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让你写书,没让你交代犯罪记录!> 第156章 怎么会有林川这个妖孽啊?(求订阅

第156章 怎么会有林川这个妖孽啊?(求订阅

  第156章 怎么会有林川这个妖孽啊?(求订阅)
  ‘古时月’博物馆。
  三楼会客厅内,胡书身着一袭深青色长衫,戴着眼镜,不紧不慢地打开身旁的柜子,从中取出一只浅绿色玉瓶。
  瓶身上薄如蝉翼,晶莹剔透,装饰着精美的缠枝纹,紧簇如画。
  胡书满怀着欣赏的眼光,端详着这一只‘清代中华缠枝纹薄胎玉瓶’,欣慰地点了点头,笑道:“果真,举世无双。”
  这时,对面的高庆林则拍起了马屁:“胡先生,如果那件仿品未曾破损,便是举世有双了。”
  胡书却摆了摆手,笑道:“那件仿品是我的玉雕作品中,最满意的一件,虽然做到了‘清代中华缠枝纹薄胎玉瓶’的十成还原率,但是它终究是缺少了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高庆林脸上显出一抹诧异。
  胡书将那件真正的文物轻轻放下,笑了笑,缓缓吐出两个字:“岁月。”
  “岁月?”
  高庆林神色一怔,眉头微微皱起。
  他作为古玩圈的大师专家,对‘岁月’这两个字,并不陌生。
  可是,判断一件文物的岁月年份,不外乎是鉴定几个关键属性,譬如材质,沁色,包浆,工艺。
  在他看来,胡书仿造的那件清代中华缠枝纹薄胎玉瓶,已经是百分之一百的复刻成功,如材质、沁色等细节,都利用高精仪器评测过,与真品并不二致。
  这是复刻工艺上的绝对成功,堪称是古董造假行业的奇迹。
  但是,胡书现在却说少了‘岁月’。
  “这一件历经风雨的古董,都有其特殊的韵味,这是无法复刻仿造的。”胡书忽然顿了顿,改了口,“不能说无法,应该说,极难复刻仿造。”
  高庆林并没有胡书的境界,对于‘岁月’这一韵味他并没有理解透彻。
  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胡书的改口。
  从‘无法’到‘极难’。
  也就是说,有人能够把‘岁月’这一韵味复刻出来。
  如果可以,那是不是意味着,他能够做到真正的完美无缺?
  这位魔都博物馆首席专家皱起了眉头,看向他所尊崇的胡书胡先生,问道:“胡先生您可以做到吗?”
  胡书摇了摇头,自嘲地笑了一下。
  高庆林笑了笑,说道:“既然胡先生做不到,那这世上并没有人可以做到。”
  哪知,胡书又摇了摇头,品着茶,并没有说话,
  高庆林心中一凛,眉头很快就拧在了一块,有些惊讶地又问了一句:“连胡先生都做不到,还有谁可以做到?”
  胡书放下茶杯,拉开茶桌下的抽屉,取出一只锦盒,放在桌上,随后缓缓打开锦盒。
  高庆林往前探了探头,看见锦盒里是用白色绸布包裹着的一只斗笠碗。
  “这只斗笠碗?”高庆林有些疑惑。
  “你先看看。”
  胡书将锦盒推到高庆林面前,笑道。
  高庆林面带疑惑,取出锦盒里的斗笠碗,细致地端详了起来。
  斗笠碗内,绘有五彩蝶纹,枝叶繁茂,团锦簇,彩蝶翩翩飞舞,外壁则以矾红彩绘四条游鱼,当属青、白、鲤、鳜四种,鱼纹鳞片清晰,极富动感,其中韵味生动,细腻入微。
  仅仅是看了两眼,高庆林便下了定论:“胎质坚实细腻,釉面莹润,画工娴熟精雅,是一只保存极为完整的清代康熙年间的五彩鱼藻纹斗笠碗。”
  “起初,我也是这个看法。”
  胡书笑道。
  “嗯?”
  高庆林眉头一皱,笃定地说道,“胡先生,我接触的‘清代康熙五彩鱼藻纹斗笠碗’较多,这一只乃是其中上乘货色,不会看错的。”
  胡书抬手一指,笑道:“你看看碗底。”
  高庆林照做,将手中斗笠碗一翻,视线落在了碗底,这一看,他便怔住了。
  因为,碗底赫然有一道仿造标识。
  “这……”
  高庆林有些错愕了。
  “这一只斗笠碗的行情价,也就小几十万,但在我的眼里,它价值千金,你知道为什么吗?”胡书看向高庆林,问道。
  高庆林有些不明所以:“一只仿冒的斗笠碗,如何能价值千金?”
