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影视世界从做厨师开始> 第991章 不肯还政的太皇太后

第991章 不肯还政的太皇太后

  第991章 不肯还政的太皇太后
  苏明哲听到王语嫣进宫的消息,结束了当天课业后,就来到御园,想要一探神仙姐姐芳容。
  顺带看看这位‘神仙姐姐’,和邹雨有几分相似。
  按理说,在没结婚前,小皇帝和后宫嫔妃是不能见面的。
  不过,太皇太后和向太后按照之前的规矩,把这些世家之女收为义女。
  如此一来,这些世家之女和小皇帝就成了一家人,也就没了拘束要求。
  在大宋朝,‘义子、义女’的流行,还要得益于,大宋把‘奴隶制’完全废除了。
  在隋唐时期,就废除了‘国人奴隶制’。
  隋唐的权贵人家想要拥有奴隶,只能购买新罗婢、昆仑奴、菩萨蛮当奴隶。
  到了宋朝,完全废除了奴隶制,连新罗婢、昆仑奴、菩萨蛮,都不能用了。
  权贵人家无奈之下,只能收养一些‘义子’、‘义女’使唤,以此来躲避朝廷的监察。
  其中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就是宋仁宗的皇后特别喜欢找些漂亮妩媚的女子,收为‘义女’后,让这些义女代替自己伺候宋仁宗,用来讨皇帝欢心。
  宋朝的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了明末。
  等满清到来,奴隶制再次出现,‘义子’、‘义女’才渐渐消失不见了。
  苏明哲来到御园,正在玩耍的世家之女纷纷前来拜见。
  虽然如今的大宋皇朝是由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但是,这些世家之女都知道,随着太皇太后渐渐老去,这天下早晚是眼前小皇帝的。
  而‘锦上添’,远不如‘雪中送炭’更让人暖心。
  所以,这些世家之女得知皇帝喜欢来御园游玩后,也经常搽脂抹粉,跑来和小皇帝‘幽会’。
  苏明哲和众女嬉玩了一会,发现不仅王语嫣不在,就连李清照,还有其他几个有倾国倾城之貌的美人也都不见踪迹,顿时有些好奇,就叫来身边的宦官梁惟简,问道:
  “梁都知,你去问问,怎么有几个美人不在这里。”
  梁都知作为太皇太后的心腹,消息灵通得很,直接回禀道:
  “官家,今日高老夫人病重,太皇太后给老夫人请了高僧念经祈福,那几位小娘子都在慈圣宫陪着。”
  “是吗?”
  苏明哲一听是太皇太后的母亲生病,脸上就没有了一丝一毫的表情。
  念经祈福这种事情,让先帝的妃嫔陪着不就可以了吗?
  为什么要和自己抢女人?
  好在,苏明哲心思城府颇深,表面上也是不露声色,转头问道:
  “那你知道,太母对哪一位世家之女比较看重吗?”
  梁惟简没想到,小皇帝今天问话会这么直接,犹豫了片刻,才硬着头皮道:
  “臣听说,太皇太后叫了亚圣四十世孙陪坐在一侧。”
  亚圣,就是孟子。
  “那就是说,太母属意孟氏做自己的皇后了?”
  苏明哲对这个消息并不惊讶。
  在历史上,这位亚圣的四十世孙孟氏就做了小皇帝的皇后。
  不过,等太皇太后驾鹤西去,这孟氏因为不得皇帝欢心,她的日子过得极其艰难。
  在小皇帝的有意无意支持下,宠妃刘氏对孟氏各种挑衅、羞辱。
  没过几年,小皇帝挑了孟氏的一个小错,就把她废了。
  后来在宋徽宗一朝,她又被两度废立‘太后尊位’,可谓是被羞辱到了极点。
  按理说,孟氏被宋哲宗、宋徽宗兄弟如此对待,差不多就该对大宋赵氏失望了。偏偏在宋朝大厦将倾之际,有大臣想起了这位‘废太后’,把她请出来主持大局。
  也是这个‘废太后’命人找到了赵构,进而组建了南宋朝廷。
  可以说,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位孟氏把太皇太后交给她的任务,完成的非常不错,让宋朝延续了一百多年的国祚。
  “罢了,罢了,孟氏就孟氏好了,梁都知,你去问问太母,既然后位已定,册封大典什么时候举办?”
  梁惟简,是太皇太后的心腹,如今被派遣在小皇帝身边听用。
  而小皇帝身边的旧人,早就被赶出宫去了。
  梁惟简见苏明哲脸上没有露出什么‘愤恨’的表情,也就无法猜测,小皇帝对孟氏究竟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最终只能‘唯’了一声退去。
  看着梁惟简离开,苏明哲则是在心里默默回忆起了历史资料。
  原历史中,太皇太后以担忧皇帝年少,过早亲近女色,会影响身体发育的名义,一直拖延皇后册封大典。
  这就导致,皇后的位置虽然在今年就定了下来,但是小皇帝实际结婚时间,向后拖延了整整三年。
  一直等太皇太后得了重病,知道自己快要死了,已经管不住小皇帝了,这才急匆匆把孟氏的皇后之位定下来,给小皇帝举办了册封皇后的大典。
  而太皇太后之所以拖延婚期,原因只有一个。
  按照礼制,皇帝一结婚,就相当于举办了‘成人礼’。
  那么,垂帘听政的太皇太后,就该还政于皇帝了。
  而后世人研究这段历史时,就认为这太皇太后把皇帝的婚礼拖了三年之久,就是为了继续把持朝政。
  也难怪小皇帝登基之后,对太皇太后进行了‘反攻倒算’。
  堂堂的大宋皇帝,只能在白天的时候,偶尔见到一些宫女。
  到了晚上,身边全是四十岁以上的老宦官伺候着。
  放到谁身上,都忍受不了啊。
  梁惟简是伺候过宋英宗、宋神宗的三朝元老,得了小皇帝吩咐,就一路小跑,来到了太皇太后居住的慈圣宫,把小皇帝的话,转述了一遍。
  太皇太后一听,就知道小皇帝问的不是婚礼,而是问自己什么时候还政,脸色立刻就拉胯了下来。
  当年宋神宗驾崩时,没有定下太子之位,当时的她作为皇太后,有两个选择:
  一,继承大宋优良传统,兄终弟及,让自己疼爱的小儿子继承皇位。
  二,咬着牙,让乳臭未干的小孙子继位。
  当时朝堂上,所有目光都看向了她。
  最终,太皇太后选择了年龄幼小的小孙子,而不是富有贤名的小儿子。
  原因是什么,外人不得而知。
  只有她自己知道。
  小皇帝现在竟然要让自己还政,让她心里充满了愤怒:
  “自己都快六十了,还在辛辛苦苦帮着老赵家维持朝纲,自己容易吗?”
  “自己了五六年时间,才在司马公等人帮助下,拨乱反正,肃清奸党,把王安石党羽驱逐出了朝堂。”
  “现在自己才过了几天好日子,这小皇帝一点都不体谅自己这个做祖母垂帘听政的辛苦,反而要让自己还政!”
  “这不就是典型的过河拆桥吗?”
  太皇太后越想越气,直接冷冰冰地回了一句:
  “梁都知,你去回告官家,他如今年龄幼从,要谈婚论嫁,还为时尚早,让他宽心等待即可。”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