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第1766章 ,继续打!

第1766章 ,继续打!

  第1766章 ,继续打!
  侍从室的电报很长。
  主要内容就是两点:
  第一,命令胡宗南停止攻击运城,撤回潼关。
  第二,命令张庸暂缓晋西南会战。
  暗暗皱眉。
  怎么回事?
  战斗怎么忽然间被叫停了?
  侍从室的来电,不是统帅部,说明这件事没经过统帅部。
  本来晋西南战役,就没有经过统帅部。完全是他张庸自由发挥的。然后胡宗南屁颠屁颠的加进来。
  本来一切进展顺利,甚至比预计的还顺利,结果被叫停?
  有问题……
  难道是光头出事了?
  不对……
  想了想,决定启动5c通讯中心,强行接入侍从室的电话。
  这种事情,电报里面无法明说。
  很快,电话接通。
  “喂……”
  “我是张庸,我找林主任。”
  “请稍等。”
  很快,林主任就来听电话了。
  张庸对这个5c通讯中心是越来越满意了。
  连侍从室都可以强行接入。那以后是不是可以强行接入白宫?
  又或者是白金汉宫?
  又或者克里姆林宫?
  如果真的是那样,自己岂不是可以实行全球通讯了?
  在日寇袭击珍珠港之前,一个电话,接入美帝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直接找金梅尔上将聊聊。哈哈。
  甚至……
  强行接入日寇皇宫?
  直接命令日寇天蝗无条件投降?
  笑死……
  但也不是不可能。
  系统嘛!无所不能。万一真的实现了呢?
  “林主任,是我。”
  “少龙啊……”
  “刚刚发来的电报是怎么回事?为什么?”
  “具体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就是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秘密来华,和委座秘密商谈以后,好像有些不欢而散。委座随后下令发出电报。”
  “莫洛托夫来了?”
  “是的。轻车简从。从兰州直飞重庆。只有顾维钧陪同。”
  “那我明白了。谢谢。”
  “你真的明白了?我都没有明白呢。”
  “可能和芬兰有关。”
  “芬兰?”
  “林主任,这件事,过段时间大家都会知道了。”
  “那好。”
  林主任没有问到底。
  外交上的事,和他没什么关系。
  张庸终止通讯。
  基本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
  莫洛托夫秘密到来,就是电报的导火索。
  唉……
  看到瞿怀安欲言又止。
  线人,对方想要知道怎么回事。但是又不敢询问。
  “参谋长,今天几号了?”
  “报告专员,今天是阳历11月8日。阴历九月二十七。”
  “时间过得好快……”
  张庸默默的感慨。很快就到1940年了。
  自从小胡子闪击波兰以后,国际上,真是每隔几个月,就有大事发生。
  一不小心的,有些事,就严重影响到华夏抗战。
  莫洛托夫的秘密到来,似乎是一件小事。但是,华夏抗战从此陷入最艰难的时刻。
  “专员,为什么要暂缓战斗……”
  “因为苏援,有可能要停止了。”
  “啊?”
  瞿怀安非常意外。
  苏援要停止了?怎么变化那么激烈?
  之前不是还说,要帮助国军武装第二个攻击军。都选好了部队了啊!
  就是胡宗南麾下的第一军啊。是委座的起家部队。
  现在,怎么忽然间变化那么大?
  “专员,是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吗?”
  “苏联人和芬兰人要打仗了。”
  “他们要打起来?”
  “是。”
  张庸漠然回答。
  莫洛托夫的到来,只有一个可能。
  就是为即将到来的苏芬战争游说。
  估计此时此刻,苏芬边境,局势已经非常紧张。
  苏联人是铁了心,要芬兰割让足够的“安全距离”。甚至已经调集了上百万的军队。
  这都是从波兰边境学来的“经验”。就是先下手为强。
  将防御圈扩展到他国境内。
  列宁格勒距离边境线太近,苏联人觉得不安全。
  所以,芬兰人如果不答应,最终的结果就是战争。双方会大打出手。
  事实上确实如此。
  从1939年12月到1940年3月,世界的焦点,就是苏芬战争。
  最终苏联人伤亡惨重。
  但是芬兰人被迫接受屈辱条约。割让领土。
  这件事,再次让德国人看到英法外强中干。
  只有名义上的支持,实质上没有任何行动。
  对波兰是如此。
  对芬兰亦如是。
  于是,元首觉得,可以来一把大的。
  于是,苏芬战争刚刚结束,德国军队就闪击了丹麦和挪威。然后就是法国。
  最终,战火开始蔓延到全世界。
  “他们打起来,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瞿怀安不解。
  “因为我们要站队。”张庸回答。
  “站队?”
  “是啊!”
  张庸没有详细解释。
  苏芬战争,距离华夏确实很远。
  可是,这件事,对华夏国府的影响,却是很致命的。
  那就是国联的站队。
  苏联人之所以愿意帮助国军武装第二个攻击军,是有隐形诉求的。
  这个诉求就是,一旦爆发战争,国府要站队苏联。
  莫洛托夫秘密来华,就是确认此事。
  苏联人希望争取国际上的支持。包括华夏。
  然而,英法美都是站队芬兰的。和苏联是对立面。
  这就麻烦了。
  光头难搞了。
  站队苏联,就要得罪英法美。
  但是不站队苏联,苏援就要断绝。两国关系恶化。
  什么?
