃在内地影坛的影响力,既然能搞成合作,那就再好不过了。
  吃完饭,黄泽就回到自己屋里,从抽屉里翻出了一张纸。
  那是一个故事梗概,主要讲的是一个想让别人帮自己自杀的人,最后在一个老人的帮助下,大彻大悟,放弃自杀的故事。
  当初在两个故事里选一个,最后因为《心灵捕手》能在沪海拍,而另一个还得去外地,所以写了个故事梗概就搁置了。
  如今不用太担心成本的问题,也是时候把它拍出来了。
  黄泽重新拿了一沓纸,在上面写下了这部片的名字,《樱桃的滋味》。
  波斯电影大师阿巴斯在97年上映,成功斩获戛纳金棕榈的作品。
  因为人家波斯自有国情在,里面的各个配角肯定不可以原搬照抄的。
  但核心却是完全可以直接挪过来。
  觉得生活失去滋味,想自杀的中老年人,这全世界都有。
  里面整个世界好似都是黄土的镜头,也可以直接黄土高坡走一趟,堪景不是个大问题,二三月份的日子,很容易就能找到。
  就是摄影师有点不够。
  顾常卫到时候说不定还得去戛纳电影节,那时电影可能还没拍完呢,剧组又不能完全停下来。
  显然,一个这样级别的摄影师是不够用的,得再找一个同级别的。
  这个念头一动,一张西北兵马俑的脸出现在了黄泽脑袋里。
  额,不错!
  想办法让徐厂长把当年摄影系里的老大哥张一谋叫进剧组当另一个摄影师。
  这配置,想想就……
  黄泽看了看左手,又看了看右手,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少年自有少年狂。
  左一谋,右常卫。
  试问导演界,谁还有这个待遇?
  “哈哈哈哈!”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