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修行

  说话间,小二端着一个碗,碗里装着一根肥美的鹅腿。
  老先生指了指旁边的空座,道:“小和尚,坐这里来。”
  清欢接过碗,道:“那就打扰老先生了。”
  说着,也不客气的坐下来,就这鹅腿先深深闻了一下,陶醉的咽了咽口水,直接抓着,啃了起来。
  老先生跟中年书生就这么含笑看着。
  等清欢啃完鹅腿,满嘴都是油,老先生才笑着问道:“鹅腿好吃吗?”
  清欢咂咂嘴,道:“忘了。”
  老先生一愣,好奇道:“刚吃完,就忘了味道?”
  清欢点头,道:“是啊,没尝出味道来,要是再来一根,我一定好好品尝。”
  说着,一脸垂涎的看着老先生。
  老先生也看着他,只当没听懂,一老一小就这么对视着,谁也不开口。
  还是中年书生识趣,笑着让小二再上一份鹅腿。
  老先生一脸嫌弃,道:“化缘化到老夫头上来了?你这小和尚,修的是佛,还是自己的脸皮啊?”
  清欢小脸一本正经,道:“老先生,佛又没坏,干嘛要修?还是先修好自己最为重要……先从肚皮修起!”
  老先生古怪的道:“既然佛没坏,那世间怎么有那么多修佛的?”
  说话间,小二又端来一根鹅腿,放到清欢面前。
  清欢不客气的抓起来啃着,含胡道:“佛没坏,但他们修着修着,就坏了。”
  中年书生微微一怔,表情若有所思。
  老先生面上含笑,不再问,只是看着清欢一口口啃着鹅腿。
  等清欢啃完,打了个饱嗝后,老先生才问:“吃饱了?这次尝出来是什么滋味了?”
  清欢又打了个饱嗝,自己倒了一杯茶灌下,长舒一口气,道:“忘了!”
  老先生“嘶”了一声,道:“又忘了?”
  清欢抹抹嘴,起身合十,道:“我吃了鹅腿,吃完就放下了,老先生没吃鹅腿,却始终放不下鹅腿……就差那么一点点!”
  老先生忍不住嘴角抽了抽:“你这小和尚,教训起老夫来了?”
  清欢摇头叹息,小脸故作深沉,道:“鹅腿穿肠过,我佛心中坐,老先生就差那么一点点,所以老先生不懂!”
  老先生呵呵笑道:“小和尚一肚子歪理,靠这堆歪理还能骗吃骗喝一辈子不成?”
  清欢神秘一笑,也没有解释,而是离开桌子,来到柜台前,敲了敲柜台。
  顿时,整个客店里都安静下来,所有食客都看着清欢,竖起了耳朵。
  清欢“咳”了一声,道:“要说这瓦山上,有一位真正的佛门大德,诸位可知是谁?”
  “自然是岐山大师!”几乎所有人都异口同声的道。
  清欢点头,道:“正是岐山大师!小僧在岐山大师座下学习,亲眼见到了岐山大师这般大德是如何修行的……众所周知,岐山大师酷爱下棋,殊不知,除了下棋,大师每天至少要端坐四个时辰!”
  众食客顿时倒吸凉气,纷纷感叹道:“不愧是岐山大师!”
  一天才十二个时辰,除开吃饭睡觉,还剩几个时辰?每天端坐四个时辰,岐山大师还能将弈棋之道精深至此,果真不一般!
  清欢正色道:“所谓弈棋,无非是于大局处布局,于细微处算计,大师之所以端坐四个时辰,前两个时辰全部用来钻研佛法,磨洗心境,洗脱凡尘,开启智慧,返归本性!”
  “哦——”众食客恍然,惊叹道:“岐山大师果然佛法精深!”
  老先生却听出了不妥,他认识的岐山,可不是这样,不由得问道:“那余下两个时辰呢?”
  清欢面色一正,表情严肃,等所有人正襟危坐后,才低声道:“腿酸,站不起来了……”
  客店里顿时一片鸦雀无声。
  就连老先生跟中年书生都愣住了。
  清欢溜出柜台,凑到老先生身边,低声道:“看见没,只要有一桌是冲着小僧口中岐山大师的小道消息来的,店掌柜便能多赚一桌!
  所以小僧不是骗吃骗喝,而是帮店掌柜招揽客人呢!”
  说完,扮了个鬼脸,一溜烟跑出了客店。
  只留下一屋子的人,想笑又不敢笑,憋得浑身颤抖。
  老先生却毫无顾忌的大笑着,道:“你说,小岐山知道这小和尚拿他作伐吗?”
  中年书生含笑,道:“岐山大师就算知道也不会在乎这些的,倒是这个小和尚……很有趣。”
  老先生笑着点头,道:“等下陪为师去找小岐山聊聊。”
  中年书生微怔,道:“老师是看上小和尚了?”
  老先生笑道:“你不也说,小和尚很有趣吗?”
  中年书生赞同的点点头。
  ……
  溜出客店的清欢,又在镇子上玩了好久,直到天色渐暗,才返回瓦山。
  山脚的棋局已经散了。
  一路登山,回到古亭,清欢却诧异的看着古亭内,跟岐山大师对面而坐的老先生。
  就是在食肆客店遇到的那位老先生。
  中年书生也站在老先生身后,正朝他微笑点头。
  清欢有些迟疑了,这老头不会来告状的吧?
  这么没品?
