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奇幻玄幻>三国:开局融合了李存孝> 第296章 终于要变天了

第296章 终于要变天了

  第296章 终于要变天了
  正旦后的第一次朝会,肯定与军事行动无关。
  曹操有专门的议战堂,再怎么样也不会把重要的军略透漏给无关紧要的大臣。
  联系到先前大批将军回朝述职,张武差不多已经猜明白曹操的意思了。
  ——进魏王爵,封赏有功之臣。
  在蔡琰的侍候下张武换好常服,随意夸上一柄配剑,便策马向皇宫而去。
  半柱香后,
  正阳殿。
  曹操于高台之上,立于天子一侧,身后典韦、许褚,执兵护卫,凶神恶煞之色震的朝臣纷纷禁声。
  大殿之上,曹操麾下一应心腹重臣猛将皆在朝臣之列。
  ‘看来是真的有大动作了。’
  张武摇头失笑。
  换做平时,朝会只是曹老板安抚天子的一种手段罢了。
  属下各司其职,更不会特地跑到朝堂上来参拜天子。
  凡重事要务,曹操也有自己的小团体内部解决。
  今天人来得这么全,这么齐,无非就是向天子示威的。
  既然是示威,就得给足自家岳父颜面,首先亮明态度。
  张武是当惯了佞臣的,自然知晓如何操作。
  径直行至大殿中间,抱拳而行军礼:“末将张武,拜见主公。”
  接着,就闭口禁言,没有后续了。
  这里的称主公就很有讲究了。
  如此场合称呼岳父显然不合适。
  称呼官职的话,曹操又没资格受张武一拜。
  主公就合理多了,这是一种认可,更是一种效忠。
  朝堂众臣无不哗然。
  天子尚在你视如不见,上来就拜见曹操是什么意思!
  何况,骠骑将军位比三公,哪有拜见丞相的道理!
  曹操不禁莞尔。
  定了定心神之后:“子谦来了。”
  说着解下腰间配剑,隔空甩向张武。
  张武单手接住宝剑,抽开一观,连呼好剑。
  只见剑长三尺半,宽一指半,开双刃,外置两道深深的血槽。
  光滑的剑身上篆刻二字——倚天。
  曹操所赠之剑,正是倚天剑!
  众所周知。
  曹老板有两柄名剑,一曰倚天,剑不离身,由曹操亲自佩戴,二曰青釭,先前赠与张武,后被张武转增庞统。
  细分下来,二剑还有不同。
  青釭只是单纯的名剑,锋利无比,曹操也从不佩戴,更多是一种收藏。
  而这倚天剑,因为被曹操带的久了,更像是曹操的象征。
  现在张武掌着这把剑,就算是先斩后奏估计都没什么问题。      “多谢丞相赠剑”
  张武也不矫情,当即丢了悬挂于腰间的普通宝剑,将倚天剑悬挂上去。
  再度抱拳后,后退归列。
  这一退,张武顿时又乐了。
  左首位置自然没人敢与他抢,太尉黄琬直接没见着,立于他身后的赫然正是荀彧!
  看这架势,曹老板分明是想以荀令君彻底取代黄琬的太尉一职。
  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荀彧作为曹魏的肱骨,彻底摒弃向汉之心后,凭他的功绩,确实足以担任三公重职。
  合情合理。
  再往后,曹仁、吕布、夏侯惇、夏侯渊、曹纯、黄忠、庞统、赵云、马超、于禁、乐进、徐晃、张辽、李傕、华雄、高顺、臧霸、曹休、张郃、马忠、牛辅、徐荣、张郃、蒋奇一字列开。
  原本该立于朝堂上的武官全被挤到后面去了。
  庞统也算是真正的一飞冲天了,仅一战一策,便能排到这么靠前的位置。
  当然这一点无可厚非。
  庞统乃是张武钦点的军师中郎将,一策安淮南,一策平魏郡,是真正的人才。曹操大力扶持他才符合其爱才如命的性子。
  赵云排在马超之前就有点意思了。
  这恐怕是曹老板将赵云在公孙瓒麾下的功绩也算进去了。
  一进草原助张武大破匈奴,二出渔阳义救张武也有一份天大的人情在里面。
  不然只以赵云投曹之后的功绩来算,怎么都不可能立在马超前面。
  马超投曹以来,经历大小数十战,更是瓦解马腾、韩遂联盟的头功。初具名将风范,难得的是他的年纪还与张武同岁,过了年也才十七而已。
  队列中,最满意的应该数吕布了,隔着老远张武都能看着他咧开的嘴角。
  要说这厮也是可怜。
  从担任张武副将以来先解营丘之围,转战各地之后,又在张武手底下担任副将。
  继而随张武解围并州危局,大破北方异族。
  后又总理并州兵势重权。矜矜业业不敢丝毫怠慢。
  时至今日也终于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脱去背主贰臣的帽子不说,也算是彻底在曹魏势力中站稳了脚跟。
  武将中仅次于张武、曹仁,这便是对他功绩最大的认可。
  没有到场的重量级武官也就只有还留守在并州的公孙瓒,还有随着马腾回转关中的庞德了。
  老公孙要面子,以前同为诸侯,现为主臣,估计心态一时间是转变不过来了,干脆不来。
  至于庞德,之前反水马腾也多半出于被胁迫,迄今为止他并未彻底降曹。他不来,有理有据。
  文官集团倒是没有大换血,重要职位仍有世家大族把持着。
  不过这一点在张武看来,完全就不是个事。
  乱世啊,没有刀的文官算个屁。
  现在站的再高有什么用,想怎么换还不是曹老板一句话的事。
  就像被动请辞的黄琬一样,太尉很牛吗?
  没有曹操点头,堂堂太尉,连许昌城内的禁军都指挥不动,屁用!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