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 472.第472章 琐事麻烦张子谦,受之有愧曹孟

472.第472章 琐事麻烦张子谦,受之有愧曹孟

  第472章 琐事麻烦张子谦,受之有愧曹孟德
  “道人?”
  张武点头。
  “改良造纸术?活字印刷术?”
  张武再度点头。
  “一日成书千册!!??”
  “这只是比较保守的估计吧,若岳父加大生产,即便万册,应该也不算太难。”
  曹老板觉得心脏都不太好了,捂着胸口深吸两口气:“子谦确定你那道人师父已死?”
  “千真万确。”
  曹操喉头有些干涩,不停的吞咽着口水。
  他很久没有这般失态过了,只因张武若构建的蓝图过于宏伟。
  如此教化之功,几可与圣贤齐名。完全可以将他推往全新的高度。
  与秦皇汉武比肩则未尝不可。
  甚至于教化天下生民之功过于宏伟,他更会得到天下生民的狂热拥戴。
  口口相传之下,
  恐有过之而无不及。
  届时。
  论武功,他平天下,驱胡虏,百战无败,令四方胆寒。开疆拓土北境领土向北延伸五百里不止。
  论文治,他大胆启用新税法,使天下生民休养生息得以安居,再加上一笔教化生民,开天下黔首登高位之途。
  恐怕已是寻常帝王,穷其一生也难企及的高度。
  千古一帝.
  “如此重恩!孤.”曹操使劲握紧拳头,乃至指甲入肉,血珠飘落,才恢复了些理智,长叹口气:“孤受之不起,只占推行之功已可受用终身。”
  张武无所谓的笑笑:“岳父,先前我两可有君子约定,不好反悔吧?”
  “说得什么屁话,孤乃汝岳丈,翁占婿功,还不让天下人耻笑?”曹操面色缓和,心脏却一阵绞痛。
  他拒绝了所有帝王都不可能拒绝的盖世功绩,但其实并无太多后悔。
  从张武一开始投效他起,他就打心底里喜欢这个放荡不羁的野小子。
  即便这小子贪财、贪色、贪功,言语无度,行进粗鲁。
  事实证明,曹老板观人从不曾错。
  张武用七年时间证明了,曹操的眼光是如何独到。
  呈凶破门立赫赫威名。
  习兵事成一方名将百战不殆。
  耿耿忠心解营丘之围救主君于困顿。
  献强身健体丸助曹百病不生。
  反观自己,能给予他的,也只有全身心的信任,以及最宠爱的女儿。
  除此之外,
  他连王爵都许诺出去了,即便如此,张武很多战功犹未清算。
  其实曹操并非不想空前绝后之名,他想要的几乎发狂。
  在他看来,他只是做了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盖世盛名和张武之间,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
  “哈哈哈哈,岳父矫情了。”张武伸手一指邺城繁华:“我之所愿,来于市井归于市井。。”
  “别这么看我,我就一俗人。说不得一天清晨,我领着自家崽子在茶楼吃糕,听到旁边都在议论魏天子如何如何英明神武,我能自豪的告诉自家崽子,那人就是他的外祖。”
  “至于我的传说,天下已经流传的太广了。要是再多这么一桩,往后出门吃个茶都不得安生,何必呢?我就一武夫,我想天下更好,但是除了打仗又不想出更多的力。些许琐事便请岳父代劳了。
  “这么一想,我还真是洒脱,哈哈哈。”      曹操瞠目结舌半晌。
  这小子即便要以功劳相让,也稍微煽情些好吧?
  这通自卖自夸成了什么样子。
  ‘些许会琐事不想理会’?
  教化天下生民是琐事吗?!
  这都是什么见了鬼的理由啊!
  旋即,曹老板也释然了。
  张武还是那个张武,偶尔矫情一下己经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言语无状,想啥说啥,才是那个最真实的他。
  “如此,曹某唉,愧领,愧领了1曹操说完自己也乐了,哪里看得出来半点惭愧之像。
  张武提醒道:“不过这种事,算是掘了世家祖坟,岳父还是悠着点来。”
  曹操自然明白。
  对寻常人而言,位列朝堂便是登天。
  当下世道,这登天之途把控在世家手中。
  明面上天子是天子,实际上他们才是躲于暗夜中的帝王。
  他们想谁登高位,便是一头猪也能在仕途走得顺风顺水。
  曹操如果大力推广书籍,兴办学堂,择优取士。
  等同是夺走了他们安身立命之本,由不得他们不去拼命。
  不过曹操面上根本看不出半点担心之色。
  “此事极易耳,无非是调动一下行事顺序。”
  “还请岳父解惑。”
  曹操拍拍张武的肩膀:“孤若先行推广书籍,世家自然强烈反扑。但若孤先推行新政,择优取士。相信支持孤之世家子,必定不在少数。”
  “呃没听懂。”
  曹操心情大好,便详细为他解释一番:“哈哈哈,察举制沿用至此,早已成为世家举亲而荐的手段。而这何尝不是世家的内部矛盾?就好比孤是曹家主,掌举荐之权,名额只一。孤若荐子修,子桓会不会以为孤偏爱长子而心怀怨念。反之亦然,孤若荐子桓,子修又会不会心生不满?”
  张武愕然。
  这样也行?
  细想一下,才觉得自己先前的认知有些偏差。
  烦恼这东西,并不是说只有阶级最底层才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越大的家族,越是讲究资源优化。
  而曹操这么一搞,世家内部就再也不是铁板一块。
  具体要怎么操作也轮不到张武这门外汉细想。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科举制度一经推出,特别是在世家内部没有得到资源倾斜、没有举荐名额的小透明,必然会成为曹老板最坚实的拥护者。
  只要世家从内部开始分化,再去进一步推动教育,阻力就会小很多。
  到了那个时候,即便世家子们反应过来又如何?
  绝大多数人都是利己主义者,抱紧曹老板能当官,维护家族利益只能喝风。
  怎么选根本不用别人去教。
  这种状态只要维持住个五年乃至于十年。
  等教育普及之后,第一批能识文断字的受益者,已经有能力成为曹魏的小官小吏。
  世家垄断之势一破,就再也没有和曹老板掰手腕的资格了。
  曹魏所稀缺的,恰是真正在下面办实事的官吏,真正三公九卿秩比两千石的大员,还真就可有可无,最起码曹操若需要,求贤令随便发一发,自有大才入毂。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