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治愈系文豪?不,是致郁啊!> 第244章 最受欢迎作家!最不像文人的文人!登上央视新闻的青年创作者!

第244章 最受欢迎作家!最不像文人的文人!登上央视新闻的青年创作者!

  总统,那是一个国家的脸面。
  因为一本书带来的影响力,总统竟然当着媒体的面,当众向市民读者下跪道歉?
  放眼整个文学界,这种事情,那也是相当之罕见。
  宋时青一脸不可置信地盯着手机里的新闻,发现国内媒体,几乎都在对这起案件争相报道:
  “民众示威游行愈演愈烈,韩国国会于下午六点整正式宣布,将‘化学阉割法案’正式提上日程,此法案的实施有利于震慑罪犯,保护儿童的生命及成长安全”
  “安山市区三百万市民联合抗议,要求将罪犯赵斗淳驱逐出境,有关于重启罪犯赵斗淳的审判程序,韩国法院方面已经正式开始启动.”
  “韩国总统李庆民声泪俱下,跪倒在地上乞求市民的谅解,希望市民再给到政府多一些的时间”
  “根据韩吉出版社透露,《素媛》实体书销量,在两个周的时间突破三百万册,中国作家江海,成为韩国民众心目中最有良知的国外作家,作家江海的声望及影响力,在韩国大学生群体,飞速增长.”
  传闻这个东西,向来就是很离谱的。
  一开始,韩媒报道的标题是:
  【韩国总统李庆民,因政府部门的失职不作为,向作家江海披露的《素媛》原案受害人以及全体市民读者表示哀悼。】
  慢慢的,媒体报道的标题开始逐渐演变为:
  【韩国总统李庆民,因承受不住舆论的非议,向《素媛》读者磕头忏悔。】
  再然后,为了新闻能更有噱头和爆点,国内媒体直接将韩媒的新闻报道篡改成了:
  【韩国总统李庆民,因悔恨过度,向作家江海下跪道歉.】
  在以前,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时代,新闻三要素普遍都是教科书上写的——
  真实性。
  时效性。
  准确性。
  而现在,在互联网全面普及的年代,原本质朴的新闻三要素,逐渐就开始演变成为——
  移花接木。
  胡编乱造。
  掐头去尾。
  没错,乍一看‘韩国总统李庆民向作家江海下跪’这种新闻报道确实是很离谱,但是
  架不住它传播的数量多,途径广!
  当一家媒体报道这则新闻,你嗤之以鼻:
  “这怎么可能?”
  “这么离谱,也不能把人当傻子消遣”
  当两家媒体同时报道,你逐渐察觉到了些许的不对劲:
  “一家媒体造谣,总不能.”
  “两家媒体都在一起造谣?”
  当三家四家五家多家媒体一齐报道这一案件,顷刻间,你脑中的疑虑就会在瞬间被打消:
  “不是哥们儿你来真的啊???”
  “韩国总统竟然真的对江海下跪磕头???”
  事实,或许有夸大的成分。
  不过,这也从侧面衬托出了江海在韩国的影响力。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
  不管事实究竟有没有在夸大。
  总而言之,江海的新作《素媛》,就是在韩国掀起了一阵近乎于颠覆整个社会的变革。
  “江海,你上电视了.”
  新闻联播开始的时间。
  人潮涌动的夜市。
  宵夜摊边。
  新闻频道,主持人正在电视上对于青瓦台方面发生的示威游行案件进行报道:
  “日前,由我国作家江海创作的现实主义题材新作《素媛》,在韩国方面,取得了极其强烈的反响,上万名群众走上街头,走到青瓦台府前,为弱势群体声援”
  每天的新闻联播,播放时长一共是三十分钟。
  可单单就只是报道江海新作《素媛》在韩国方面引起的轰动,这一新闻,就足足播放了五分钟。
  客观来说,不管是之前的《熔炉》还是现在的《素媛》,这两本中的任何一本,对于韩国法制化进程的加快,都起到了极其关键的影响。
  中国作家,能在国外掀起如此之浩大的声势,这算是文化输出的一种形式。
  这种事情,也确实是值得报道
  “海哥,电视上头那个,是你吗?”胖子看着电视上报道的新闻,露出了一种非常之睿智的目光。
  他先是看着电视盯了半天,然后这才转过头来,眼神迷茫而又愚蠢的看向江海:
  “我怎么感觉,一点儿也不像啊”
  很难想象,自己身边,竟然能出现上中央台的人物?
