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短视频通古代,历朝历代集体泪目> 第49章 玉米,马铃薯!近代史来袭!

第49章 玉米,马铃薯!近代史来袭!

  第49章 玉米,马铃薯!近代史来袭!
  “爱卿言之有理。”
  李世民看着周围斗志昂扬的群臣,笑着道:“传朕旨意,即日起打造战船,训练水师,将来,朕要让那吕宋看到我大唐将士的厉害!”
  先前后世人对朱棣开疆拓土的褒奖,李二一直牢记于心。
  大唐本就武德充沛,李二更是马上天子,天策上将。
  因此对于开疆拓土的事,李二并不排斥,相反还很感兴趣。
  另一边,程咬金一众大将闻言顿时喜笑颜开。
  “太好了,终于能活动活动筋骨了!”
  “陛下万岁!”
  ……
  天幕之上。
  ——民以食为天,粮食从古至今都是固国之本,是一个国家存亡的关键,感谢陈老。
  ——不光因为番薯,还有玉米,马铃薯,说到玉米,嘉靖年间玉米就传过来了,结果在当时被当做观赏性植物,简直让人无语!
  ——没办法,嘉靖帝一门心思修道,将近二十年不上朝,后面还有个更奇葩的万历,比他爷爷嘉靖还猛,连续二十八年不上朝,皇帝都这样,下面人有样学样,大明朝堂没乱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提起这俩昏君就来气!
  ——番薯虽然厉害,不过清朝人口激增可不是光因为番薯。
  首先康熙免除了延续千年的人丁税,还规定康熙五十一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需要向朝廷缴纳赋税,极大减轻了农民赋税。
  其次雍正实行摊丁入田,把人丁税和土地税结合起来,彻底废除按人头上税的政策,适当放宽了户籍制度,百姓们生活压力小了,才愿意多生孩子,人口也才开始迅速增加。
  包括雍正整治贪污腐败。
  由于有着历朝历代的经验,清朝医疗水平比较高,极大降低人口死亡率。
  以及农作物产量的提升,番薯玉米大规模种植,诸多因素加在一起,才导致华夏人口激增。
  清朝虽然中后期很失败,前期康熙几个皇帝干的还是不错的。
  ……
  “免除延续千年人丁税,把人丁税和土地税结合?”
  朱元璋看到这条弹幕,若有所思。
  “时代变迁,政策亦需随之而变,虽然咱特别看不起这个软弱的王朝,但不得不承认,这些个政策,下的好!”
  老朱想着这些,对朱标吩咐道:“标儿,去把刘伯温请来,咱要与他商量一下取消人头税,还有这摊丁入田,在我大明是否可行。”
  “父皇……”朱标担忧道:“这样做,恐怕会引起大臣们的不满。”
  “怕什么!”
  老朱大手一挥:“标儿,你要记住,大明从不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咱定下的事,百官若敢阻拦,直接杀了就是!”
  老朱出身卑微,从小便对那个地主豪绅的剥削压迫有着深刻的认识。
  所以老朱跟百官根本不是一条心,杀起这些人向来毫不手软!
  “不过嘉靖这个兔崽子真该死啊!”
  “一个万历兔崽子已经够让咱生气了,结果还有个嘉靖!”
  老朱怒道:“真是上梁不正下,咱记得嘉靖这兔崽子前期干的也还像样,结果后面这混账居然将近二十年不上朝,还在那修仙!”
  “把玉米这个堪比番薯这种神果的作物白白作践了,咱真是恨不得过去一剑劈了他!”
  老朱气的火冒三丈。
  感情万历将近三十年不上朝是跟嘉靖这孽障学的啊!
  他老朱怎么会有这种子孙!
  想想就气!
  “大虎,给咱查!照着天幕上的样貌,看看大明如今有没有玉米这个神物!”
  “标儿,立刻通知各地,一旦发现玉米踪迹,立刻上报!”
