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林则徐

  第158章 林则徐
  【本期盘点华夏建国史。】
  【大清末年,奉行闭关锁国,作茧自缚,浑然无故海外诸国列强变强变盛,贪图中原山河壮丽,出兵入侵,末清依然沉浸在自己的统治中,但是他们慌乱逃跑的样子,真的很狼狈。】
  【终,烟土大肆流入朝内,大清近三百年气数已尽,苟延残喘,外邦强买强卖,大量烟土流入中华,被换走的,则是数不清的金银财宝,国基根坏,尊严尽失,泱泱大夏,沦为笑柄。】
  【烟土流于天下,则危害巨甚,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国之威严不再,民之尊严沦丧,大国奴于异邦,生杀大权,尽在外邦之手,羞乎?】
  一行行字,一撇一捺都充斥着死寂。
  众帝王将相,诗人圣人都沉默了。
  他们都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没有一个朝代是永恒不变的。
  盛极必衰,这是每个朝代都逃脱不了的定律。
  各个帝王也清楚,成王败寇,他们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延长朝代的寿命。
  但是以这般方式落幕,谁都受不了了。
  他们只觉得屈辱。
  看着,都屈辱。
  更别说做!
  “这才是该国黑暗的现状,何时才能走向巅峰?”
  “这个国家没救了,病入膏肓!”
  帝王们纷纷摇头,感叹。
  李杜王孟一个个攥紧了拳头,每个朝代不是没有乱世,但是没有一个乱世,是像此刻这样子的!
  “这个国家还有救!”
  正当帝王们纷纷叹息时,一声铿锵有力的声音,便是如惊雷般响起。
  只见文字消失,画面一变。
  只见一个头戴官帽、留着胡须的大臣面对道光皇帝慷慨激昂,言辞激烈:“臣愿赴广东禁烟,世事无常,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若烟土一日未绝,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国破,山河犹在,朝廷固步自封,守其常而不知其变,那他,就做那第一个打破常规的先驱者!
  林则徐,清朝钦差大臣。
  没人敢做这件事,他敢!
  没人敢面对西洋长枪短跑,他来面对!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没人比他更清楚烟土的危险有多大,十几年,大清再无可打仗之人,再无支持军饷之银。
  这是慢性死亡!
  这一刻,唐朝。
  魏征侍奉李世民左右,看到这一幕,不禁攥紧拳头,激动开口。
  “这个国家有他,就还有救!”
  “中华中华,为何说这是一座在废墟上崛起的国度,现在我明白了。”
  “这,便是辉煌之起源!”
  南宋,岳飞看着此刻的画面,喃喃自语。
  这一刻,他想起了自己。
  “他要是生在南宋该有多好……”
  他发自内心的感慨道。
  因为南宋同样的宦官当道,太需要像林则徐这样的青天大臣了。
  此去经年,他知道自己或许凶多吉少,最次也是落得个丢掉职位的下场,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了。
  哪里有迫害,哪里就有反抗。
  反抗的第一枪,从他打响。
  画面一转,广东,虎门。
  他亲率大批部队镇守广东港口,强迫外邦商人交出烟土,有反抗者直接镇压。
  “扔!”
  林则徐怒目圆睁,仰天怒吼道。
  这声吼,恍若雷霆咆哮一般,震散云烟,天空晴朗。
  这一吼,吼出了身为国人积压多年的愤怒。
  那群已经被绑起来的外国商人都看傻了——这还是唯唯诺诺,惧怕他们先进火炮的清朝人吗?
  他们第一次在欺压的东方人身上,看到了血性。
  “轰……”
  所有鸦片,都被倒进了一个海水坑里。
  石灰石滚落,蒸汽升腾。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将倾——是为虎门销烟!
  各朝的皇帝们都安静下来了,静静的看着。
  直至画面变黑,帝王王侯将相,诗人圣贤心里都久久不能平静。
  当看到烟土横行,侵害平民百姓,更侵害士兵,掏空朝廷国饷,他们感受到的是绝望。
  深深地绝望!
