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第584章 最终剪辑权问题

第584章 最终剪辑权问题

  第584章 最终剪辑权问题
  李俞在酒店里休息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他还吃了一顿经典的米式早餐炒蛋配培根,再搭配一点香肠奶酪,味道还不错。
  偶尔吃一顿应该挺有新鲜感,如果天天都这么吃,李俞的华国胃就有点儿难以接受了。
  吃过早餐后,大概早上九点半,还是昨天那个叫罗斯的老外带李俞到dc影业内部转了一圈,顺带跟李俞讲述一下dc的历史。
  罗斯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导游,他跟李俞介绍说,dc影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1934年,那时候的dc是一家漫画公司,主要出版侦探类型的漫画。
  1938年他们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位超级英雄角色——超人。
  次年,他们又推出蝙蝠侠。
  这两个超级英雄都成为dc漫画的标志性人物。
  在讲这些历史荣耀的时候,罗斯挺骄傲的,说dc漫画才是米国底蕴最深厚的。
  要是有慢威的粉丝在现场,听到这些话,估计得反问一句了:“你们的漫画这么吊,你们家的电影宇宙啥时候能弄起来?你瞧瞧我们的电影宇宙。”
  李俞这趟是来合作的,不是来揭人家短的,所以这种容易让对方红温破防的话就不说了。
  紧接着,对方又给李俞介绍了一下海王这个超级英雄的历史。
  当对方说海王这个角色初次登场是在1941年11月份的《多趣漫画》第73期,李俞倒是有一点意外。
  他一开始以为只有超人和蝙蝠侠诞生很早,没想到海王也诞生这么早。
  李俞在dc内部转了一圈,对海王这个超级英雄有一定了解后,总算跟华娜和dc的高层见了一面。
  很多人奇怪华娜和dc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其实就是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关系。
  在影视作品这一块,dc负责出版权和制作影视作品,华娜则提供支持和资源。
  严格来说,这一次邀请李俞到米国,是华娜高层拍板作出的决定。
  “在来米国之前我听说过,一开始你们内部讨论打算让温梓任执导《海王》,消息都放出去了,为什么要更换导演呢?”李俞问。
  “因为消息放出去后,就连我们的影迷都持怀疑态度。温梓任是执导恐怖片成名的,超级英雄题材和他以往的作品风格差异很大。”
  对方很诚实。
  “温导是一个很厉害的导演,我人物以他的才华完全可以驾驭超级英雄题材。”李俞中肯评价道。
  “有巨大风险的事我们不想再赌了,就算他可以驾驭超级英雄题材,票房呢?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这一次,我们特别重视华国市场,我们想在华国市场寻求新的突破。
  其实我们华娜是最早在华国设立工作室的好莱坞电影公司。”
  对方说到最后,又补充了那一句话。
  他们这么说,无非是想跟李俞表达这么一个意思,他们一直都很重视华国市场。
  这种话听听就好了,大可不必当真。
  他们是看到华国电影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了,想要分一杯羹才这么说的。
  说白了,就是为了钱。
  这没什么问题,老祖宗都说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什么地方能赚到钱,当然往什么地方跑,这是人的本性。
  而且dc的电影比那些一边在华国市场赚钱,一边夹带私货乳化的电影好很多。
  dc的电影没有直接抹黑过华国人,不过有一些隐晦讽刺的地方。
  这个和他们暗黑的电影风格有关,他们的电影经常隐晦的讽刺批评zz和社会现象。????看看他们的巅峰之作蝙蝠侠三部曲就知道了,民风淳朴的哥谭警察zf律师全是黑的,有正义之心的反而成了少数派。
  接着,李俞又跟他们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
  对方这一次是挺有诚意的,把演员的选择权,拍摄的一切决断权都交给李俞。
  简单点说,拍摄上的事全部都由李俞说了算。
  可见他们是真的馋李俞在华国市场的强大号召力。
  为了通过李俞打开华国市场,他们作出了挺大的让步。
  他们本土的很多导演获得的特权都没有李俞一个初来乍到的人多。
  他们的让步很大,但他们也是有条件的。
  剧本方面他们来搞定,他们不让李俞插手。
  他们的理由是,李俞一个华国人,可能不太懂米国的文化。
  为了他们的基本盘北美市场着想,编剧的工作得他们干。
  这个李俞可以理解,也可以接受。
  确实,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很大,让一个国外的顶级编剧写一个华国观众爱看的剧本,他大概率只能写出他以为华国观众爱看的剧本,实际上华国的观众一点都不爱看,还觉得剧本很糟糕。
  他也一样,让他写一个外国人爱看的故事,他同样很难写好。
  有一些梗,他可以get到,人家老外get不到。
  随后,对方又提出了一个让李俞眉头一皱的条件。
  最终剪辑权他们要捏在手里,他们不会交给李俞。
  这一个条件让李俞有点犹豫了。
  国师在这一块是吃过大亏的。
  《长城》那么烂,国师这个导演挨骂不冤,不过也不能所有锅都甩给国师。
  国师连修改剧本的权力都没有,最终剪辑权更是想都不要想。
  有一个镜头国师觉得特别棒,他强烈建议要保留。
  在他的强烈建议下,外国人只给他半个面子。
  为什么是半个面子呢?因为国师建议保留的那个镜头,外国人删减了部分内容,而且只有侧面。
  《海王》这部电影参考原时空那一版拍,他们不至于故意剪成烂片坑李俞。
  可是有剑不用和手上没剑完全是两码事。
  有最终剪辑权和李俞插不插手剪辑是两码事。
  身为一个大导演,最终剪辑权不在手上是很没有安全感的。
  没有最终剪辑权,如果他们真的坑李俞了,李俞只能眼睁睁看着,没有任何挽救的手段。
  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坑死,什么都做不了,还有比这更痛苦的事吗?
  所以李俞在这个问题上态度很强硬,他要求最终剪辑权必须抓在自己的手里。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