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大明:百岁修仙者,朱元璋亲爹> 第157章 当真无以为报!

第157章 当真无以为报!

  他不过十五六岁的年纪,虎头虎脑的,身材健硕魁梧的很,被汤和一巴掌抽了个趔趄,急忙跪在地上给朱元璋磕头:“见过爷爷!”
  砰砰砰!
  声音很大。
  朱雄英看着都觉得疼,直倒吸凉气。
  这娃,有点憨啊!
  磕头就磕头,你意思一下就行了,哪有你这么卖力的?
  朱元璋一时间也呆住了,可是身上也没多余的红包,一脸为难的时候,朱雄英伸手将红包交给朱元璋。
  “爷爷,你的红包我给你带着了,走那么急红包都忘带了吧?”
  朱元璋淡淡的,看了不动声色的朱雄英一眼。
  这小子,不但心思灵敏,临场反应也强,不愧是咱培养出来的,没让咱丢脸!
  “拿着,大过年的,孩子起来吧。”
  朱元璋看着汤和道:“成了,咱大孙的红包呢?”
  很奇怪,老爷子没有让朱雄英下跪磕头。
  其实也不奇怪,因为汤和没这个资格。
  “有,有,都有!”
  汤和给朱雄英,递了个大红包过去。
  然后他便笑着道:“好说不说的,你说有时候,这后生啊,还是得抽,你看咱这孙子,小时候那么皮实,抽着抽着,他就知道孝顺他爷爷了。”
  “这次回来,还给咱整个啥挂镜啥玩意。”
  “你说咱这一把年纪了,还要这东西干啥?”
  说着说着,汤和言语一变:“不过你还别说,这玩意儿也真有点用处。”
  朱元璋似笑非笑,一脸不屑的道:“呵呵,啥用啊,顶天一片琉璃镜罢了。”
  汤和道:“那你可是说错了,来来来!”
  汤和很亲昵的,搂住朱元璋的肩膀:“看到这纸张上的字了没?你能看到吗?”
  朱雄英顺着汤和目光望去,别说老爷子看不清楚,他自己都看的模糊,正常人,谁会写这蚂蚁爬大小的字啊?
  老爷子摇头:“这么小,谁能看的清楚啊?”
  汤和笑着摆头:“不不不!来,老伙计你拿着这个,哎呀,可要小心拿着啊!孙子从海上弄来的,这玩意精贵的很,可不敢打碎了!”
  看汤和一脸谨慎的样子,朱元璋就不高兴。
  啥玩意啊!话里话外还不是在炫耀你家孙子孝顺你?
  精贵的像啥一样!
  不过老爷子还是拿起那琉璃镜朝字望去。
  这玩意,不就是放大镜么?
  而且还是琉璃制造的,并没有那么清晰。
  不过在这个时代,已经算很好了。
  朱元璋看了过去,咂摸咂摸嘴巴,点头道:“嗯,还行。”
  汤和赶紧连连摆手,深怕旁人不知道一样,道:“不行,哪儿能送你呢,孙子就弄了这么一个,下次,下次一定!”
  朱元璋:“……”
  老子问你要了吗?
  啥玩意儿啊,就下次一定啦?
  不过老爷子也不气恼。
  萧洒的从怀里拿出一副锦盒,盒子打开,熟稔的将眼镜架在鼻胆上。
  姿势潇洒的一批。
  汤和愣了愣。
  那纯白色的镜片,以及金框纲镜框,带在老爷子眼睛上,竟有种说不出的儒雅的感觉。
  “这是啥么?”
  汤和有些好奇。
  朱元璋淡淡的道:“哦,也没啥,自家孙子亲自捣腾出来的。”
  “嗯,咱新年礼和寿礼。”
  汤和狐疑:“原来你小子神神秘秘的就送这玩意儿?这不也是镜子吗?比在这薄多了,不行不行。”
  朱元璋呵呵冷笑:“你试试,不过,你可小心点,莫摔碎了,就这一个。”
  汤和也在笑,更多的是不屑一顾,这玩意造型古怪,乱七八糟的,指定不好。
  说着,他便随意接过朱元璋的眼镜,有样学样,架在鼻子上。
  而后。
  汤和猛地一颤,整个人差点跳起来!
  他心里震撼,这……怎么可能?
  此时的汤和,整个眼前的世界,仿佛……亮了!
  汤和的世界,亮了!
