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一切从童子功开始> 第78章 没有选择

第78章 没有选择

  第78章 没有选择
  朱志英的确值得怀疑。
  但朱承武却更了解他的那位大哥-太子朱承冶的行事作风。
  太子年轻时候的确经常仗着嫡长子和太子的身份,欺负打压朱承武这些兄弟。
  朱承武7岁的时候之所以能遇到高要,就是因为朱承武那时也正躲避着太子的为难。
  太子这样的做法,虽然一时让他的心理得到了满足。
  但结果却是,十次有九次,都被朱承武等兄弟借助各种手段捅到了明王面前。
  太子因此也受不少惩罚。
  若不是太子的生母,也就是当今明王的第一任王后在活着的时候和当今明王的感情很深,让明王爱屋及乌,让太子多了很多容错的话,太子的太子之位,恐怕早就被废了。
  可是再多的情分都总有消耗完的一天。
  太子运气真的很好。
  在他将明王对他生母的情分消耗完之前,遇到了一个高人。
  不知道那位高人是怎么劝说,又是怎么做的!
  居然让太子慢慢的“洗心革面”了。
  从此太子不再以欺负兄弟姊妹们为乐。
  反而在太子府中深居浅出起来!
  一段时间,朱承武等兄弟姊妹之后几乎只有在逢年过节或奉诏入宫的时候,才能时不时的看见太子。
  而且就算遇到,太子也不再欺负戏耍他们这些兄弟姊妹了,反而开始时不时的关心起兄弟姊妹的近况来!
  没有人知道太子为何会发生如此剧烈的转变。
  大家都只能猜测!
  有人猜测太子“中邪”了!
  当然,这只是市井流言。
  有人猜测太子被“夺舍”了!
  这更是百姓的无稽之谈。
  毕竟太子有大明国运护体,又在明王眼皮子底下,怎么会被“夺舍”。
  还有人猜测太子这是在韬光养晦,迎回明王的信任,等待明王百年归寿后安稳接位。
  这种说法得到了最多人的认可。
  毕竟,之前因为太子的种种行为,太子在明王那里的印象并不好。
  随着太子深居浅出,之后明王居然开始关心起太子来了。
  而且再未表露过更换太子的心思和意思。
  这十多年来,太子都是深居浅出的状态,似乎一心一意等待明王归寿传位,安分守己至极。
  现在明王身体不适,赵玉刚都能通过赵王后有所发现,朱承武不相信太子一点都发现不了。
  毕竟,太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才是明王最为信任的人。
  而且在明王和大宗正院的默许下,现在的太子府,实力和影响力俱是不低。
  眼看多年媳妇就要熬成婆了!
  朱承武不相信太子会在这个时候改变他一直以来的行事作风,横生枝节,派人来刺杀他!
  就算太子一时“傻”了,朱承武相信太子身边的那些谋士和那位高人也不会让太子犯“傻”的。
  就连朱志英故意在婚礼上迟到的行为,朱承武都不觉得是太子授意的。
  朱承武只觉得那是朱志英的自作主张!
  俗话说,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对手。
  太子,就是所有有志于那个位子的最大对手。
  对太子,所有有志于那个位置的人都会调查、研究。
  朱承武也一样!
  可以这样说,整个大明王朝,就没有几个人比朱承武更为了解太子。
  包括太子自己和父亲明王。
  因为朱承武有着前世的记忆和见识,能够通过科学的办法,将太子的一些行为进行归类总结,从而逆推出太子的性格,为太子贴上“标签”。
  在朱承武这里。
  太子最大的几个标签中就有“稳重”“低调”“保守”之类的词语。
  这样的太子,朱承武不相信他会冒险派人来徐州城进行刺杀行动,还是在这个关键时间节点。
  因为得到与付出,代价和收益根本不成正比。
  朱承武虽然看似声势浩大,对那个位置虎视眈眈,背后又有势力强大的赵氏支持!
  但其他人或许不明白!
  两世为人,有着前世信息大爆炸时代见识的朱承武又怎会不明白。
  他,成也赵氏败也赵氏。
  赵氏现在已经是一族之下了。
  明王和朱氏宗亲是不会支持含赵量这么高的朱承武上位的。
  也就是说,只要不出大差错!
  太子继位已经是十拿九稳!
