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 第185章 184没赚会死

第185章 184没赚会死

  第185章 184.没赚会死
  之后,骆一航和强娃都忙碌起来。
  骆一航这边,拉着马志涛各处递材料做审批。
  电力公司勘探架电线,土地部门现场审核。
  采购各种设备,净水设备、工业空调、通风机、气雾器、空气能,杂七杂八,光是设备运到就得一个多礼拜。
  李正在拿到审批文件后,机器进场施工。
  搭架子快,两天完事,装设备调试又是小一周。
  时间控制的不错,半个多月,菌菇棚盖好,电力公司也把台子上的电给通了。
  要价高的让骆一航心疼,别的不说,一个315千伏安的变压器就要了一万四,四十多斤小龙虾呢。
  拉电的时候,骆一航看到施工的人就用了台子上原本的老电线杆。
  顺嘴问了一句。
  这里有暖气。
  这俩月菜卖的多,产量上来了,烧烤店也在持续赚钱,捞最后的尾巴。
  等小龙虾捞完了放点草鱼鲫鱼啥的,能长多少涨多少算球。
  不是不想多装,棚顶能装14套呢,但是剩下的空间马志涛给装了太阳能热水管,太阳能热水器用的那种,冬天做水循环加温用。
  等到10月份小龙虾结束,烧烤季过去,烧烤店收入肯定会大降,没办法,客观规律。
  新采购的9套,加上原先的一套,也给挪到菇棚顶上了。
  这段日子,花的都是大钱,十万三十万三十万的,几天时间花了七十多万。
  骆一航跟光伏公司扯皮完,装了10套太阳能板。
  人家说这电线杆好着呢,还不到20年,电线杆使用寿命五六十年。
  要钱的又来了。
  他们不同意……
  骆一航一想,电线没几个钱,施工的人来都来了。
  骆一航跟他们商量能不能卖电的钱归光伏公司,抵扣设备款。
  原本的简易房拆掉了,菇棚算设施农业,1000平米允许搭建两间22.5平米以内的单层工具间,红砖水泥的比简易房强多了。
  那自然要建的。
  骆一航惊喜发现了这个好东西,空气能热泵,还可以家用。
  冰箱电磁炉啥的也搬过来,还有护林员们留这里的备用电池、泡面零食、装衣服的箱子也挪过来。
  9套太阳能设备,花了26万6。
  就是上面的电线断的断,烂的烂都不行了。
  小房间走了道管子,装了暖气片,还能用菇棚的空气能取暖,甚至够地方摆两张行军床,冬天比自家屋里还舒服。
  只能拿都走的公司账,设备投资能抵税来安慰自己。
  强娃打电话过来,说菌包厂弄好了,让送玉米杆子和玉米芯过去。
  正好也市政的电网通了,一块接上。
  清音农业公司账上的钱终于降到了200万以下。
  让电力公司运电线上来,把台子上的电线全给换了。
  电力公司通电的时候。
  结果啊,这其实只是开始。
  因为好多配套上一次买过了,10套用一个就行,这部分省了点,但又多加了几组电池,所以总价也没差多少。
  新宿舍刚弄好,先让外人住了……
  ——
  又是一笔二十万花出去。
  刘漂亮还撺掇过,小龙虾继续养啊,冬天也能卖。
  冬天是能卖,但骆一航可没本事让小龙虾在18度以下还继续长。
  整个台子通上电,省得以后再弄。
  上门来做设计,还有签合同收定金。
  索性,临时加个单。
  一间装电力的设备,另一间做了休息间。
  骆一航都麻木了。
  好在,快见到回头钱咯。
  光伏公司的人还说呢,发的电用不完还能上网卖钱,几年就回本了。
  不过热水管只是辅助,主力靠的是空气能热泵。
  智慧农业的人。
  打算入冬前给家里都装上,有暖气的冬天才叫冬天。
  然后罗少安也打了电话。
  说他强哥打算在厂子里招人了,他害怕招不好,请老板过去一块看看。
  说的那叫一个“情深意切”。
  唉,骆一航本想着锻炼一下罗少安,打算让他全扛起来,所以把他扔给强娃之后,连问都没问过。
  只是强娃偶尔发个信息说一声,娃子干的不错,没想到还真教出来了,不赖之类的话。
  反正让强娃带着还挺能干,现在要他自己主导招人了,觉着紧张害怕了。
  第一次嘛,可以理解。
  骆一航就叫了个货车,装上东西按照导航找了去。
  一亩玉米出了五千斤玉米杆,八百多斤玉米芯,家里两亩多玉米田,杆杆和芯子有一万多斤呢。
  还有三亩的大豆杆子。
  不过大豆杆轻,晾干之后的一亩只有六百来斤。
  这大堆东西骆一航的小车可拉不下。
  顺着导航,骆一航开车,带着货车到了强娃开厂子的地方。      强娃租的厂房了,就在他们罗家村里,当初弄村办工厂招商引资时候盖的厂房,村办工厂干不下去了,租出去给个做纸箱子的,做纸箱子的也干不下去了,就空着来着。
  这回让强娃接手了。
  大家都一样,搞事业尽量在本村弄,好说话。
  厂房还挺大,看着得有一千平方米,大门打开之后,货车能直接开进去。
  强娃引导着货车到堆料的地方,车屁股对过去,车斗一掀直接倒下。
  司机都没下车,厂房里掉个头,直接领钱走了。
  骆一航直接把车停到厂房中间,故意歪着停下。
  跳下车就一通夸,“这地方真大,当个停车场多过瘾。”
  “滚球,过来看看。”强娃骂了一句,带着骆一航在厂房里参观,车根本没管。
  看强娃脸上挺美的,原先还不愿意呢,现在干着也劲劲的。
  “这地方多大?”
