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让你复读战高四,你捡漏上军校?> 第420章 据理力争,地狱开局

第420章 据理力争,地狱开局

  第420章 据理力争,地狱开局
  戴正安踱步进场,要真排辈论资的话,在场的干部,也没人能跟这种老前辈相比啊。
  人家一声冷哼,就震住了全场。
  坐在下方原本有些躁动的龙班成员,以及虎班成员,集体神色一怔,而后讪讪的稳住身体,不再吭声。
  但不开口,并不代表在场的人就服气。
  有一点要搞明白。
  在场的人,那可是五大战区首批参加中培的军官。
  若论潜力,那必然是以龙班成员为首,这些人普遍年龄较低,是真正新青代中的虎将。
  虎班成员略微次之,他们职位或许高一些,大多都是有资历,有背景,有功在身的正团级干部。
  过来培训,三个月后虎班成员回到部队,绝大多数都是合成旅扛大旗的人。
  龙班要过个几年或者随时补缺。
  在这种大前提下,龙虎班凑齐七八十人,坐在礼堂内,凭资历,谈能力。
  谁又会真的去服气谁?
  如今,让一个二十出头的人担任教员,并且这种教员,还不是国防大学培养出来的人。
  意义就不同了啊。
  就拿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陈焕然来说吧,雏鹰培养计划后期都是陈副参谋长负责,那么陈钧,包括所有计划中的成员,都算是他的门生。
  陈钧在这种场合被推出来,担任大家的教员,难不成以后这些人都是陈钧的门生?
  这说法,听起来或许很扯淡。
  可部队毕竟不是职场,有些东西不是你不想认就能不认的。
  若是这一期毕业。
  陈钧去12军摩步36旅溜达,季铜看到他,甭管心里愿意不愿意,面上都应该喊一声教员。
  哪怕你不喊,这层身份也一直压在这,就算以后老季挂星,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这就是大家不服的原因。
  最最操蛋的是,陈钧当教员就算了,若是培训第二阶段实践还选179旅。
  可就真坐实了陈钧是教员的身份,跟人家学勉强说的过去,那又去人家单位实践呢?
  这特么想不承认都不行,能找谁说理去?
  当时戴正安提醒过陈钧,选179旅不合适,第一,是因为现在的179旅只是一个空壳,挑它的话。
  需要学院出面施压,尽快组建,才有了后面那通电话。
  另一方面,戴老头也是考虑到179旅是陈钧所在的单位,实践也选这里,开班必然不顺。
  担忧内部不合,干部有怨言。
  所以学院不会在明面上宣布陈钧为教员。
  但奈何。
  那混小子好像没听懂他说的话一般,执意要选,戴正安也没办法。
  至于原因,那就像刚才季铜说的那般,国防大学若是让陈钧担任教员,你这么大的学院,邀请地方军区的干部教学。
  总要拿出点诚意吧?
  戴老头答应,并且现在回来镇场子,就是他的诚意。
  他刚才盯着陈钧看了半晌,回去后就给陈涣然打了一通电话沟通。
  其实一切看似平淡的背后,都是有人再给陈钧铺路,他自己则是只管蒙着眼,瞎几把冲。
  而上面,已经有人将路给他铺出来了,只不过铺的时候过于隐晦。
  没那么容易轻松察觉罢了。
  戴正安瞧着礼堂内议论的声音戛然而止,他迈开大步走到台上,将手中的文件放在铺着红布的桌子上。
  而后一双虎目环伺台下。
  “现在,谁有意见可以提。”
  被老政委瞪着,台下一众干部面面相觑,悄悄吞了吞口水。
  提肯定是有人想提,但特么那也得敢啊。
  面对林国勇这种上校级别的技术教员,在场的人都没啥压力。
  说话肆意点没什么的。
  可面对戴老头,就算他们背后的靠山来了。
  都不大好使,谁嘴那么硬,还敢提?
  “怎么?刚才同志们不是挺活跃的嘛,不是挺会说的嘛?”
  “现在怎么闭嘴了?”
  “报告!!”
  礼堂内,一名虎班的上校声线洪亮,很显然是嘴最硬的出场了。
  “讲!!”
