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276章 西凉军突围

第276章 西凉军突围

  第276章 西凉军突围
  洛阳。
  打探消息的斥候和探马都已经回来,情况不容乐观。
  徐荣所部两万人,除了两千骑兵,剩余全都是步弓手。
  “扬州军在城西布置两万步骑?”
  “这是想要吃掉我这一部。”
  徐荣对诸将说道:“李中郎和郭中郎刚与敌将交锋,没有占到丝毫便宜。”
  “诸位都说说吧,该怎么办?”
  诸将全都嚷嚷着要趁敌人立足未稳之际,打出去,免得被包了饺子。
  他们都知道,北面、南面已经备封死,东面就是围三阙一的那个一,也并不好走。
  先不说渡过洛水有多危险,就算是冲出去了,又能跑到哪去?
  东面虎牢关外,朱儁在中牟县招兵买马,南面四关耸立,北面是黄河,走哪都是死路一条。
  唯有西面尚有一线生机。
  徐荣却没有枉下定论,看向还未发声的李傕、郭汜二人。
  “李中郎、郭中郎,你们怎么看?”
  郭汜把开口机会让给李傕,后者无奈抱拳道:“禀将军,我倒是不认为全军突围是个好主意。”
  徐荣眉头一挑,问道:“为何这么说?”
  李傕继续说道:“这里可能是个圈套,若是冒然钻入圈套,则会有全军覆没之危。”
  徐荣问道:“那你的建议是什么?”
  李傕回答:“可以让部分人先突围,若是成功突围,则可回援,两面夹击扬州军,方可安然撤退。”
  徐荣颔首,又看向郭汜问道:“郭中郎以为如何?”
  郭汜抱拳道:“末将没什么要补充的,李中郎的意思就是末将的意思。”
  “好!”徐荣拍案而起道:“传我将令!”
  “中郎将李傕、中郎将郭汜,各率步骑五千,分别从西门、南门出击。”
  “若成功突围,则于子时杀回洛阳,配合余军突围!”
  “现在是申时(下午四点),全军埋锅造饭,李、郭二将于戌时(晚上八点)出发,其余人枕戈待旦!”
  “尊令!”
  诸将纷纷下去忙碌起来。
  很快,洛阳城内飘起偌大的炊烟,在晚霞之中飞到很远。
  洛阳西二十里。
  左右有一片海拔不高的小山丘,山丘中间还有十里开阔的小平地,扬州军两万大军就驻扎在平地中间。
  张飞、吴宁率领补充后的二营以及六千战兵,扎营在北。
  龚磊暂领新建的一营由程普、朱治辅佐共计率领一万步骑,扎营在南。
  两座营寨刚打了个地基,还没来得及施工完全。
  忽然,斥候回报:“西凉军在洛阳城内大肆造饭,疑似突围!”
  顿时,两边的将领又迅速凑在一起开了个简短的会议。
  “龚校尉,这里你最大。”张飞力挺龚磊道:“你说咋办就咋办!”
  龚磊受宠若惊道:“多谢张校尉抬爱,我就当个牵头人,有什么意见,还是要大家商量着来。”
  这里没有其他刺头,唯一的刺头关羽又是个虚职,没实权说话。
  诸将便默认张飞所说的话,纷纷看着龚磊。
  论资历,龚磊最早!
  论战功,龚磊也不少!
  论信任,龚磊绝对是主公最信任的人之一!
  这点虚名,大家也没什么好争的,况且龚磊识相,说话又好听,就更不会有人炸刺。
  龚磊清了清嗓子道:“既然敌军想要突围,我提议,全军先放下手中事物,全力构筑陷阱,挖陷马坑。”
  “我觉得敌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来攻,黑夜中又搞不清来袭方向,不如将防御工事布置地稀疏一些,把范围布置地更广一点。”
  “这样的话,效率会很低下,可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拖住敌军,不让他们冲出去。”
  “至少也不能轻松地突围!”
  这算是老成之言,大家也没什么意见。
  “我的话说完了。”龚磊抱拳道:“你们也来说说吧,多多补充。”
  “主公常说三个小兵的智慧比他还要高,我相信大家的智慧肯定在我之上!”