  见清欢踌躇,老先生笑着道:“小和尚,这是怎么了?莫不是怕老夫说些什么?”
  清欢想了想,坦然上前,双手合心行礼,道:“大师,见过这位老先生,还有这位先生。”表情坦然,小脸上倒有几分圣洁宝象。
  可惜,唬不了在座三人。
  老先生笑着对岐山大师道:“你家这小和尚,下午可是讹了老夫一根鹅腿呢。”
  清欢偷偷撇嘴,还真是来告状的。
  夜晚寒冷,岐山大师搂了搂厚重的衣裳,笑着道:“清欢,倒茶给夫子赔罪,相信夫子他老人家,是不会怪罪你一个小孩子的。”
  老先生顿时道:“谁说老夫不……”
  清欢却不给他说话的机会,诚恳的拎起茶壶,恭敬的站在老先生身边,弯腰道:“小僧给老先生赔罪了,老先生请用茶。”
  老先生顿了顿,将茶杯拨过去,道:“罢了,老夫就喝你这杯赔罪茶。”
  清欢正要倒茶,却愣住了,茶杯里满满当当的茶水。
  老先生笑着道:“为何不倒茶?”
  清欢沉默着,好一会后才道:“茶杯满了。”
  老先生道:“茶杯只有空出来,才能倒茶,你也一样,装满了自己的看法跟想法,不空出来,怎么有新的领悟?”
  清欢顿时僵在原地,久久不能回神。
  岐山大师张口欲言,却又苦笑着摇头。
  老夫子又扭头看向悬崖下,道:“小镇怎么看不到了?是只有白天有亮光的时候,小镇才存在吗?到了晚上,小镇就不存在了?”
  小镇一直在,看不见,不代表不存在!
  清欢浑身一个激灵,脱口道:“悟性如光!”
  话一出口,清欢眼前顿时大放光芒,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色,很难描述,但……清欢“看”到了天地的呼吸!
  天地有呼吸,气息充斥世间各个角落,是为天地元气!
  中年书生低声道:“初识……小和尚踏入修行门槛了。”
  老先生点头,提高声音,道:“不空,怎么装东西?”
  这句话如雷霆在清欢耳边炸响!
  福至心灵,清欢闭上眼,双手合十,张开嘴开始念经,一切杂念在瞬间消失,进入“止念”状态。
  “念经”的这个念头,也在慢慢模糊,一点点触及“无念”。
  在这种状态下,清欢的心,与天地呼吸的气息,开始交融……
  通过天地元气,他虽然闭着眼,却“看”到了更多的东西……“触摸”到了更多东西。
  中年书生诧异,低声道:“入感知了!”
  等到清欢无意识念的经文,在天地元气的加持下,真的化作一个个金色文字,从他口中蹦出,飘入夜空时……
  中年书生脸颊抽搐,震惊道:“不惑……”
  这世上修行境界分五境。
  第一境,初识,意识到天地元气的存在,并将这种意识投射到自己的气海雪山中。
  第二境,感知,意识通过气海雪山,与外界的天气元气交融,进行简单的交流,一点点理解天地的呼吸。
  第三境,不惑,对天地的呼吸有一定的理解,能调动天地元气为己所用。
  此时的清欢,便是连续跨过了“初识”,“感知”,抵达了简单操控天地元气的“不惑”境界!
  他口中吐出的金色文字,便是天地元气的操控所致!
  无数的金色文字从清欢口中吐出,蔓延向漆黑的天空,形成了一条金色长河。
  而清欢念经的声音,也开始引得天地元气开始震荡,宛若闷雷,宏大而悠长……
  等一篇经文念完,金色文字构成的长河逐渐消散,清欢才睁开眼。
  眼神清澈,纯净,双手合十,清欢对老先生深深弯腰,行礼。
  老先生笑着问道:“你看到了什么?”
  清欢圣洁一笑,道:“禅心如海,能容万物!”
  中年书生惊讶道:“柳白初识见到了韬韬大河,你见到了海?”
  清欢摇头,道:“我见到的是心,如海的禅心!”
  老先生满意的点头,笑着道:“小岐山,你怎么说?”
  岐山大师闭上眼,叹了口气,道:“清欢,这位是大唐书院的夫子,你可以叫他老人家一声老师,他身边的是书院大先生,李慢慢。”
  清欢合十,道:“清欢,拜见老师,拜见大师兄!”
  中年书生李慢慢语带亲热,道:“师弟免礼。”
  夫子笑道:“小和尚,有没有兴趣还俗,跟我去书院?”
  清欢摇头,道:“回夫子,小僧不想还俗。”
  夫子纳闷道:“怎么?难道你还想一直当和尚不成?”
  清欢突然咧嘴一笑,刚才的宝象庄严顿时消失,眼前又是个调皮活泼的小沙弥,道:“夫子,当和尚可以两面做人,挺好的。”
  没事的时候干俗事,情况不对立马摆出家人的架势,这就是做和尚的好处。
  夫子顿时哈哈大笑,道:“好!好!小岐山啊,小清欢可比你看得透得多呢!”
  李慢慢也笑着道:“师弟……很有趣,也很不错!”
  岐山大师苦笑摇头,却也没办法反驳清欢的话。
  如今的佛门,确实就是两面做人。
  瓦山烂柯寺还好些,月轮国那边,佛门嘴上说着渡人向善,手上做的却都是鱼肉百姓的事。
  当初岐山大师就是看不惯这点,才隐居在瓦山,而不是返回悬空寺的。(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