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一切从童子功开始> 第50章 无欲则刚

第50章 无欲则刚

  第50章 无欲则刚
  徐州府府衙。
  正在头脑风暴的付毕生突然想到了什么。
  “等等!
  福安侯是王族朱氏弟子!
  赵玉刚将福安侯被暗杀之事往武当派身上扯。
  一旦武当暗杀福安侯的事情做实,最先和武当派对上的不是赵氏,而是朱氏!
  赵玉刚赵老侯爷这样做的目的不会是为了激化王族朱氏和武当派的矛盾吧?
  激化武当派与王族朱氏之间的矛盾,对他,对赵氏又有什么好处呢?
  赵氏嫡女已经是王后,赵氏在大明王朝已经足够富贵了,完全可以说是一族之下,万族之上…
  除非…
  除非赵玉刚有更大的野心!
  他已经不满足于一族之下了,而是要做真正的万族之上……
  可是,以赵氏的能量能撼动得了朱氏?”
  付毕生想得很多,很远。
  大明王朝讲究制衡!
  不对,应该说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王朝,所有的上位者都讲究制衡。
  掌握了驻军的黄俊是赵氏门生,虽然现在已经背刺…
  但在之前,大明朝廷上几乎公认的就是黄俊属于赵氏派系!
  既然掌握了驻军的卫指挥使属于赵氏派系,那么文官的最高领导者,知府就不能再出自赵氏派系,最好还要是赵氏敌对派系之人。
  徐州府没有例外。
  付毕生就是非赵氏派系之人!
  虽然徐州府是朱承武的封地。
  但大明王朝的封爵自治权并不大,朱承武并不能对徐州府的治理参与太多,更不能干涉地方官员的任免。
  朱承武只能享受到徐州府的经济供养。
  这个世界最后的一个大统一皇朝,大汉皇朝是封爵最后的巅峰。
  大汉皇朝的封爵,在属国封地的权利极大。
  不仅在行政和财政方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而且封地内的官员都可自行任命,能对封地内的二千石以下官员“自置吏”。
  财赋上也可以收取封地内的人头税和田租。
  但也因此,大汉皇朝整朝,封爵属国都没有多少时间是安分的。
  甚至最终还造成了军阀乱战、三家争霸…
  虽然之后,再无一个朝代能够一统世界。
  皇朝被迫降格为了王朝。
  但位格虽然降了,大汉皇朝的错误经验却是被后来的几大王朝好好的引以为鉴了。
  受到教训后,后来的几大王朝都对封爵属国做出了各种各样的限制。
  不断降低封爵在属国封地之内的权限。
  到了大明王朝,朱氏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严令封爵不得在属国封地内干涉地方政治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
  最终形成了“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类似朱承武这种朱氏子弟封爵,说是封爵,实际上就是朱氏用封地供养着的种猪。
  就是这样,中央朝廷也不能完全放心。
  毕竟天高皇帝远,谁知道封爵在封地内会不会上下勾联,背着中央朝廷养兵,搞小招!
  所以,中央朝廷一般还会派人到封地监视。
  这种事情不会因为朱承武得明王信赖、看重有根本性的改变。
  这是朝堂、朱氏默认的规矩、祖制。
  明王也不好多说什么,或者插手做什么!
  不然就会被认为,明王有重立太子的想法。
  然而,当今明王虽然喜欢朱承武,却还没喜欢到重立太子的地步。
  明王只是想把朱承武培养成朱氏的又一位宗师底蕴。
  徐州府的经济供养,足够朱承武习武,并富贵的度过一生。
  故此,朱承武受到的监视制衡不仅没有减少。
  相反,朱承武因为明王信赖,当今明王嫡子、赵王后长子的身份,面临的监视更加严格。
  特别是朱承武背后有赵氏支持,徐州府驻军的最高领导-卫指挥使又是赵氏派系之人。
  所以对朱承武,对徐州府,中央朝廷那是千挑万选,最后才派了一个优秀人才过来。
  那个人就是徐州知府付毕生。
  在徐州府。
  付毕生的首要任务就是监视福安侯朱承武,制衡卫指挥使。
  其次才是治理好徐州府。
  付毕生的本职任务是监视朱承武、制衡赵氏派系官员,所以付毕生必然不是赵氏和朱承武一派的。
  因此,付毕生在知道赵玉刚将暗杀朱承武的事情往武当派靠的时候,才会多想!
  并且是朝着最坏的那个方向去多想。
  最坏的事情没有发生,不过是一个担忧太过的责问!
  然而没有想到最快的情况、上报最坏的情况,却是会被朝廷中央质疑能力不足或者忠心出现了问题的。
  孰轻孰重?
  付毕生怎么会不知道!
  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付毕生可是心得甚多。
  一个不会保护自己的官员,是干不来、干不好付毕生这种深入对方地盘,监视制衡对方的事情的。
  “大人,大人~
  不好了!
