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第312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第312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时间女巫离开后,罗曼发现这帮辅助女巫不止是自己过来了,还带来了大批关于法术知识的羊皮卷。
  他感觉先知在做备份数据。
  知识就是能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快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系。
  当然,超凡体系光有知识还不够,还得要有对应人才。
  这就和科技树是一样的。
  罗曼不是拿不出更多的知识,而是人才限制了发挥。
  眼前这些事就让他分身乏术了。
  几百颗蓝宝石砸下去,就跟听个水一样。
  基础素质不行,理解不了太高深的知识,只有能用的知识才是知识,罗曼给使徒们灌输最基础最粗浅的枪炮知识。
  罗曼手把手的教,煤铁镇造是能造出来原始枪械。
  但他们能理解吗?
  理解不了知道吧。
  先把军阵和队列玩明白了再说吧。
  相同的例子,起源城连学校都玩不明白,就别想着培养女巫了。
  哪怕有了百位女巫也同样如此。
  但这些女巫的优点是人人识字——学什么法术啊,赶紧踢到学校里去。
  不会教书没问题,反正有教科书,一群孩子围着你问你这个单词怎么读,你还不会告诉他们吗?
  罗曼非常重视学校。
  起源城的那所学校平均每个月能给他稳定提供二十个“毕业生”。
  十岁以上的孩子,只要识字成绩及格,认识八百个以上的单词,会拼写字母,就能当场安排一些户口登记、传达消息等基础劳作。
  这些基础的事情要干个三四年。
  因为是实习期,所以没有工资。
  一边学习一边干活。
  这些孩子普遍具有可塑性。就算做错了也没关系,罗曼会慢慢纠正他们的错误。
  他们有巨大的试错空间和试错成本。
  世界就是个草台班子,但起源城相比起其他贵族而言,其结构更稳固,原因就在于这群孩子,一旦数年后,他们具有基础的行政执行力,那整个大地都是他的。
  不止是起源城,罗曼也准备在丰饶城建立学校。
  给幼苗提供一个温室。
  学校有了。
  医院也得来一个吧?
  妇女生产始终是个难题,各种福利要到位,而他们能不能接受就无所谓了。
  罗曼从不在乎底层人怎么想。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
  六月份。
  起源城的商队第四次出发了。
  他们承担了极其繁重的商业任务。
  前两次去往北方战线,从海盗手中得到了数十艘被淘汰的北冰战船。
  这些战船有些破旧,但也能用,也称得上完整,在逆风时也能有20公里的时速,远远谈不上报废的边缘。
  至于海盗为什么肯出售?
  单纯是因为他们在黑铁大地站稳脚跟了,自认为不再需要那么多的战船了。
  因为船只也是要维修的,长期不用就报废了。
  他们都有自己的奴隶,可以种地了,干嘛还要战船?
  海盗群体规模极大,哪怕只有一小撮人这样想,罗曼也能用农具换来船只。
  而船只就等于运输力。
  起源城的船队有贸易特权,经过大多数的贵族领地,都无需缴纳过路费,能畅通无阻的走遍大半个黑铁大地。
  当然,也有些贵族不认可黑铁之王颁发的贸易特权,依旧强行征收商税。
  但罗曼也懒得在乎这种人。
  伱不想做生意,有的是人做生意。
  盐铁贸易从起源城开始,凭一己之力给整片商业萎缩的黑铁大地注入了一股新生力量。
  低廉的食盐,廉价的铁质农具。
  价格简直让人不敢想象。
  镰刀仅价值一枚铜币,就算普通农夫也能咬咬牙拿出来这笔钱,实在不行就拿家里的存粮换。但有了镰刀,他们劳作效率就能大幅度提高。
  大规模收购的铁质农具,通常是贵族们。
  没人会想着和时代作对,眼前就放着更先进的东西,为什么不用?就因为教廷宣传河谷之王是来自深渊的魔鬼?
  农具的存量开始供应不上了。
  煤铁镇在加班加点的锻铸新的钢铁农具。
  但依旧不够卖的。
  一船就能拉成千上万件农具,二三十万件转眼间就销售出去了。
  这也给罗曼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哪怕一个农具的平均价格是两枚铜币,那也是数千枚金币了。
  两个月的功夫赚取数千枚金币,只能说暴利程度仅次于战争了。
  只是,战争筹备、规划、后勤都会耽搁时间,更重要的是,战争会出现死伤。
  打一次仗,就等于暂停发育二十天,什么事都做不了,就给战争收拾烂摊子吧。
  所以打仗不如猛猛发育。
  罗曼坐镇丰饶城,在这天收到了来自起源城的信件。
  今年第一批稻谷收获了。
  七千多亩稻田,平均亩产140斤——格薇儿一号稻种的亩产是200斤,而普通稻种的亩产仅有80斤。
  这一对比,就凸显出格薇儿的重要性出来了。
  罗曼认为,可能是水田的土质没有改造好,所以亩产有些低了,以后会越来越高的。
  毕竟下一轮的稻种是格薇儿二号,她上半年可是祝福了一百亩的试验田,收获后,全都拿来当种子。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哪怕起源城的商队又给罗曼运来了一万多个奴隶。
  但罗曼依旧一点不慌。
  因为丰饶城的春麦也能收割了。
  这次丰收真的超级关键。
  丰饶城的土地做不到一年两熟,下半年最多种点蔬菜。
  今年就指着这轮小麦过活了。
  “你们都盯着点,不得出差池!”罗曼对一众士官说道。
  “是!”众人齐声答道。
  在丰饶城呆了半年,忙时当牛做马,闲时军事训练,只有每次从起源城运输物资到丰饶城时,会有一批士兵坐船回家看老婆孩子。
  所有人都是又黑又瘦。
  十万亩的麦田遍布整个丰饶城的乡村。
  这边三千亩、那边五千亩,显得非常破碎。
  罗曼的军队熟悉丰饶城的每条道路,他们曾拉着板车,给每块田地成吨成吨的运送肥料,想不熟悉都难。
  几千个士兵带着几万个农夫开始按照起源城的模式进行收割、脱粒、晾晒、归仓。
  望着那群黢黑中带着疲惫,又带着点喜悦,浑身沾满麦谷味的奴隶们,罗曼也说不出什么鼓劲的话了。
  唉,现在和他们说话就是浪费力气。
  他挥了挥手。
  至此,属于丰饶城的丰收庆典开始了。
  丰饶城没有存粮。
  罗曼特意从起源城调遣了
  二十万斤刚脱壳的大米,
  十万斤连夜做出来的豆腐,
  五万斤刚屠宰出来的肉类,
  十万枚从鸡舍送来的鸡蛋。
  主食是刚蒸出来的米饭,菜品是豆腐炖肉、汤是羊肉汤和鸡蛋汤。
  为了避免有人撑死,罗曼当场在空地架起大铁锅做饭。
  每个人排队领餐,每餐限量,吃完了再去几百人后头去排队。
  最后还能排队分到一个煮熟的鸡蛋、一块二两重的奶酪,一份木棍缠好的麦芽,一块炖好的熏肉。
  这些福利是按照人头给的,小孩子也有。
  军队维持秩序,旁边刚新建的厕所,抓住随地大小便的就揍,谁敢插队就打。
  乱糟糟的度过了这次庆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