  明明平时都是一起插诨打岔的哥们儿。
  你看书的时候,我也在看书。
  你在打游戏的时候,我也跟着你在一起打游戏。
  怎么打着打着
  你上了新闻采访,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作家。
  而我
  他妈就只能在寝室里导导管子,打打游戏?
  要不要这么不当人?
  这个世界究竟是怎么了???
  “我踏马有点儿接受不了.”
  何止是胖子这种屌丝接受不了,作为中国青年文坛的领军人物,在场来自于北大的颜如玉,清华的宋时青,北师大的俞清雅
  在看向江海的眼神里,尽皆多出了几丝凝重之色。
  纵然,大家知道自己同江海有些差距,但也未曾料想过自己同江海的差距,在无声无息之间
  竟然都已经大到了这种程度?
  江海就像是平时期末考试,吊儿郎当,最先从考场出来的那一批人。
  你看着他从考场里出来,下意识就冲着他询问:
  “考得怎么样?”
  “我觉得这次的题目好难,难到爆炸,估计又要挂科了”
  这个时候,他就会露出一副深以为然的表情,赞同你说的话:
  “这次的考题,确实很难,我也没考好”
  等到成绩出来。
  你拿着45分的试卷,看着江海手里98分的卷子,顿时就开始怀疑起了人生:
  “你他吗不是说很难吗???”
  “很难你他吗考九十八????”
  面对你的质问,江海就会流露出一副非常之疑惑的眼神看向你:
  “满分一百,我都被扣了两分,才得九十八分。”
  “这种试卷,它难道还不难嘛.”
  也正是基于新闻联播上的报道,令得夜市周边,这些还在喝啤酒,吃宵夜的顾客,开始讨论了起来。
  “长脸!是真他娘的长脸!韩国总统都给咱中国人跪下了,这江海,还真是有够牛逼的啊.”
  “年少有为!我听说这江海才二十出头?二十出头,竟然都已经达到这种成就了?未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家人们,我有同学在韩国读书,好像是在什么.延世大学!对,就是这个名字.我听我同学说了,因为江海,它们学校有好多学文学的学生,想来中国留学,现在班里申请来中国留学的学生,都已经有好多,连她自己都想回来了.”
  “以前读书,都是想方设法往外面走;现在读书,都是想方设法从国外回来?这时代啊,还真的是变了”
  我就站在你面前,你看我几分像从前?
  站在江海身边的这几个人.
  或嫉妒。
  或犹豫。
  或好奇。
  全都在以一种非常之奇特的眼神,扫视着江海,就像是想把他的灵魂看穿。
  “你们都这样看着我干什么?”江海顿觉无奈,摊开双手想要为自己辩解,“我脸上又没长字儿,没必要用这么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吧,我纯粹只是运气好,侥幸罢了”
  出现了,侥幸哥!
  宋时青并不是一个善妒的人,可不知道为什么,看着江海这种单纯而又无辜的眼神,他就忍不住想痛诉:
  “当初你写《人间失格》的时候,说是侥幸,我信你。”
  “后来你写《许三观卖血记》的时候,说是侥幸,我也信你。”
  “直到后来,你不仅写出了《熔炉》,紧接着又写出了现在这么一本《素媛》.”
  说到这里,宋时青看向身边来自于北师大的俞清雅:
  “你信他是侥幸还是信我是秦始皇?”
  一次,可以是偶然。
  两次,可以是巧合。
  可要是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都是这样
  这,可就不是侥幸两个字能概括的了。
  “相较于这个,我更想知道”颜如玉看向身边的江海,及时扯开了这个话题,她在看向江海的眼神里闪烁异常,“你不是说要请我们吃饭吗?”
  “现在是去哪儿?这附近,是有什么聚餐的场所吗?”
  一听这话,江海侧身,将身后的麻辣烫路边摊让了出来:
  “这不是,已经到了吗”
  自古以来,文人聚会,讲究的都是一个排场。
  从古代开始,越是有文采,越是有本事的读书人,对于文宴聚会的地点,就越是讲究。
  首先,聚餐的地点得高雅。
  不说亭台楼阁三十六座,至少也得是某个富绅之家的绝美私宅。
  其次,环境得好。
  只有依山伴水,观景赏月,才能让人置身于一种舒缓的情绪之中。
  伴着美景,置身于这种洒脱的情绪,然后就开始.
