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穿越重生>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 265.第263章 让人意想不到的反转

265.第263章 让人意想不到的反转

  第263章 严绍庭的脑子到底怎么长的
  没人能想到。
  严绍庭竟然会在绝境之处,还能来这么一手。
  徐阶更是一时气短。
  如果严绍庭只是说废除歙县现在承担的人丁丝绢税课,取消收缴这六千一百四十六两的税银。
  他还能有借口反驳。
  可严绍庭却又提到了今年即将做成的丝绸生意。
  六千多两税银,和每年一千万两的丝绸生意相比,那可是什么都不算了。
  更何况。
  六千两银子,就能买一个圣明公允的好名声。
  而且。
  孝陵也不会被徽州府五县百姓惊扰。
  皇帝自然乐见此事促成。
  在今日的圣前奏议,到现在事实已经是倾向于歙县的了。
  就是歙县的百姓们多交了二百年的人丁丝绢赋税。
  现在废除这笔人丁丝绢,也刚好如同严绍庭所说的,并不是废除,只不过是因为理论上来说,歙县百姓多了二百年,往后二百年自然不用交了。
  况且。
  大明还能不能有二百年国祚,还要两说。
  在所有人都争论着,歙县现在承担的人丁丝绢税课,那笔六千一百四十六两的税银,到底是继续由歙县承担,还是五县也参与进来分摊的时候。
  谁会如严绍庭一样去想。
  将这笔税课直接取消掉。
  反转来的太快。
  以至于强如徐阶,都没有时间能来得及思考。
  但一直没开口的户部尚书高燿,却是第一时间开口问道:“严侍读,歙县人丁丝绢税课取消,虽然在理,也合乎情理。”
  毕竟从今天的圣前辩论来看,歙县人就是当了二百年的冤大头。
  取消掉,也算得上是善政。
  但是高燿很快就皱眉说道:“只是朝廷税课,今日因情蔽取消歙县的人丁丝绢,若是来日又有别处举告不平,难道朝廷都要照例取消?”
  这是高燿唯一不满意的地方。
  你严绍庭说取消就取消了。
  可户部的差事怎么做?
  今天歙县的税课取消,明天就是别的地方也要取消。
  回头别说朝廷正常的用度了,就是在场的,也当真别想再拿一次俸禄了。
  严绍庭面露笑容。
  虽然取消歙县人丁丝绢这个建议,是自己在刚刚被徐阶逼到绝处的突发奇想。
  但是现在。
  他也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严绍庭当即开口道:“歙县一力承担,多交了二百年的人丁丝绢税银,现在陛下降旨取消正是其时,无不彰显陛下仁德。
  而如今东南沿海诸道,平倭战事正如火如荼,朝廷也要重整水师,打通海面商路,维持日后与外商的丝绸生意。”
  徐阶当即皱眉道:“严侍读,我等今日在议的是徽州府歙县人丁丝绢一事,如何又扯到东南平倭,打通海上商路了?”
  潘恩亦是说道:“难道严侍读只管让陛下降旨取消歙县人丁丝绢税课,而不管其他地方可能因此而生出的不平举告,请求朝廷也照例取消当地税课的吗?”
  严绍庭皱起眉头,看向徐阶和潘恩。
  他的眉头皱的很明显。
  在众人注视下。
  严绍庭开口道:“徐阁老、潘尚书,下官的话还没说完啊,为何您二位便如此急切的要反驳下官?”
  徐阶顿时瞪眼。
  潘恩更是重重一哼。
  好嘛。
  他两才开口,严绍庭就给他们扣上了一个上官欺压下官的罪名了。
  嘉靖忍俊不禁,开口道:“严绍庭。”
  严绍庭转过身,抬头看向老道长。
  “臣在。”
  嘉靖冷哼道:“既然你说到了东南平倭的事情,就一次说明白了,再敢卖关子,朕必当罚你!”
  严绍庭当即点头:“回禀陛下,浙江道去岁入冬前就已经彻底平定境内倭患。而现如今,我朝东南沿海,唯南直隶、福建、广东三地还有倭患袭扰。
  “南直隶乃国朝财税重地,岂能久容倭寇贼子袭扰?而徽州府乃南直隶治下,臣以为当开税课以征徽州一府六县,协防南直隶平倭之事。
  此协防银,臣谏言可征六千一百四十六两,以六县人丁、田亩均平。待南直隶倭患平定,此协防银则转为督造、修缮水师战船之用,以安定我朝海外商路,保障每岁与外商的丝绸生意能平稳落定。”
  协防银。
  这也是大明自建国时,就有的一项杂税。
  用处也如其名,协防军务。
  如果换一种说法的话。
  其实现在的徽州府就有一笔协防银。
  就是严绍庭刚刚所说的徽州府军需银一万两千两百一十五两。
  这一笔一万多两的税银,其实也是开征的杂税,同样也是用于南直隶的军务。
  可是当严绍庭说出在徽州府开征六千一百四十六两协防银的时候。
  徐阶顿时目光一闪。
  严讷、潘恩等人更是当即躬身抱拳走了出来。
  “臣反对!”
  “臣亦反对!”
  “臣附议反对!”
  “……”
  几人怒目看向严绍庭。
  伱小子这不是耍我们嘛!
