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治愈系文豪?不,是致郁啊!> 第255章 悲剧流结局上线!迷惘文学扛鼎之作《太阳照常升起》!真正的神作

第255章 悲剧流结局上线!迷惘文学扛鼎之作《太阳照常升起》!真正的神作

  晚上八点钟。
  政务部门用于招待客人的酒店。
  江海伏案在书桌旁,思考着自己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
  他点燃一支烟,眉眼间尽是思索之色:
  “是抄书,还是不抄书,抄书的话又应该先抄哪部?”
  “这是一个问题.”
  照常理来说,这一场中西方顶级作家之间的较量与比拼,自己不是正处于舆论中心的人物,应该没有多大压力。
  但是吧.
  如果自己想在文学领域更加精进一步,走出国内,冲出亚洲,影响欧美,现在这种情况就是自己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丧钟为谁而鸣?”略微思考一阵子后,江海摇头,“这书的确是好书,也算得上是世界名著之流。”
  “不过,却是不太符合我现在的实际”
  《丧钟为谁而鸣》是海明威在1940年创作的一篇长篇小说,其主要讲述的内容是二战时期美国人参加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其大致的剧情内容可以概括为:
  【美国青年罗伯特.乔顿来到敌后,准备与山区的游击队配合,在共和军进攻的时候炸毁一座有战略意义的桥梁,以破坏敌人的反攻。历经种种磨难,克服种种艰险,最终乔顿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终于完成了炸桥的任务可是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他受了重伤,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选择牺牲自己,掩护山区的游击队员撤离战场】
  这是一篇有关于战争的长篇故事,不是说这部长篇小说写的不好,正相反——
  它写的非常之好!
  《丧钟为谁而鸣》在美国出版之时,立刻在美国文学界引发了极其轰动的反响,1940年底发售到1941年底,就直接突破了八十万册的销量,成为当时美国最畅销的书目。
  当初参加二战的美国大兵,也就是在欧洲战场作战的盟军官兵,几乎人手一册。
  海明威也凭借此书,鼓舞了反法西斯阵营千千万万参战的士兵,被西方文学界称之为人类勇气的赞歌!
  书是好书,只不过
  这玩意儿确实是有点不符合国情!
  你让我一个中国人,去赞颂美国士兵的英勇?
  这个政治立场很危险.
  再加上,很多文学著作,只有在特定的时代里才能绽放出它应有的光彩。
  在二战时期,《丧钟为谁而鸣》鼓励了千千万万反法西斯阵营的勇士,可现如今在和平年代,在这种时候你再去写这种战争读物.
  那效果可能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思来想去,江海最终还是把视线放在了海明威的另外两本代表作——
  《老人与海》
  《太阳照常升起》
  “老人与海,这不用讲,绝对是经典之中的经典。”江海在脑海里不停的思索,“这是一个有关于勇气的故事,一位迟暮之年的老人,在疾风骤雨的海平面上,同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展开搏斗”
  这是一个有关于希望的故事。
  这是一个有关于勇气的故事。
  如果你不知道《老人与海》这部作品有多经典,那么,你只需要知晓这本文学创作所获得过的荣誉,当海明威在晚年时期,创作出《老人与海》这部作品之际,他以无可撼动的支持率——
  获得了代表着西方新闻学界极具含金量的普利策奖!
  不仅如此,当《老人与海》登堂入室,被西方文学界选入影响人类进程的32本图书,它直接获得了象征着文学界至高无上的荣耀成就——
  诺贝尔文学奖!
  这是一本足以超越《百年孤独》的伟大作品!
  “1986年,也就是在上个世纪的法国,《老人与海》一经发售,在48小时以内销量就达到了530万册,创下了文学销量历史的奇迹”江海在脑海里不断回忆着《老人与海》所取得过的成就。
  “时至今日,这个记录也未曾有人打破,它更是被西方文学届盛赞为20世纪欧洲文坛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
  你要问这本书牛不牛逼?
  那毫无疑问,这本书绝对牛逼!
  牛逼到无以复加!
  牛逼到无以比拟!
  这是连海明威本人都无法复刻的文学奇迹!
  只不过,在沉思半晌之后,江海还是对文抄《老人与海》的想法做了否定:
  “牛逼归牛逼,但这本书,还是不合适.”
  你要问为什么不合适?
  这原因,倒也简单——
  你见过有人斗地主上来就直接扔王炸的吗?
  在不知晓对方底线,不清楚对方究竟会有哪些名家下场的情况下,你上来直接就是一本《老人与海》.
  万一空大了怎么办?
  这会不会有点儿过于残暴?
  这就好比于,你去参加一场文学交流会,和人比拼各自的创作能力。
  对方朝你打出了一本《斗罗大陆》。
  你不由分说,直接祭出一本《红楼梦》外加《三国演义》.
  拿四大名著同《斗罗大陆》相比?
  拿曹雪芹的文字功底和【复活吧,我的爱人】比拼?
  这是不是多多少少就有点儿小题大做?
