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第126章 后面的演员试镜,我负责。

第126章 后面的演员试镜,我负责。

  第126章 后面的演员试镜,我负责。
  “对了,韩导,有个事忘了说。”
  韩导离开的时候,陈诚给韩三坪去了一个电话:“那个华艺的集结号,可以投。”
  这让韩三坪非常的奇怪:“你不是不选择集结号吗?”
  “我只说我不喜欢冯导,并不认为这部片子不好。从票房角度来说,我觉得这部片子还是能赚的。”
  “那《投名状》呢,能赚多少?”
  “投名状啊。”
  陈诚摸了摸头:“可能赚不了。”
  “你是说会亏?”
  陈诚没有回答。
  韩三坪却是笑了:“真是搞不懂你,一个赚钱的电影你不搞。一个你认为亏的,你偏想去拍。你这一说,你让我怎么搞。投名状这要是亏,那我们中影还投不投?要是我们不投,你怎么当这个第一副导演。”
  “我分析的就是这一些,至于投不投,怎么投,韩导您决定。当然,我也不是非拍这部片子不可。”
  陈诚也不想让韩三坪为难,说道。
  “你真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
  韩三坪很是头痛。
  几天之后,韩导发来了信息:“投名状剧本已经成立,你是第一副导演。”
  陈诚有些惊讶,问道:“中影投了?”
  “对。”
  “我不是说,有可能会亏吗?”
  “这个怎么说呢,有的时候,有一些片子哪怕是亏,我们也得投。”
  “好吧。”
  陈诚不是站在韩三坪这个位置,无法知道韩三坪考虑的是什么。
  但韩三坪可不会说。
  他最为重要的考虑,还是陈诚。
  ……
  “同学们,上完这一节课,我就得进剧组了。”
  北电导演进修班,陈诚给一众同学上最后一节课。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星期,但一众同学对于陈诚却是非常佩服。
  听到陈诚要离开,一众同学都是不舍,问道:“陈导,您这是要进哪个剧组啊。”
  “一部和香江的合拍剧。”
  陈诚没有过多透露。
  不过提到合拍剧,众人却是纷纷说道:“香江太多导演,太多演员了,我们内地导演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这话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虽然内地市场渐渐崛起,但总体上来说,还是以合拍剧为主。
  内地也有如张艺某,冯晓刚,陈凯哥这一些顶尖导演。
  但除了他们之外,内地新一代导演出头的机会非常小。
  不过知道后世发展路线的陈诚却说道:“大家别这么灰心,如果说市场一直在我们这。那么,我们内地迟早会诞生越来越多的大导演。至于所谓的香江那边的制作人,虽然他们也会与我们进行竞争。但是,这是我们的主场。”
  见大家有些不明白,陈诚接着再说:“可能大家还不太明白主场意味着什么,主场,不一定是我们会有更多的资源,也不一定我们会得到更多媒体以及观众的支持。我们的主场优势,是对于我们内地观众的理解与把握。香江虽然曾经辉煌过,但已渐渐衰退。他们就算是要与我们内地竞争,他们也不可能完全能够把握我们内地观众的心理。”
  曾经香江导演王晶说了一句话。
  他说为什么香江导演拍不出高票房了。
  为什么内地电影片子出现爆炸。
  不是香江导演不行了。
  而是香江人士不能够与内地人士产生共同的情绪。
  也就是无法做到共鸣。
  香江人喜欢的,未必内地人喜欢。
  内地人士喜欢的,香江导演可能并不能够理解。
  当然。
  陈诚这番话并不是那么好理解。
  至少很多人现在还无法明白过来。
  但这不重要。
  等时代慢慢来临,陈诚相信,班里一众同学,包括内地一众导演一定会明白过来的。
  “大家不要送了,我们回见。”
  次日。
  陈诚准备前往剧组。
  得知陈诚要走,进修班两个班的学员。
  以及还留在学校的一众同学,都是前来相送。
  等陈诚登上了飞机。
  其他一众人等这才讨论起来。
  “听说陈导又接了一部片子。”
  “嗯,据说也是合拍片,不知道是哪部。”
  “我倒是有一个小道消息,陈诚进得的可能是陈可新的《投名状》。”
  “我草,李联杰要拍的那部?”
  “是啊,据说李联杰光自己的片筹就拿了1个亿。”
  “恐怖啊,这部大制作,估计比《夜宴》投资还大。”
  “可不是……而且除了李联杰之外,还有刘德桦,金城武这一些顶级明星。”
  “陈导是什么职位?”
  “第一副导演。”
  “我去……”
  众人暗自咂舌。
  第一副导演的权力只在导演之下。
  在如此大的剧组里担任第一副导演,相信不需要多久,陈诚就能担任总导演。
  甚至。
  只要陈诚独立出去,他接手的片子,投资绝对不会小。
  ……
  “小陈导,你终于来了。”
  投名状剧组。
  此时剧组刚刚成立,除了几位重要演员确定了之外,其他一些演员并没有确定。
  整个幕后也还在筹备当中。
  看到陈诚来到剧组,陈可新导演将陈诚叫到了办公室,并开了一个会。
  “下面的任务,那就是其他角色的试镜。这里有不少演员的资料,内地与香江演员分别占了一半,大家有什么意见?”
