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御宅屋>书库>都市言情>悠梦笔记> 第十二章 姑苏之行·公子萧牧(上)

第十二章 姑苏之行·公子萧牧(上)

  一晃,到了二月底,各处已是春意盎然。
  文斐收到侄女文红袖来信,其一行人已抵达金陵文家,文斐即刻提笔书信一封,告知老爷子下山看诊的安排。
  五日后收到回信,信上说萧敬奉诏,于三月初三启程回京,文红袖母女二人与萧牧,则随同萧敏夫妇一道,前往姑苏林家静远侯府暂住些时日。
  老爷子苏一笑掐指一算:
  “那便定在三月十二日,姑苏林府,老夫为那萧家小公子看诊。”
  待过了苏见尘的第五七,三月初九这日一早,苏一笑,文斐,苏攸攸并周妈妈与丰伯一行五人,带了简单行李,下山启程去往姑苏城。
  从清江镇乘马车向东,沿官道进入宣州境内,一路行了两日,于初十傍晚抵达太湖湖畔,第二日一早登船,行了大约三个多时辰,抵达姑苏城外的渡口。
  接着又换了小船沿胥江从城外行了一个多时辰,方才到达姑苏城内。
  一行人在平江路弃船登岸,在距静远侯林府两街之隔,选了一家客栈住下。
  一路舟车劳顿,老爷子、丰伯、周妈妈三人在客栈简单用了餐便各自休息去了。
  文斐则带着苏攸攸出了客栈,傍晚时分,华灯初上,街道两旁除了酒楼茶肆,其他店铺大半已关门,但街上仍是车水马龙,熙来攘往,十分热闹。
  因二人尚未用餐,文斐怕苏攸攸饿着,便直奔不远处的望江楼。
  这个望江楼比洛县那个要大一些,里面格局相似,此时正是晚餐高峰,堂内人声嘈杂,二人便上了楼。
  与此同时,二楼一座雅间内,一个十三四岁的俊美少年,正在点菜。
  “上汤蒲菜,
  太湖三白,
  冬笋烩松蕈,
  什锦豆腐羹,
  两份米饭。”
  少年一派儒雅温和,心中想着,大嫂与小阿遥喜欢吃这家的糕点,便接着道:
  “最后再打包两份水晶龙凤糕。”
  “好嘞!”小二又唱了一遍所点菜目,确认无误,退了出去。
  那边厢文斐与苏攸攸刚落座,不见小二过来,便喊了一声,恰巧这个小二从隔壁出来,高声应道:
  “来了,客官!二位要吃点什么?”
  ……
  这边厢,俊秀少年对旁边的小厮道:“墨临,去把窗户打开。”
  “公子,傍晚凉,还是小心些。”墨临犹豫着迟迟不肯去。
  “无妨,你去开了就是。”少年依然温润谦和,但语气却是不容妥协。
  “是,公子。”墨临只得从命。
  窗户一打开,春风沉醉,温暖和煦,与此同时,隔壁语声也清晰入耳。
  但听一男子欣然朗声道:
  “小攸攸想吃什么?”
  一道稚嫩清脆的童声响起:
  “徒儿觉得上次吃得那上汤蒲菜和冬笋烩松蕈都可以,点这两个,师父觉得可好?”
  无意间听得,少年只觉这语声极为特别,虽然说的是官话,但又不同于京城女子说话的腔调,而与眼下姑苏城内小姑娘说话的腔调也是不同,加上声音清脆软糯,洋洋盈耳,甚是好听,忍不住好奇,侧耳倾听起来。
  只听那男子说:
  “自然好的,可还有其他要点的?”
  “徒儿暂时想不出其他的,师父也点些个自己想吃的吧,不必迁就徒儿只吃素菜的。”
  男子促狭道:
  “是小攸攸想吃荤菜了吗?”