  太子对明王和大宗正院的态度,应该也是有所查觉的。
  因此这次的刺杀事件,朱承武觉得大概率和太子无关。
  实际上,若不是朱承武从赵雨珊肚子里出来的那刻起,就注定了与赵氏站在一起,注定了向那个位置发起冲击。
  朱承武是真不想视得到了明王和大宗正院支持,继位已经十拿九稳的太子朱承冶为对手。
  这个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要想即位,成为下一代明王。
  这代明王和大宗正院就是最终做决定的裁判员。
  当裁判员都站在对手身后的时候,这个pk要怎么打?
  这就是朱承武前世的篮球5打8,电竞优势断网重开…
  若是有得选择,朱承武未尝不想当一个一心武道的闲散王爷。
  既满足了朱承武前世“高来高去”“快意恩仇”的期许,又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
  还安全!
  但朱承武没有选择!
  哪怕父亲明王对朱承武不错,为朱承武争取到了神功宝典《天罡童子功》、天地奇珍“火莲”,让朱承武就封徐州这块丰腴之地,让朱承武不用为了武道资源发愁也一样!
  前世信息大爆炸的见识告诉朱承武一朝天子一朝臣!
  告诉朱承武没有造反的心,有造反的能力同样是罪!
  现在明王能容下赵氏,是因为几十年的君臣信任,因为赵王后和她的那些子女。
  能容下朱承武,是因为朱承武是他看重喜欢的嫡子。
  但,换了一个王上位之后,新王还能容下赵氏和朱承武吗?
  朱承武现在和赵氏一样,实际上已经处在了一个只能进不能退的悬崖口。
  安分守己,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将自身的性命寄托在他人的宽容大度和心胸开阔上。
  这不是朱承武的作风。
  朱承武自身的安全只能掌握在朱承武自己的手中。
  哪怕这条路很艰难!
  哪怕这条路会让对朱承武不错的明王失望。
  朱承武也在所不惜!毕竟,明王对朱承武不错的前提是朱承武安安分分的就封,安安静静的修行武道,争取成就宗师,成为朱氏底蕴。
  而不是和太子争位,引起朱氏内部动荡。
  或许在明王看来,只要朱承武努力,成就宗师后就能自保!
  但三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历史告诉朱承武,只要明王想、明王愿意付出代价,宗师也并不安全。
  一如被大宗正院联合大内高手、锦衣卫、六扇门、军方灭掉的魔教。
  魔教没有宗师吗?
  魔教一门两宗师!
  魔教宗师不强吗?
  当时时任魔教教主的独孤胜,可是江湖公认的顶尖宗师!
  但还不是被朱氏朝廷灭了!
  这一切不过是因为魔教对朱氏的江山社稷有想法。
  而朱承武呢?
  在他从赵王后的肚子里出来之刻起,所有人都将他视为王位的有力竞争者。
  这与朱承武的自身意志无关!
  只与当时的朝廷形势有关。
  与赵氏的地位、谋划有关。
  之后朱承武受到的教育,赵氏的行动也证明着那些人并没有猜错。
  面对着这样背负着期待出生、成长,背后站着一批人的朱承武,哪一位新继位的明王能对朱承武放心,会对朱承武放心?
  时势如此!
  大势如此!
  命运如此!
  朱承武只能进,不能退!
  只能争,不能不争!
  哪怕明王对朱承武很好!
  哪怕朱承武在心理上更亲近明王!
  也一样!
  但一旦与太子争位,现任明王和大宗正院这两个裁判,就是朱承武首先要考虑的难关。
  故此,在朱承武成年后,明王安排朱承武就封,朱承武才会不顾赵氏和赵王后反对,老老实实、安安分分的前来来徐州就封。
  或许在赵王后和赵氏看来,离开了京城,就更难争夺太子之位了!
  但在朱承武看来,离开京城却恰恰才是真正的出路。
  离开京城,就封徐州,虽然远离了政治中心,但能让明王和大宗正院稍稍放心,给他们一种朱承武有可能按照他们的规划走人生路的错觉。
  这能给朱承武争取不少的发育时间。
  朱承武从不觉得单靠赵氏现在的力量就能把他推上王位。
  若赵氏真有这个力量,赵氏也不会被称为一族之下了!