  左右横跳?
  左右逢源?
  想多了。
  别人才不会给你这样的机会。
  在苏联人和英法美当中,你只能选择一个。哪怕是弃权都不行。
  怎么办?
  得罪英法美是不可能的。
  光头从根子上,还是亲英美的。是抱英美大腿的。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拒绝站队苏联。
  于是和莫洛托夫不欢而散。
  之后,当国联开会,要投票开除苏联的时候,国府被迫做出了选择。
  于是,苏联开始逐渐断绝援助。
  不要说是武装第二个攻击军,就是莫辛纳甘步枪子弹都不乐意提供了。
  估计光头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未雨绸缪。准备节约武器弹药了。
  停止已经发动的战斗,节约弹药。
  取消即将发起的战斗,节约弹药。
  从现在开始,统帅部再也不可能组织反击,或者进攻。
  只会被动的防御。等着日寇来打。
  因为只有这样,才是最节约弹药的。可以坚持更长的时间。
  必须承认,光头格局小,小家子气。但是算计是很精明的。
  “那我们……”
  “不管他!继续打!”
  “可是,胡长官如果撤退的话……”
  “正好,我们去打运城。”
  张庸轻描淡写。
  光头要节约武器弹药,那是他的事。
  他张庸不需要。
  他张庸有的是武器弹药。可以继续打。
  你胡宗南不打,我张庸打。
  “专员,你说,日寇会不会知道这件事?”
  “会。”
  张庸肯定的回答。
  几乎可以预测到,日寇会发动新的攻势。
  不是局部的。是大范围的。
  苏联人忙着在西面和芬兰人开打,自然无暇东顾。
  那么,日寇的关东军,就可以调遣大量的精锐入关,利用这个窗口期,对华夏继续施压。
  正好,苏联人断绝了对华夏的援助。华夏是最衰弱的时候。
  “报告!”
  又有参谋到来。送来最新情报。
  是有关汤恩伯集团军的。他们接到命令,放弃进攻,回防洛阳。
  孙连仲、孙桐萱两个集团军,也都接到相关的命令。退守南岸。
  得,之前的攻击白搭了。成果都浪费了。
  一夜回到解放前。
  唉……
  但是,残酷的现实就是如此。
  光头的立场,是不可能违抗英美的意志的。只能得罪苏联。
  唉……
  1940年,抗战最黑暗的一年。
  黑暗到八路军不得不发动百团大战,以振奋国人的士气。
  否则,真的是看不到任何胜利的希望啊!
  “专员,一战区的部队都撤退到黄河以南,那我们的压力就大了。”
  “是的。”
  “日寇华北方面军肯定会增援晋省的。”
  “是的。”
  张庸神色平静。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日寇又不傻。
  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它们绝对会抓住的。这也是它们最后的机会。
  可以调集关东军的精锐,甚至是所有陆军的精锐,对华夏发动最后的大规模的攻势,试图迫使国府屈服。
  未来,多事之秋啊!
  日寇又要开始猖狂。
  唉……
  摇摇头,抖擞精神。
  虽然风雨飘摇,山河破碎。但是,曙光在远方。
  最终的胜利者,是我们。不是日寇。
  “参谋长。”
  “到。”
  “制定运城作战计划。”
  “是。”
  “准备发起总攻,拿下临汾。”
  “是。”
  ……
  傍晚,胡宗南急匆匆赶到临汾附近。
  他是来找张庸的。心有不甘。但是又不能不执行光头的命令。
  他的地位,完全是建立在对光头的百依百顺之上的。如果不听话,他的地位立刻会被人取代。
  三条腿的马喽不好找。两条腿的黄埔生遍地都是。
  “少龙,我……”
  “执行命令吧!”
  “唉……”
  要说胡宗南没有遗憾,那是假的。
  眼看一个立功的机会,就这样无疾而终。换谁都不甘心。
  可是,这是光头的命令,他能不执行吗?
  张庸或许可以,但是他胡宗南绝无可能。
  “我想不通……”
  “什么?”
  “我想不通,为什么要撤军……”
  “因为……”
  张庸欲言又止。
  忽然觉得,胡宗南其实也很受伤。
  听话,固然受宠。但是想要做点什么事,根本就不能有自己的主见。
  他只是一个傀儡。
  一个光头的傀儡。
  傀儡不需要有自己的思想。不需要有自己的才华。
  你只需要机械的执行命令。
  如果你有自己的主见,就不是傀儡。主人就会不满意。然后将你除掉。
  所以,他只能浑浑噩噩的度日。行尸走肉。
  “因为什么?”
  “你要有心理准备……”
  “什么?”
  胡宗南顿时紧张了。
  脑海转过无数可能。
  “苏援可能要停止了。你的第一军可能无法变成攻击军了。”
  “为什么?”
