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历史军事>谍影:命令与征服> 第1676章 ,麦克阿瑟

第1676章 ,麦克阿瑟

  第1676章 ,麦克阿瑟
  判断杜立特是要回国了。
  他应该是接到来自美丽国高层的指令。
  是最先被召回的那一批。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英法对德宣战,美丽国高层立刻嗅到了危机。
  当然是要第一时间加强战备。
  其中,航空兵,又是反应最快的。最能体现尖端战斗力的。
  好像杜立特这么优秀的飞行员,军队当然会第一时间召回。
  “张!”
  “杜立特先生!”
  张庸含笑和对方打招呼。热烈拥抱。
  看得出,杜立特的心情有些凝重。估计是高层的指令比较着急。
  事实上,最近几天,可能很多人都睡不着。
  英法同时对德国宣战,未来的局势会怎么样,谁也说不清楚。
  “张,我是来求你帮忙的。”
  “你说。”
  “请送我和我的朋友去关岛。”
  “关岛?”
  张庸有些意外。
  这个有点远哦。
  悄悄查看空指部地图。从长沙到关岛,足足3600多公里。
  恰好就是p108轰炸机的极限航程。如果不算系统10%的余量。看来,杜立特了解p108轰炸机的性能。
  想想也是。
  毕竟是飞行员里面的大佬。
  又是资深的试飞员,对各国飞机的发展,肯定很了解。
  p108这样的庞然大物,肯定会被关注。
  其实,这个时期的美丽国,真的是各方面都蒸蒸日上。
  全能的。无死角的。无论是技术,还是产能。
  尤其是航空业。太发达。
  有很多的飞机设计制造公司。飞机型号有如满天星。
  在和平时代,很多设计方案胎死腹中。没有露面的机会。因为和平时代不需要那么多的飞机。
  但是战争爆发了,机会就来了。只要你能生产,军队都要。
  各个飞机公司都有自己的赛道,完全不需要去挤独木桥。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黄金时代,逐渐降临。
  杜立特,就是黄金时代的代言人之一。
  因为他是试飞员。还是资历非常深的飞行员。很有权威。
  他的作用,并不仅仅存在于空袭东京。
  事实上,在此之前,他对很多飞机的设计,都提出了建议。
  都是关于战斗方面的。很多实用性的改进意见。
  “先送我们到马尼拉。然后从马尼拉直飞关岛。”杜立特解释,“dc-3运输机航程不够,需要你帮忙。”
  “好!现在就走吗?”张庸爽快的答应。
  之前就曾经提到要去马尼拉接人。但是后来没有去成。
  现在再次提到马尼拉,那就去看看吧!
  自己好像还没出过国。
  前世连护照都没办过。
  现在这年头,身份特殊,不用护照的。
  有飞机高来高去的,确实很快。航程1800公里,五个小时就能到。
  然后在马尼拉加油,直飞关岛。航程2700公里。大概需要八小时。无论去哪,都有一定的余量。
  如果是dc-3运输机,航程太冒险。万一遇到风暴,需要绕飞,很有可能会燃油不足,然后坠海。
  大海茫茫,可没有备降机场。连紧急迫降都不可能。
  那边是马里亚纳海沟呢。深度一万多米。你想迫降?
  查看关岛附近。
  发现约克城号航母。
  哦,杜立特可能是要去赶航母。
  航母编队不可能改变计划,等杜立特一个,或者几个。
  你能赶上,我就带你回去。赶不上,那就自己想办法。
  杜立特是美丽国陆航的人。不是海航的。
  陆航和海航的矛盾,全世界都有。习惯就好。无非就是海军和陆军的矛盾延伸。
  “我的人要今天晚上才能赶到。”
  “那行。凌晨一点,机场集合。”
  “好。”
  “那就这样。我先去睡觉。”
  “张,我会支付你报酬的。到了马尼拉,麦克阿瑟先生会见你的。”
  “好。”
  张庸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要去见麦克阿瑟吗?挺好的。后世在蚪音里面看过不少。
  动不动就是五星上将评论。
  不知道真人是什么样子的?