  大明王朝现在也就不是姓朱了。
  朱承武的计划是先成就宗师,再以明王嫡子加武道宗师的身份与太子争。
  唯有再加上朱氏宗师这个身份,朱承武才有可能让明王和大宗正院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不彻底的倒向太子。
  至于为何不在京城修炼,成就宗师?
  京城距离太子太近了!
  太子亦或者太子身边的那位高手,会这样眼睁睁的看着朱承武顺顺利利的修炼?
  就算有明王和赵王后护持,太子府不能直接动手。
  但要找到理由来打断朱承武的修行进度,太子府多的是手段。
  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
  关心“嫡亲兄弟”的太子,会让任何人都说不出一点不好来!
  这是朱承武在得到“火莲”,修行进度激增后,一段时间的真实体验。
  太子府及其下属势力在暗中更是有各种专门为朱承武量身打造的酒池肉林、绝色美人,不断的考验着朱承武的男性本能!
  这让朱承武差一点破功!
  明白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无法经受住强度不断提升“考验”的朱承武最终只得装病,远离太子府及其亲近势力的宴请。
  看见太子,朱承武都只能远远避开。
  畏之如蛇蝎!
  毕竟那些酒池肉林、绝色美人都是暗中的,朱承武抓不住任何把柄!
  而且就算抓住了把柄,太子一句都是关心“兄弟”太过,让“兄弟”误会了,也很好解释过去。
  说不定,还会有不少的人认为太子兄弟情深,朱承武不识好歹,过度解读了呢!
  只有远离京城漩涡,远离太子府,天高太子远,朱承武才能得到真正的修行发育时间。
  这次刺杀的幕后主使到底是谁,朱承武现在还不知道。
  朱志英是否参与其中,朱承武也不知道。
  但把火往太子身上引,绝对是外祖父赵玉刚的手笔。
  “继续关注事件的发展,福安侯府全力配合我外祖父!”
  最终,朱承武给夏雨下了这样的命令。
  虽然朱承武猜测这次的刺杀事件极大概率与太子无关。
  但外祖父赵玉刚的行动与朱承武的利益诉求一致,朱承武自然愿意配合。
  当然,朱承武自身是不会出面的。
  朱承武现在的首要目标是恢复伤势,将《先天罡气》和《烈火掌》突破到大成。
  这个世界毕竟是武道世界。
  武道,才是朱承武安身立命、争夺王位的最大依仗。
  朱承武一直都在提醒自身,千万别把主次混淆了!别把自己的实力和别人的帮助混淆了!
  “是!侯爷!”
  有了朱承武全力配合赵老侯爷的命令,夏雨就知道她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福安侯府虽然含赵量惊人,但夏雨等不少一批人还是一直都是以朱承武马首是瞻的。’
  若是他们不配合,仅靠福安侯府含赵量的那批人,根本不可能发动福安侯府全部的力量。
  就在朱承武吩咐福安侯府全力配合赵玉刚的行动的时候,一处隐秘之地,一些人也正在思考着赵玉刚如此行动可能对他们带来的影响。
  思考着他们到底是该阻止妨碍赵玉刚呢?
  还是该顺水推动的帮助赵玉刚?
  亦或者袖手傍观,静待事情发展。
  “我觉得,我们不能让赵玉刚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如此轻易顺利的将他的阴谋进行下去!”
  “玉香,我倒是觉得我们可以顺水推舟,帮赵玉刚把太子拉扯进来!
  到时候太子一定不会坐以待毙!
  赵氏虽强,但太子已经在太子的位置上坐了超过二十年,他的手中怎么会没有势力与力量!
  王后所在的赵氏与太子的太子府之间的正面相撞,场面一定很好看!
  明王,一定会感到'很开心'的!”
  说着说着,这位身穿黑色丝衣的女子眼中露出疯狂的快意。
  “琴玉姐,可是这样不就便宜赵玉刚那个刽子手了嘛!
  万一赵玉刚那个小人的谋划成功了怎么办?
  那样,我们就算杀了赵玉刚那个小人都算不上真正的复仇!
  只有彻底击溃赵氏、覆灭赵氏,毁掉赵玉刚最为在意的赵氏,才能真正的告慰平郎的在天之灵!”
  最开始说话的那位身穿白色布衣的女子明显不赞同黑色丝衣女子的意见,语中透露出明显的不甘。
  朱氏、明王,白衣女子恨!
  但,白衣女子最恨的还是亲手砍下她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头颅的赵玉刚。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