  “因为国际上近期可能会发生一些事,影响到苏联和我们的关系。苏联人可能会停止继续援助我们。”
  “啊……”
  胡宗南神情木然。
  即将到手的功劳没有了。
  即将到手的第二攻击军也没有了。
  什么都没有了。
  他纯粹白忙活。
  瞎折腾。
  最后啥也没有得到。
  香菇……
  蓝瘦……
  “这是委座的决定。执行吧!”
  张庸只能拍拍对方的肩头。用一些空洞的话安慰对方。
  这件事,怨不得谁。只能说光头自身的定位,就决定了这是不可避免的。
  没有独立自主。
  没有自力更生。
  永远都会受外界影响。被外界左右。
  这就是扎心的现实。
  但是光头已经没有选择。也没有机会重来。
  何况,即使有机会重来,估计他也没有那样的决心和毅力。
  历史选择,其实还是有必然性的。
  “那我撤军了。”
  “走吧!”
  “你……”
  “我是暂缓。”
  张庸轻描淡写。
  光头没有命令他直接撤军。
  只说暂缓。
  几天是暂缓。几个月也是。
  打下临汾,打下运城是暂缓。打下太原也是。
  他张庸自己有武器弹药,不需要看光头脸色。
  所以……
  淡定。
  继续打!
  ……
  运城。
  日寇20师团指挥部。
  七田一郎眉头紧锁。从望远镜里面窥探外面的动静。
  国军在撤退?
  他们开始脱离接触?
  怎么回事?
  为什么忽然间就撤退了?
  百思不得其解。
  不由有些担忧。
  “报告。”
  参谋长到来。送来最新情报。
  情报显示,南下增援的援军,还在平遥附近。没有继续前进。
  这就更加奇怪了。
  既然援兵没有到来,为什么国军就撤退了?
  难道是蒋某人死了?
  “参谋长。”
  “在。”
  “立刻向第一军报告。说当面国军正在撤退。我皇军大获全胜。”
  “系!”
  参谋长转身离开。
  但是电报刚刚发出,七田一郎就发现不对。
  一部分国军撤退了。但是很快又有一部分国军补充上来。继续保持对运城的包围状态。
  迷惑。
  不解?
  国军是做什么?
  轮换吗?
  前面的打累了,替换下去休整?
  不是,国军的兵力富裕到这样的地步了?居然还有轮换……
  八嘎!
  ……
  太原。
  日寇第一军司令部。
  参谋长楠山秀吉收到了20师团发来的电报。
  “撤退?”
  “为什么?”
  同样是百思不得其解。
  援兵明明还在平遥啊,国军怎么就撤退了?
  想不通……
  但是好消息。
  于是来报告筱冢义男。
  “纳尼?”
  “撤退?”
  筱冢义男也是感觉匪夷所思。
  完全想不到国军为什么要撤退。除非是有什么更大的阴谋。
  思考良久……
  “命令20师团紧锁防线,固守待援。”
  “系。”
  “命令南下军团,小心前进,到达灵石附近等待命令。”
  “系。”
  楠山秀吉记录在案。
  筱冢义男还是非常谨慎的。担心国军又在策划什么阴谋。
  结果……
  十几分钟以后,20师团的电报又来了。
  表示又有新的国军接管阵地。目前,运城依然是处于被包围的状态。
  楠山秀吉:???
  筱冢义男:???
  面面相觑。
  不明所以。
  国军到底在做什么?
  ……
  北平。
  日寇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参谋长冈部直三郎拿着电报来找司令官多田骏。
  “纳尼?”
  “华夏军队主动撤退?”
  “为什么?”
  多田骏接报以后,满腹狐疑。
  还以为是国军有什么阴谋诡计。再三确认以后才相信。
  本来感觉压力山大的,现在如释重负。
  感觉又成功的避过一劫。
  “或许……”参谋长冈部直三郎欲言又止。
  “冈部君,你有什么想法?”多田骏问道。
  “会不会是华夏人内部出现了什么情况?导致他们不得不收缩兵力?”
  “内部?”
  多田骏表示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因为这是光头直接通过侍从室发出的电报,日寇无从得知内容。
  但是……
  小心使得万年船。
  “给石门发报。提醒他们穷寇莫追。”
  “系!”
  ……
  天亮了。
  张庸来到了运城前线。
  胡宗南的进攻效果,只能说是一般。
  虽然有155毫米重炮。但是他不知道日寇的火力点所在。
  只能大面积的覆盖。无法精准射击。
  现在,他张庸来了。
  日寇的所有火力点都是表露无遗。
  周元跑步上前。
  “专员。”
  “交接完了?”
  “是的。胡长官留下了重武器。”
  “好。”
  张庸点点头。
  那些火炮,胡宗南无法带走。
  浮桥还没有完全搭建起来。小火轮无法运输155毫米榴弹炮。
  何况,这些武器都是张庸留给其他部队的,和胡宗南没有关系。胡宗南也有些心灰意冷,于是轻装撤退。
  张庸于是亲自指挥炮击。
  目标很多。
  日寇的各种火炮……
  日寇的坦克联队……
  “预备!”
  “放!”
  “轰……”
  “轰……”
  运城再次响起密集的炮声。
  【未完待续】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