  这种绝望,是各朝帝王们都没有经历过的,也是不曾想过的。
  但是林则徐的出现,却又让所有帝王将相们眼前一亮。
  他就如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无边无际的黑暗,带来第一缕光明。
  帝王们看到了一点希望。
  认为大国的辉煌,就由他开始缔造。
  历史浩瀚,当乱世中出现这样无惧生死,行走在改革前端的烈士,往往会唤醒一国之魂。
  中华,是否也是这样?
  林则徐用一场虎门销烟,唤醒了沉浸幻想之中的国人。
  南宋。
  岳飞他一直言传身教,在背后上刺‘尽忠报国’,可是在这个奸臣当道的年代,他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他在思考,是不是也该像虎门销烟一样,该进行改革了。
  如果以他的死,国家能改变,那么他愿意。
  看着此刻的画面,他灵感顿涌,洋洋洒洒写下一首词。
  这首词,叫《满江红》。
  唐朝,贞观盛世,歌舞平升。
  看着眼前跳舞的宫女,李世民不知怎么的,忽然没了兴致。
  挥了挥手,将她们喝退,专心看起了天幕中的画面。
  画面里会展现后世之辉煌,可是他看到的,只是黑暗、沉沦。
  “在这个侯非侯,王非王的年代。后面,还会有诸如此类的人出现吗?”
  李世民在期待着。
  最后是大秦。
  始皇帝陷入长时间的沉默中。
  作为千古第一帝,第一个开国的帝王,他的雄才大略难有人出其右。
  虽然林则徐打响了唤醒沉睡国民的第一炮,但是他已经预感到了,这条路太难了!
  甚至基本不可能实现!
  再回想起那些盘点的金色字体,他渐渐理解了,该国从黑暗,一步步走向光明,中间的过程,便是辉煌。
  黑暗,浓郁到令人绝望的地步!
  这种局面,能存活下来就已经不易,更别说开国,崛起!
  “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天灾人祸,朝廷腐败、懦弱,何时能崛起?”
  不止嬴政,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布衣皇帝朱元璋等,发出了这样的质问。
  就在所有皇帝们觉得林则徐打响了第一炮后,这个朝代会逐渐走向好转时。
  现实再次给了他们无情一击!
  只见文字继续盘点——
  【虎门销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烟土泛滥的危害,林则徐也被誉为‘民族英雄’,但从结果来看虎门销烟的成果并没能得到延续,只是杯水车薪,这个国家病得太重了!】【虎门销烟事件的出现,成了战争的导火索。】
  【朝廷欲阻海外洋犬长驱直入,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城墙不敌炮火,刀枪不敌洋枪,清朝大败,被迫割地赔款。】
  “这……”
  看着这些文字,皇帝们都惊呆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本以为虎门硝烟之后,情况有所好转,没想到情况反而更加恶劣了。
  “割地赔款啊……何等的耻辱?何等的愤怒?尊严何在?”
  尤其始皇帝和朱元璋气愤不已。
  连他们这些‘观众’,仅看着这些冰冷文字,都如此愤怒,更别说身处这个年代的人?
  他们,应该对这个国度失去信心了吧?
  江离还在盘点中穿插了一些正面战争的片段。
  一边倒。
  真的是一边倒的局面。
  明明大清人数是对方的十倍,乃至二十倍之多,可结果居然是被屠杀!
  拿着长刀的,终究打不过拿着枪炮的。
  冰冷的数据统计,整场战争对方死伤不过区区五百人,大清却死了两万余人!
  足足四十倍啊!
  南宋,平行时空。
  “哐当!”
  一位军事学家看着这一幕,目眦欲裂,情急之下,甚至将面前的杯盏给打碎了。
  他叫陈规,是一位军事学家。
  火枪,就是他发明的。
  他没想到,自己发明的东西,却被海外外邦给发扬光大了!
  还成了攻击后世之国的利器!
  “养虎为患,养虎为患啊……”
  元朝,不少人都发出这样的叹息声。
  是他们将火药技术传给一个叫埃尔·蒙特卡洛的西洋人的。
  没想到这一举动,直接将技术带入了西方!
  但是后悔已经晚了!