  这眼镜,仿佛带着某一种魔力,带上去之后,汤和眼前所有东西都变的无比清晰起来。
  他颤抖着看着自家的小孙子。
  那憨憨的样子,因为常年在浙东沿海,皮肤晒的黝黑,那孔武有力的胸膛,甚至身上袄上的丝都看的清清楚楚!
  汤和目光朝上望去,看到自家孙子脸上那无比清晰的青春痘,他不禁痴呆了。
  “好了。”
  朱元璋宝贝一样从汤和鼻架上取下眼镜:“咱孙子送给咱的,想要,让你孙子给你搞。”
  “我……”
  汤和微微张开嘴巴,伸着手,想要,可羞于启齿,于是乎看着朱雄英,目光无比炙热。
  朱元璋赶紧挡在朱雄英身前:“莫看了,就这一个,下次,下次一定给你搞一个出来。”
  下次……
  一定……
  这不是自己刚才说的话么?
  汤和咂摸咂摸嘴巴,脸上带着殷勤:“呵呵,这下次,是啥时候啊,诶,老伙计,你别当着孩子啊,咱问问孩子。”
  “雄英呐,啥时候给咱搞一副呀?”
  朱雄英无语,刚要开口。
  朱元璋就拉着汤和,脸上带着殷勤和热切,还有几分笑意。
  “那可要等一等了,毕竟咱家孩子也很忙的。”
  “其实有时候,教育孙子啊,这事儿,不能只靠打的,打长了么,人就憨傻了。”
  “哦,咱也并不是说你家孙子不行,咱只是单纯的想告诉你,咱这孙子头脑子灵活,并不是靠咱抽出来的。”
  “当然,也不是咱教的,还是孩子争气,嗯,自己有本事,也孝顺老头子。”
  “人呐,啥事都抵不住孝,一孝起来了,他就会想着老人家需要什么,你比方这个眼镜,对吧?还不是孩子孝顺释然么?”
  汤和被说的一愣一愣的,整个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老爷子……也太装了吧?
  有这么炫耀的么?
  是,咱刚才是在你面前卖弄了,咱认错还不行么?至于这样么?
  汤和浑身一震恶寒。
  朱元璋见炫耀的差不多了,拉着朱雄英道:“成了,咱回去吧。”
  说着,将眼镜熟稔的架在鼻梁上。
  眼镜一带,谁都不爱!
  然后迈着王八步,十分得意的朝门外走去。
  “哎!这可真是清晰无比啊!好东西,好东西呐!”
  望着朱元璋和朱雄英,这对爷孙离去的背影,汤和一脸扭曲,同时眼中又带着一份羡慕和渴望。
  “爷爷,那是啥,孙儿赶明给你搞一副来!”
  汤和看着自家这憨孙子,叹口气道:“哎,你莫想了,你……造不出来。”
  汤晟脸色通红:“孙儿……孙儿可以去海盗那抢!”
  汤和不耐烦的道:“拉几把倒吧!还海盗?那些蛮夷鬼子傻的跟废狗一样,他们还他妈能弄出这种精贵的东西?”“真是高抬那群废狗了!”
  汤和骂骂咧咧的走了,脸上带着深深的不屑。
  临近傍晚,老爷子也没在朱雄英这继续呆着,带着一副眼镜,淡漠的背着手离去。
  那闲庭信步,走在路上左摇右晃的样子,真是恨不得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他。
  朱雄英无奈的摇头笑笑。
  确实有够臭美嘚瑟的啊!
  老爷子刚走没多久,蓝玉府上便来了人。
  朱雄英定睛望去,是个身穿军装的军人。
  “太孙殿下。”
  那军兵显得十分尊敬朱雄英,一言一行中,都是浓浓的尊敬。
  朱雄英不解:“你是?”
  “卑职殿前司新任指挥使曹泰。”
  曹泰,已故安国公曹良臣之子,这是朱元璋三十二开国功勋之一。
  同时,他也是蓝玉最忠心的追随者。
  蓝玉案爆发之后,曹泰是第一个被抓捕赐死的。
  这是自己舅姥爷一脉的人。
  朱雄英目光有些柔和,道:“原来是曹指挥,有事吗?”
  曹泰道:“回小大爷的话,宫里安排好了,凉国公说,您可以将人送入宫了,我来接过去。”
  朱雄英不知道为啥,他们总喜欢叫自己小大人。
  或许是蓝玉这层关系?
  蓝玉没有子嗣,所以他们都这么叫我?