  这番话说的太好了,诸将想不出反驳的话来。
  于是,你一言我一语,从各自擅长的领域出发,查漏补缺,很快就商量出一整套守备计划。
  然而时间短暂,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龚磊拍板道:“那就先布置陷阱,要是有多余时间,再做其余布置!”
  众人纷纷应好。
  很快,扬州军营地冒出比洛阳城内更大的炊烟。
  从食量上来说,扬州军个个都是大胃王,食量惊人,做饭的伙夫也是格外辛苦,个个都是肌肉莽汉。
  没法子,力气小或者肥胖的人,干不来这么重的活。
  因此,扬州军中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伙夫只要通过选拔就是主力。
  金茂更是有过组建炊事营的想法,可惜还没来得及实行。
  就算是这样,伙夫也不再是杂兵,若是愿意参战,立马就能成为主力精锐。
  于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就在扬州军中发生,往往主力营的兵还打不过伙夫。
  扬州军中流传着一句玩笑话:“精锐的最终结局就是伙夫!”
  戌时。
  郭汜率军从西门而出,李傕则率军从南门出发。
  两部人马为了不打草惊蛇,都没有打火把,因此行进地格外小心。
  郭汜行军路线就是正面进发,这跟他的脾气也非常相辅。
  表面上看起来,郭汜就是个直来直往的莽汉,实际上,郭汜有着许多小聪明。
  勇猛无畏的外衣下,隐藏着一颗狡诈的心。
  李傕就不一样了,他表里如一,就是个有勇有谋的将领。
  因此,李傕选择走另一条路。
  沿着洛水一路往西南方向穿插,直到秦岭才北上。
  李傕料定,秦岭东侧山丘不会有扬州军的埋伏。
  按照总数七万计算,孟津关有一万,截断道路的又有两万精锐,再加上洛阳南四关要人把守,至少还得再少去两万人!
  剩下的两万人,肯定是要作为机动部队使用,以防止他们这条大鱼逃跑。
  实际上,李傕料想地不错。
  不过,数量估计错了。
  扬州军留在战场上的还有六万人,除掉上面的五万人,还有一万人要把守鲁阳县,根本就没有什么机动部队。
  摆在明面上的兵力就是全部的兵力。
  亥时。
  郭汜带人已经摸到扬州军营外五里地,明亮的火光就如同指明灯一般指引着方向。
  “倒是有点道行!”郭汜暗骂一声晦气,知道己方的意图已被识破,不然,扬州军就不会大张旗鼓地搞出那么多照明。
  这是防备他偷营呢!
  郭汜下令全军休息半个时辰,再发动夜袭,实则是为了等李傕率部来汇合。
  就算扬州军有了防备,但郭汜相信凭借他跟李傕二人的兵力,出其不意之下,肯定能有一部分突围出去。
  到时候,是回头支援还是直接跑路,主动权就都在他们手上。
  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李傕的身影。
  郭汜顿时恼了:“李傕这厮死哪去了?!”
  “等回洛阳,我定要在将军面前参他!”
  战机已逝,没有李傕的配合,郭汜没有一点信心突破有准备的两万扬州军。
  除非他手中是五千精锐骑兵,那还差不多。
  可惜,董卓离开时,为了保全实力,只给徐荣留下一千精锐骑兵,另外一千骑兵全是从战场上收拢回来的杂兵。
  当然,徐荣手中的步兵确实是西凉军精锐,因为在董卓眼里,只有骑兵才是真正的精锐。
  步兵没了,可以再招再练,骑兵没了也就没了,想要训练一只精锐骑兵,没个三五年是不可能拥有。
  正当郭汜回头,想要跑路时,却错愕地发现,后路也出现扬州军。
  “踏马的!”
  “到底是怎么暴露了?”
  看那火把组成的火龙从东北方向蹿来,郭汜就敢断定,绝对不是西凉军。
  夜袭本就讲究个突然性,这么明目张胆地行军,生怕对手不知道是吧?
  因此,来者是敌非友!
