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耕战三国从收编百越开始> 第258章 交涉失败,那就打!

第258章 交涉失败,那就打!

  第258章 交涉失败,那就打!
  二月初十,洛阳。
  此时的洛阳城乌烟瘴气,宛如人间炼狱,导致这一切发生的罪魁祸首自然是董卓麾下的十几万将士。
  洛阳南城门。
  一只装备精良的百人队伍,打着“金”字旗,正在城外与城门校尉交涉。
  刘平,表字仲武,乃是乌伤刘家嫡系第三代,为金茂从兄。
  这次刘平作为使者出使洛阳,面见皇帝,或者说面见董卓。
  百人护卫全是亲兵卫,其身上的杀气,骇得城门守卫不敢靠近。
  刘平表情平淡地守在马车前,等候消息。
  可过去了两个时辰,午食都过了,还是没人来接待。
  刘平知道,这是下马威。
  他举步往前。
  就这一再平常不过的行为,却让城门守卫噤若寒蝉,一排排弓箭手从城墙上探出头,城墙下的守卫也亮出锋利的长枪。
  亲兵卫脸上毫无表情,仿佛看不见。
  刘平脸色一沉,朝南面一拜后,怒道:“扬州牧的使臣也敢阻拦?”
  “难道尔等不惧我主三十万人马的兵锋吗?”
  董卓军也不是好惹的,城门校尉一声令下,弓弩手挽弓搭箭,守卫们挺枪上前一步。
  就算枪尖怼在脸上,刘平面不改色,仰着头骄傲道:“有种就杀了我!”
  “到时候,就算你们逃到关外,我主亦能诛灭尔等!”
  这时,城内传出一道晴朗的笑声,高声道:“好一个口出狂言!”
  “扬州牧要是有这个能耐,岂会派你这无名小卒为使节?”
  “怕是早就大军压境,直逼洛阳!”
  刘平看向来人,身穿官服,佩戴铜印黑绶,跟他同级,这说明来人在洛阳中至少算是六百石以上的中层官员。
  “扬州牧使节刘平见过阁下。”
  来人见状,不敢失礼,下马作揖道:“郎中令李儒见过刘使臣。”
  二人心中瞬间明白对手是谁,刘平还有点小紧张,李儒稳如老狗。
  “皇帝在何处?”
  刘平一上来就开始主动攻击:“我主有重要文书要给陛下过目。”
  李儒故作惊讶地问道:“难道扬州牧不是来向我家丞相求和的吗?”
  “求和?”刘平轻蔑道:“我主百战百胜,何须求和!”
  李儒却不在意道:“既然如此,那请使臣回去吧,战场上见真章。”
  刘平明白第一轮交锋,他败了。
  深呼吸,调整心态。
  乡下小子,斗不过老硬币很正常。
  来时,金茂将跟刘平说了,就把这次经历当做历练,不要看得太重,把来意说清楚且安全返回就是一件大功。
  可刘平偏不信邪,要跟李儒斗一斗,现在终于老实了。
  刘平从马车里拿出一摞纸张,递给李儒道:“这是我主的要求,只要董…丞相答应,那便各自罢兵休战。”
  李儒没接,也不敢接,诧异之余,伸手邀请道:“使臣请进城,丞相已经备好酒席,您可与他亲自言说。”
  既然对方都缴械投降了,李儒也不好太过为难,立马换了副面孔。
  刘平还是第一次遇见比他还不要脸,还能收放自如的人。
  他将这一切默默记在心里,决心将来一定要超过李儒,成为一名合格的使臣。
  李儒只是偶尔客串一下,并不专业,这倒不能怪刘平,而是金茂手中情报太少,或者说不重视这方面。
  进入洛阳城。
  隐入刘平眼帘的,并非是人来人往的热闹场面,而是家家户户大门紧闭,仿佛进入末日一般。
  不时还能看见一队又一队的士兵强行闯入某一家某一户,霎时间,惨叫声、哭泣声奏鸣。
  刘平下意识地皱眉,这等人间惨状,他倒并非没见过,而是没想到董卓麾下军纪如此散漫,要是换作金茂军中,八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这一切,李儒都尽收眼底,心中不由地对金茂更加忌惮。
  别看他怼刘平时信心满满,真要是刘平反向怼回来,败的肯定是李儒。
  别看董卓军损伤不大,而且孙坚也被干死了,但金茂正在源源不断调集大军的消息,还是被董卓获悉。
  几万人就那么难缠,要是数量破了十万,那还怎么打。
  就连撤回来的徐荣都说了,只可智取。
  就连董卓帐下最能打的将领都这么说了,可想而知,金茂到底有多强。
  因此,董卓对这次双方的交流非常重视。
  皇宫,南宫。
  董卓在此宴请金茂使者刘平,与会都是些银印青绶,秩比二千石以上的大官。
  刘平这个铜印黑绶在中间,当真是小心翼翼,生怕给金茂丢人。
  而正是这样的表现,让董卓轻视不已。
  不过,面对刘平提出的要求,董卓却是满口答应着,只是要求多给几天的时间。
  这样的巨佬,竟然如此好说话?