  先说取消徽州府歙县承担了近二百年的人丁丝绢税课,大伙就有些意想不到了。
  现在你小子竟然弄出个协防银。
  还是六千一百四十六两。
  这不就是歙县现在的人丁丝绢税课,换了个名头,然后按照你严绍庭一开始的谏言,转而分摊到徽州府其他五县头上去。
  好嘛。
  换汤不换药。
  目的还是为了清查徽州府人丁,清丈徽州府田地。本来提出不可轻易取消税课的户部尚书高燿,更是张了张嘴,目光诧异万分的盯着严绍庭。
  这小子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硬是被他给说通了。
  虽然是换汤不换药,但名头却全然不一样了。
  先将歙县的人丁丝绢税课取消。
  这就是皇帝的公允圣明。
  然后再开征六千一百四十六两协防银。
  这名头可是换了。
  为的也是平定他们南直隶的倭患。
  合情合理啊。
  张居正同样是看的有些傻眼。
  他本来以为严绍庭会用别的方法来解决歙县人丁丝绢这个问题。
  却没有想到,最后竟然变成了这样。
  目的没变。
  但法子却是先取消,后协防。
  张居正心中一动。
  不由就看向了这万寿宫中的某位新人。
  在张居正的注视下。
  新人胡宗宪,已经是挥袍拱手走了出来。
  “臣,兵部尚书、总督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提调江西平倭事,胡宗宪,有本要奏。”
  当胡宗宪如同张居正所想的,站了出来之后。
  整个万寿宫大殿上,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胡宗宪!
  众人这才发现,朝堂之上早就多出来这么一号实权人物了。
  徐阶更是心中大为后悔。
  自己千算万算。
  竟然将执掌东南诸事的胡宗宪给忘了。
  而且更重要的事情是,胡宗宪就是徽州府人!
  嘉靖看到胡宗宪出班,脸上亦是露出笑容。
  他对胡宗宪可是很赏识的。
  尤其是去年浙江道在胡宗宪手上,一举平定倭患。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才愿意将东南五省尽数托付给胡宗宪。
  见到胡宗宪走了出来。
  嘉靖当即说道:“胡卿,你与朕的五年之约,朕可一直都记着的。”
  皇帝开口就是胡卿。
  这样的字眼,又是让殿内某些人心中一颤。
  胡宗宪淡淡一笑:“臣亦不敢忘,决然便是马革裹尸,也当完成与陛下许诺的五年平倭之言!”
  嘉靖点点头,脸上笑容更盛。
  只要胡宗宪能五年内平定东南五省倭患。
  别说是兵部尚书的位子了。
  他胡宗宪平定东南倭患之日。
  就是入阁之日!
  那个猛将戚继光,便是赏一个与国同休的世袭罔替爵位,也未尝不可!
  胡宗宪开口道:“陛下,臣现今得陛下隆恩,居兵部掌东南五省平倭事,节制五省兵马。
  “一日不敢忘陛下隆恩信赖,与兵部、五军都督府并东南诸省都司衙门及各总兵官往来商议,东南当下正在依照戚继光所部山字营练兵之法,重新编练新军,各项开支增多。
  “如今严侍读奏谏,开征徽州府六县六千一百四十六两协防银,臣不胜感激严侍读能为东南与倭贼浴血厮杀的将士们着想。
  “若能得徽州府协防银六千一百四十六两,则东南诸军可得粮两万石,可供一万将士,两月之用。
  “且如今浙江道倭患已平,南直隶又是我朝财税重地,臣时下于东南五省平倭事之重点,便是先行平定南直隶倭患。
  臣附议严侍读所谏之言,请陛下开征徽州府六县协防银六千一百四十六两!”
  六千一百四十六两银子,换一个南直隶倭患尽除。
  这个诱惑力大不大?
  在胡宗宪说完之后,严绍庭面带笑容的抬头看向了珠帘后的皇帝。
  徐阶说一旦均摊歙县的人丁丝绢税银于徽州府六县,则徽州五县百姓必定会惊扰南京城外的孝陵。
  那现在。
  六千两银子。
  换整个南直隶再不被倭寇袭扰。
  这二者之间的不等式,哪怕是头猪,都能看得出来那边的诱惑力更大。
  更何况。
  这件事还是胡宗宪开口的。
  胡宗宪的面子,难道还换不来区区六千一百四十六两银子?
  不等徐阶等人思考如何反驳的时候。
  嘉靖已经拍案开口道:“准允胡卿所请,开征徽州府六县协防银,交户部有司督办,不得有误。”
  胡宗宪亦是当即拱手道:“臣拜谢陛下,必当行文知晓南直隶平倭诸军,使军中将士铭记陛下隆恩之浩荡!”
  嘉靖此刻已经是满脸红光,连连摆手。
  “朕有何功劳?”
  “不过是取之于民,用之于军,若能平定南直隶倭患,实乃百姓之福,乃太祖高皇帝在天庇佑之功。”
  事已至此。
  其实事情已经和徽州府人丁丝绢的分属纠纷无关了。
  这件事已经上升到了东南能否平定倭患的问题上了。
  徐阶等人也只能是强忍着,紧绷着脸,认下这一遭。
  而严绍庭却是再一次举臂拱手。
  “陛下,说到东南平倭之事,南直隶肃清倭患,以得南京城外太祖高皇帝皇后孝陵安宁。”
  “臣另有一事启奏。”
  “请陛下准允!”
  …………
  月票推荐票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