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大唐:逍遥驸马爷>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兴旺的地下书市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兴旺的地下书市

  很快。
  消息传出了魏王府。
  ——上幸魏王泰第,赦雍州长安系囚大辟以下,免延康里今年租赋,赐泰府僚属及同里老人有差。
  圣人宠幸魏王,有次殊荣不难理解。
  关键是最后的感叹:房二郎临走时,劝谏陛下,善待魏王!
  这就不同寻常了……
  本次开恩赏赐,竟是看了房二郎的面子?
  这是不是意味着,陛下对房遗爱的态度,已经有所缓和?
  ……
  如果这件事不足以说明什么,接下来,又有两件事发生,让朝野上下为之震动。
  第一件事,皇帝临幸国子监,观看了释奠礼。
  命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讲解《孝经》,赏赐祭酒以下,直至成绩优异诸生绢帛。
  同时,征召全国名儒学者为学官,让他们讲论古代经典,扩建学舍一千二百间,增加学生满二千二百六十人……
  一时间。
  各地学生云集长安。
  甚至高句丽、百济、新罗、吐蕃等首领,也派他们的子弟请求入唐学习。
  短时间内,国子监就读学生达八千多人!
  帝大悦,命孔颖达撰定《五经》的注疏,称之为《正义》,令学生们研习。
  陛下向来重视人才,这本没什么……
  关键是,皇帝做完这一切,却向孔颖达感叹:
  “俊儿临走时,交代朕,要重视人才,扩大生源,封近代名儒后代加以重用……现在想来,他用心良苦啊!”
  ....在场的人都麻了。
  要知道,当今这些人,可谓儒家半壁江山!
  梁朝皇甫侃、褚仲都,周朝熊安生、沈重,陈国沈文阿、周弘正、张讥,隋朝何妥、刘炫……
  全是近代名儒学者。
  这些人的后代受到重用,竟是房二郎提出建议?
  如此说来,大家岂不是要承他的情?
  ……
  紧接着,便是第二件事。
  二月二十三。
  大唐皇帝李世民,在房玄龄的陪伴下,巡幸了房二郎封地,并在骊山温汤。
  当天,一道任命就发了出来:
  侍中杨师道,为中书令!
  ....这就耐人寻味了。
  实际上,终唐一朝,三省宰相的实权,一直在变化……初唐是尚书左右仆射,中唐是中书令,以后是门下平章事。
  仆射房玄龄,自然是政坛常青树,贞观朝一哥。
  剩下的两个……侍中和中书令都是宰相,但是中书令权力更大。
  所以,杨师道从“侍中”改任“中书令”,明面上平调,实际上却是升迁!
  问题是。
  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
  武媚娘的母亲,也是出自杨氏。
  ....杨师道的老婆,长广公主,就是武士彟和杨氏的牵线红娘,所以,武媚就是杨师道的外甥女。
  好巧不巧。
  武媚是房赢的小妾……
  这就不得不让人多想了。
  按说,一国宰相的任命,不应该如此儿戏,尤其是贞观一朝,乱命更是不存在的。
  可事实就摆在眼前。
  巡幸房赢的封地,当天就给他小妾的舅舅升了官……这一切未免也太巧合了吧?
  ……
  三件事,全都和房赢有关。
  一切迹象都在表明,这个诗画双绝的家伙,在陛下面前,圣眷仿佛还在继续。
  当然,最高兴的,就是那些落魄书生。
  他们以艳笔糊口,专门写各大名人的艳情史。
  一时间。
  长安鬼市名著倍出。
  无一例外,男主角正是风头正劲的房赢。
  单看书名,便足以让人一探究竟!
  包括但不限于《妻子的姑姑》、《甜美涩爱》、《夫人的床榻》、《善良的姑姑》……
  ……
  阳春三月。
  百花盛开。
  又到了祭拜的日子。
  这一天,长安人成群结队,纷纷跑到城外祭祀先人。
  南郊一偏僻处。
  贾五拎着祭品,来到一处墓碑前,默默的点香燃蜡。
  “芸娘啊,你在那边过的还好吗?”
  “昨天晚上,我又梦到你了,你还是那么漂亮,站在花丛里冲着我笑……”
  “还有小凯,跑过来要骑大马。”
  “嘿嘿!这小子还是那么淘,不过那一声‘阿耶’,喊得我骨头都软了……”
  贾五嘴里絮叨着。
  红着眼睛,将纸钱散开,放到火盆里燃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