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人在秦时,出将入相> 第17章 有心之人

第17章 有心之人

  第17章 有心之人
  “都尉。”左右骁威等十二个新老什长入帐,齐声道。
  谷璞摆了摆手,道:“说说月氏的情况。”
  “我们入境时,遇见了三十几个巡视边境的月氏骑兵……”骁细细讲述卖盐途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每一件事,“总体来说,月氏各部落,酋长有绝对权威。”
  “部落内,酋长亲属高高在上;战兵及亲属,勉强可算作平民;其余人等,皆为奴隶。”
  “各类货物交易买卖,皆由酋长亲属掌控,他们与陇西郡的很多大商贾,都有生意往来。”
  谷璞幽幽说道:“数百年前,月氏人就选定水草丰美的河西中部地区建造起东、西两座王城。”
  “西城是水泽之地的昭武城,东城是草原之域的永固城。永固城与临泽昭武城遥遥相望,成为月氏人引以为豪的双璧。”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月氏的势力稳步上升,已控弦三十万之众,近百年前,一举击败乌孙,尽占河西地区。”
  “昭武城恰恰在河西的中心地点,土地肥沃,水草丰茂,成了月氏人繁衍生息的乐园。”
  “而远在春秋时期,月氏人就已经开始将远在西北数千里的玉石,驼运中原城池交易,换取中原的丝绸。”
  “近千年来,一直没有停止。春秋时期,月氏人的活动范围大大拓展,向东直到陇西,与秦国建立了物物交换的关系。”
  “地处月氏与秦国西域交易要道月氏道东部末尾的陇西郡,自然与永固城附近的各部落酋长相熟。”
  骁顺着上司道出新名讳‘月氏道’,说道:“我们营地和月氏道相距不足五十里,与途经月氏道的月氏、陇西、西域各国的商队来往,很是便利。”
  “你觉得我们可以和陇西郡的商贾合作?”谷璞问道。
  刚刚骁讲述时提及,有个卖陇西丝绸商贾,想收购他运去月氏贩卖的盐,因为那些盐是买粮的资本,他才没有直接转卖成钱。
  从拒绝到现在,骁一直心疼的不行。
  因为,陇西郡的那个商贾,一斤盐,开价两百钱。
  秦国国内,最多的粗盐,价格在一百钱到一百二十钱之间。
  印盐、盐的价格,三百钱起步。
  他们的盐同为手工作坊盐,质量却要比市面上的印盐、盐强很多。
  两百钱,算是公道价。
  毕竟,商贾两百钱拿走,运回陇西郡甚至更远的地方,途中会有不少的费,而且他还要从上面赚取一些利润。
  高价的印盐、盐,买主都是王室贵族和富商大贾,一斤五十钱起步都赚不了的话,又怎么能说盐是战国时期最赚钱的生意。
  “是。”骁紧跟着话音应道:“我们还可以通过他来购买我们急需的各类物资,如:粮食。”
  “虽然我们从月氏人手里买到了粮食,但月氏人主体和匈奴人一样,以游牧为主;平时只会拿出极少的一点粮食,卖给月氏道上来往的商队。”
  “试着接触接触,可以在他那儿买粮,但每次的数量不能多,也不能频繁购买。”谷璞若有所思道。
  “我不太明白都尉的意思?”骁自己设想的大军粮草解决方案大体被驳回,有些不明。
  当然,他主要是不明白都尉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出于自己的方案未被采纳而提问。
  谷璞解释道:“从商鞅变法至今,重农抑商,是秦国一直以来的根本性国策。”
  “因为独揽朝政的吕不韦商贾出身,近些年来,秦国对商人的打压力度,比之前弱了不少。但整体来说,秦国对商人,仍是打压抑制。”
  “在这样的国策中,每一个生意做的有点名头的商贾,背后一定有高官贵族站台。”
  “而你说的那个商贾,卖的是价格高昂的丝绸生意。”
  “虽然这是因为月氏道上的中原商品中,以丝绸最受欢迎;但,秦国丝绸布匹的商贾那么多,能出境贩卖的,可没几个。”“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丝绸商,有一定的军方背景,不然,边军岂会允许他出境。”
  “有军方背景的商人,对粮草要比其他人更为敏感,一来二去,我们在本国商贾面前,毫无秘密可言。”
  “而盐,目前是我们在这扎根生存的唯一倚仗。”
  “是卑职考虑不周。”骁果断认错,他确实没想过这些东西,只想着借陇西商贾之手,解决大军的粮草。
  谷璞沉吟道:“不过,我们完全可以和陇西郡商贾,谈另一个生意?”
  “什么生意?”骁问道。
  “前年,也就是秦王政三年,举国粮荒,大饥;去岁,秦王政四年,蝗灾,蔽天下,自七月始,十月终,天下大疫。”
  “接连两年天灾,致使天下流民无数。我们可以通过商户,买卖人口,填充我军兵力、境内人口。”谷璞凝声道出自己最厌恶的事。
  出于心底的厌恶,他又补充道:“最好是通过商队中的人,传播消息,吸引流民的到来。若商队上下一心……”
  他没有再说,骁威禁御等人也明白,若是商贾在商队所有人心里有足够的威严,借商队之口传播消息,必定告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谷璞有感而发。
  真正经历过乱世、经历过战争,他越发怀念后世吐槽过无数次的岁月和时代。
  ……
  第二天晚上,骁就从商队手里买来了三百石粮食、六个青少年及少量军需物资。
  外出侦察的什伍,又带回来了三个月氏少年。
  造盐、卖盐、买粮、侦察、训练、扩军……
  一切,有条不紊的展开。
  大家忙的脚不沾地,却又热火朝天。
  遵循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核心。
  堪堪一旬,麾下士卒扩充到了一百八十人,营内囤积了八千六百石粮食……
  眼见方方面面都朝好的方向发展,谷璞不由得信心高涨。
  直到一个有心之人潜入军营。
  是夜。
  谷璞目送十二个兵力不足的屯长离开,研究起沙盘上勾勒的麾下士卒今天侦察勘测的新区域。
  忽然察觉营地内出现了一道陌生气息。
  随即,谷璞敛去自己的气息,外出查看。
  不久,他就在储存盐包的帐篷外,看见了陌生气息的主人。
  凭借月光与营内的羹火,依稀可以看清此人的面容。
  这是一个脸庞清秀的少女,束着长发,青丝似柳如絮。
  如海水一般碧蓝的裙衫外,罩着一件墨绿色斗篷,腰间挂着一个雕工精腻的木头鹦鹉。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