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历史军事>穿越亮剑搞军工> 第242章 一盘好大棋

第242章 一盘好大棋

  第242章 一盘好大棋
  小鬼子去意已定,边区和总部收到破译的情报信息后,立即展开了疯狂的痛打落水狗行动。
  旅长在南边,把小鬼子包了一个实心,直接把小鬼子第34军变成了过去式。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孔捷的新二团和旗下游击队几乎拼光了!
  狗急跳墙的小鬼子最终疯狂冲击,甚至小鬼子空军方面也不惜牺牲,在南线一方面在空中同神鹰大队发起死亡纠缠,一方面利用自己的战机数量优势对孔捷拦阻部队进行疯狂攻击!
  加上济源小鬼子也舍命前来,两面夹攻,新二团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惨烈的三面迎战!
  运城的小鬼子也发疯了,几乎倾巢而出,同阻击的新一团及其旗下游击大队血战连场。
  旅长见机不妙,不得不放弃了慢节奏耗死截断了后勤的小鬼子的打算,提前发动了总攻,几十公里的山道上,十多个团同时出动,771团,772团和新三团、新四团四支主力团轮番出动冲击小鬼子的断后联队。
  由于三道狭窄无法展开兵力,足足血战三天才将小鬼子一网打尽!
  为了取得全胜,这次陈旅的伤亡也非常惨重。
  孔捷新二团几乎废了,最后剩下还能喘气的还不到四分之一!
  即便是李云龙率领的独立团,在山区坚持三天后,也伤亡将近4成!
  新一团和新三团、新四团这些主力进攻部队,也一个个伤亡过半,只不过直接牺牲的稍微少些,但是也有2成多永远留在了这片热土上。
  相比第一天夜晚偷袭两个师团,伤亡简直是数量级的增加!
  这场血战下来,陈旅旗下将近3万余人永远退出了现役,其中一万多人牺牲在这片土地上。
  任重最终收到战报的时候,也是沉默了好久。
  因为,在牺牲者名单中,他看到了不少的熟悉名字。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虽然任重远隔千里之外,但是看到这些血淋淋的数字,也知道这是多么的不容易。
  他没有什么话可说。
  这一场提前到来的血战,其实等于是他一手推动起来的。
  现在看来,目的几乎要达到了,小鬼子援军一撤退,现在就是瓮中捉鳖将困住小鬼子第一军一口吃下来。
  速度还得快。
  因为接下来麻烦挺多的。
  晋地这么一大块肥肉,阎老西率先闻到了味道,在这个时候突然也加入发起了反击!
  由于同小鬼子有所默契,加上358团实力也强,平阳的小鬼子在象征性抵抗了一下后,很快南逃,投了河东一线,阎老西重新回到了平阳。
  兵峰北上,准备夺回心心念念的泰源。
  由于局势变化太快,太行和晋西北根据地不得不加快动作,太行主力急行军占了灵谷,卡住点开始向北平推。
  晋西北主力在边区105炮兵团和107火炮团上百门大炮的支援下,果断发起了泰源战役。
  剩下就是各方接下来扯皮时间了。
  任重这边不管这些。
  现在边区和晋地相连,在巨大的棋局上面,等于是八路这边已经形成了活眼!
  灵石以北,绛县以东垣曲以北,太行以西现在尽数属于八路的新根据地。
  任重现在有机会启动重工晋省的计划。
  这可是他规划了好几年的大计划。
  现在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按照任重的大计划,在现在陕甘宁晋绥察这片大根据地中,人口接近千万了,大煤田和大钢铁厂现在都不缺,有资格启动千万吨钢铁产能计划的绝对条件。
  相比边区的条件来说,晋地和九原才是建设真正的钢铁之都沃土。
  人才和外部条件,同边区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在李云龙和师长他们还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任重已经找到叶参谋开始探讨重工晋省的宏伟计划。
  “泰源,将会是我们500万吨新钢铁产能的核心,在这里,我们将要建设一个庞大的军工联合体,”任重拿出自己这几年准备好的资料。
  指着目标这个栏目对叶参谋介绍道。
  “这个泰源重工为重型武器生产中心,坦克产能要实现每月200辆,各类大炮月产300门以上,各种型号汽车1000辆以上。”
  “泰源航空为战机生产基地,月产能要达到20架以上,”
  “泰源机床厂,月产能各种机床1000台以上。”
  “泰源化工厂,完成化肥月产能万吨以上,炸药千吨以上。”
  “泰源.”