  陈可新的普通话并不标准,但多少能听得清楚。
  接过资料,陈诚看了看,说道:“陈导,我有一个意见,我建议其他剩下演员,更多还是采用内地演员。”
  陈诚一说完。其中一位副导演直接就说道:“陈导,不能你是内地的,你就这么向着内地演员吧。香江内地一人一半,我觉得这很公平。”
  陈诚看了一眼对方。
  投名状这部剧副导演比之其他剧组都要多。
  一共有8位。
  不是剧组有钱多,搞了这么多副导演。
  实则是真要拍的话,说不定8位副导演还不够。
  毕竟投名状这部剧,不管是文戏还是武戏,都有不少大场面。
  这也得一众副导演与导演相互配合。
  “叶导,我考虑的不是公平与否,我考虑的是我们《投名状》的电影票房。各位都知道,我们《投名状》的投资很大,具体多少,相信陈导那边有数。如何收回成本,内地票房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投名状》三位主演已经是香江顶级明星,要是全片当中仍是这么多香江演员,恐怕在内地票房不会太有利。”
  不过这位副导演却摇头:“我倒不觉得,只要拍得好,不管是香江还是内地,大家都会认可。”
  陈诚没有再说,他不想做无谓的争论。
  建议已经说了,就看总导演是什么意思了。
  总导演陈可新说道:“小陈导说的有道理,后面其他一些演员的试镜,你来负责。”
  “没问题。”
  陈诚点头。
  ……
  “各位同学,剧组最近有不少演员可以试镜,有空的大家可以来。”
  既然负责起了后面的试镜。
  陈诚也想到北电的一众同学,便将剧组试镜的信息发了出去。
  陈诚也知道。
  这些试镜可能一众同学也不见得都能拿得到。
  但不试一试怎么知道呢。
  而且。
  这对于一众同学来说,也是一个机会。
  很多时候大家为什么出不了头,不是演技不好,就是没有一个机会而已。
  “我草,真是投名状。”
  “诚哥,吊炸天,请收下我的膝盖。”
  “诚哥,我马上就到剧组,有剧本吗?”
  看到信息,一众同学兴奋不行。
  “剧本有,但为了保密,只有部分剧本,你们可以先看看。觉得自己合适哪个角色,可以前来试镜。不过,我得跟大家说一下。试镜可以,但能不能拿到角色,我不敢跟大家打包票。”
  “诚哥,说哪里呢,您能给我们机会,我们已经无比感谢了。诚哥,您忙,我们就不打扰了,我们先看剧本。”
  班里同学都很聪明。
  他们并没有硬要什么角色。
  他们知道。
  保持平静的心态,这能让他们与陈诚的关系走得更远。
  随后的时间,则是试镜。
  因为主要演员已经确定,所以总导演陈可新就没有再来。
  试镜一共有三人,分别是叶伟名,陈诚,还有张近战。
  叶伟名和张近战都是副导演,排位的顺序一个是第二副导演,另一个是第三副导演。
  不过虽然是三人,但还是以陈诚为主。
  因为之前会议上通过,所以基本上一众香江演员都被陈诚给淘汰了。
  除非实在是特别优秀的。
  总体上,陈诚还是以内地演员为主。
  特别是对于三位朝廷官员,也就是陈公,狄公,还有姜公。
  这三位都是隐射历史当中三位大佬。
  具体隐射谁,就不说了。
  反正三位角色虽然是配角,但在剧中却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对于三位角色,陈诚很是看重。
  最终。
  在一番试镜之下,陈诚确定了三位朝廷官员的人选。
  分别是“王魁荣”饰演姜公。
  “顾宝名”饰演狄公。
  “魏宗保”饰演陈公。
  三位演员都是知名老戏骨,气场也很足,陈诚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位比较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剧中的何魁。
  何魁是魁字营老大。
  此前出卖过男主角庞青云,进而使得庞青云一出场就全军覆没。
  不过后来庞青云也利用何魁不满久居三公之下,向何魁借了粮草,并摆了他一道。
  这个角色的张力很大。
  虽然不是最为主要的演员,但演得好同样出彩。
  还有一位角色小狗子,陈诚给了自己同班同学朱小华。
  给朱小华这个角色要说没有一点同学情义,这不可能。
  不过。
  朱小华确实演技还可以。
  加之年龄个性与小狗子这个角色差不多,所以陈诚也给了同学一个机会。
  当然。
  陈诚之所以这么照顾内地演员。
  票房只是其中一个理由。
  更为重要的是。
  在陈诚进入投名状剧组之后,陈诚明显的感受到来自香江一众制作人的压力。
  比如第一天开会之时那位副导演叶伟名,也是这一次试镜的副导演之一。
  叶伟名说是副导演,但其实也是香江知名导演。
  他曾经执导演星爷的《百变星君》,也执导过《古惑仔之洪兴十三妹》。
  这样的导演一般在其他剧组,都是任总导演的。
  但在投名状剧组,他只是副导演,位置还排在陈诚后面。
  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投名状制作班底的精良,另一方面也能看到投名状剧组竞争之大。
  陈诚做为唯一的一位来自内地的副导演。
  在一帮香江制作人面前,他必需在剧组培养自己的班底。
  这一些内地演员,便是陈诚反击的本钱。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