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短视频通古代,历朝历代集体泪目> 第39章 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第39章 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第39章 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25年时间,姜维共发动了11次北伐,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
  【公元262年,姜维第11次北伐失败,这一年他已经61岁。】
  【这一年,宦官黄皓弄权,想要废掉姜维,同时蜀汉大臣相继表示反对姜维北伐。】
  【为了避免被陷害,他选择避居沓中辟祸。】
  【次年魏军五路伐蜀,姜维在剑阁拦住了钟会大军,并上书刘禅,告知他钟会定然对蜀地有所图谋,应及早调兵遣将,防患于未然。】
  【但宦官黄皓请来巫师占仆,得知不会有敌人来,刘禅信以为真,便把姜维表章压下,不予理睬,蜀汉群臣毫不知情。】
  ……
  汉末。
  刘备看到此处,脸色涨红。
  大喝一声:“逆子!无能!!”
  说罢,提着双股剑,便要去寻刘禅。
  关张二人急忙拦在他的身前。
  “大哥,冷静!”
  “大哥,侄儿还小,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好好教育他便是,拿着剑做什么?”
  “你俩让开!”刘备怒道:“今天我非一剑劈了这逆子不可!”
  “这逆子,我再三告诉他要亲贤臣,远小人,不要信任阉人,十常侍祸害我大汉的教训还不够吗?”
  “这小子对得起我跟孔明先生的一番教导吗!对得起我吗!”
  “你俩给我让开!不然休怪我翻脸无情!”
  关张二人说什么也不肯:“禅儿现在才多大啊,他哪能听懂你跟军师教的那些大道理,大哥,凡事不能太心急。”
  “三岁看老,那就是个不争气的东西!我刘备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儿子,你俩让开,当心刀剑无眼!”
  诸葛亮看着扭打在一团的三人,完全插不上手。
  只好无奈的看向赵云。
  “子龙,你先带着少主避一避祸事吧……”
  赵云看了看争得面红耳赤的三人。
  无奈,只好先行带着刘禅躲了起来。
  ……
  【然而此时邓艾却偷渡阴平,直取成都,刘禅出降。】
  【姜维在郪县得到了刘禅的敕令,在极度的不甘与失望下,喊出: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出城向钟会投降。】
  此言一出,原本正在骚乱的场面瞬间变得安静。
  随后,就是刘备的暴怒。
  “就这混账你们还要护着他?!!”
  “他为什么要降!为什么要降!”
  “为什么不去死!”
  “一个魏国的降将,为了这小儿能北伐十一次!投降前还在喊正欲死战,他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将士吗!”
  “对得起姜维吗?对得起丞相吗!”
  喊着喊着,刘备竟呜呜的哭了起来。“你们撒手,撒手啊!”
  “他为什么不去死,为什么不去死……”
  关张二人看着痛哭流涕的大哥,默默低下了头。
  一个降将,为了理想,战斗到了最后一刻。
  而身为君主,却不忠于自己的事业,贪生怕死,从他投降的那一刻起,许多人的血就白流了。
  刘备红着眼道:“乃公决定了,绝不会让这小儿坐上皇位!”
  在刘备看来,刘禅投降,简直就是对姜维这些为国征战的将士最大的讽刺!
  他绝不允许自己毕生的事业,将来落到一个贪生怕死的人手中!
  ……
  【投降以后,姜维很快得到了钟会的赏识,二人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姜维趁此发掘了钟会的异心,忽悠钟会可以趁此留在益州自立为王,希望趁机复兴汉室。】
  【他企图诱导钟会诛杀魏将,而后他再杀钟会,尽数坑杀魏兵。】
  【他暗中写信给刘禅:“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忧而复明。”】
  成功了吗?
  眼前的一幕,牵动着蜀汉君臣的心。
  然而天幕的下一句话,给这些期待希望的蜀汉君臣当头一棒。
  【然而这一切犹如梦幻泡影。】
  【公元264年的三月,成都发生一场混乱的兵变,一心希望复兴汉室的姜维,惨死于乱兵之中,时年63岁。】
  【生为魏将之子,12岁名动天水,27岁心归大汉,37岁矢志北伐,63岁以身殉国。】
  【大业虽未成,千古有余哀。】
  ——每次看到这里都忍不住哭……伯约太难了(哭)。
  ——有人不远千里拜谒丞相,有人跋山涉水看望姜伯约,有人不辞辛苦去孙权墓前放张辽。(狗头)
  ——伯约,醒醒,你的家乡火了(哭)。
  ——姜维:士季,我对所有人都很好很真诚,唯独欺骗了你。
  钟会:伯约,我对所有人都戴着面具,唯独对你付出了真心。
  ——十一次伐中原,为报知遇之恩,身后却无人。
  ——伯约,我走过了成都、剑阁,走了好长的路,终于来到你的家乡看你了,在路上的时候脑海里一直循环‘我计不成,乃天命也’。
  给你带来一块长安的石头,你和丞相一生都没有走到的终点,现在从成都出发。只要四个小时了哦,希望在某条时间线上,你和丞相的北伐能够成功,还于旧都。
  ——天水第一列轻轨命名为:“伯约号”,老丞相和将军一共十六北伐,都没能到长安城,如今高铁四小时可达,蜀汉灭亡于公元263年,成都西安高铁票价263元,这是属于你们的浪漫。
  ——太难了,家都没了,还跟对面主力换掉三个,泪目。
  ——史书上唯一一个,以臣子亡定义国亡的男人,天水姜伯约。
  ——长剑插入胸膛,他眼神渐渐迷离,身边的魏军一点点模糊扭曲,恍惚间他好像看见了那个未曾谋面却追随一生的男人,那个男人微笑着向他伸手,还有旁边的黑脸和红脸大汉也伸出了手。
  他还看到了羽扇纶巾的恩师对他点头,仿佛在说你尽力了。
  那一刹,他看见了好多好多人,有并肩作战的人,有抨击诋毁他的人,有不共戴天的人。
  最后他感觉回到了那个开始的地方,战马嘶鸣,旌旗蔽天,看着对面须发皆白却英姿飒爽的老将,他找回了久违的自己,笑着道:
  老将军,可识天水姜伯约?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