  …
  时间回到天黑前。
  孟津关。
  周泰得到回信,贾诩让其便宜行事,自行决定要打还是要守。
  给了足够的自主权限。
  贾诩跟金茂不同,西凉军本身就没有扬州军那么严苛,讲究一个自由自主。
  打仗全凭各将领的聪明才智,董卓就是个发布命令、只看结果的吉祥物,不会亲自下场指挥。
  而不像金茂,每件大事都要抓在手中,生怕出现一丝纰漏。
  因此,主军事的贾诩觉得这是一道再正常不过的命令。
  而且周泰这个人,贾诩从内部情报上深入了解过,知道其性格不会像张飞一样鲁莽。
  不客气地说,周泰在贾诩眼中过于死板,恪守军规,一丝一毫的错误都不会犯。
  周泰接到命令时,整个人都是懵的,这还是第一次给他最大的自主权限,有些不习惯。
  心情怎么说呢。
  喜悦有点,但更多的是慌乱。
  这是他从未有过的经历,要是出错了怎么办?
  好在还有孙策在。
  仿佛看穿周泰的处境,孙策在周泰接到命令大臣第一时间就来申请出战。
  “都督,这是最好的机会!”
  “大把的战功就在眼前,您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孟津关距离洛阳更近,那大量的炊烟,自然逃不过心心念念想要干仗的孙策眼睛。
  作为守军,没事煮那么多饭做甚?
  前线情报已经传回来,董卓带走了大量的粮草辎重,洛阳城内所剩无几,最多不会超过一个月的量。
  要不是突围,那城内的守军就是在加速自杀!
  只要粮草耗尽,留给城内守军就只剩两条路可走,要么受降,要么受死!
  周泰依然是那副扑克脸,严肃又认真道:“只要守住孟津关,就是大功一件,何必要去冒险?”
  孙策恨铁不成钢,要不是地位不如对方,真想拿鞭子抽两下子,看看会不会动一动。
  “您的确是大功一件!”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周泰比孙策高了不知多少级。
  于是,孙策灵机一动劝说道:“但是您有没有想过将士们?”
  “他们也需要战功,不管是升迁还是奖赏,全都是将士们急需的事物!”
  “守住孟津关对于将士们来说,真的足够了吗?”
  周泰脸色微变,这个道理他未尝不懂,但是他更怕犯错导致失去好不容易得来的机会。
  都督这个位置可不容易,能够媲美的也就各主力营校尉以及位介更高的水军都督和亲兵卫统领。
  扬州军加起来也不超过十个人!
  军师的地位超然,但位介并不高,周泰这样的将领敬畏他们,倒不如说敬畏他们身后的主公。
  周泰十分明白,当下的自己才能有限,就算将来有更好的未来,可也不能妄自尊大。
  “伯符说的很有道理。”
  周泰站起身道:“但你敢保证,一定能带领将士们斩获战功吗?”
  孙策面色一喜,抱拳道:“我敢立军令状!”
  “若是未能建功,请斩我头!”
  既然孙策都这么说了,周泰也不是拖泥带水的人,喝道:“好!”
  “我与你五千精兵,希望你说到做到!”
  孙策大喜拜道:“末将定不负都督所望!”
  说罢,孙策就带着周泰的将令,下去准备。
  果然,淮河水师渴望战功的士兵数不胜数。
  一时间,为了争个上战场的名额,都能差点打起来。
  “当真是虎狼之师!”
  孙策一边挑选,一边回想。
  要是他曾经手底下有这样的精锐,那九江之战又会是如何?
  怀揣着美好的愿景,孙策来到多住营帐,来请祖茂、韩当出山帮忙。
  二人自不会拒绝。
  但韩当还是意难平,撺掇孙策趁机带兵自立。
  “韩叔!”
  孙策义正言辞道:“此等言论,我看在亡父的份上,就当没听见,希望您以后也不要再说了!”
  “哼!”韩当冷哼一声,道:“子不类父!”
  “若是主公还在,绝不会屈居于人下!”
  孙策面色一沉,深呼吸道:“亡父是亡父!我是我!”
  “我们走的路不一样!”
  而后,孙策盯着韩当的双眼沉声道:“韩叔若是觉得待在主公麾下难受,那这次帮忙之后,我会向主公请求,放您自由!”
  韩当闷声道:“我并没此等想法。”
  孙策脸色稍缓:“其实主公并非气量狭小之人,韩叔想要谋一份前程,扬州军是一个好归宿!”
  韩当“嗯”了一声,便不再多话。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