  “作家的文学作品,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这才容易让人信服。”
  思来想去,最终江海将目光投向了海明威最后的一部作品,也是被称之为西方迷惘文学,海明威也因为这部著作,被西方文学界称之为【迷惘派作家代表人物】的——
  《太阳照常升起》
  “相较于之前两部文学著作,这部作品,似乎更符合我现在的情况.”
  《太阳照常升起》讲述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
  【192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的浪漫之都巴黎,一群在感情或爱情上遭受过严重创伤,还有在战争中落下了严重心理或生理机能障碍的退役士兵,在结束了战争过后,因为无法融入和平的社会,他们开始过上了一种放浪形骸的生活,这本书描述了在战争过后,这些迷茫一代的浪荡生活,以及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
  这本书想要讲述的主题是——
  战争令得一代人的意识逐渐开始觉醒,但身处于历史的洪流之中,不论他们的意识如何觉醒,对于周遭的这一切都无力改变。
  正是由于这种意识觉醒后却又感到无路可走的痛苦、充满了悲凉和绝望的心境,令得评论家将书中的主人公巴恩斯代表的平民阶级,称之为——
  迷惘的一代!
  同样是一战战后的背景
  同样是清醒的痛苦着,人与人在日常交流之中,戴着伪善的面具.
  同样是悲情文学,主人公拥有着放浪形骸的生活,整本书充斥着难以掩饰的浪荡和颓废
  同样是通过【性】来开展的故事剧情
  单一的要素,或许的确是有些难以辨认,但你要把这些要素全部综合在一起.
  这本书的内容,是不是莫名有些眼熟?
  是不是感觉好像在哪里看到过?
  没错!
  太宰治,《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所讲述的是二战过后,日本社会,以主人公【大庭叶藏】为首的颓废一代。
  《太阳照常升起》所讲述的是一战过后,法国社会,以主人公【巴恩斯】为首,失去了生活希望的迷惘一代。
  两本书,有着相似的故事背景!
  两本书,同样也是用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颓丧氛围,来表达故事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
  作家海明威和太宰治,其最后的结局,也是极其相似。
  太宰治在写完《人间失格》之后,选择用投河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海明威在写过《太阳照常升起》之后,在爱达荷州的家中,用双管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有《人间失格》整本书打底的情况下,我选择写《太阳照常升起》,至少不会给人一种很突兀的感觉?”江海在心中暗自琢磨着,“至少,从题材和文风上来看,这两本书——”
  “都属于是比较接近。”
  《人间失格》所确立的题材风格,是丧系文化,也就是所谓的颓废风。
  《太阳照常升起》这本文学著作,虽然从书名上来看,它确实是给到人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感觉?
  但是,千万不能被它的表象所蒙蔽
  这本书,从人生观、世界观、社会观,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如果你深入其中,去感受作者赋予书中人物的思想,很快你也会代入书中的情绪,对这个世界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如果人生存的意义就是毁灭,那为什么还要被赋予新生?”
  “人,为什么要活着?”
  “有没有一种可能,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另一种意识形态的开启.”
  能够一书开创一个文学流派,被称之为【迷惘学派集大成之作】的《太阳照常升起》,又怎么可能仅仅只是书名表露出来的那么简单?
  这就和【雨夜带伞不带刀】写网文是一样一样的
  先以【爽文】【温馨治愈】的标签,把读者给吸引过来。
  然后
  再把人骗进来杀!
  “文学交流是吧?”手头有了能打的书,江海心中隐隐有了些许的底气,“我倒要看看,到底是怎么个事儿.”
  不再停留,江海坐在电脑面前,伸手开始打下一行又一行文字:
  【《太阳照常升起》】
  【序章】
  【第一幕,第一景.】
  江海在参加文学交流会,想着应该拿出些什么样的作品,对抗即将到来的国外作家。
  澄海戏剧学院。
  动画制片厂的工作人员也没闲着。
  以央美高材生陈涵影为首的宣发部门,正在紧锣密鼓的在网络上收集着观众对于动画的改进意见。
  办公室里。
  身着一身便服,但依然洋溢着甜美青春气息的陈涵影,朝着面前十几个学生模样的工作人员吩咐道:
  “记录一些有道理,有意义的评论,这些都是市场给到我们的直接反馈。”
  “记住,认真一些.”
  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在上学或者工作的时候——
  教室里,有自己喜欢的人。
  办公室,有好看又长到了自己审美上的美女同事。
  大家应该都有过这种感觉.
  当教室里坐着自己喜欢的女同学,阴差阳错之下,老师把白月光的座位调到了自己的旁边。
  在这种时候.
  即便早八是真的很难熬。
  即便今天有自己最讨厌的数学课。
  即便如此,在前往教室的路上,自己就是会变得很开心,路上的空气,就是会变得无比之香甜
  很显然,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陈涵影是央美出了名的神颜学姐,也不知道是谁弄出的校花排名,在央美校花排行榜单上——
  陈涵影以清纯的相貌,甜美的气质,绝美的神颜,长期占据着榜单第一的位置。
  如今,这样一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神颜学姐,竟然变成了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
  甚至于.
  还能时不时和自己说上两句话?