  “落后就要挨打啊……”
  各朝代的帝王们都紧紧攥着拳头,胸前都挤压着一团怒火。
  这种怒火,有对海外外邦人的狡猾与奸诈,但是更多的,是对晚清不思进取,在别国都在飞速发展的时候,他们却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无奈。
  “曾几何时,我们朝代的技术领先多少于那些异邦?现在又被超了多少?验证了一句话,可怜之人必有可悲之处!”
  所有帝王恨铁不成钢,乾隆皇帝低垂着脸,都说不出话了。
  这时,再次浮现了新的文字。
  【这一战虽然败了,而且败得彻底,但是这一战必须打,明知必输也要打!】
  【再不打,这个国就真的完了。】
  这两句话,出自关天培。
  他率领战士们与日不落帝国交战,英勇牺牲。
  所有帝王深以为然,还有什么,比血更能刺激人的?
  金字继续。
  【日不落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其他列强见状,也要分一杯羹。】
  【多国来犯,大国四面楚歌!】
  “困龙之局!”
  “此局,谁能解?”
  帝王们都惊呆了,纷纷发出这样的惊呼声。
  本以为战争过后的局面,已经够糟糕了。
  没想到没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
  其他国家也想来分一杯羹!
  泱泱大国,就像一块美味可口的蛋糕一样,遭到多人分食。
  这是最黑暗的时刻了!
  皇帝们有一个算一个,全部身心颤抖,呼吸急促。
  都不敢看下去了!
  最终,由始皇帝嬴政喃喃自语:“这要如何开国?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不相信这能开国!”
  因为激动,始皇帝声音都出现颤抖了。
  汉昭烈帝刘备:“没错,这种情况就是诸葛孔明复生,都没办法!”
  这一刻,皇帝们都有些沉默。
  他们隐约感受到了一个沉睡的国度即将觉醒,改革的火苗,就要点燃。
  可是现实给了他们迎头重击!
  海外多国介入,瓜分了这块蛋糕。
  朝廷只能一忍再忍,一让再让,割地赔款,给予方便。
  风浪太大,浇灭了刚刚燃起了火苗。
  自诩‘最辉煌的国家’,可是最辉煌的国家,建国之路却遥遥无期!
  而此刻,天空中再次出现耀眼的文字。
  【王朝末年,烟土战争结束,主权破坏,内外交困,万马齐喑,可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终于,出现了一批人,他们于最泥泞中爬起,点燃火把,打响了反抗的第一战。】
  南宋,渐显颓废之风。
  陆游始终为朝廷北伐,收复失地而努力着。
  现在,他看到了一个更黑暗的时代。
  “何等黑暗,该如何崛起?”
  他扪心自问,问南宋,更是问中华。
  大秦。
  和始皇帝一起看着天幕盘点的,除了李斯外,还有扶苏。
  他这辈子都在一步一步往上爬,其实像画面里的朝廷,对他来说是最好施展拳脚的时代。
  但是,如果有机会可以这般热血,他又何尝会选择阴谋诡计?
  天空中,不仅有文字出现,一同出现的,还有画面。
  画面还没完全出现,就先听到一阵激昂之声。
  “我以四万万汉人受制于数百万鞑妖,天下哪有如此之大耻?”
  那是一位中年人在奋起大喊,而他的身边,聚集了一群追随者。
  他们大多身穿粗麻布衣,五大三粗,没什么文化,却空有满腔热血。
  “古来事业由人做,朝廷不作为,那就由我们这些农民来做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声怒吼,宛如惊雷,划破长空。
  那是一位穿着粗制麻衣的农民,在乡里号召,眼中带着愤怒。
  而这样的演讲,他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宣扬‘天下为公’。
  随即天幕中出现一行字。
  【洪秀全撰《原道救世歌》,成立拜上帝会,字号‘天国’。】
  【这是整个世纪最大的起义运动,但他们终究是出身底层,无法抵抗利益,获得了一些胜利后,他变得奢靡了,初衷变了,他们开始内斗,开始争权夺利,开始整天沉浸在美色之中。】
  【镇压战争持续十四年后,洪秀全在绝望中死去,起义失败!】
  【乱世出英雄,洪秀全想做这个乱世的朱元璋,可是明太祖,又岂是这么好复制的?这个时代真正的英雄,另有其人。】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