  叶参谋看着任重的规划,倒吸了一头牛下去。
  这太吓人了。
  千万吨钢铁产能,任重是怎么敢想的啊?
  现在才多少万吨来着?叶参谋思维有些游离。
  但是他知道任重不可能在这个时候拿出来搞笑的。
  “等等,任老弟,坦白说,我脑子有些跟不上,”叶参谋叫停道。
  “别说目标,你直接给我说实施计划,需要我们做什么。”
  “老实说,任老弟你这个饼画得太大了,我有点消化不了。”
  叶参谋开了一个玩笑道。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小鬼子全国的钢铁产能应该都还没有到千万吨吧。”
  “啊,五年计划,我这是五年计划,”任重反应过来,自己确实有些急迫了。这罗马不是一天能建成的。
  虽然说在主世界仅仅太钢一家产能就能到1200万吨,但是那是有主世界巨大的基础资源,经过了多年建设才建设成的,从32年的筹建计划开始,到70年代才建成了第一个百万吨级钢铁联合体。
  千禧年之后才突破500万吨产量。
  确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当然,现在时间不等人。任重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突破历史的束缚。
  首先,他不是单纯依靠巨大钢铁联合体,而是合二为一,把核心钢铁企业同分布式的大炼钢铁结合起来。
  在各个铁矿石所在地,继续大力开展土高炉,炼出来粗铁和熟铁、硅铁这些初步钢铁原材料。
  平炉炼制碳素钢。
  在泰源钢铁厂,重点是发展电炉炼钢,精炼特殊钢材。先期规划年产能百万吨特殊钢,按照现在资源条件,不锈钢、冷轧硅钢片(卷)、碳钢热轧卷板、火车轮轴钢、合金模具钢、各种军工钢都可以安排起来。
  而分布式的各地大小钢铁厂以年产万吨为目标,建设四五百家,这是现在条件可以承受下来的。
  现在航空队越打越强,任重可以启动规模化的钢铁建设群,虽然说在耗能和环保方面,同主世界仍然不是一个水平线上,但是在生产效率上,规模化后肯定会大幅度提升。
  有了钢铁基础产能,接下来才说得上机械化。
  现在人口扩大,吃饭压力也随之增加,千万级人口在现在阶段的劳动生产力下,这是很难确保每人都能吃饱饭的。
  这方面借鉴边区的经验进行推广,然后扩大化肥的使用后,估计俩年左右就可以彻底解决。
  边区的良种已经获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不出意外的话,今年已经可以实现百万亩准良种良田。接下来就要努力发展千万亩水浇地和良种的目标。
  现在根据地的可耕地面积已经超过了3000万亩以上。
  如果把三分之一改造成为水浇地的良田,哪怕不是良种种植,水浇地加上化肥的使用,产量也至少可以增加一倍以上。
  从亩产百斤左右,如果跃升到亩产200多斤,这也是解决新根据地粮食自给自足的希望。
  对于这个粮食增长目标,任重还是比较有信心的,因为现在边区模式下,现在已经达到500斤以上。
  现在只要把这个模式推广出去就好。
  工业农业和科技、教育,这是任重最优先的四件大事。
  既然叶参谋都说了,任重索性就把要求一一提出来。
  在晋省开始大规模推进扫盲和初级技术学校的计划,由各级边区组织来开展县级技校和夜校,乡级扫盲班,在泰源重启大学计划,对民间开放建设专科和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激活民间资本在技术培训方面的活力。
  在短期内,把技术工人的短板补充上来。
  千万吨的重工需要百万级别的熟练技术工人,才能把钢铁产能转化成为不同的武器和急需的工业产品。
  对于任重来说,这些基础性问题,不能等着下面自动自觉发现不行了才做。
  所以一上来,任重就提出了万人大学,十万人技校的办学规模,大学方面,由政府主导。