  这让这帮才刚刚加入动画制片厂的新人学员,怎能不激动?
  “明白!”宛若打了鸡血一般,这群兴奋的牲口,赶忙朝着陈涵影回话,“涵影学姐,你放心——”
  “保证完成任务!”
  话音落下,随后就投入了紧锣密鼓的工作当中。
  经由一个半月,连续不间断的播放,《神厨小福贵》这部蕴含了悲情历史元素的治愈系动画——
  终于迎来了最后的大结局!
  尽管,作为动画的制作方,大家早都已经知道了结局。
  可是观众不清楚啊!
  当《神厨小福贵》最终大结局放映,立刻,就有相当之一部分观众直呼受不了,在动画制片厂的官方账号下大倒苦水——
  “变态!”
  “太踏马变态了!”
  《神厨小福贵》最后是一个怎样的结局?
  一分钟时间,简要交代一下——
  主角小福贵心心念念的爷爷老洪头,在监狱中坐牢之时,听到外界传来消息,误以为小福贵得到首席御厨职位,激动之下,直接猝死了。
  亦正亦邪,在整部动画里,担任着小福贵好友角色的太监小李子,因为接受不了自己被发配冷宫的结局,最后疯掉了。
  帮助过小福贵的老太医,为了保护小福贵,在同杀手的争斗下,最后被杀掉了。
  小福贵为数不多可以交心的朋友小蜜蜂,也是k大人(袁世凯原型)的养女,在小福贵的提醒下认清了养父k大人的真面目,也正是得益于小福贵的提醒,小蜜蜂开始和k大人作对,结果最后被k大人养的刺客干掉了。
  小福贵的爱人小飞碟,不知所踪。
  教过小福贵厨艺的师傅老菜头,被打入死牢.
  很难想象,一个打着给少儿观看的“治愈系动画”,它最后的结局,竟然主打的就是一个——
  死的死,伤的伤?
  但凡是帮助过主角的好人,全他妈死了。
  但凡是和主角作对的坏人,反倒是过得一个比一个好???
  当央视少儿频道播放这一结局的刹那。
  霎时间,观众的留言直接就炸了:
  “告到中央,我要告到中央!!!这就是你们说的治愈系动画,这就是你们说的开放式结局???我踏马接受不了”
  “我一个成年人看了都觉得难受,心里的闷气一股接着一股,你确定孩子们看了能接受得了???”
  “所以这部动画到底是在宣扬一个什么样的思想?主打的就是一个全都得死,主打的就是一个好人没好报???”
  “我他妈真服了,到底是谁推荐我们家孩子看的这破动画?现在晚上十一点钟,哇哇直哭,我哄都哄不住,一边哭嘴里还一边不停地念叨着:‘小蜜蜂死了,小蜜蜂怎么也死了’.”
  “朋友们,我好难受,我觉得我今天一定睡不着觉了”
  “何止你睡不着?我家孩子一闹,我全家都睡不着,这是谁想出来的破结局我特么是真服了.”
  结局一经公映。
  顿时,就掀起了如潮水般的热议。
  像是为了避免激起民愤一般,动画制片厂的官方账号,还特意为动画的结局发表了一则声明:
  【历史的洪流如车轮滚滚,中国近代的历史,本身就一部屈辱史。在这种时代背景之下,没有任何人能独善其身,动画片也是一样.】
  在这则声明当中。
  动画制片厂详细讲述了为什么《神厨小福贵》会是一个悲情式的结局。
  尽管,这种悲情式的结局,在全球动画领域都并不多见。
  可为了切合主题,切合时代背景,突出旧时代吃人的特性以及清政府的腐败.
  这些有血有肉,性格各异的角色——
  必须得死!
  也不得不死!
  为了把自己从观众宏大的声讨中剔除出去,动画制片厂还在声明的篇末,特意提了一句:
  【本制作最终解释权,由动画编剧兼文学顾问负总责】
  一直以来,在动画领域,好像很少有人提到【文学顾问】这个词汇?
  在寻常人的认知里,所谓的动画片.
  就是制片厂立项,然后找一批擅长绘画的画家和编故事的编剧,把他们汇集起来,然后产出作品就可以了。
  好像很少有人听说过.
  文学顾问?
  这个文学顾问是个什么东西?
  面对众人的疑虑,制片厂方面,径直给出了回答:
  “所谓文学顾问,就是为作品赋予深度和灵魂的专业人士。”
  “文学顾问,对于作品在创作形式和传播内容上的延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制片厂给出的回答,非常官方,也非常专业。
  虽然大家看不太明白,不过从他的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得到,它想表达的意思就是——
  “这个悲剧式的结局并非是由我们决定的,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于文学顾问的指导,它对于作品的归属有着最终决断权”
  听闻制片厂这番回话,不明真相的观众,顿时就开始在网络上搜索:
  “到底谁是《神厨小福贵》的文学顾问?”
  “给孩子们看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当不当人了”
  不搜不知道。
  一搜索,顿时被惊到了:
  “这《神厨小福贵》的文学顾问”
  “竟然是他?”
  “如果是这家伙,那就怪不得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