  “师父~”
  “好好好,是师父想吃,嗯~,那就再来个什锦豆腐羹……”
  那小二见点的这几道菜,不禁歪着脖子看了看手中的上一份单子,竟鬼使神差地介绍起来:
  “客官想来不是姑苏本地人,不妨试试太湖三白,这可是只有咱们姑苏城的望江楼才有的,别处的望江楼是吃不到的。”
  男子爽快道:
  “好,就来一份太湖三白!再配两份米饭,……小攸攸要吃点心不?”
  店小二也是眨着眼睛极为期盼的样子,心里默念“水晶龙凤糕,水晶龙凤糕……”
  小女孩似是思考了一下,终于开口脆声道:“再打包两份水晶龙凤糕吧!徒儿想带回去给爷爷和丰伯、还有周妈妈吃,他们在客栈吃得一定不甚可口。”
  一旁店小二竟如得了不得了的彩头般,兴奋不已,两个雅间一前一后点的吃食居然一模一样,心道今日定非寻常,又高声唱了一遍单子:
  “客官要的是:
  上汤蒲菜,
  冬笋烩松蕈,
  什锦豆腐羹,
  太湖三白,
  两份米饭,
  再打包两份水晶龙凤糕!”
  见二人点头无误,便退身离去。
  “他们居然同公子点了相同的吃食~”墨临笑道。
  俊秀小公子也是丹唇微扬,面露轻松惬意,墨临一旁看得不禁心中一叹,公子有多久不曾如此释怀了。
  公子自幼体弱,纵有万般聪慧,才华无双,终是一筹莫展,郁郁寡欢。
  此次从京城远赴江南求医,一路着实辛苦不易,好在明日神医即可赴林府为公子看诊,一切终究是有希望了。
  ……
  提起水晶龙凤糕,苏攸攸突然想起那位美貌绝伦的林三公子林叔明,那日便是特地打发人去望江楼买了蟹粉狮子头和水晶龙凤糕,想必是极爱吃的。
  于是挑起话头道:
  “师父,爷爷明日要去的静远侯府,是不是和那林三公子是同一个府上?”
  文斐点头道:“正是。”
  苏攸攸思忖道:
  “静远侯世子林伯阳是京城萧家的女婿,林三公子林叔明那日见过的,那么林二公子又是何许人也呢?”
  文斐淡淡道:
  “这林二公子林仲晔,是位驸马爷,娶了当今青元公主。”
  “哦……”苏攸攸想着这三兄弟的名字,伯仲叔季,不禁又问:“师父,可还有林四公子?”
  “林四公子林季晨,娶的是当今国舅爷荣国公薛英的嫡次女薛锦。”
  苏攸攸不禁乍舌,这静远侯府着实不简单,娶的不是公主就是国公的女儿。
  “那卫国公府萧家,可也是皇亲国戚吗?”苏攸攸又好奇问道。
  文斐笑道:
  “卫国公的夫人,是当今皇后的亲妹妹,你说是不是亲戚?”
  随即又促狭道:“小攸攸这般爱打听,可是想要早早为自己寻个好婆家不成?”
  “师父!”苏攸攸一时气结。
  听闻师徒二人说起“爷爷明日要去的静远侯府”,隔壁那位小公子不禁心念一动,有了猜测。又听那小丫头打听林萧两家的事,被师父打趣,觉得甚是有趣。
  两边近乎同时上了菜,苏攸攸一边吃着一边又道:
  “那日在烟雨楼,林公子说若是师父来姑苏城,定要找他去,那明日师父可要去林府拜会林三公子?”
  “嗯……,此次为师无甚要紧事,便不去叨扰了,况且林三公子行踪不定,或许此时不在府内亦未可知。”
  “哦~”
  “小攸攸若是想去,明日随你祖父去就好,为师去别处转转。”
  苏攸攸想了想道:
  “徒儿正在服孝,还是不去为好,况且爷爷是去为人诊病,徒儿去了也甚是无趣,不若随师父一道出去转转。”
  “也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