  关键是有钱。
  都是大富豪。
  从手指缝里面露出一点,自己都受用无穷。
  然后……
  自己要做的,就是溜须拍马,大肆吹棒,将他推上外军第一名将的位置。
  然后新中国暴揍这个外军第一名将,哈哈……
  告辞。
  回去睡觉。
  最近都很忙。
  完全没有女色的念头。
  忙起来,真的不在乎。
  闹钟响。
  迷迷糊糊的醒来。
  已经是晚上十点。
  果然,睡的很死。被暗杀了可能都不知道。
  当然,系统不会给敌人机会。如果有危险靠近,系统早就在他脑海里炸开了。
  起床。
  洗漱。收拾。
  出门吃宵夜。
  现在的长沙机场,福利待遇逐渐上来。
  只要有钱,还是能准备一些丰富食物的,但是仅仅局限本地。舶来品就算了。
  因为日寇的封锁,英美商船也很难到来长沙了。
  所以,可乐就别想了。
  晚上十一点。杜立特又出现了。
  “张!”
  “杜立特先生!”
  汇合。
  发现人还不少。
  足足有二十个。应该是一个团队。
  其中,还有几个熟人。都是原来飞虎队的成员。也被召回去了。
  其实,这些飞行员都是三十多岁,完全可以继续服役。但是军费被削减,不得不退役。于是跑来做雇佣兵。
  在飞虎队,这几个人都是默默无闻的。但是回去以后,很有可能就升职了。
  或许,在几年以后,都会成为美丽国空军的骨干。
  美丽国空军好像是在战后成立的。具体年份忘了。
  “张!”
  “张!”
  那些飞行员都热情的和张庸打交道。
  张庸当然是回敬以最热烈的感谢了。代表自己。也代表国府。
  手上没有其他的礼物。但是有英镑。
  于是每人一百英镑。算是小小红包。
  一百英镑,大约五百美元。能够加深这些人的印象,还是很值得的。
  说不定,到时候,这些人身份一变,就成了中美联合航空队的军官。
  陈纳德年龄大了,不适合继续担任现役军官。
  以后的亚洲战场,中美联合航空队是主导。负责争夺制空权。地位很高的。
  “谢谢!”
  “谢谢!”
  那些飞行员都是非常高兴。
  专员大人出手就是大方。非常期待和专员大人的合作。
  高兴。
  愉快。
  准备登机。
  黄志成已经将p108轰炸机加满油。
  但是没有挂弹。也没有装载迫击炮炮弹。只有机枪子弹。
  对于起飞重量三十吨的大家伙来说,几千发机枪子弹完全就是小意思。可有可无的。
  【空指部地图升级】
  【编队航空器燃油消耗降低15%】
  忽然,有信息到来。
  张庸:???
  居然是15%?还以为是20%呢?
  也罢,15%就15%,有提升总是好事。以后有15%的余量。
  但是有个前提,就是所属编队。
  需要自己亲自带队。还需要是在自己编队里面的飞机。
  如果是其他人带队出击,自己不在场,那就无法应用。
  果然是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
  上机。
  二十个人,基本塞满机舱。
  其他有空间的位置,也可以坐着。包括机枪手的位置。
  “我来领航。”
  “好。”
  张庸负责驾机。
  其他人对p108轰炸机都不是很熟。
  杜立特负责领航。他担心张庸不熟悉去马尼拉的航线。
  其实,张庸也很好奇。杜立特是怎么领航的。大半夜的起飞,好像没什么参照物啊!