  戴正安转移视线,看向起身的上校。
  对方也不憨,眼前的情况,明显是学院内军改教育组的副组长和教员,都偏向陈钧。
  这是已经确定,并且不大能更改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头铁的去质问,给自己找不自在。
  上校起身后,先是对着戴政委敬礼,而后目光看向陈钧。
  声音平稳的说道:“我相信陈钧同志的能力,他是全军第一营的营长,对于合成化信息化,接触的最为全面,绝对有能力担任教员。”
  “首长,我不是质疑陈钧同志的能力,而是他过于年轻,资历尚浅,经验归经验,教学归教学,这是两个领域。”
  “先前首长您提到两个问题,第一,我们作为本土防御的部队,为何要组建合成化,大陆军模式真的跟不上时代嘛?”
  “第二,合成化就一定比大陆军更强嘛?”
  “这两个问题我想请陈钧同志做一下全面分析,我还有一个疑惑,那就是据我了解。”
  “合成营战斗能力固然很强,可能击溃对方一个师,就比如124师,甚至有可能击溃一个军,但却根本无法彻底歼灭敌方一个步兵连,合成营一线步兵太少了,哪怕三个步兵连也很难对一个步兵连行成压倒性优势。”
  “如果全军合成化,一线步兵将会大幅度减少,这样填线的部队就几乎没有。”
  “战局过于庞大时,如何防止敌方部队穿插?”
  “我的问题就这些。”
  提到军改专业的问题,林国勇正准备开口解答时,这次,却是陈钧拦住了他。
  对着林教员微微摇头后,陈钧迈步来到台上中间的位置,戴老头坐在一旁,连看都没看陈钧。
  似乎是早就知道这小子稳不住。
  陈钧来到台上站定,而后立正身体,抬手敬礼。
  刚刚提过问题的上校回礼后,便坐回座位上。
  礼堂内,所有人都抬起目光,盯着陈钧。
  “有一点我也承认。”
  陈钧清了清嗓子,他脸庞挂起了笑意,就是这种场合不太合适,过于严肃,很多军官都只是抬头看着他。
  对陈钧的笑意,视而不见。
  “我承认,有经验不代表会教学,至于刚才上校同志提出的问题,还请允许我一一的回答。”
  “首先,本轮军改,并非是因为合成化而掀起的编制改革。”
  “其次,军事改革从来就不存在对错问题,只是自己军事改革设定的假想敌不同而已。”
  “众所周知,我们和老毛子,假想敌的目标都是老美,因为人家有足够的空军优势以及武器能力,可以进行远程打击。”
  “所以,编制小型化,武器装备分散化是应对的最佳方案,而合成化恰好符合。”
  “基于这一点,取消师级单位,师改旅将合成放在营一级,形成机械化营,战力就会变得更为均衡。”
  “合成营是野战军,而野战军作为尖刀部队,最大的作用是要摧毁敌方野战部队主力和技术兵器,剥夺敌方军事存量,而不是打治安战填线。”
  “对于不以占领为目的,只是剥夺敌方军事潜力的反击战目标,合成营无疑是最为合适。”“这种编制也是顺应时代诞生,至于填线对峙,以及占领治安,这种肯定是用传统的摩托化步兵师最合适。”
  “但这并不代表合成营就打不了这种仗,合成营是模块化部队,大规模战局到来的时候,只需要调出一部分营里的步兵连,临时组建步兵营,或者是步兵团。”
  “足以在战场上完成填线补缺的任务,并且速度会比大陆军时代更快,战斗力更猛。”
  “再不济,合成化也只是陆军改了,武警的师团都还在,兵力不够武警来凑就行。”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咱们真碰到,需要出动武警步兵协助的对手,我估计这个对方也高明不到哪去。”
  “压根用不到合成营出手,海空军都能把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
  “所以,我的回答只有一个,合成化也好,大陆军时代也好,没有强弱之分,只有顺应时代而已。”
  “谢谢大家!!”
  陈钧说完,再一次立正敬礼。
  台下众人闻言,神情不一,有人淡然,有人双臂放在桌上低头思虑,有人蹙眉不语。
  合成化比大陆军时代的火力更强,这是事实。
  其实刚才提问题的那名上校,就是要引导陈钧说出这种理论。
  因为,合成一营的战斗成绩,那是有目共睹啊。
  只要今天陈钧站在台上,说出合成化远远强盛于大陆军时代。
  那么,刚才的矛盾就会被再次激发,并且不容易遏制。
  毕竟,陈钧从毕业后,他接触最多的就是合成化,而在场其他人守了半辈子的单位,是传统的大陆军的单位。
  就算如今要改信息化,这帮干部也不会允许有人大肆诋毁自己的老单位,只要将矛盾激化,陈钧就不合适再做教员。
  只可惜,人家的回应只有一个,顺应时代。
  不存在谁强谁弱。
  在场很多干部,都看出刚才那个上校心里那点小九九。
  大家也都没仇,只不过是接受不了这么年轻教员罢了。
  可奈何人家不上当,他们也就没有理由,一直揪着不放。
  更何况,戴老头还在那坐着,能说啥啊?