  虽然天幕上说玉米在嘉靖年间传过来的,但保不齐大明朝此刻已经有玉米了,只是没有被记载。
  事实上,老朱想的没错。
  虽说玉米在我国的最早文字记录是在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成书的《巩县志》中,被称为“玉麦”。
  但根据史学家的推测。
  结合明朝时期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玉米的传播速度,可以推断或许在洪武年间,玉米就已经开始在我国部分地区种植了。
  所以老朱此举,有很大概率能够寻找到玉米!
  ……
  永乐年间。
  朱棣看着与番薯并列的玉米马铃薯顿时来了兴趣。
  “传朕旨意,下令全国排查玉米、马铃薯这两种作物!”
  ……
  “朕是昏君?”嘉靖年间。
  嘉靖帝朱厚熜看到天幕骂自己是昏君,勃然大怒。
  “朕不上朝,乃是为了效仿文景之举,主张无为而治,与民修养生息,怎么可能是昏君!”
  “你们为什么要污蔑朕!为什么要污蔑朕!”
  ……
  清朝。
  朝堂之上。
  康熙看到天幕上终于再次提到自己,脸上露出笑容。
  “正因陛下开创盛世,我大清才能有四万万百姓,臣等恭喜皇上!”
  “恭喜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齐刷刷跪下。
  ……
  【一口气看完华夏近代史。】
  随着下一个视频出现,康熙等人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一抹尴尬之色。
  毕竟,从第一个视频简略的介绍中,大家已经知道那是一段何等屈辱的历史。
  与此同时,历朝历代的帝王,看到视频标题的那刻,心头同样一沉!
  “好啊!就让咱老朱看看,这些鞑虏是怎么祸害我华夏的!”
  随着老朱一声冷哼,天幕上的画面缓缓变换。
  随之而来的,是英国的坚船利炮。
  看着天幕中从未见过的钢铁巨兽,诸多时空中的历史人物都露出震撼之色。
  “天呐,那是什么?”
  “屹立在水上,形状似船,莫非这是后世的战船?”
  “后世战船竟非木头打造,而似乎是钢铁!天呐!我没看错吧!”
  “开什么玩笑!钢铁安能浮于水上乎?”
  “……”
  永乐年间。
  海边,正在负责打造宝船的郑和重重的咽了口唾沫:“铁石打造的战船,后世的炼金术当真恐怖如斯?”
  “这是何物?”朝堂之上。
  初见这些钢铁巨兽,群臣双眼瞪得溜圆,仿佛见到了不可思议的奇景。
  就连朱棣脸上也写满了震惊与疑惑。
  这些战舰巨大无比,船身钢铁铸就,炮口森然,仿佛能摧毁一切阻挡其前进的障碍。
  随后。
  随着战舰发射出炮弹,天幕之中,响起雷鸣般的轰响。
  见识到炮弹的威力,无数人瞠目结舌。
  一些胆小之人更是被吓得一屁股坐在地上,口中还一直念叨着:“太可怕了。”
  朱棣虽不至于这般失态,但心中震撼的同时,隐隐升起一抹恐惧。
  这是对未知的恐惧!
  “不过六百年的光阴,究竟发生了什么……后世竟能造出此等钢铁猛兽?”
  朱高炽心惊胆颤的看着这一幕。
  战舰的出现无疑打破了众人的认知。
  “倘若此刻大明出现此物,仅凭人力,何以阻挡?”
  朱棣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通过天幕的展示,他仿佛看到了未来战争的恐怖与残酷。
  但随后,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此等利器,若用于战场,岂不是所向披靡?
  “我大明若有此等利器,何愁天下不平?”
  随着战舰将岸边的敌人消灭殆尽,朱棣心中不由冒出这样一个疯狂的想法。
  他明白,虽然这些武器带来的可能是毁灭,但同样也能成为守护国家的利器。
  ‘莫非那传说中的高铁是真能一日疾驰1500里’……一旁的朱瞻基眼眸中闪过异色。
  原本心中的怀疑,在此刻开始动摇……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