  于是,刘平再次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
  “豫州刺史孙坚为国捐躯,我主想为其施以诸侯之礼葬之,还请丞相允准。”
  按理来说,董卓连前面那些苛刻的条件都答应了,这点小要求一点也不过分。
  不料,董卓大发雷霆,仿佛要杀人一般。
  “孙坚?”
  “他算个什么东西!”
  “还想以诸侯之礼厚葬,孤恨不得挖其坟,鞭其尸!”
  宴会到此结束,双方也都明白了各自的底线。
  董卓那边就是没有底线,能拖就拖。
  二月十二。
  刘平收到某位汉室忠臣的匿名信,将董卓正在迁都的一切说得明白,并约定今夜寅时为其大开东城门放行。
  信中所说之事,刘平选择相信,但他不相信有这样的好心人,就做了两手准备。
  次日寅时。
  洛阳东城门发生暴动。
  扬州牧使臣刘平,在一百亲兵卫的拼死之下,杀出洛阳城,城门守卫死伤无数。
  等到李儒收到消息,赶过来时,刘平早已失去踪迹。
  而有一人却比李儒更早地赶到。
  牛辅!
  这是董卓另一个女婿,跟李儒不同,牛辅手握重兵,深受董卓信任,乃是洛阳守城将领。
  但是李儒更在乎的人,却是牛辅身边的贾诩!
  希望此事跟贾诩没关系,否则,李儒晚上都要睡不好觉。
  …
  二月十三,大谷关。
  刘平为了躲避董卓骑兵,在嵩山周围绕了一大圈,才终于在第二天逃回大本营。
  一百亲兵卫只剩三十余人。
  金茂那个心痛啊,可又不能怪刘平。
  虽说没能完成出使任务,但带回来的消息足够劲爆,也算是有功无过。
  毕竟,董卓本就不想答应任何要求。
  “看来还是没打疼。”
  回想这一仗,董卓也就损失了不到两万骑兵,再加三万多老弱残兵,相对于二十万基数来讲,才四分之一不到。
  还能再打嘛。
  既然如此,金茂便要开岂第二轮大会战。
  围攻洛阳!
  眼下大谷关有三万大军坐镇,广成关也有三万新兵,鲁阳还有一万水军,可以说两州能抽调的人基本都到了。唯一的问题,就是将领不够。
  新投靠的孙坚旧将朱治,金茂赏识其才华,会当将领来培养。
  但韩当、祖茂这样的死忠,金茂完全没有丝毫任用的意思,无非浪费点粮食养几年而已。
  不过,两个出乎预料的人到来,改变了金茂的想法。
  孙策!孙权!
  两兄弟是当天晚上到达的,金茂也亲自接见了一番。
  孙权今年才十岁,却比他哥孙策要冷静地多,言语行为都很得体。
  这反倒让金茂更加忌惮。
  孙策就不一样了,见到孙坚尸首时,那崩溃的情绪还有乱了阵脚的行为,倒是让金茂放心不少。
  “董卓!”
  “我与你不共戴天!”
  孙策仰天长啸,发誓要为父报仇。
  “主公!”
  先前一直不肯改口,现在的孙策却非常丝滑。
  “请与我一只骑兵,我这就去取董卓狗头!”
  说实话,金茂很想看看爆种的孙策有多强,但要拿自己的部队去尝试,那就一点也不好。
  而且孙策这声主公,总感觉过于功利。
  于是,金茂安抚道:“乖侄儿节哀顺变,你放心,这个仇,我一定会报!”
  孙策这才拜谢道:“多谢主公。”
  金茂摆手道:“来人!”