  现场的氛围,再一次沉寂。
  十秒,十五秒,二十秒,半分钟
  现场无人再吭声。
  等了半晌见没动静,戴正安这才起身,声音洪亮的说道:“既然同志们没有异议,那今天就到这里为止。”
  “各位同志回去后,按照刚才林教员布置的任务,好好去写,认真对待。”
  “陈钧。”
  “到!!”
  “明天正式开班之前收齐,将每人掌握的情况,做一份汇总给我。”
  “开课之前,我丑话说在前头,谁也别想着蒙混过关,所写内容我会一一过目。”
  “课程表以及培训要求,都在这里,每人带一份回去,解散吧。”
  戴正安抬手指了指自己刚才带过来的文件,而后转身离去。
  开班仪式,并不算愉快。
  陈钧也没过多停留,他只是简单的宣布了下自己的宿舍号,跟林国勇确认了一些消息后。
  便急匆匆的回到了宿舍。
  也是直到刚才,林教员才私下告诉陈钧,需要他协助着教授一部分内容,或者是参与一些教案的编纂。
  学院这也是没办法啊,中培培养什么?
  不就是培养合成化,信息化,首次开班教教员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陈钧作为合成第一营的营长,本身有经验有实践,这么大的经验包放这,谁能忍不住不用?
  但做教员也不是说所有课程都要陈钧来,他只是从旁协助一二,只要让课程不走偏,研究教案不走弯路就行。
  来这之前。
  陈钧是抱着求学的心态过来,啥几把玩意都没准备。
  没成想,来了之后却让他担任教员。
  于是,回宿舍第一件事。
  陈钧开始打电话就联系赵子恒,要把之前他编纂的有关合成讲堂,以及合成营训练的所有纸质资料,全部安排人送过来。
  连送来的人选他都想好了,就安排李武界跑一趟。
  因为东西太多,全部拍照用手机传输还不如单独跑一趟来的实在。
  可也不知道怎么了。
  陈钧连续打了十几通电话。
  二营的人压根联系不上,打一营的电话,同样打不通。
  更离谱的是,连在后勤的李海瑶,也联系不上。
  这怪异的一幕,让陈钧直蹙眉,不明白旅里的人都蹿哪去了。
  哪怕这不是战备时间,营区也该二十四小时值班啊。
  他又哪里晓得。
  此时的179旅,真可谓是全旅动员啊,管你是看门的,还是巡逻的,管你是干部还是士官。
  这时候,全部聚集在一营的大训练场上,正在召开全旅动员大会。
  动员的目的非常明确,他们179旅要面临最大的挑战了。
  就在下午,第一集团军军区大会上,刘金卫总指挥亲口承诺,要在三天之内。
  从军区,战区抽调5500名老兵,分批次调至179旅,组建一旅九营的建制。
  除此之外,对应的武器装备,军里已经和总装协商过。
  都会随人员到位。
  旅下辖四个合成营,一营同样要被重新组建。
  除了合成营之外。
  还要建立炮营,防空营,侦查营,作战支援营,后勤保障营。
  这可不是其他单位,人家由摩步转合成,或者由装甲部队转合成,只需要落实军改政策即可。
  其他的都能一步步来。
  179旅没有一步步来的机会,上来就是王炸,一旅九营同时建立。
  陶旅对于旅里的变化,他高兴是高兴,可这股高兴劲过去后,只剩欲哭无泪。
  这特么上来就是地狱开局啊。
  如果说陈钧当时带领一营的难度是100的话。
  那么现在,老陶面对的难度,起步就是300,别问为啥就多两倍。
  第一个组建的肯定难度更高啊。
  在军区大会时,陶军明本想申请看看能不能把陈钧从国防大学调回来。
  结果,那就没有结果了。
  不仅军区拒绝,就连战区的人都不赞成这种做法。
  老陶只得自己扛起重建大旗。
  这时候,他正集合179旅仅有的几百人,正唾沫横飞。
  积极的描述宏伟蓝图呢。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