  赵老侯爷……”
  就在付毕生脑海中继续着头脑风暴的时候,又一个着急忙慌的声音,伴随着慌乱的脚步声响起。
  等到来人走近,正是李家麒麟子还在的时候,最开始来禀报赵玉刚抓了黄俊的那个府衙捕快。
  “慌什么慌~
  没看见付大人正在想事情嘛?
  是赵老侯爷带着武隆元和黄俊来府衙了吗?”
  柳正义喝止住了着急忙慌的捕快,问道。
  “额~~
  柳总捕,您们都知道了?”
  着急忙慌的捕快停下了他那风风火火的步伐,一脸错愕的看向柳正义。
  随即,这个捕快就看到了正低眉顺眼站在一旁的老李头。
  “紧赶慢赶,还是慢了一步~”
  看到老李头的瞬间,府衙捕快就什么都明白了。
  这是有人提取禀报了啊!
  “果然没有惊喜!
  这些捕快是该加强训练了!
  传递消息的速度居然连一介老仆都比不上。
  果然就不该期待他们能带来什么新消息和惊喜!”
  柳正义看着沉默下来的捕快,心中不满,暗自骂道。
  柳正义虽然名义上受到知府付毕生的领导。
  但正如朱承武前世,强势的副职可未必服气正职。
  更何况这个世界是武道世界,柳正义又是伟力归于自身的当世一流。
  对付毕生,柳正义能够保持明面上的尊敬,已经算是大明朝廷积威甚重了。
  柳正义和付毕生暗中的权势交锋,可是从未停止过。
  报信捕快这次在速度上输给了付毕生的老仆自然让柳正义大为不满。
  要知道捕快可是衙门用来维护治安的重要力量,是大明王朝的暴力机构。
  现在在报信速度上却输给了知府付毕生的一介老仆。
  这样的捕快如何维护治安,如何保护百姓。
  这不是在打他柳正义的脸吗?
  这不是在说他柳正义领导下的捕快队伍战斗力不强吗?
  “遇到一点点小事就总是一副慌慌张张的样子,一点都没有我们巡捕司的风采!
  而且速度这么慢!
  扣你半个月的俸禄!
  还有,你自己去找老刘加练!
  没有跑够三百里,你下个月的俸禄也别要了!”
  下属在本应优势的方面被付毕生的老仆比了下去,柳正义是越想越气。
  如此吩咐道。
  “啊?”
  报信捕快没想到,这个争取表现的机会不仅弄砸了,而且还影响了俸禄。
  当即,一脸苦涩、错愕、可怜的望着柳正义。
  似在问柳正义他有没有听错!又似在请求柳正义收回成命!
  “怎么?
  不服啊!
  不服,就给我憋回去!
  还是不服,伱就给我离开捕快队伍!”
  柳正义不仅没有收回成命,反而语气坚决的如此说道。
  这就是这个世界的“官”!
  他们的权势和权力远比朱承武前世的官更大。
  衙门完全就是主官的一言堂!
  就比如现在的柳正义对巡捕司捕快捕头的绝对领导权。
  衙门主官很容易就能决定麾下吏员的前途和命运。
  “服!
  服!
  怎么会不服呢!”
  看见柳正义生气,报信捕快赶紧着急忙慌、嬉皮笑脸的回道。
  试图就此结束这个话题。
  半个月的俸禄固然可惜,但比之身上这层皮,却又是差得远了!
  报信捕快可不想就此离开捕快队伍。
  捕快虽然不是官,只是吏。
  但到底是吃皇粮的!
  权势、地位、待遇可远比地里求食的百姓强多了。
  而且吃上了皇粮,对象都更好找了!
  最近就有不少媒婆上门,要给报信捕快说亲!
  报信捕快现在正在挑选呢!
  这个关键时刻,报信捕快可不想丢掉这身皮。
  不然,让那些媒婆知道了,介绍的对象绝对要下降不止一个档次…
  就如朱承武前世的公务员一样。
  里子不厚,但面子拉满。
  “好了!
  柳总捕,现在不是生气和教训手下的时候!
  现在最重要的是搞清楚赵老侯爷这么做到底意欲何为…”
  付毕生被柳正义和报信捕快的对话打断了思绪,也不再思考了。
  转头对着柳正义说道。
  付毕生的插话也算是无意中为报信捕快解了围。
  报信捕快趁着这个机会,赶快站到一旁,学老李头眼观鼻鼻观心,装死起来。
  敢来报信,争取在柳正义面前的表现机会。
  报信捕快实际上也是一个心思活络的。
  只是报信速度上被老李头比下去了罢了!
  “有什么难猜的?
  赵老侯爷不是说了吗?
  他是为给福安侯讨个公道!”