  “长45,宽20”
  哦,不到一千,也差不离了。
  “不赖。”
  一个大空场,中间立着几根钢柱有点碍事,其他都还好。
  也没咋收拾,一套大机器放在最里面,之前看图片的时候没咋觉着。
  现在看了实物,真尼玛大埃
  长二十多米,最高的地方三米多,明显分成了好几个部分,骆一航只能辨认出前面肯定是装料搅拌的,后面干嘛的不知道。
  强娃说他也就试了试,反正全自动的,前面几个人往里装,后面接着就完了。
  中间的人放袋子放塑料管。
  咋看咋像做卫生纸,还带纸芯呢。
  机器边上一圈乱七八糟堆着各种袋子,强娃说那些是麸皮、豆粕、尿素、石灰和轻质碳酸钙,用的是老配方。
  占地最大的,还是成堆的成堆的玉米芯和大豆杆,这两个占基料的九成。
  骆一航刚运来的单独放着。
  然后是整个厂里最重要的——菌种。
  塑料桶装着的恶心液体。
  “算账算岔了。这玩意才是最贵的。”强娃看着一架子塑料桶直撇嘴,“原来算的一包成本两块到四块,这回去收料才知道,其他乱七八糟的都便宜的很,加起来不到两块,菌种这玩意就用一点点,尼玛成本两块多。这几桶花了我两万块。”
  “回头你把马志涛借我用用,我试着拿原种自己搞搞。”
  嘿,还挺有干劲。
  “没问题埃”骆一航撺掇着,“要不然你索性再弄个饲料厂得了。”
  明年得养猪呢,用得上。
  然后就强娃动手了……
  ——
  厂子后面竟然还有个大院,一边靠墙盖了几间小平房,当办公室用的。
  骆一航就在强娃办公室里转悠。
  别的不说,老板桌书柜电脑打印机沙发茶具,先整上了,比骆一航那显得专业。
  还有墙上挂着的书法:“没赚会死!好兆头,应景,适合,有品位。”
  骆一航一眼就看上了,多好的词儿,这顿夸埃
  强娃这顿骂啊,“滚!那叫汲赚会苑!没文化。”
  骆一航不同意,“屁,明明是没赚会死,你当我不认字埃”
  俩人吵了一架,没啥子结果,谁也说不服谁。
  无聊了,开始聊正事。
  “招人怎么个章程?”骆一航问强娃。
  强娃指指院子里,“有一批材料已经先处理好了,杆子加水泡了三天,然后发酵了六天,按照厂家说的,这就可以处理了。下午让来的人直接干活,干着看着,好的留下,不好的滚蛋。”
  “不用先自我介绍,讲讲简历,说说愿景啥的?”
  “没必要,谁不认得谁啊,让伱说着了,一个月两千块钱,还就只有小娃子愿意来。”
  “你还真只给两千啊?”
  “那可不,试用期两千,干得好有奖金,仨月转正三千五,奖金翻倍。跟你学的嘛。罗少安让你练的不错。顶事儿。”
  行吧。
  中午吃饭的时候,罗少安偷偷跟骆一航说。
  强娃在村里搞个菌包厂,村里都传遍了,他那些小伙伴的爹妈,又一个个找到强娃家里去。
  能养出混子的家庭,多少都有点宠溺,罗宏志不算。
  谁不愿意让娃子就在家门口干活埃
  每天还能回家吃饭。
  村里其他人一看这架势,都不敢来了。
  骆一航瞟了一眼罗少安,指着他,“有你功劳吧。”
  罗少安腼腆笑笑,点头承认了。
  一猜也是,前几个月也还在家里混着的小屁孩子,再在村里出现的时候已经变成了棒小伙,帮着强娃把个厂子都弄起来了。
  这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那几个娃家里哪个不眼馋……
  然后。
  下午招工。
  出意外了……
  “罗明海!你娃跑来作甚1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