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警告

  李县令一句话就把王月桂给噎住了。
  姜梨就坐在旁边,手里端着茶,淡笑着望着跪在地上王月桂。
  王月桂来沈家闹事,恰好这会儿县令的人也在,这可是村里难得的热闹。
  不少村民们闻讯而至,已经把沈家在门口堵得严严实实,里三层外三层,都是往里面探的脑袋。
  王月桂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不等县令大人开口说话,外面的村民就看不下去。
  一个个戳着王月桂的脊梁骨。
  “王月桂,你别没良心啊,昨天晚上那么大的大火,可是石头进去把你两口子救出来的。这会儿你竟然还倒打一耙。”
  “这火要真是沈家人放的,石头为啥还要冒着大火去救你?昨晚的火那么大,可是会出人命。”
  “是啊,人家冒着大火去救你,你可倒好,怎么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啊。”
  李县令坐在位置上,脸上神色沉沉,气势威严:“王氏,你要想告状就必须拿出证据。”
  “你说是沈家放的火,没有证据,那就是栽赃陷害。本大人一向为官清正,绝对不会偏向任何一方。只要你能拿出证据,找个目击证人,那本官一定会为你做主。”
  王月桂哪里有什么证据啊?她只是猜测。
  沈家人肯定是知道了,那天家具作坊里的大火是她放的,所以才会把她家也给烧了。
  可这些话不能往外说。
  要是说出来,她也讨不到什么好果子吃。
  姜梨就坐在县令大人旁边,脸上一直带着浅浅的笑意。
  “我姜梨一向身正不怕影子斜,你既然想要告发我,那就拿出证据。没有证据就休想往沈家身上泼脏水。真当沈家好欺负呢!”
  王月桂跪在地上半天,愣是没有说出什么,最后也只能够狠狠的咬牙离开了。
  姜梨很是抱歉的看向了李县令:“大人,讨饶您了。”
  “我这就把人送出去。”
  姜梨站起身亲自送王月桂出了院子。
  等人出了里屋,周围没有什么人,姜梨这才凑到了王月桂跟前压低声音,用只有两个人能够听见的音量,冷飕飕警告。
  “王月桂,你说的没错,你家的火的确是我想办法放的。但我告诉你,这只是对你的警告。”
  “以后收起你那些花花肠子,要是再敢打我家的主意,就不是放火那么简单了。你敢祸害沈家,那我就敢还回来,有本事咱们就走着瞧,看谁能够玩得过谁。”
  “你想要告我就拿出证据,但我告诉你,你猜猜我为什么会知道火是你放的?我要是想告官,立马就能拿出证据,你的吗?”
  王月桂听到这话,脚下的步子猛的顿住,一双眼睛就像是淬了毒一样,恶狠狠朝着姜梨看了过来。
  姜梨脸上神色淡淡,向上勾起唇角。
  颇有一副你能奈我何的样子。
  “姜梨你这个小贱蹄子,我就说了,是你烧了我家的院子,你这个小贱蹄子,陪我家院子。”
  “你怎么这么没有良心啊,这么阴损啊,老婆子我今儿个就跟你拼命,看我弄不死你这个小贱蹄子。”
  王月桂回过神来发了疯的就朝着姜梨扑了过来,张牙舞爪。
  姜梨早就已经料想到她会是这样的反应,迅速的往后退了几步,做出了防备的姿态。
  恰好这时院子大门打开,有不少村民看到了这一幕,纷纷的冲了过来。
  还不等沈家人动手,一个个村民就把王月桂给控制住了。
  村民们看王月桂更不顺眼,忍不住出言训斥指责。
  “王月桂,你也太不识好歹了,是人的石头救了你,你现在还要伤姜梨。你听听你说的那都是什么话?”
  “姜梨现在可怀着身孕呢,你这样冲上去伤了她,那可得了。”
  “我就是要弄死她,她最好是一尸两命才好,这个贱蹄子。”王月桂彻底的发了疯,声音歇斯底里,难听刺耳。
  柳氏很不爱听这些话,急忙上前去将姜梨搀扶进了屋里。
  “你不要听她胡说八道,好好在屋里坐着,外面的事儿别再管了。”
  王月桂撒泼打滚,拼了命的闹腾,最后却还是没有闹腾起来。
  直接被一群看热闹的村民们抬着扔出了沈家。
  这些村民们自发地维护起了沈家来。
  就因为他们亲眼看见了石头冲进大火里去救人。这份胆量,众人全部都看在眼里。
  不过也有一些人七嘴八舌的议论。
  “你们说王月桂为什么非得一口咬定这火是沈家放的呀!不过昨天晚上这火也有些蹊跷。”
  “我看王月桂就是做贼心虚,她一口咬定是沈家,说不定前几天沈家大火就是她放的。”
  “要这么说,那赵家着火岂不就是报应。咱们以后还是离赵家远一点吧,这一家子实在没什么好东西。”
  王月桂直接被扔回到了赵家门口,狼狈的坐在地上看着一片废墟残骸,扯着嗓子再次嚎哭了起来。
  “哎呀,我的命怎么就这么苦啊?以后可该怎么活呀。姜梨真是没良心呀,黑心肝啊,害得我赵家什么都不剩啊。”
  然而却并没有人理会她。
  李县令在沈家吃了一顿中饭,下午我就带着自家夫人回县城了。
  县城还有很多公务需要处理,李县令不能离开太久。
  李清承被留了下来。
  离开之前,李县令又刻意跟着姜梨来了田里一趟,看看她那些种植的冬季水稻。
  这一个冬天,这些水稻和小麦没怎么长,但一片都是绿油油的,和周围灰突突的景色形成了鲜明对比,看着就让人心里舒坦。
  李县令特意交代:“姜梨啊,你这些庄稼收获的时候,可一定要把我喊来呀。我得亲眼见证丰收时刻。”
  “大人放心吧,到时候我亲自去请大人。”
  ……
  和王家约定好的交货日期很快就到了。
  姜梨带着一辆又一辆的马车,装载着各种各样的家具,从家具铺子,一路慢悠悠的赶去王家。
  家具摆放在平板马车上,并没有盖什么东西,一个个都被红绸系着,格外的喜庆。
  引得周围路过的百姓纷纷驻足围观。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