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秦时:出身名家,龙族言灵> 第156章 一雪前耻还是往事再现?

第156章 一雪前耻还是往事再现?

  第156章 一雪前耻还是往事再现?
  很快,城池之上出现擂石、滚木等防守物品。
  城池外,卫庄的将士之前出现攻城梯、攻城木等攻城物品。
  早年间,鲁班与墨子就是用腰带与竹签进行攻城与城防演练,结果鲁班输了。
  从此开启了公输家和墨家的夙世恩怨。
  公输仇起名叫做仇,就有公输家要向墨家复仇的意思在其中。
  白帝众生棋盘之上,近乎是当初墨子与鲁班模拟之战的再现。
  而且如果有精通机关术的人在场,不难发现,城墙上的床弩与其他城防用具其实是墨家机关术的造物。
  而攻城用具则是公输家霸道机关术的造物。
  公孙策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公输仇,只见公输仇此刻正一脸期待的看着卫庄。
  公孙策觉得,公输仇应该是在期待卫庄可以获胜,让他提前获得复仇的快乐。
  公孙策觉得,这小老头真较真,虚拟的复仇有什么意思?
  六指黑侠已经决定加入秦国,而且根据罗网的消息来看,六指黑侠已经在准备搬迁楚墨势力前往咸阳。
  换句话说楚墨势力之中的机关大师班大师即将前往咸阳。
  到时候,就是这两个老头之间的疯狂内卷,以此促进科技的进步。
  想到这里,公孙策就有些遗憾没有请来念端,没有念端看着,公孙策忽然有些担心公输仇和班大师会猝死。
  盖聂麾下代表一万大军的十名青铜小人之中的八名此刻已经登上城墙,其余两名则是在城门处护守,一派蓄势待发的氛围。
  而卫庄同样不遑多让,他麾下的青铜小人已经准备好了攻城云梯、攻城木等攻城器械,只待一声令下,便发起冲锋。
  “发起冲锋!”
  随着卫庄一声令下,两名青铜小人搬着云梯冲向城墙,两名青铜小人搬着攻城木撞击着城门,发出沉闷的声响。
  “放箭、擂石、滚木,架上床弩。”
  箭矢如雨下,擂石、滚木从城墙上呼啸而下,卫庄进攻的趋势顿时受阻,但是卫庄并没有改换进攻思路。
  在无法动摇对方军心或者用计改变对方将帅的情况下,想要攻城就只能用人数去堆。
  像公孙策策划的攻韩之计,堪称无法复制。
  开战之前,敌军军心涣散,百姓苦不堪言,这些还比较容易实现。
  可是,对方统领全国兵马的大将军是我方的人,而且他还控制了全国的所有城池,这就很难办到。
  所以王翦张口就是六十万人才可以拿下楚国,不是稳妥起见,而是在冒小险。
  李信张口二十万兵马灭楚,反而显得天方夜谭,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嬴政和李信一起有了一种迷之自信。
  项燕虽然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但也是一代名将。
  而且楚国领土面积很大。
  秦国:约100万平方公里
  楚国:约150万平方公里
  赵国:约20万平方公里
  韩国:约9万平方公里
  齐国:约15万平方公里
  魏国:约20万平方公里
  燕国:约20万平方公里
  在秦国攻下韩、赵、魏之前,秦国的国土面积远不如楚国。
  秦国国土接近楚国的三分之二。
  而哪怕是以区区韩国的面积,韩国在灭亡前,在算上随军后勤一类的存在的情况下,兵力在二十万往上走。
  李信这以少胜多的思想,纯纯以小博大的赌徒思想。
  此时的白帝众生棋盘之上,青铜小人毫不畏惧,他们顶着箭雨、擂石、滚木,奋勇向前。
  云梯在城墙上摇曳,攻城木一次次撞击着城门,每一次撞击都仿佛要将这坚固的城门撞开。
  然而,盖聂的青铜小人同样坚韧不屈,他们凭借着城墙的掩护,不断发射箭矢,推动擂石、滚木,将敌军一次次击退。
  战况异常惨烈,如果是现实,双方将士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
  青铜城门在攻城木的撞击下已经摇摇欲坠,城墙上的擂石、滚木逐渐耗尽。
  然而,直到此刻,卫庄仍然没有任何认输的打算。
  盖聂见此情况,开始主动出击。
  “床弩准备!”