  胡书摇摇头,笑道:“如果伱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岁月’气息,你便知道,这是多少钱都买不到的技术。”
  高庆林向来把胡书当做是古董的第一权威。
  如今听着胡书毫不吝啬地夸赞着一只小几十万的清康熙五彩鱼藻纹斗笠碗,只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忍不住问了一句:“这只斗笠碗,是何人仿造?”
  “你说呢?”
  胡书抿了一口茶,反问道。
  高庆林先是疑惑,随即瞳孔猛然一缩,吐出了两个字:“林川!”
  会客室内,胡书轻轻点了点头。
  原来。
  在那晚张一星拿着这只‘清康熙五彩鱼藻纹斗笠碗’请他鉴赏之后,他分明从这只斗笠碗上,感受到了一种‘岁月’的韵味。
  那时,他的心中便已经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一个人的古董造假技术,竟然可以到达如此水平!?
  胡书拉下脸来,请张一星将这一只斗笠碗,借与他鉴赏几日,暂时留在‘古时月’博物馆内。
  张一星没有拒绝。
  胡书对这一只斗笠碗爱不释手,当晚便横竖地睡不着觉,立即派人调查林川的底细,发现林川只是一个网文作家,只在安陵市开了一间古玩店,名为‘金石缘’,心中便生出了浓浓的爱才之意。
  当然了,他极强的掌控欲,又令他生出了更为大胆的想法。
  本来,在次日的‘海外文物回流交接仪式’上,他已经拟定了‘意外事件’的计划,可斗笠碗的出现,让他小小的更改了一些细节。
  他要让林川来毁坏那只‘清代中华缠枝纹薄胎玉瓶’,以此来让林川身陷囹圄,背负着天大的赔偿款。
  届时,他再出面替林川赔偿,令林川欠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如此一来,既能损毁那只仿制的薄胎玉瓶,又能令林川心甘情愿地为他所用,可谓是一石二鸟。
  在胡书看来,林川的价值,要比真正的‘清代中华缠枝纹薄胎玉瓶’还要高!
  因为,一旦林川为他所用,他将能够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古董造假,林川是绝对的专业!
  而目前的情况,在胡书看来,也正按照他预想中的发展。
  至于外界的那只‘清代中华缠枝纹薄胎玉瓶’是仿制品,他自信没有任何人能够看出来。
  那是他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一件仿制品。
  会客室内。
  大红袍的茶香袅袅,弥漫在室内的每一个角落。
  呼——
  高庆林深呼了一口气,将杯中的茶水一口饮尽,平缓心中略显复杂的情绪。
  “以后,你与林川应当打好关系,至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不要在意了。”胡书轻描淡写的说道。
  可他发话了,高庆林岂能不听?
  “是,胡先生。”高庆林点头应道。
  “对了,你现在鉴定古董,仍流于表面,我推荐你阅读一本书,对你很有帮助。”胡书笑道。
  “哪一本书?”高庆林问道。
  “林川所著的一本网文小说,名为《上周的古董》,我也在看,不过我看的速度并不快,现在还在前半部分。”胡书哈哈一笑。
  “既然是胡先生推荐,我自当认真拜读。”
  高庆林即便对林川仍有微词,但对于胡书的意见和指点,他只能顺从。
  夜渐深,天上星辰寥落,只有一轮明月高悬,发出皎白的月光,微风轻轻吹拂,此起彼伏的虫鸣,让夜色显得格外静谧。
  月落日升,更为明亮的晨曦,替代了月光,映照着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不出所料。
  魔都文物局宣布,由林川来修复那只‘清代中华缠枝纹薄胎玉瓶’,舆论一片哗然。
  而在魔都博物馆的后院里,林川有了一个‘将功赎罪’的小工作室。
  工作室成员:林川,老白,悠悠。
  林川负责修复,老白负责打下手。
  悠悠嘛,负责点外卖。
  阳光透过半开的窗帘,柔和地洒在室内的每一个角落,中间的一张宽敞工作台上,摆放着各种修复工具和材料,旁边一盏台风,发出温暖的黄色光芒,映在玉石上面,显出温润的色泽。
  林川则穿起了工作服,戴着白手套,细致地清理着薄胎玉瓶裂口处的碎末。
  一旁打下手的老白,则有些小怨言:“哥,现在外面很多所谓的古董爱好者,已经把你骂成什么样了,要不……咱们直接公布,这件就是假货!”