  不过朱雄英懒得管这么多了,随便他们怎么叫吧,反正都是自己人。
  听到曹泰这话,朱雄英就知道,蓝玉这是安排郑和入宫了。
  朱雄英有些诧异,没想到蓝玉会这么上心,才初一,就将这事儿安排妥当了。
  朱雄英点头:“谢谢了,您稍等,我去叫人。”
  曹泰抱拳:“小大爷,这话严重了,都是自家人,啥谢不谢的。”
  朱雄英嗯了一声,也没过多废话,路遥知马力,这些人对自己如何,他都记在心里。
  等朱雄英来到后院。
  郑和还在扫着院内的落叶。
  天色有些晚了,府上点着灯笼。
  郑和似乎已经习惯了每天晚上清晨,给府邸打扫,朱雄英睡觉之前,他也习惯性的给朱雄英送蜜茶。
  总之,郑和是一个十分细心的人,他总能将朱雄英照顾的无微不至。
  听着脚步声,郑和放下扫帚,站在一旁,脸上带着喜色:“爷,您回来啦?”
  朱雄英看着郑和,面色有些肃穆。
  郑和似乎读懂了朱雄英的意思。
  他将扫帚放在一旁,道:“爷,我去给您倒一壶热茶。”
  朱雄英没阻止他。
  郑和给朱雄英捧着一杯热茶走来,然后自顾自去朱雄英的书房忙碌片刻,又去卧房收拾片刻。
  他的速度很快,少顷之后,走了出来
  “爷,书房放了蜜茶,您看书的时候,应当是不热不凉的。”
  “卧房的被子给您整理好了。”
  “小人也吩咐厨房那边给您烧了热水,约莫等您看完书,恰好能洗澡。”
  说着,说着,郑和眼眶开始红润。
  “爷,小人没啥本事,也懂得尊卑,小人斗胆,请爷以后看书不要太晚了。”
  “爷,您睡眠轻,晚上少喝些茶。”
  “爷……”
  郑和撩袍,恭敬的趴在地上,给朱雄英磕了三个响头。
  “小人在人生最晦暗的时刻,是爷拯救了我。”
  “爷对我极好,小人感激不尽。”
  “小人一直不知道怎么才能报答爷,小人想伺候爷一辈子,但爷您说了,男人要有大出息。”
  “小人以后不能在爷旁边端茶倒水,不能伺候爷的生活起居,以后的日子内,爷您千万要保重。”
  “小人……不会给爷丢脸的!”
  朱雄英呷了一口茶,嗯了一声,“起来吧。”
  “宫里斗争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万事隐忍。”
  郑和再次给朱雄英磕了三个响头:“小人,明白!小人,一定不会给爷丢脸!”
  朱雄英点头:“走吧,随我去前院。”
  郑和起身,小心翼翼的将扫帚放在原位,恋恋不舍的朝后看了一眼,一步一步,随着朱雄英朝前院走去。
  几个月的时间,他从马三宝变成了郑和,他从瘦弱的乞丐,变成了朱雄英的贴身奴婢。
  因为朱雄英的存在,马三宝将心里那点残存的志向,再次点燃。
  做人……要有出息!
  这是爷教他的,他一直不敢忘记,朱雄英教他的每个道理,无论对错,他都谨记于心。
  这是朱雄英的人格魅力,朱雄英在无形的影响着身旁的每一个人。
  主仆走到前院。
  朱雄英看着曹泰,道:“人给你带来了。”
  曹泰点点头,看了一眼郑和:“随我走吧。”
  郑和低头,跟在曹泰身后。
  其实他一直没敢告诉朱雄英,深宫大内,尤其是太监,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他进去之后,会受到万般羞辱,他已经经历过了一次,这一次……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朱雄英所说的,出海那一日。
  可只要爷说一句话,他还是义无反顾,即便前方万分凶险。
  “等等!”
  朱雄英叫住曹泰:“他在宫里面,劳烦曹指挥,多照顾了。”
  曹泰欲言又止。
  他想说,他没资格进入后宫,如果说后宫还有男人存在,那只有朱元璋,有且只有他一人。
  不过他看出朱雄英,眼中对郑和的不舍和关心,还是点头:“好!”
  望着曹泰带着郑和离去的背影,朱雄英站在院子里,良久,良久。
  夜色微凉,月影窸窣,冬深春浅,咋暖还寒。
  宽广的朱雀大街上,一墩墩硕大的大理石从云南运输到应天,将露面铺的光滑无比。
  短短不到半年时间,国朝道路的建设已经在朱元璋的执政下,铺散在全国各主干道。
  至于乡村和非干道的道路建设,依旧会是今年的政策重点。(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