  “送二位公子下去休息。”
  孙策是金茂派人通知,才从益州赶来,孙权怎么来的,金茂就不清楚了。
  目送两人离去,金茂也离开灵堂回到中军大帐。
  今晚还有更重要的会议等他召开。
  另一边。
  孙策、孙权两兄弟来到休息的营帐。
  也不管外面也没有人,孙策彻底爆发,像头受伤的猛兽一般嘶吼。
  “吕布!”
  “我要将你千刀万剐!”
  “啊!!”
  孙权反倒像个兄长,非常冷静地看着孙策发疯。
  直到孙策拔剑,想要砍了孙权,后者才做出反应。
  “兄长!”
  一声清脆的喊声,终于将孙策拉回现实。
  孙策看着手中的宝剑,以及距离尖峰仅一厘米的脖子,两行热泪滚落下来。
  “当啷”一声,宝剑落地。
  孙策抱住孙权嚎哭起来。
  好像十七岁的那个人不是他,而是孙权。
  更令人惊奇的是,孙权竟然懂得安抚孙策。
  少年老成,莫过如此。
  等到孙策发泄完冷静下来,孙权才问道:“兄长,接下来该怎么办?”
  孙权再怎么早熟,终究是个十岁的孩子,要还是多智近妖,那历史上也不可能只有那么点成就。
  冷静下来的孙策还是挺有脑子的,拍了拍孙权幼小的肩膀道:“先给父亲守灵。”
  “等安葬完,你就先回江陵读书。”
  孙权瞪着碧眼问道:“那你呢?”
  孙策面色突变,狰狞如一只随时暴起的猛虎道:“我要报仇!”
  “董卓!吕布!”
  “我要他们死!”
  “死!!”
  深呼吸两三回,孙策才冷静下来道:“你放心,若是想要拜名师,我会向主公举荐你。”
  “主公?”孙权疑惑道:“兄长,真要认扬州牧为主公吗?”
  孙策没有反驳,而是问道:“那你有什么好意见?”
  孙权摇头道:“我不知道。”
  “但父亲枭雄一世,难道就想看到后人一辈子屈居人下吗?”
  这个道理,孙策何尝不知。
  “你还小,很多事并不知情,我也不怪你。”
  孙策告诫道:“千万不要小看天下人,尤其是主公!”
  孙权像看一个陌生人一样看着孙策,道:“兄长你变了。”
  孙策点头道:“是啊,我当然变了。”
  孙权小声道:“变得没了豪侠气。”
  孙策愣了一秒,失笑道:“现在没有,将来肯定会有的。”
  现在的孙策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自身的改变。
  次日。
  正在为父守灵的两兄弟,意外得知堂兄孙贲和舅舅吴景没死,带着千余残部在轩辕关附近当起了山贼。
  孙策、孙权两兄弟非常惊喜。
  更惊喜的是,金茂命令孙策前往嵩山,找到这股势力,并带回轩辕关的详细情报。
  经过昨夜商议,金茂决定先拿下洛阳八关中的南四关。
  大谷关、广成关已在手,还剩轩辕关和伊阙关还没拿到。
  轩辕关坐落在嵩山之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同时,若是切断其与外界的联系,就会变得孤立。
  金茂本意,这里就不费力去攻打,正好获悉附近还有孙坚残部,就派孙策去试水。
  成了就能确定孙策确实爆种了,可以重用。
  败了也没什么,反正死的又不是自家人。
  至于伊阙关就容易地多。
  伊阙关把守尹河,说白了就是个水关。
  金茂只需调动水军,来个里应外合,就能轻松拿下。
  洛阳八关,仅有函谷关较难攻克,其他三关如虎牢关、孟津关、小孟津关,金茂都懒得去。
  这三关靠近黄河,在洛阳最北面,距离太远。
  等到攻克伊阙关,有了水军,金茂便能乘船逆流而上。
  陆地上,两条腿的确实跑不过四条腿,但有了水军舟船,金茂军各方面都能得到极大增强。
  不说别的。
  弓弩手、强弩手、投石营,都不用费劲巴拉地跑来跑去,还得费时间修建,直接在战船上就能开火!
  此外,运输粮草辎重,运兵,支援等等。
  诸多好处,足以提升全军一个档次战斗力!
  董卓拿什么挡?
  二月十五。
  伊阙关告破!
  二月十八。
  轩辕关告破!
  二月二十。
  金茂陈兵洛阳城下,大战一触即发!
  后续情节需要想想,请假一天。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