  林川干笑一声,随即哼哼道:“直接公布的话,那就太便宜让我们背黑锅的那群家伙了!”
  “这样,真的能揪出他们来吗?”老白问了一句。
  “这是a计划,a计划不行,还有b计划。”
  林川笑了笑,旋即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略显坚定,“古董造假团伙,我吃定了,耶稣来了也留不住他!”
  老白也愤愤道:“哥,我挺你!”
  “先修复吧,外面挺多记者一直关注着我们呢。”林川的视线回到薄胎玉瓶上,笑道。
  “好。”
  老白点头道。
  玉器修复的技巧有很多。
  如,金玉镶嵌,断口粘合,缺处添补,描金工艺等等。
  但,薄胎玉瓶的修复,极难。
  由于薄胎玉瓶的瓶身最薄处,仅有一毫米,薄如蝉翼,所以想要修复它,须得一大笔工夫。
  好在,文物修复与古董造假,在本质上有着大量的共通点。
  林川修复起来,倒是得心应手。
  最关键的是,这只薄胎玉瓶本身就是仿制品,所以林川在修复的过程中,更能放开手脚。
  事实证明,舍得站起来蹬自行车的人,才知道另一种更高端的自行车驾驶方法,才能让自行车更加服帖。
  修复薄胎玉瓶也是一样。
  放开手脚,大胆修复!
  不过,林川有意放缓修复的速度,其目的,就是等一等疑似古董造假团伙的嫌疑人。
  令林川有些意外的是,一连几天,愣是没有一个可疑人员出现。
  ……
  6月18日,夜幕降临。
  明亮的月光透过窗帘,洒在‘将功赎罪’文物修复工作室内,形成一大块菱形的月光,而三人小队,就待在室内。
  气氛有些小低沉。
  老白看着工作台,上面摆着一尊已经修复好的薄胎玉瓶,微皱着眉头:“哥,这几天都没有嫌疑人呀,再没有嫌疑人,咱们就成嫌疑人了。”
  一旁的悠悠点了点头:“我们已经成嫌疑人了。”
  林川也有些不解。
  按理来说,任由一件损坏的仿制品,交由一个鉴定技术高超的人修复,古董造假团伙不应该坐得住,毫无动静。
  “现在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知道了我们的计划,二是他们有极大的自信,笃定了我们看不出这只瓶子是假货。”
  林川分析道。
  “我觉得是后者。”悠悠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为什么?”
  林川眉头一挑,好奇地问道。
  悠悠略一思索,微蹙着眉头,说道:“有没有可能,你把他们想的太聪明了?”
  “这……难道他们不够聪明吗?”
  林川一怔。
  老白也有些懵了,附声道:“嫂子,这几天他们都沉住气了,不是正是说明他们太难对付了吗?”
  悠悠轻轻摇了摇头,抬手指向了薄胎玉瓶:
  “我的意思是,在古董造假这一块,他们不如林川,根本不知道林川能够看出它是仿制品,但是林川又把他们想得太聪明,把他们当成同一级别的对手来对待,认为他们会了解到自己的水平。”
  这几天。
  她虽然只负责点外卖,但闲暇之余,一直在恶补关于古董、文物方面的知识,时不时向林川请教。
  可她了解得越多,就越发现林川的底蕴,深厚如海。
  在古董圈里,用‘天下才气共十斗,林川独占八斗’这一句来形容也不为过。
  老白对于悠悠略显清奇的逻辑,似懂非懂:“也就是说,愚蠢+盲目自大,让他们以为自己安枕无忧了,所以没有任何动作?”
  “愚蠢这个词语不太对,但相对于林川而言,意思差不多是这样。”
  悠悠点了点头。
  就好比moba类游戏里,技能预判他走位的位置,可他根本不走位!
  不是因为他预判了施法者的预判,而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别人会预判!
  林川听了这个理论,也怔了一下。
  他看向身旁的悠悠,忽然觉得悠悠说的有几分道理:“我好像确实是把他们想得过于聪明了。”
  修复薄胎玉瓶这几天,林川发现这只玉瓶的仿制工艺之高,堪称世间罕见。
  自己如果不是曾经在它身上失过手,了解到可以从光影中判定真伪,那么,也很难发现它是仿制品。
  但古董造假团伙,也漏算了一点。
  ——怎么会有林川这个妖孽啊?
  “所以,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老白想了想问道。
  林川的目光落在了那只薄胎玉瓶上,沉吟片刻:“既然他们‘不够聪明’,我们就只能下降一个维度,把我们能看出‘它是仿制品’的消息放出去!”
  4300字大章!接着写!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