  推出。
  转弯。
  进入主跑道。
  加速。
  起飞。
  发现杜立特带着很多小玩意。
  都是指南针、高度计之类的。全部摊在领航台上。
  p108轰炸机是设计有专门的领航员位置的。上面还安装一些必要的领航设备。
  主要是六分仪。能确定经度和纬度的。航海、航空都要用到。
  但是张庸不懂得使用。也不准备去学。
  没必要。有卫星地图。
  闭着眼睛,朝着马尼拉直飞就行。
  也就是没有自动驾驶。否则,直接自动驾驶都没问题。
  飞啊飞……
  飞啊飞……
  飞过五华……
  没有靠近广州。
  然后就是大海。
  天还没亮,看不到大海。
  周围都是黑漆漆的。只有仪表提供参数。
  继续飞……
  终于是天亮了。
  可以看到下面是茫茫大海。
  继续飞……
  杜立特不断调整航向。
  每次都是微调。每次都有一点误差。
  按照他提供的参数,张庸发现,距离马尼拉误差有一百公里。
  得,人工领航果然是很麻烦。
  哪怕是杜立特这样的绝顶高手,误差也这么大。
  如果是国府空军的话,都不知道会飞到哪里去。
  可能飞着飞着,燃油就耗尽了。然后就坠海了。
  单纯是从技术来说,各国海航的飞行员,的确是要比陆航强大。技术更全面。
  单纯是严重缩水的航母甲板,就是极大的挑战。
  “杜立特先生,”张庸挑起话题,“你能够在150米的跑道上起降中型轰炸机吗?”
  “什么型号?”杜立特是个很专业的人。
  “b10这样的。但是马力更大。总功率3400马力左右。起飞重量15吨左右。”
  “你说150米的跑道?”
  “是的。”
  “那不可能!”
  “真的不可能吗?”
  “按照你提供的数据,至少需要380米的跑道。”
  “啊?相差这么多吗?”
  张庸皱眉。
  印象里,b-25轰炸机是在航母甲板起飞的。
  具体的滑行距离不记得了。应该是在150米到180米之间。甚至是不到150米。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极限的数字。
  须知道,现在这架p108轰炸机的起飞滑行距离,足足800多米。
  空载降落,滑行距离1300米以上。甚至更长。
  这年头,没发动机反推。
  都是单纯依靠起落架刹车。降速很难。
  减速伞什么的,好像也没有。
  拦阻索?也没有。
  需要在150米长度起飞,确实是非常大的挑战。
  “张,你的问题很有趣。”
  “我就是给你提供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猜测,你应该是想要在航空母舰上起飞远程轰炸机。”
  “是的。这是我的异想天开。”
  “想法很好。但是做起来很困难。航母不可能起飞远程轰炸机。”
  “那就是我胡思乱想了。”
  张庸收住话头。这个话题以后都不会提起。
  默默地修改航线。调整误差。
  终于,前方陆地在望,飞机成功的靠近马尼拉。
  果然,有飞机就是好。
  哪怕是时速只有350公里左右,从长沙到马尼拉,也就是几个小时的时间。
  这年代出国也是爽歪歪。不需要签证。随便来往。
  当然,仅仅是对于他而言。
  “张,准备进近。”
  “好。”
  杜立特和相关方面联系。
  飞机当然不可能贸贸然的硬闯进去。会引发误会的。
  强行降落的话,会被认为是不速之客。
  万一地面部队开枪,那就哦豁。死的太不划算了。
  提前联系。
  商讨降落。
  很快,张庸驾机按照指令降落。
  雷达地图扫描四周。发现很多的红点。顿时有种久违的感觉。
  难道自己要跑到马尼拉来抓日寇?
  挺好的。
  只要有钱。自己完全不介意。
  反正来都来了。抓几个日谍祭天,顺手挣点回去的路费。
  妙哉……
  雷达地图还显示几个熟人标记。
  麦克法兰……
  戈德里克……
  罗德哈特……
  都在。
  看来,异国他乡,也不寂寞啊!
  甚至,还发现了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一个女人。
  艾叶。
  廖盼兮的小姨。
  曾经在杭城遇到过。后来就没见过。
  没想到,她居然在马尼拉。
  她的生意,已经做到马尼拉了?还是来逃避战乱?
  确实,在日寇铁蹄到来之前,有很多沿海华人富商,都跑到了南洋躲避战乱。
  这边本来就有很多华人。很多人和这边有关系。
  “张!谢谢!”
  “不用!”
