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红楼:香火神道,从神京城隍开始> 第32章 幻灭生通灵窥玄机

第32章 幻灭生通灵窥玄机

  第32章 幻灭生通灵窥玄机
  “《礼记内则》有言: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
  “堂堂荣国府后人,若是连这点礼教都没有。”
  “我看不如趁着开了祠堂,将其逐出府去,以免将来给祖宗蒙羞了。”
  果然,贾琮冷漠的看着大脸宝。
  这话说的不可谓是不重了。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乖孙,宝玉今天定然是又发癔症了,可没要跟他一般见识。”
  贾母急忙出来说和。
  贾宝玉感觉今天整个荣庆堂的氛围都变了。
  平日里围着自己赚的老祖宗还有众姐妹和丫鬟,这会都隐隐以贾琮为主了。
  心中顿时生出一种难言的复杂失落。
  下意识的一把想要抓住脖子上的通灵宝玉摔上一次,却抓了个空。
  这才想起,今日已经摔过一次了。
  “我记得西边还有几个清净的小院吧,收拾出来一个给我这心肝住。”
  这次林黛玉入京贴身侍候的唯有一个王老嬷嬷,和一个十岁大小的丫鬟雪雁。
  贾母见雪雁甚小,一团孩气,王嬷嬷又极老,料黛玉皆不遂心。
  将自己身边一个二等小丫头名唤鹦哥的与了黛玉。亦如迎春等一般,每人除自幼乳母外,另有四个教引嬷。
  除贴身掌管钗钏盥沐两个丫头外,另有四五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头。
  倒是一起给配齐了。
  见安顿完毕,贾琮起身对林黛玉道。
  “妹妹初到神京,平日若想外出逛逛,可到遣人我院中寻我护卫统领王二派人保护着。”
  “另外敏姑姑新丧,按说妹妹应是披麻守孝才是。”
  “不过在这府中,倒也不用在意那么多规矩。”
  “想要祭拜,就让府中下人准备。”
  “无论是敏姑妈还是我,相信都更希望妹妹能够每天快乐健康,而不是沉浸旧事,以泪洗面。”
  “至于外人之言,这神京城上下,有一家算一家。”
  “谁若敢在背后嚼舌根,就要掂量掂量一家老小能守得住我几剑了。”
  原著里林黛玉进入荣国府之后,本身年幼,荣国府上下又没几个有正经事的。
  竟是一天都未曾给贾敏守孝过,哪怕装都没装。
  在外人看来,简直就是缺乏礼教,不守孝道。
  连带荣国府的几个姑娘,在神京诸多权贵之中的名声都早就烂透了。
  贾琮这番话倒也没想太多。
  终归有着现代人的思维,知晓人死不能复生。
  生前进了人事,死后的守孝也不过是守给活人看得。
  反倒不如早点看开。
  总不能再如同原著一般。
  写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等悲怆之诗。
  只是落在林黛玉耳中。
  先是用礼教,反驳了贾宝玉的提议。
  然后又说无需在意礼教这等双重标准。
  这般霸道且特立独行的言论。
  传出去绝对会引起无数老学究痛心疾首的指责。
  却让敏感的林黛玉心中一下子安稳了下来。
  感觉在这陌生的荣国府里也有依靠了。
  “多谢琮哥哥!”
  林黛玉赶紧起身道谢。
  看待贾琮的目光也格外不同。
  “妹妹客气了!”
  贾琮点点头,便负手走出了荣庆堂。
  一直来到一个五人的巷角,才把手拿出来。
  手上却多了一块玉石。
  赫然是刚才贾宝玉摔得那块通灵宝玉。
  被贾琮刚才趁着众人不注意时候偷偷收摄在手中暗藏。
  然后找了个借口带了出来。
  “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玄奥之处!”贾琮双眸沉静。
  要说这红楼世界,有什么让贾琮警惕的。
  排行第一的肯定就是警幻仙子了。
  太虚幻境,十二钗册。
  癞头和尚,跛足道士。
  说罢,五道神力燃烧,涌入手中“通灵宝玉”之中。
  贾琮预想过好几种结果。
  力量冲突,引发波澜。
  炼化玉石,窥探玄机。
  也不排除自身此时实力尚且不足,无法窥探这通灵宝玉玄奥的那么一丝可能。
  可是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神力只是刚刚接触通灵宝玉。
  这通灵宝玉竟然如同幻影一般破碎了。
  ……
  “找到了,在这呢!”
  “谢天谢地,宝二爷的玉找到了。”
  与此同时,荣庆堂里隐隐传来了下人嬷嬷的呼喊声。
  “有趣,这块玉竟然是幻象,那他的本体……”
  “罢了,想来是还未到气候,须得再等等才是。”
  贾琮心里一下子有了几分猜测,眼中的忌惮神色一下子少了一大半。
  世间事物,大多是如此。
  真正让人感到惊慌不安的,无非是未知而已。
  一旦揭开了一层神秘面纱,剩下的倒也没什么了。
  摇摇头,贾琮也不急于一时了。
  自顾自的回到梨香院,接着抓紧一切世间。
  苦读各种杂书,修心修法了。
  ……
  午后
  申时一刻
  林黛玉新搬入的小院里
  迎春、探春、惜春还有史湘云此时已经跟林黛玉相处的关系极好。
  如姐妹般躲在小院屋里叽叽喳喳个不停。
  “姑娘,梨香院里的鸳鸯姐姐在外面。”
  “说是奉了琮三爷的命,带了礼物过来。”
  黛玉的新丫鬟,已经改名为紫鹃的鹦哥入内禀报道。
  “呀,一定是琮哥儿来给林妹妹送礼了。”
  探春掩嘴调笑:“紫鹃,还不快让鸳鸯进来,耽误你家姑娘的好事。”
  “我看你以后怎么交代。”
  “伱,你这丫头不是个好的!”
  林黛玉羞恼万分,紧紧攥着帕子。
  一旁紫鹃已经窃笑着跑到屋外接人了。
  “这就是林姑娘吧,之前在荣庆堂还听老太太时常念叨呢,如今总算来了。”
  “当真是个如玉般的人……”
  “我是三爷院里的大丫鬟鸳鸯,给林姑娘见礼了。”
  鸳鸯进来捏着帕子给黛玉见礼。
  说完,冲着屋外招呼道。
  “快,把东西都抬进来!”
  很快,四个小厮抬了两个大箱子进来。
  后面还有六个丫鬟,抬着绫罗绸缎。
  最为显眼的还是一件白狐裘大衣。
  通体不见一丝杂色,价值连城。
  放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珍宝。
  相传战国时期,孟尝君入秦国,送给秦昭王一件白色狐裘大衣。
  秦昭王奇珍异宝无数,却偏偏独爱这件白狐裘。此白狐裘来之不易,它选自狐狸腋下的一缕皮毛,需要耗费极大的物力和人力。
  成语“集腋成裘”正是出自此处。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