  投壶。
  吟诗。
  作对。
  对酒当歌。
  这样的生活,好不快哉!
  不管是颜如玉,还是宋时青,又或者是俞清雅,这几位随便从中挑出一位,那都是当今青年文坛——
  响当当的人物!
  宋时青,青年文坛领军人,是外界公认最有希望冲击下一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颜如玉,数十年难得一遇的才女,北大文坛复兴的希望。
  俞清雅,婉约派娟宋体词人,书法世家,写得一手好词.
  任谁也没能想到,这几位外界公认的才子佳人,也是未来必将成为文坛泰斗的青年才俊,他们竟然.
  会被江海拉来吃路边摊???
  会被江海拉来吃麻辣烫???
  夜市,嘈杂的路边。
  大家聚拢在一张小桌前,不约而同的看着眼前的食材发呆。
  “都愣着干什么?赶紧吃啊!”见众人愣住,江海当即拿起桌上的啤酒杯,和宋时青碰了下杯,“你们随意,我干了!”
  话语落下,江海直接拿起啤酒瓶,仰起头就开始往嗓子眼里灌。
  现场就给众人展示了一手什么叫吹瓶。
  咕咚~
  咕咚~
  咕咚~
  老实说,不管是颜如玉还是俞清雅,她们这种从小就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知识分子.
  真的是很少来这种地方。
  用‘少来’这个词汇来形容,其实不是太准确,用俞清雅的话来说.
  她真的是从没来过。
  至于说麻辣烫这种看起来吃了就会拉肚子的吃食?
  那更是想都不敢想。
  很显然,江海此刻踩着塑料凳子吹瓶的模样,给她留下了非常之深刻的印象。
  她睁大了眼睛,用一种非常之不可置信的眼神盯着江海:
  “你们平常.”
  “都是这么喝酒的吗???”
  江海的名字,不止在各个高校之间广为流传,哪怕就在整个中国文坛届
  早都已经如雷贯耳了。
  在没有见到江海之前,透过江海的作品,俞清雅一直以为江海是一位思想非常之深邃,态度十分之冷冽,对于任何事情都拥有着自己独到见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毕竟,能被誉为‘先锋纪实文学开创者’的作家,怎么样去形容他绝对都不为过,他值得这世上每一个被用来表述赞誉的形容词
  可谁料,当今天见到江海,亲眼看到江海对嘴吹瓶的刹那。
  俞清雅对于江海的滤镜直接破碎了。
  你真的很难把眼前这一位,踩着塑料凳子,哐哐往嗓子眼里灌酒吹瓶的人,和传闻中那个被称之为‘先锋纪实文学开创者’‘无产阶级伟大战士’的文人作家联系起来
  这种情况就好比于——
  你以为你的网恋对象,是170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天菜顶美。
  可等到现实约在宾馆见面,你这才猛然发现,原来她说的170不是身高,而是体重
  江海这一副不拘小节的模样,直接把俞清雅给吓住了:
  “这会不会.”
  “有点儿过于粗犷了???”
  哪怕早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可看着江海这一副粗犷的模样,颜如玉也是被惊得不轻:
  “慢点儿喝。”
  “你慢点儿喝。”
  “别呛着了,不用喝那么急,没人和你抢.”
  江海一口气,七八口直接吹掉了一瓶冰啤酒。
  在炎炎夏日的夜晚,来上这么一瓶冰镇过的雪花啤酒,那种从内而外迸发出的清凉触感,令得身上的燥热瞬间消散。
  这种感觉,令得江海不由自主的长舒一口气:
  “爽”
  吹完瓶,江海看向身边的人。
  这才发现。
  不管是颜如玉,还是宋时青,又或者今天下午刚刚认识的才女俞清雅.
  都在以一种非常之惊愕的眼神盯着自己。
  江海顿觉疑惑:
  “你们为什么又用这种奇怪的眼神盯着我?”
  “呃”沉默一阵,俞清雅回过神来,慢慢从嘴里吐出一句话,“我只是觉得,江海老师,你貌似”
  “和我想的不太一样.”
  哪能不知道这几人在想些什么?
  江海无奈放下啤酒瓶,随即从嘴里吐出了一句非常之经典的话:
  “那我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