  柳正义对付毕生的思考和担忧却是不以为意。
  甚至柳正义根本没有去细想赵玉刚这些行动背后有无深层含义。
  这不是说柳正义不如付毕生聪明,是一个不会动脑、只会动手的莽夫。
  而是柳正义和付毕生的立场不同。
  付毕生被朝廷赋予了监视朱承武、制衡黄俊这个赵氏门生的任务。
  但柳正义却是徐州城本地成长起来的官员。
  是土生土长的本地派。
  柳正义能出任府衙同知兼巡捕厅总捕头,靠的不是背景后台和靠山,而是他当世一流的武力和徐州城本地势力的支持。
  柳正义可以说是徐州城本地势力的代言人。
  若要分派系的话!
  付毕生属于外来派,而柳正义属于本地派。
  这也是柳正义和付毕生始终尿不到一个壶里的原因所在。
  大明王朝虽然讲究流官。
  但也不能让本地衙门一个了解本地情况的官员都没有。
  因此大明王朝的流官实际上只是一地主官的必须要求。
  副职还是可以本地任职的。
  但一旦想转正,则必须离开本地,去另一个地方了!
  无论赵玉刚想做什么!
  以赵玉刚的身份地位,和他指出来的怀疑对象,都不像是针对徐州城本地势力的样子。
  所以,柳正义自然懒得多想。
  还有,针对也是分对象,讲地位的。
  就徐州城内的这些势力,柳正义也不认为值得赵玉刚这位宗师、朝廷柱石阴谋算计、特意针对。
  既然如此,柳正义多想什么,多管什么闲事呢?
  把精力用在保护本地势力利益,和外来派斗争斗勇上,不好吗?
  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
  “柳总捕,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顶尖大人物的一个态度就有可能是下面人不可承受之重!
  不得不防啊!”
  付毕生和柳正义共事这么多年,怎么会不知道柳正义现在在想什么。
  所以,付毕生直接点出了徐州城本地势力可能遇到的危险。
  “付大人,你都说了,赵老侯爷是顶尖大人物!
  这样的人物要做什么,是我们这些人能改变、能反抗的吗?
  还不如好好休息休息,养精蓄锐,静待赵老侯爷出招呢!”
  柳正义却是丝毫不上当。
  丝毫没有理会付毕生言语中流露出来的联手信号。
  亲身经历过三十多年,徐州侯朱行云造反之事的柳正义,早就决定了绝不掺合进顶尖人物、顶级势力的博弈之中。
  特别是朱氏王族的王位之争。
  三十多年前,柳正义虽然还小。
  但也已经有了记忆。
  在柳正义那幼小的记忆中,徐州侯造反失败后,整个徐州府那是被杀得一个人头滚滚!
  可以说,柳正义以及柳正义所在的柳家都是在当时徐州府倒下势力的血肉中崛起的。
  柳正义可不想他和他所在的柳家这么快也成为后来者崛起的资粮。
  到了这个年纪,40多快50岁了。
  柳正义武道方面早就失去了更进一步,成就宗师的希望。
  官位方面,同知兼巡捕厅总捕头的职位,柳正义也满足了。
  再升也升不到哪里去!
  而且一旦再升就要离开徐州府了。
  这不是快50岁的留恋家族的柳正义所期望的。
  柳正义现在就想守着柳家、守着柳家子弟成长,安安全全的干到退休,再把肩上担子平稳的移交给柳家下一代。
  那样,柳正义就满足了!
  其他的事!
  柳正义不想多管、也不愿多管。
  这也是大明王朝许多穿鞋大家族掌舵人的常规心态。
  一如崔氏崔宗极。
  至于之前和付毕生、福安侯、驻军黄俊的无数次联合、对抗、博弈,不过是为了保护争取柳家和徐州城本地势力的利益罢了。
  可惜,朱承武大婚前被刺杀打破了徐州府多年的平静,也让柳正义平安退休的想法横遭波澜。
  特别是之后赵玉刚的突然出现,更是让柳正义对徐州府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彻底失去了把控和预测。
  但正因为这样,柳正义才更不会轻易掺合进赵玉刚可能的谋划之中。
  付毕生有句话说得好,顶尖大人物的一个态度就有可能是下面人不可承受之重。
  顶尖大人物轻轻一扇翅膀,对下面的人来说可能就是狂风暴雨。
  所以,为了不被狂风暴雨吹入大海中淹死。
  柳正义只会站在胜利者那边。
  谁胜利了,柳正义就是谁那边的!
  想要柳正义提前插手下注…妄想!
  柳正义对柳家、对他自己现在的现状已经满足了!
  不需要博从龙之功,爬得更高。
  可以不再往上升,但绝不能出事。
  这是柳正义现在为他自己划的底线。
  柳正义只需要不反对上层位置上发出来的命令即可。
  至于谁坐在那个位置上?
  对柳正义来说,他不在乎。
  或许,这就是朱承武前世俗话中说的无欲则刚吧!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