  一行人走出机舱。
  有很多人上来迎接。都是美国人。
  带头的就是麦克法兰。
  附近还有很多当地人。一个个皮肤黝黑瘀黑的。都是热的。
  九月份的马尼拉,也是热浪逼人。毕竟是热带地区。整个人感觉就像是在桑拿房里面。
  “张,我们又见面了。”
  “我怀疑是你怂恿杜立特带我来这里的。”
  “其实,是麦帅想要见你。”
  “好。”
  张庸点点头。
  麦克法兰带张庸去休息。吃饭。
  当地的食物就算了。很浓的咖喱味。但是有冰镇可乐。
  国府空军以前也有可乐。后来没有了。
  上海租界有卖。但是需要自己掏钱。张庸当然不乐意。
  堂堂督察专员,喝几瓶可乐,还需要自己掏钱。真是开玩笑。这还是民国吗?
  所以,很久没喝到了。
  不愧是美菲联军,待遇就是好。
  吃饱喝足。
  然后……
  有人来请。说麦克阿瑟要接见自己。
  于是洗脸。整理好中山装。
  有车来接。到达一栋小洋楼。就是麦帅的驻地。
  有点失望……
  好像不是豪华庄园啊!
  外表看起来不像是很有钱的样子。
  “请。”
  “谢谢!”
  进入里面的会客厅。
  坐下。稍等。麦克阿瑟就出来了。
  第一眼,就是这家伙真的很高。五官形象真的不错。
  难怪会成为媒体报纸的宠儿。
  确实有范。
  家境好,有智商,长得还帅……
  但是没有看到装逼的玉米烟斗。
  可能还没流行?
  “尊敬的麦克阿瑟先生!你好!”
  礼貌的打招呼。
  没有称呼职务。
  自己又不是对方的部下。
  在穿越者的面前,什么大佬都没有光环。
  “张,欢迎!”
  麦克阿瑟看起来似乎很有素养。
  至少外观上是如此。因为养尊处优,太顺风顺水了。
  很怀疑这个家伙到底有没有在战壕里面摸爬滚打过。有没有钻过死人堆。估计没有。
  如果让他在淞沪战场去煎熬半个月,估计就没这么风度翩翩了。
  “谢谢!”
  彬彬有礼的坐下来。
  见惯了大人物,张庸毫无拘束感。
  不就是麦克阿瑟吗?有啥了不起。还不是一样被胖揍。
  “张,据说,你会占卜?”
  “会一点。”
  张庸点点头。
  脑海里冒出一句古诗——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麦克阿瑟也是如此。
  “那你给我占卜占卜。”
  “阁下三年内,会有一点小波折。”
  “小波折?”
  “是的。但是会安全度过。然后接下来的十年,是阁下的巅峰时刻。”
  “十年?”
  “是的。”
  张庸不卑不亢的回答。
  说的都是实话。没有半分虚假。所以,非常淡定。
  逃出马尼拉,当然是波折。
  在被杜鲁门解职之前,都是人生高光时刻。恰好十年。
  至于十年以后,我不说。你自己猜?
  “张,你预测,日本人会来攻打马尼拉吗?”
  忽然,麦克阿瑟话锋一转。
  张庸:……
  哦,原来在这里等着。
  对方见自己,其实还是想要知道未来的局势。
  “会的。”张庸平静回答。
  “什么时候?”
  “三年之内。”
  “你的说法毫无根据。”
  “占卜本来就不科学。”
  张庸坦然回答。
  他的随身空间里面有枪。
  而麦克阿瑟没枪。卫兵在五十米之外。
  底气十足。
  如果翻脸,对方绝对比自己先死。
  “既然如此,我会将你的预言报告罗斯福总统的。希望他不会斥责你胡说八道,觉得你是在妖言惑众,甚至是拒绝你从此进入美国境内。”麦克阿瑟意味深长,“当然,我是非常相信你的。”
  “谢谢!”张庸平静回答。
  “还有国会山的那些大老爷,他们从来都不相信有什么威胁。他们宁愿相信威胁来自加拿大,或者墨西哥,而不是来自遥远的大洋另外一侧。”
  麦克阿瑟嘟嘟囔囔的说着。站起来。去将自己的烟斗拿出来。
  终于,张庸看到了久负盛名的玉米棒烟斗。
  确实是玉米棒做的。菲律宾盛产玉米。原材料遍地都是。
  就是寿命很短。可能一个星期就要换一个。纯粹是装杯。
  “等等……”
  张庸忽然福至心灵。
  明白了麦克阿瑟的真正用意。
  【未完待续】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