  技校方面,则开放出来,由民间资本、工厂、和政府三方协调,通过合理的经济激励方式扩大建校的规模。
  除了在泰源开设外,每个地区级起码也要建设2-3所专业学校进行补充。
  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建设计划,如果不是现在这个非常时期,民工可以大规模征调,通过少量粮食的消耗就可以大规模发动基础设施的建设。
  通过最近几年任重大规模输入青霉素,甚至都卖给了盟军方面几千万美金,让边区这边跟着发了一笔大财。
  任重则将自己获得的那部分,绝大部分重新投入到了日益扩大的黎明研究所上面。
  现在的黎明研究所已经不仅仅在一地开始建设,在沙漠、在塞外、现在准备在泰源都开始建设黎明研究所的新中心,形成了几万人的规模。
  现在产生的技术,对于边区来说,还没有任何的经济回报,一切都围绕打赢小鬼子在行动。
  虽然说现在边区开设的新工厂中,黎明研究所投入生产工艺技术的,基本上都有了20%股份的明文规定。
  成为边区和根据地下最大的单一股东。
  但是很可惜现在这些工厂没有一个有利润,所以这个股东还只是一个空壳。
  只不过任重不提,没有人注意到这些。
  战时状态下,也没有什么人因为这个而懈怠。
  几乎所有人都按照007工作节奏在燃烧着自己。
  等把任重的规划和实施要求,叶参谋基本上都搞明白了,他才带着这个沉甸甸的大计划回去讨论。当然,没有人敢忽视任重的建议,所以毫无意外开始实施了任重的新计划。
  各个新占领下来的根据地,当地组织直接把招工和学校开始的布告通知到了每一个角落,务必让每一个人都知道现在开始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扫盲、招工就变成了基层考核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在这个上面,就是按照五年工业发展计划,努力发展本地具备资源的产业。
  抗大、联大、一切能招收到新技术人员的地方,现在根据地开始明目张胆全国性招收人才。
  因为,晋地的光复,已经让边区这边名声上升到了一个新顶点。
  无数人已经把希望寄托在这里。
  不仅仅是为了赶走小鬼子,甚至有些人已经看到了复兴的希望。边区这边突然爆发出来的强大战力,无数人寻根追源,骇然发现在边区有一个神秘的研究所在默默支撑八路武器方面的巨大飞跃!
  黎明研究所,现在开始真正浮出水面,成为热血青年追逐的新热点,也成为各方情报人员拼命想要攻破的堡垒。
  任重见识到每天都有上百人企图闯入黎明研究所本部的入侵后,也被突然就成为风口浪尖感到惊异。
  一直以来,他可是从来都没有在任何场所宣传研究所。
  只要手下各部去挖掘人才的时候,黎明研究所的名字才会出现在各地科技人才嘴里。但是那个时候,一般都是以一种半秘密的方式挖猎人才。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黎明研究所成为民间各种大报小报连篇累牍报道的热点。
  堪称亮剑世界的现象级网红一样。
  虽然为任重带来了不少新的烦恼,但是由于他的身份在边区高层一直都是高度的保密状态,很多人,甚至边区中下层都不清楚黎明研究所同任重这个人名之间有什么关联。
  任重一直以来,联系最紧密的基本上固定为叶参谋和蒋崇静两位,所以黎明研究所突然名满天下,任重的名声仍然潜伏在水下。
  哪怕是有些神通广大的记者有了一些消息,也被有心人抹掉,不会出现在报道之中。
  所以这一波的热点,除了引来苍蝇,也招来很多的蝴蝶和蜜蜂,开始为刚刚起步的晋地工业化添砖加瓦!
  二合一继续爆更了!
  4000大章求月票!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