  盖聂下令使用床弩,准备给敌军致命一击。
  同时,他还派出了一支精锐小队,从城墙的侧翼发起突击,试图打乱敌军的阵脚。
  很快,盖聂派出的青铜小人已经成功突入敌军阵中。
  在城墙上床弩的配合下,敌军阵脚大乱,开始溃败。
  卫庄见状不妙,准备重整旗鼓,再度攻击。
  卫庄于是下令撤离城外,先将盖聂派出的小队歼灭。
  然而,此时已经为时已晚。
  盖聂的守军已经发起了全面反击,随后将卫庄麾下全歼。
  公孙策举起手宣布,“盖聂与卫庄二胜一负,盖聂获胜。”
  卫庄在得知最后结果之后,出奇的平静,他看向盖聂,“师哥,我快要突破宗师了,你我之间,还有一战。”盖聂点了点头,“拭目以待。”
  当事人还没什么,公输仇却是陷入了沉思。
  公孙策估计公输仇正在思考卫庄的失败是否和攻城器械有关系。
  鬼谷纵横一战完毕,燕丹离开秦国的想法越发浓郁。
  有如此利器在,加上燕国将士的水准远远不如秦国的将士,他是真的担心他还在秦国做着质子,燕国就被灭了。
  散朝后,燕丹求见嬴政无果。
  嬴政此刻已经将他与燕丹的情谊磨灭。
  从前是从前,现在是现在。
  从前嬴政与燕丹都是质子,现在他嬴政已经是一国之主,而燕丹还是质子。
  嬴政觉得这份友谊就当作结束了,或者说从未开始。
  第二天,燕丹再次求见嬴政。
  “还请中车府令代为通传,燕丹求见大王。”
  赵高一脸为难的看着燕丹,随后点了点头,进入章台宫。
  此时嬴政正拉着公孙策下棋,“公孙先生认为君王是否需要知心好友?”
  公孙策看出了嬴政此时的心情,淡然回复,“人都需要好友,君王也是人。不过前提是对方也想成为君王的知心好友。”
  嬴政点了点头,此时赵高来报。
  “启禀大王,燕太……棋待诏求见。”
  赵高正想要说燕太子丹,却在注意到嬴政摩挲棋子的动作之后硬生生改了称呼。
  在秦国,就要按照嬴政赋予的称谓称呼燕丹,这是嬴政的原则问题。
  嬴政继续将心神投入棋盘之中,“不见。”
  “诺!”
  赵高应下嬴政的命令之后,立刻来到宫外,将结果告知燕丹。
  “棋待诏,大王公务繁忙,无暇得以见你。”
  注意到赵高对他的称谓,燕丹苦笑一声,旋即离开。
  随后的一连五天,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一次次向宫人询问,然而得到的答复总是那冰冷的“大王今日繁忙,无法召见”。
  燕丹的心中充满了无奈与焦虑,他原以为因过去交情,嬴政会重用他,就如同重用昌平君一般。
  如果他可以在秦国得到重用,就可以一定程度上为燕国续上一口气,缓解燕国灭亡之险。
  可是他没有想到,嬴政确实给了他职位,却只是一个棋待诏,而不是其他实权官职,他甚至上不了早朝。
  棋待诏的重点在后两个字——待诏身上,而不是在棋字身上。
  这注定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官职,嬴政想找他下棋了,他才可以进入咸阳宫。
  第三天,燕丹继续前来求见,接待燕丹的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黄门。
  在见到燕丹的一刻,小黄门一言不发,任凭燕丹百般恭维,甚至送上金钱作为心意,小黄门都没有理会燕丹的意思。
  而燕丹也不可能硬闯咸阳宫,咸阳宫戒备森严,可不是韩国王宫可比。
  第四天,第五天,不过是情景再现,燕丹继续吃了几次闭门羹。
  这已经是嬴政能够给燕丹的最后体面——没有明面上驱赶燕丹离开咸阳宫,没有明面上告知所有人他被嬴政厌恶。
  夜晚,燕丹在驿馆之中夜不能寐,他望着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心中却是一片阴霾。
  第六天清晨,燕丹再次来到宫门前,他看见那宏伟的咸阳宫后,心中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情绪。
  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他必须想办法见到嬴政,求得一个离开秦国的机会。
  燕丹看着眼前的小黄门直接跪下,“还请尊驾告知大王,燕丹求见!”
  小黄门还年轻,见到这种画面眼底闪过一抹惊讶,随后又换作无奈。
  赵高命他看管燕丹,他不能和燕丹说话,何况是替燕丹传话。
  赵高此时来到燕丹面前,似是无奈一叹,“棋待诏何必强求?”
  燕丹对着赵高伏低身子,“请中车府令通融。”
  赵高清楚嬴政的想法,燕丹这一连五天求见,已经让嬴政有些厌烦。
  嬴政正想要找个机会让燕丹清醒清醒,赵高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为王前驱的机会。
  “好,还请棋待诏稍后,高,这就前去通报。”
  赵高来到章台宫外,恭敬地通报了自己的来意。
  “大王,棋待诏求见。”
  嬴政此时正看向面前墙壁上悬挂的七国地图。
  时至今日,王翦、卫庄、盖聂、杨端和他们已经开拔,嬴政正在关注四路兵马的动向,燕丹的事情显得无足轻重。
  “回复燕丹,若要离秦返燕,除非天雨粟,马生角。”
  赵高回到燕丹面前,将嬴政的话原封不动地告诉了他。
  燕丹闻言,心中一阵崩溃。他明白嬴政的话意味着什么——那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天上下小米,地上马长角。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